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南向资金持续涌入,港股创新药板块成“心头肉”
智通财经网· 2025-04-25 16:11
文章核心观点 - 近期外部环境缓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反弹迅速,业绩释放与出海成关键,未来业绩增长确定性有望提高,且整个板块有望迎来新一轮估值回归长牛 [1][4][11] 港股创新药板块市场表现 - 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自今年4月7日大跌20.55%并于4月9日触底713.02点后快速反弹,4月25日盘中达阶段高点979.92点,接近前高1000.95点,最大累涨幅度达37.43% [1] - 以4月6日收盘价953.29点计算,港股创新药整体涨幅已填平4月7日跌幅并即将回到前高,年初至今涨幅达31.03%,反超恒生科技指数的12.48%,显示出显著抗风险能力和防御属性 [3] 港股创新药企业业绩情况 - 港股创新药企业业绩大爆发且超市场预期,是行业集体性业绩回暖,成为行业指数上涨主要动力之一 [4] - 2024年,12家百亿市值以上规模的港股创新药企中10家营收增速为正,8家营收利润同为正增长,营收增速最大的是云顶新耀 - B,为341.8%,扣非净利润增速最大的是信达生物,为91.8% [4] 港股创新药企业出海情况 - 近年来中国药企海外License - out交易跨越式发展,2020年交易额约110亿美元,2024年达51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25年前两月超80亿美元 [6] - 对外授权交易增长原因包括交易结构升级、国际认可度提升、商业模式创新,NewCo模式对国内Biotech公司友好,至少六家本土企业采用该模式出海 [8] 港股创新药行业发展环境 - 医药行业有减肥药、双抗药物等新产业趋势带来投资机会,中国在生物药领域有竞争优势,国家加大对创新药出海支持力度,医保局支持创新,集采边际向好 [9] 港股创新药板块估值情况 - 今年年初以来南向资金涌入港股,4月以来医疗保健行业成为南向资金净流入第二的行业,净买入量达14.80亿股 [11] - 港股医药板块估值相对安全,医药生物板块当前市盈率TTM为27.1倍,处于2021年以来16.1%分位数,市净率为2.0倍,处于2021年以来27.6%分位数 [12] - 百亿港元市值以上创新药公司中,百济神州等多家公司市销率均位于2021年以来20%以下分位数,明显被低估 [12]
闷声发大财!一不留神,这一赛道历史新高了!股民:我还在观察,结果已经翻好几倍了...
雪球· 2025-04-24 15:53
宠物经济板块表现 - 宠物经济板块表现亮眼,天元宠物20%涨停,乖宝宠物涨超15%,路斯股份、科拓生物涨超10%,中宠股份涨停,其中乖宝宠物和中宠股份股价均创历史新高 [4]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11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207亿,宠物经济板块涨幅居前 [2] - 乖宝宠物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2.45亿元,同比增长21.22%,归母净利润6.25亿元,同比增长45.68%,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34.82%,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37.68% [8] - 中宠股份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4.65亿元,同比增长19.15%,归母净利润3.94亿元,同比增长68.89%,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1.01亿元,同比增长25.41%,归母净利润9115.53万元,同比增长62.13% [8] 新消费板块趋势 - 新消费板块如卫龙美味、毛戈平、蜜雪集团、泡泡玛特、老铺黄金、拉芳家化等个股今年以来走出趋势慢牛态势,大部分创历史新高 [9] - 新消费品牌具有传统赛道消费者认知、细分赛道品牌力破圈、盈利能力稳步上行等特质 [10] 医药板块表现 - 医药股早盘集体拉升,创新药、维生素方向领涨,金凯生科、尔康制药20%涨停,舒泰神涨超10%,永安药业、罗欣药业、灵康药业等多股涨停 [12] - 台州海盛将饲料级维生素D3国内报价上调至600元/公斤,4月国内主要厂商集体停报,欧洲市场库存告急 [14] - 金凯生科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41.83%,归母净利润4741.78万元,同比增长183.24% [14] - 凯莱英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5.41亿元,同比增长10.1%,归母净利润3.27亿元,同比增长15.83% [15]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走低,恒生指数跌超1%,恒生科技指数跌近2%,京东、美团均大跌超5%,蜜雪集团跌4.9%,华虹半导体跌3.5%,快手跌3%,阿里巴巴跌2% [17] - 京东预计2025年获得约5%的外卖市场份额,2025年底增至10%,2026年将回落 [20]
