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

搜索文档
非遗入民宿 有趣也有质(文旅新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0 05:11
文旅融合新业态 - "非遗+民宿"成为文旅融合新业态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体验融入民宿 为游客提供体验传统文化的新空间 [5] - 中国旅游协会主办非遗会客厅·非遗民宿旅游创新发展活动 全国民宿业界代表和非遗传承人共话"非遗+民宿"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5] 民宿功能升级 - 民宿从单一住宿场所升级为文化体验载体 游客为特色民宿选择旅游目的地 深入感受当地文化 [6] - 中国旅游协会秘书长葛磊指出 民宿需营造非遗展示和体验新场景 通过非遗注入提升附加值、竞争力和吸引力 [6] - 美团平台民宿房东反馈 游客偏好深度体验 如非遗美食制作、陶器制作、手工制毯等非遗手工体验及文化路线规划 [6] 典型案例分析 - 松赞酒店深度融合住宿、旅行和文化体验 18家酒店串联滇藏线路 动态传承非遗手工工艺 如铜器制作技艺 并保留传统建筑工艺 [8] - 新疆猫窝客栈结合生土建筑和汉代阙楼风格 升级为"天山非遗体验客厅" 开设皮雕、植物拓印、掐丝珐琅等非遗工坊和研学课程 [8] - 广西阳朔格格树民宿以太极拳为核心主题 配备专业教练团队 开设太极拳课程 吸引外国游客 并开展油茶制作、非遗画扇等研学活动 [9] 行业研究报告 - 《非遗民宿旅游融合研究报告(2025年)》发布 遴选11个"非遗+民宿"典型案例 总结创新模式与实践经验 [10] - 报告指出 民宿将非遗从"陈列符号"转化为"可触摸生活场景" 推动民宿向"目的地会客厅"转型 深化游客文化体验 [10] - 南开大学妥艳媜认为 非遗与民宿融合有助于培育经济价值与文化温度并重的新生态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10]
“长安的荔枝”,要从四川讲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9 23:55
荔枝产业与文旅融合 - 泸州合江是四川最重要的荔枝产地,种植历史可追溯至东晋时期,曾为唐宋皇家贡品 [7][8] - 泸州文旅借《长安的荔枝》热度推广荔枝文化,结合历史考证(杜甫诗句、荔枝道运输路线)强化地域关联性 [4][7][25] - 合江荔枝通过半程马拉松等主题活动打造"'中国荔城'"城市名片,串联非遗与文旅资源 [25] 白酒产业现状与转型 - 泸州白酒产业面临行业调整期,泸州老窖曾为全国第一酒企,现需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11][12] - 公司依托白酒文化发展文旅,建设中国白酒博物馆、郎酒庄园酒旅融合区,形成"文旅+消费"新模式 [21][24] - 四川将泸州定位为省域副中心,目标2027年与宜宾共同实现GDP万亿规模 [17] 新兴产业布局与传统产业升级 - 泸州对标宜宾新能源产业(宜宾2024年GDP达4005.76亿元,增速5%),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医药健康等新兴产业 [16][17] - 化工产业升级方向:利用天然气化工基础延伸至电子化工、医药化工、新型电池材料等领域,聚集110余家相关企业 [17] - 交通基建加速(渝昆高铁、泸州港石龙岩码头)助力物流效率提升,支撑产业扩张 [26] 文旅战略规划 - 泸州提出"文旅商融合"战略,通过CityWalk线路、夜间经济等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 [20][24] - 条例明确文旅发展重点:红色文化、长江文化、白酒文化、康养旅游等多元化方向 [24] - 专家建议以文旅为入口,延伸至"文旅+科技/产业"模式,形成全域旅游生态 [24]
从“锦绣天府”到“安逸四川”
搜狐财经· 2025-06-19 16:14
