Workflow
OLED
icon
搜索文档
赢合科技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67.84亿行业第二,净利润5.21亿行业第二
新浪财经· 2025-10-31 12:45
赢合科技(维权)成立于2006年6月26日,于2015年5月14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 均位于广东省。它是全球锂电池智能装备行业的领先企业,具备全产业链的技术研发和交付能力。 赢合科技主要从事锂电池专用生产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与服务,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 - 电 池 - 锂电专用设备,属于比亚迪概念、OLED、电子烟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概念板块。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二,净利润第二 2025年三季度,赢合科技营业收入67.84亿元,行业排名2/20,高于行业平均数17.78亿元和中位数8.99亿 元,行业第一名先导智能为104.39亿元。同期,净利润为5.21亿元,行业排名2/20,高于行业平均数 9537.79万元和中位数2535.21万元,行业第一名先导智能为11.61亿元。 资产负债率高于同业平均,毛利率低于同业平均 2025年三季度,赢合科技资产负债率为62.12%,高于去年同期的53.01%,也高于行业平均的57.48%。偿债 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上升,需关注偿债压力。从盈利能力看,当期毛利率为23.29%,低于去年同期的 30.99%,也低于行业平均的25.79% ...
南极光涨2.02%,成交额3310.33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1.8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1 10:0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31日公司股价盘中上涨2.02%,报收27.22元/股,成交金额3310.33万元,换手率0.78%,总市值60.6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81.87万元,大单买入723.45万元(占比21.85%),卖出641.57万元(占比19.38%)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01.63%,近5个交易日上涨0.81%,近20日下跌5.62%,近60日下跌1.45% [2]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以背光显示模组为核心的手机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背光显示模组产品收入占比99.18% [2] - 2025年1月-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5亿元,同比增长158.18%;归母净利润1.10亿元,同比增长7228.28%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735.63万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10月2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52万,较上期减少0.05%;人均流通股10365股,较上期增加0.05%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华安中小盘成长混合(040007)退出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光学光电子-LED [2] - 公司涉及的概念板块包括小米概念、OLED、华为概念、智能手机、消费电子等 [2]
亚翔集成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31.09亿元行业排第7,净利润4.39亿元居第2
新浪财经· 2025-10-31 01:01
亚翔集成成立于2002年2月28日,于2016年12月3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江 苏省。它是高端洁净室工程龙头,聚焦IC半导体等领域高端洁净室工程,具备海内外双轮驱动发展优势。 截至2025年9月30日,亚翔集成A股股东户数为1.21万,较上期增加9.27%;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76 万,较上期减少8.48%。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748.91万股, 相比上期减少18.64万股;广发小盘成长混合(LOF)A(162703)位居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297.46万股,相 比上期增加73.92万股;广发创新升级混合(002939)位居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294.15万股,为新进股 东;广发中小盘精选混合A(005598)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亚翔集成主营业务是为IC半导体、光电等高科技电子产业及食品医药、云计算中心等相关领域的建厂工程 提供洁净室工程、机电工程及建筑工程等服务。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装饰 - 专业工程 - 其他专业工程,所 属概念板块包括华为概念、OLED、柔性电子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七,净利润第二 202 ...
彩虹股份的前世今生:营收行业第七高于均值,净利润行业第四远超同行
新浪财经· 2025-10-31 00:5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2年7月29日,于1996年5月2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及办公地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 [1]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液晶基板玻璃及显示面板制造商,具备全产业链生产能力,主营业务为基板玻璃和显示面板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光学光电子-面板,概念板块包括OLED、中盘、低价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86.39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7位,行业平均数为116.37亿元,中位数为18.83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液晶面板收入49.41亿元,占比87.23%,基板玻璃收入6.45亿元,占比11.39%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4.32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4位,行业平均数为6680.87万元,中位数为3317.39万元 [2]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40.86%,低于去年同期的46.98%,且低于行业平均的45.77%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17.59%,低于去年同期的22.64%,但高于行业平均的14.89%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咸阳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咸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4] - 董事长李淼2024年薪酬为157.59万元,较2023年的117.62万元增加39.97万元 [4] - 总经理徐剑2024年薪酬为117.83万元,较2023年的56.43万元大幅增加 [4]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8.25万户,较上期增加5.84%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4.35万股,较上期减少5.52%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1.05亿股,较上期增加2641.85万股 [5] 机构分析与展望 - 西部证券预计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47.59%到55.23%,主要受TV面板价格下降、G6基板玻璃产销量下降及财务费用增加影响 [6] - 业务亮点包括基板玻璃业务持续加大项目投入,G8.5+液晶基板玻璃产品产销量及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并为子公司提供新增担保金额达17.2亿元 [6] - 液晶面板业务短期承压但中长期向好,公司正积极优化商业策略和业务结构,提升大尺寸液晶面板产能 [6] - 西部证券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至2027年营收分别为129.97亿元、144.77亿元、163.6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29亿元、21.05亿元、24.68亿元 [6]