创新药板块继续狂飙,“白色黄金”涨价,兄弟科技、尔康制药直线涨停
中国基金报· 2025-04-24 11:32
文章核心观点 4月24日早盘,国际金价反弹市场进入避险情绪,A股三大指数震荡翻红,农业等板块领涨,前期高位股退潮,创新药和维生素板块表现亮眼 [2]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主要指数反复震荡后翻红,上证指数3311.49,深证成指9954.70,北证50为1354.89,科创20为1010.52,创业板指1955.38,万得全A为4980.95,全市场2500多只个股上涨,两市成交量萎缩近1000亿元 [2][3] - 万得全A涨跌分布中,跌2574只,涨2592只,成交额5361.16亿,预测成交额1.16万亿,缩量1019亿 [4] 创新药板块 - 昨日港股创新药板块大涨,今日早盘继续狂飙,港股凯莱英涨超14%,荣昌生物、康方生物等跟涨;A股金凯生科开盘涨停,凯莱英随后涨停,荣昌生物等跟涨 [4] - 金凯生科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41.83%,净利润4741.7万元,同比增长183.24%;凯莱英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约15.41亿元,同比增长10.1%,净利润约3.27亿元,同比增长15.83% [5] - 多位分析人士称关税政策对创新药出海几乎无影响,中泰国际指出对港股医药主要企业影响有限,创新药出海多与海外药企合作研发,授权费无需缴纳关税 [5] 维生素板块 - 早盘维生素板块持续冲高,兄弟科技开盘短暂下挫后直线涨停,尔康制药也直线涨停,卫信康、花园生物等跟涨 [2][6] - 4月22日,“白色黄金”维生素D3市场“核爆级”涨价,台州海盛将饲料级VD3国内报价从450元/公斤提至600元/公斤,出口价飙升至75美元/公斤,创2023年以来新高 [8] - 4月国内主要厂商集体停报,市场流通货源紧张,欧洲市场库存告急,VD3价格加速上行 [8] - 尔康制药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54亿元,同比增长28.19%,净利润2811.26万元,同比增长868.91% [8]
突然暴涨47%!QDII资金回流,港股“烟蒂股”行情大热
券商中国· 2025-04-23 07:21
港股医药医疗赛道投资趋势 - 资金正搜寻港股"烟蒂股","母凭子贵"的投资逻辑可能引发更多基金经理关注 [1] - 绿叶制药子公司博安生物单日暴涨66%,乐普医疗子公司心泰医疗单日暴涨47%,显示增量资金回流港股市场的新趋势 [2] - 港股医药医疗赛道"烟蒂股"持续被挖掘,公募一季度报告显示医疗QDII基金大幅减持美股医疗器械股,转向A股和港股医药资产 [2] 基金持仓策略变化 - 基金经理多采取直接持有母公司的策略,如买入微创医疗而非其子公司微创机器人,持仓绿叶制药而非博安生物 [3] - 截至3月末,多只A股基金将乐普医疗纳入前十大重仓股,但未持有其港股子公司心泰医疗 [3] - 子公司估值重构的飞升行情促使基金经理重新思考"母凭子贵"的投资逻辑 [3] 公司业绩表现 - 心泰医疗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72亿元,同比增长44.4%;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62.22% [4] QDII基金持仓调整 - 多只重仓波士顿科学的QDII基金已将该股减持出前十大重仓股,大幅减持美股医疗器械股 [5] - 某医疗主题QDII基金美股仓位从第一大仓位降至不足30%,A股仓位升至第一大仓位,新增多只A股和港股医疗股 [6] - QDII基金凶猛减持美股、拥抱A股及港股医疗股的现象解析了港股"烟蒂股"频频跃升的原因 [6] 行业前景与投资机会 - 港股医疗板块悲观预期已充分消化,新兴技术进步如创新药、AI等推动板块修复,创金合信基金看好AI医疗、脑机接口等新兴方向 [7] - 2025年医药医疗有望表现相对收益,估值和资金配置达历史低分位,存在反转机会 [8] - 医药行业新产业趋势如减肥药、双抗药物、ADC药物、细胞治疗等带来新投资机会,中国在生物药领域具竞争优势 [8] - 医保局支持创新,集采边际向好,医药行业IP出海受关税影响不明显 [8] - 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支持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创新,加速审批上市,2025年商保政策元年和创新药企业收入爆发式增长将利好行业 [9] - 创新药出海势头强劲,一季度对外授权数量、金额及全球占比继续走高,中国企业贡献全球最亮眼数据的70% [9] - 一季度披露的2024年业绩显示,超预期和提前实现盈利的创新药企业较多,企业盈利能力提升 [9]
逾170亿元!A股,又来一批增量资金!