文旅融合发展政策 - 四川省委通过《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将文旅融合置于发展全局突出位置 [2][13] 文化资源开发与考古成果 - 四川已建成4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三星堆、金沙、邛窑、宝墩古城),皮洛遗址和濛溪河遗址分别揭示人类文明起源与长江上游文明演进 [3][14] - 川剧振兴工程推动40余部经典剧目复排,24家国有院团改革,四川省川剧院2024年驻场演出超1000场,接待观众35万人次 [3][14] 文化产业经济数据 - 2024年四川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达2997家,实现营业收入5890.3亿元(同比+7.9%) [3][14] - "四川造"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冲击全球票房纪录,带动文化IP热潮 [3][15] 旅游投资与消费 - 2024年四川文旅投资大会签约97个项目,总投资484亿元,打造70余条主题精品线路 [5][16] - 自贡灯会112天活动接待游客208.73万人次,创收2.36亿元,融合AI技术与非遗元素 [5][16] - 2024年四川接待国内游客11.19亿人次(消费17640.17亿元,+38%),入境游客229.30万人次 [5] 新兴业态与场景创新 - 三星堆博物馆年接待近千万人次,文创收入1.96亿元(占门票收入60%) [6] - "东坡行旅"游径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研学20余万人次 [6] - 2024年四川举办营业性演出3.2万场(观众1250万人次,票房29亿元),拉动综合消费130亿元 [6] 未来发展规划 - 四川将实施十大重点领域产业链方案(数字文化、演艺产业等),发展"音乐+旅游""赛事+旅游"等新业态 [7] - 计划推出主题旅游巴士、跨城票根联动,结合世运会等赛事打造"移动的世运名片" [7]
济宁:以赛为媒 挖掘鲁菜消费新潜力
搜狐财经· 2025-06-19 14:04
赛事背景与主题 - 联赛以"好客山东 食在济宁"为主题,旨在挖掘餐饮消费潜力并提升"食在济宁"品牌影响力 [2] - 由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多部门及企业共同策划推出,是继"名菜・名厨・名店"评选后的又一重要活动 [3] 赛制创新与激励机制 - 采用"全域联动 + 文化赋能 + 多维激励"三位一体赛制,通过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整合资源 [5] - 深度挖掘孔府菜、运河菜等传统菜系,打造"一菜一故事"美食IP [5] - 融合"美食+演艺+创意"形式,如羽龠舞礼乐激活孔府宴、渔鼓说唱赋能运河船宴等 [5] - 设立阶梯式奖项,最高奖励5万元,并设多个特色奖项如最佳口味奖、最佳创意奖等 [5] 赛事内容与特色 - 注重趣味性,展示厨师基本功与创意能力,安排"妈妈的拿手菜""夹饼局"等趣味赛吸引大众参与 [7] - 每场赛事挖掘具有济宁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菜品 [7] 文旅融合与场景拓展 - 赛事落地运河记忆街区、蓼河古街等文旅场所,联动太白湖景区、水浒酒文化体验馆等 [9] - 动态发布"济宁美食联赛寻味地图",串联参赛名店形成特色美食旅游线路 [9] - 结合非遗展示、文化演艺等元素,上演古礼孔府宴与新派圣府菜对决 [11] 宣传与互动机制 - 联动省市主流媒体及济宁文旅新媒体矩阵,全程直播赛事并开设专栏 [11] - 设置"大众评审团""网络人气投票"环节,策划"美食探店打卡""短视频创作大赛"等线上活动 [11] - 为参赛企业提供高规格展示平台和宣传资源 [11]
任贤齐、五月天等公仔空降北京地标景点,演唱会未唱文旅打卡先热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9 08:38
夏季的北京又迎来演唱会旺季,大批歌手火热开唱。任贤齐、五月天等歌手(组合)的演唱会尚未正式开启,其歌手形象公仔已经空降北京,在 北海公园、朝阳公园、居庸关长城、首钢园等地亮相,"萌"态可掬的人物公仔与或古朴或时尚的城市地标搭配在一起,成为全新的城市景观,吸 引无数歌迷和市民打卡。当演唱会经济从体育场馆蔓延至城市街头,文旅融合的无限活力又一次显现。 歌手公仔为地标景点添新意 走进北海公园南门,步行没多远,就能看见一个两人高的公仔矗立湖边。公仔底座上写着"任学长",他戴着黑框眼镜,弧形上翘的嘴型仿佛向游 客笑着问好,沿着它背后的湖水碧波望去,远处就是北海的白塔,为宁静典雅的古典园林增添了 一丝可爱的气息。 "任学长"是歌手任贤齐的人物公仔。今年7月初,任贤齐将携"齐迹"巡回演唱会登台北京首都体育馆。北京对任贤齐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25年前 的7月,他在首都体育馆举办了他人生中在大陆的第一场演唱会。为了给此次演唱会预热,"任学长"率先来到北京。 无独有偶,近日,朝阳公园北码头附近的湖面上新添五个10米高的充气大球,粉色、黄色、绿色等不同的颜色,对应的是乐队组合五月天的不同 成员,也与今年7月25日至8月9日,五月天 ...