万润股份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28.26亿行业第三,高于行业平均14.2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30 23:0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5年7月5日,于2011年12月2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和办公地均位于山东省烟台市 [1] - 公司是国内电子化学品领域的领先企业,在OLED材料等细分市场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1] - 公司从事电子信息材料产业、环保材料产业和大健康产业三个领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8.26亿元,在行业35家公司中排名第3,行业平均数为13.99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功能性材料类14.69亿元占比78.58%,生命科学与医药类3.76亿元占比20.09%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3.95亿元,行业排名第4,行业平均数为1.55亿元 [2]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26.28%,低于去年同期的27.37%,且低于行业平均28.64%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39.20%,虽略低于去年同期的40.08%,但高于行业平均31.60% [3] 股东结构与管理层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4] - 董事长霍中和,2025年7月2日当选公司第六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4.21万,较上期减少13.28%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226.02万股,相比上期增加368.45万股 [5] 业务亮点与发展前景 - 生命科学与医药业务同比改善,子公司三月科技、MP实现扭亏 [6] - 三月科技多个OLED成品材料通过验证并供应,九目化学OLED升华前材料业务领先,其北交所上市申请已获受理 [5] - 万润工业园二期C05项目建成后将提升供应能力,1500吨/年PEI量产线已试生产,PEEK材料中试线产能具备且已送样 [5] - 积极布局热塑性聚酰亚胺材料,部分产品已实现销售或有中试产品产出 [6] 机构评级与盈利预测 - 光大证券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5、4.55、5.15亿元 [5] - 中银国际证券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44元、0.54元、0.63元,对应PE分别为30.4倍、24.7倍、21.2倍 [6]
*ST宇顺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1.92亿远低于行业平均,净利润 -901.21万元排名靠后
新浪证券· 2025-10-30 21:4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4年1月2日,于2009年9月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位于广东省深圳市 [1] - 公司是电子面板行业企业,专注于液晶显示屏及模组、触摸屏及模组、触摸显示一体化模组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 - 光学光电子 - 面板,概念板块涵盖小盘、OLED、ST板块、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92亿元,在行业38家企业中排名第36位 [2] - 公司营收远低于行业第一名京东方A的1545.48亿元和第二名TCL科技的1359.43亿元 [2] - 行业平均营收为116.37亿元,中位数为18.83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901.21万元,行业排名第27位 [2] - 行业净利润第一名京东方A为44.05亿元,第二名康冠科技为5.03亿元,行业平均数为6680.87万元,中位数为3317.39万元 [2] 主营业务构成 - 电气设备业务收入5730.63万元,占比42.61% [2] - 触控显示模组业务收入4824.86万元,占比35.87% [2] - 仪器仪表业务收入1445.09万元,占比10.74% [2] - 液晶显示屏及模块业务收入883.09万元,占比6.57% [2] - 安全应急装备业务收入297.21万元,占比2.21% [2] - 其他业务收入268.99万元,占比2.00%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45.77%,与行业平均水平持平,但较去年同期的22.88%有所上升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20.05%,高于行业平均的14.89%,且较去年同期的18.59%有所提高 [3] 公司治理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上海奉望实业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建云 [4] - 董事长兼总经理嵇敏,1974年出生,拥有悉尼科技大学金融硕士学位,2024年薪酬为123.1万元 [4] - 嵇敏现任上海交大昂立董事长、*ST宇顺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曾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客座教授 [4]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8958户,较上期增加27.97%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3.13万股,较上期减少21.86% [5]
世华科技的前世今生:2025 年三季度营收行业 24 名,净利润行业 4 名,负债率远低于行业平均
新浪财经· 2025-10-30 21:19
2025 年三季度,世华科技营业收入 8.45 亿元,行业排名 24/33,远低于行业第一名中电港的 505.98 亿元和 第二名香农芯创的 264 亿元,也低于行业平均数 48.46 亿元和中位数 20.58 亿元。主营业务构成中,功能 性电子材料 3.37 亿元占比 62.90%,高性能光学材料 1.97 亿元占比 36.81%。当期净利润 3.16 亿元,行业 排名 4/33,仅次于第一名沃尔核材的 8.83 亿元和第二名深圳华强的 4.26 亿元,高于行业平均数 1.39 亿元 和中位数 8219.57 万元。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 24,净利润行业 4 资产负债率低于同业平均,毛利率高于同业平均 偿债能力方面,2025 年三季度世华科技资产负债率为 5.15%,较去年同期的 7.07%有所下降,远低于行业 平均的 44.96%,显示出良好的偿债能力。从盈利能力看,当期毛利率为 57.78%,较去年同期的 56.64%略 有上升,高于行业平均的 21.49%,盈利能力较强。 董事长顾正青薪酬 172.76 万元,同比增加 7.36 万元 世华科技成立于 2010 年 4 月 14 日,于 2020 年 ...