券商中国· 2025-04-09 20:58
公募基金增量资金 - 4月9日公募基金有望为市场带来逾170亿元增量资金,主要来自四方面:新成立的8只权益基金募集141.49亿元(其中90%资金来自6只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基金)、4只ETF即将上市交易、6只已成立待入市的ETF募集20.07亿元、基金公司自购(如兴证全球基金自购不少于6000万元)[2][3][4][9] - 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基金A以48.92亿元募集规模成为年内最大权益基金,易方达同类产品以43.62亿元居次,两者合计占6只科创板ETF联接基金总规模的70%[6] - 招商中证A50ETF等4只ETF将于4月14日上市,合计规模近9亿元[7] ETF联接基金主导地位 - 6只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基金合计募集132.41亿元,占当日权益基金总募资规模的93.6%,单只产品平均认购户数达2.3万户[6] - 除头部两家外,招商基金和鹏华基金的科创板ETF联接产品分别募集11.96亿元和11.75亿元,博时基金和南方基金同类产品募集规模均低于10亿元[6] - 主动权益类产品中欧红利智选混合基金募集9亿元,规模显著低于被动型ETF联接基金[6] 基金公司自购动态 - 兴证全球基金宣布自购旗下权益基金不少于6000万元,持有期不低于1年[4][11] - 鹏扬基金、博时基金和招商基金前一日合计自购1.45亿元,其中博时基金拟投入6500万元,招商基金承诺5000万元持有1年以上[11] - 行业人士透露更多基金公司正在酝酿自购,可能与机构资金形成合力推动市场回升[12] 行业观点与政策应对 - 华夏基金认为中国凭借完整工业体系和科技创新生态,叠加货币政策与财政刺激政策,当前是逆向布局权益资产洼地的时机[13] - 招商基金提出应对"对等关税"需聚焦AI、半导体等科技领域,集成电路大基金三期追加3000亿元目标2025年芯片自给率提升至26%,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计划实现固态电池50GWh量产[14] - 平安医药精选基金指出创新药受关税影响有限,因出海主要依赖技术授权而非实物出口,中国创新药具备技术成本优势且满足全球需求[14]
对等关税对创新药行业的影响
雪球· 2025-04-09 14:12
行业层面的影响 - 创新药被明确豁免关税,行业受关税战影响非常小,成为避风港 [5] - 创新药毛利率高达95%,即使未来加征关税,影响毛利率仅2-3%,可忽略不计 [5] - 创新药成本及投入更多是设备投入,中美成本差异不大,且可轻易在美国建设产能(如百济神州) [5] - 若我国不对美国进口创新药豁免,BD引进药物受影响较小(支付对价占药品额度10-15%,加征关税影响3-5%),且可通过国内产能规避 [6] - 海外厂商直接进口药物中,已进医保的产品定价不受影响,未进医保药品(如K药)可能涨价,利好国内fast follow药品(如PD1、减肥药)及信达生物 [7] - 若我国对创新药豁免关税,则影响近乎为零 [8] 估值及融资环境的影响 - 美国小型创新药公司近期跌幅大,融资环境恶化(因通胀抬头或推迟美联储降息),可能阻碍国内药企通过美国资本市场融资 [9] - 我国进口占比低而出口占比高,美国关税政策不会推高国内通胀,反而可能促使国内继续降准降息,改善融资环境 [10] - 全球股市暴跌或短期拖累内地及香港资本市场,导致创新药估值水平下降,但长期仍反映基本面 [11] 总结 - 对等关税政策对我国创新药出海影响微乎其微,且可能改善国内竞争格局及融资环境 [12] - 长期来看,关税战不改国内政策支持力度及创新药企全球竞争力提升趋势,行业仍具高成长性 [12] - 短期股价波动或提供加仓机会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