创建全市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达州启动半年攻坚行动 巴山大峡谷变装记
四川日报· 2025-06-19 08:26
景区升级与5A创建 - 巴山大峡谷景区正在改造升级并启动创5A半年攻坚行动,免门票作为施工影响游客体验的补偿[5] - 达州尚无5A级景区,巴山大峡谷最具创5A条件,已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价,拥有独特褶皱地貌、崖柏群和巴文化资源[6] - 景区对标新国标对5大类36项进行提档升级,包括基础设施、景观节点等,8月底全面完工[7] 文旅融合与资源活化 - 景区所在区域是四川唯一土家族聚集地,将巴文化作为核心IP打造,推出"祈福巴山 万物共生"实景互动演艺和土家婚俗非遗秀[8][9] - 新推出的沉浸式演艺在清明、五一、端午假期吸引游客同比增长超50%[9] - 工作人员着土家族元素工作服,强化文化标识,活化古文明呈现[8] 设施与服务提升 - 游客中心及停车场进行外立面翻新,内部增设母婴室等设施[8] - 桃溪谷景点形成9.6公里徒步环线,改造旅游厕所、游步道,铺设5G网络,增设茶饮贩售点和凉棚[8] - 开展两期服务培训覆盖320人次,启动"微笑服务之星"评选,优化咨询投诉流程[11] 商业配套与业态优化 - 景区商业街部分商铺歇业,但"朱家小院"投资六七十万元扩建客房,店主对改造后生意有信心[10][11] - 计划协调民宿业主免租金重启客房,联动商务部门引导社会资本完善商业配套[11] - 将上线智慧导览系统和AI飞跃大峡谷等数字化游览场景[11]
“给生活加菜,也要给快乐加料”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9 05:33
菜市场改造升级趋势 - 商务部等9部门提出支持菜市场标准化改造,丰富便民服务等多种业态,提升设施环境,扩大净菜销售[3] - 全国各地菜市场纷纷做出新尝试,掀起菜市场"焕新潮",从烟火气的延续到数字化推进再到年轻化转型[3] - 北京市兆军盛菜市场历经3次蝶变,保留老商户,再现老北京菜市场模样[2] - 江苏省南通市"竹行市集"引入农贸市场智慧管理系统,实时显示农产品来源与农药检测数据[2] - 浙江省义乌市东洲菜市场联合社区举办端午节主题活动,吸引年轻人参与[2] 传统菜市场的文化价值 - 东单菜市场始建于1902年,与西单、崇文门、朝内菜市场合称"京城四大菜市"[4] - 菜市场是城市记忆的鲜活载体,保留自身特色,展现烟火气,折射美好生活新图景[6] - 北京市和平门菜市场供应"酱菜""芥末油""虾油"等特色食品,让老街坊买到老味道[6] - 黑龙江哈尔滨道里菜市场的酸菜缸、广东广州江楠荔塱市场的汤料铺、四川成都青羊小区菜市场的深巷小店都保留地方特色风味[6] 菜市场数字化转型 - 北京市朝内菜市场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焕新升级,打通抖音、淘宝、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8] - 朝内菜市场引入智能购物车,自动扫码识别商品信息,刷脸完成快速支付,提高客流量[9] - 北京市地方标准《菜市场智慧系统建设与应用规范》通过审查,标志着菜市场智慧化建设迈出重要一步[10] - 智慧菜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138亿元增至2025年6000多亿元[11] - 湖南衡阳易赖街智慧农贸市场利用AI算法分析消费数据,为顾客定制营销方案[10] 菜市场年轻化转型 - 崇文门菜市场原址回归,保留老北京市井风貌基础上融入潮流美学,吸引年轻人拍照打卡[12] - 菜市场旁边增设咖啡奶茶、花艺小馆、文创店铺,打造集购物、休闲、社交于一体的复合式消费场景[12] - 推出"张北蔬菜节""平谷大桃节"等主题快闪活动及"同日升"二八酱冰棍等老字号创意产品[12] - 北京市朝阳印迹卖菜场发展"现买现吃"的餐饮新模式,成为年轻人打卡地[13] - 云南昆明新迎东华农贸市场将"读书日"活动搬进菜市场,成为"五一"假期新热点[13]
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双向促进
新华日报· 2025-06-19 05:09
文旅融合发展趋势 - 旅游从休闲活动转变为文化体验和精神享受的追求,文旅融合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双向发展,带动交通、餐饮、住宿等关联产业增长 [1] - 文旅融合可增强文化传承与保护,提升国民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1] - 行业需采取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创新、融合时代元素、创建新业态等措施提升竞争力 [1] 旅游资源挖掘策略 - 系统梳理历史文化资源,例如山西省对平遥古城、五台山古建筑群、云冈石窟进行保护修缮,保留明清建筑风格 [2] - 挖掘民俗文化内涵,如云南傣族通过泼水节、孔雀舞、傣锦制作等民俗活动增强游客体验 [2] - 加强红色文化遗址保护,例如江西井冈山修复革命烈士陵园、黄洋界保卫战旧址等,保持历史真实性 [3] - 跨区域整合旅游资源,如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整合北京故宫、天津五大道、河北避暑山庄等资源避免同质化竞争 [3] 文化创新与旅游融合 - 明确文化为旅游经济重要因素,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景区环境,如剪纸形象设计为灯饰 [4] - 利用传统媒体或新媒体宣传传统文化,设计多元旅游专线推广地区文化差异 [4] - 挖掘戏剧、礼仪等无形文化资源,在景区节庆表演提升融合深度 [4] - 支持文化创意企业,鼓励设计师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4] 科技与时代元素融合 - 引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支撑文旅产业,如厦门文旅局与开心麻花合作创作沉浸式音乐喜剧融合闽南元素 [5] -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创设沉浸式旅游场景,提升游览趣味性与互动性 [5] - 开发智能客服系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推荐旅游产品,提高服务效率 [5] - 发展旅游夜经济,如西安"大唐不夜城"结合历史文化形成品牌效应 [6] 文旅新业态与人才培养 - 政府出台专项政策支持复合型人才,提供住房补贴并搭建交流平台 [7] - 高校构建"文化+旅游+技术"跨学科课程,增设数字文旅开发等前沿课程,推动校企合作实践 [7] - 企业完善内部培训体系,建立导师制和创新激励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和创新活力 [7]
构建四位一体品牌矩阵 德阳深耕“三星堆+”赋能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文旅局长说
搜狐财经· 2025-06-19 00:59
文化旅游发展战略 - 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专题研究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提出"锦绣天府·安逸四川"口号 擘画文旅发展蓝图 [1] - 德阳提出建设古蜀文化名城、天府后花园和成渝研学旅行高地目标 并被赋予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新使命 [3] - 德阳将实施文旅争先战略 以"三星堆+"为依托发展全域旅游 构建四位一体品牌矩阵 [3] 重点文旅项目规划 - 三星堆文化旅游发展区规划投资约130亿元 首开区已于2024年国庆试运营 [4][6] - 龙门之巅国际旅游度假区计划总投资超400亿元 已完成实际投资20.25亿元 [8] - 两大项目分别包含文化体验、主题游乐等复合功能 以及9大核心引擎项目和16个特色支撑项目 [6][8] 文化挖掘与转化策略 - 深挖古蜀文化、三国文化、德孝文化等特色资源 为项目提供精准依据 [8] - 三星堆项目通过数字技术复原祭祀场景 打造沉浸式考古体验馆 [8] - 龙门之巅项目围绕赵坡茶文化布局茶博园等设施 促进产旅一体化发展 [8] 文化活化利用措施 - 鼓励本地居民和非遗传承人参与项目建设 开发多元化"地道"文旅产品 [10] - 将传统文化与景区业态结合 实现文旅项目与在地文化"双向赋能" [10]
6·18购物季,广东荔枝火“荔”全开甜蜜出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23:04
行业分析 广东荔枝产业规模与产量 - 广东荔枝种植面积占全国过半 产量占全球1/3 2025年预计总产量达139万吨(粤西99万吨 粤东26万吨 珠三角14万吨)[2] - 高端品种如仙进奉收购价达数十元/斤 香港市场"按颗计价" 海外订单同比增长超30%[8] - 广东铭景农业出口荔枝2300吨 同比增20%-30% 主要销往俄罗斯 阿联酋 澳大利亚[7] 618销售策略与成果 - 采用"12221"市场营销体系 预售湛江遂溪仙品荔4500吨 金额近亿元 均价同比涨20%[3] - 茂名电白在成都 长沙获32万斤意向订单 长三角对接40家采购商 实现产销直连[4] - 京东平台广东荔枝成交额同比增560% 美团"广东荔枝"搜索量环比增143%[6] 渠道创新与营销模式 - 微信视频号"挂购物车"助农计划 南方财经等媒体通过微信小店实现精准营销转化[1][4] - 冷链物流48小时直达中东 出口东南亚 欧美 澳洲 南美洲市场[7] - 中荔农业"桂花香"荔枝出口加拿大 英国 2025年目标出口量5000吨(同比增20%)[8] 公司动态 品种升级与市场定位 - 培育仙进奉 井岗红糯等新品种 增城挂绿 东莞冰荔等地理标志产品主攻港澳 日韩高端市场[8][9] - 仙进奉30%走批发/商超 30%-40%农户自销 其余布局电商 定价30-40元/斤[8] - 桂味 糯米糍供应电商/连锁商超 大宗品种覆盖批发 社区团购 加工领域[9] 品牌联动与文化赋能 - 惠州结合罗浮山景区推出"美'荔'惠州"旅游线路 融合荔枝采摘 荔枝宴等文旅项目[10] - 借势《长安的荔枝》影视IP 12小时鲜果速递北京 上海国际电影节明星推广茂名荔枝[10] - 辛选集团主播蛋蛋担任"广东佳果推荐大使" 直播间强力带货[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