南极光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6.15亿行业排23,净利润1.1亿排第7
新浪证券· 2025-10-30 21:0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9年1月4日,于2021年2月3日在深交所上市,位于广东省深圳市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背光显示模组供应商,主要从事以背光显示模组为核心的手机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 - 光学光电子 - LED,涉及小米概念、OLED、华为概念等多个概念板块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5亿元,在行业30家公司中排名第23位,低于行业平均的24.74亿元和中位数10.46亿元 [2] - 公司当期净利润为1.1亿元,行业排名第7位,高于行业平均的4649.48万元和中位数3586.42万元 [2] - 主营业务中,背光显示模组产品营收3.94亿元,占比99.18% [2]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8.34%,低于行业平均的46.71% [3] - 当期毛利率为27.62%,较去年同期的10.34%大幅提升,且高于行业平均的20.22% [3] 股东结构与关键人物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姜发明、潘连兴 [4] - 董事长潘连兴2024年薪酬88.16万元,较2023年增加27.59万元 [4] - 总经理姜发明2024年薪酬68.13万元,较2023年增加7.5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1.52万,较上期增加3.54% [5] 业务转型与机构观点 - 公司专注于背光显示模组,成为Switch 2独家供应商,实现从手机到全场景的战略转型 [5] - 国元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2.45/3.94/4.62亿元,首次评级给予"增持" [5] - 天风证券预计2025-2027年公司实现归母利润2.57/3.53/4.57亿元,给予"买入"评级,对应目标价为28.81元 [5]
芯碁微装的前世今生:程卓掌舵引领光刻设备发展,激光直写成像设备营收占比近100%,全球化布局扩张新章
新浪财经· 2025-10-30 20:47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30日,于2021年4月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国产微纳直写光刻装备领军企业 [1] - 公司专注于高精度直接成像设备与直写光刻系统的研发制造,产品功能覆盖微米到纳米的多领域光刻环节 [1] - 公司主要从事以微纳直写光刻为技术核心的直接成像设备及直写光刻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及维保服务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9.34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30位(行业总数89家),高于行业中位数5.96亿元,但低于行业平均数12.1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1.99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13位,高于行业平均数1.11亿元和行业中位数3437.12万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激光直写成像设备收入为6.52亿元,占总收入的99.58% [2] - 2024年全年营收为9.54亿元,同比增长15%,2020年至202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2% [6]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61亿元,同比减少10%,2020年至202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3% [6]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42.09%,高于行业平均毛利率28.52% [3]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27.82%,低于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42.80% [3]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2.06万户,较上期增加105.75%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6406.69股,较上期减少51.40%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兴全商业模式混合(LOF)A持股103.89万股,相比上期减少217.22万股 [5] 业务亮点与机构观点 - 公司是国产直写光刻设备龙头,PCB业务贡献主要收入 [6] - PCB下游受AI驱动需求旺盛,公司推进设备向高阶产品渗透,并深化与头部厂商合作,已切入京东方供应链 [6] - 直写光刻技术在泛半导体领域应用持续拓展,公司在IC封装、FPD制造、先进封装、IC载板等多领域实现突破 [6] - 有机构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4亿元、5.03亿元、6.37亿元 [6] - 有机构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41亿元、20.46亿元、26.50亿元 [6] 管理层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为程卓,2024年薪酬61.2万元,较2023年减少1.8万元 [4] - 公司总经理为方林,2024年薪酬77.01万元,较2023年增加0.98万元 [4]
杉杉股份前三季度营收148.09亿元同比增11.48%,归母净利润2.84亿元同比增1121.72%,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0.37%
新浪财经· 2025-10-30 18:2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48.09亿元,同比增长11.48%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84亿元,同比增长1121.72% [1]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23亿元,同比增长512.94% [1] - 2025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3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1% [2] 盈利能力指标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6.63%,同比上升1.54个百分点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率为2.22%,较上年同期上升1.82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毛利率为17.24%,同比上升0.7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52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净利率为1.80%,同比上升1.1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98个百分点 [2] 费用控制情况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为18.7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759.80万元 [2] - 2025年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2.68%,较上年同期下降1.10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0.37%,管理费用同比减少18.24% [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83%,财务费用同比增长6.91% [2] 估值与市场数据 - 以10月30日收盘价计算,公司市盈率(TTM)约为-174.85倍,市净率(LF)约为1.42倍,市销率(TTM)约为1.57倍 [2]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股东总户数为17.92万户,较上半年末增加2.87万户,增幅19.08% [2] - 户均持股市值由上半年末的14.14万元增加至19.96万元,增幅为41.15% [2]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偏光片58.15%,锂电池材料41.77%,其他0.09% [3]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概念板块包括偏光片、共享经济、创投、快充概念、OLED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