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搜索文档
阳光诺和荣获第二十七届上市公司“新质企业金牛奖”
中国证券报· 2025-10-31 14:11
公司获奖情况 - 阳光诺和在2025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荣获"新质企业金牛奖" [1] - 上市公司金牛奖由中国证券报主办,创立于1999年,是资本市场最具公信力的权威奖项之一 [4] - 本届共有55家公司获得新质企业金牛奖,该奖项于2024年10月首次亮相 [5]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一家专业的药物临床前及临床综合研发服务CRO,为国内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全过程的一站式药物研发服务 [5] - 作为国内较早提供药物研发服务的企业之一,公司凭借行业经验、技术实力和人才优势建立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5] 公司经营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亿元 [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8亿元,同比增长36.63% [5]
中信金属荣获“2024年度金牛最具投资价值奖”
中国证券报· 2025-10-31 14:10
公司获奖情况 - 公司于2025年10月29日荣获“2024年度金牛最具投资价值奖” [1] - 获奖基于公司在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成长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优异表现 [1] - 金牛奖由中国证券报主办,创立于1999年,致力于打造资本市场最具公信力的上市公司权威奖项 [4] 公司财务与股东回报 - 公司自2023年上市以来,实现了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的不断增长 [4] - 公司坚持高比例分红政策,分红率从2022年的33.18%连续提升至2024年的36.78% [4]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 - 公司持续提升信息披露水平,主动披露ESG报告及重点项目进展 [4] - 公司2025年首次以“视频直播+实时文字互动”形式召开业绩说明会 [4] - 公司作为上交所优秀上市公司代表赴欧洲开展境外路演,拓展国际资本市场交流 [4] 公司未来展望 - 公司未来将持续深化治理效能、优化信息披露质量、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 [5] - 公司致力于提升股东价值、助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 [5]
中国证券报与恺英网络达成合作,共促游戏产业价值传播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10-30 08:07
公司战略与业务体系 - 公司坚持“聚焦游戏主业”的核心战略方向 [2] - 公司构建“研发、发行、投资+IP”三大业务体系 [2] - 公司致力于打造卓越互联网上市公司 [2] 研发与技术突破 - 公司以AI技术突破研发边界,推出《SOON》全流程开发平台 [2] - 《SOON》平台将游戏制作周期从数月压缩至小时级 [2] 全球化与文化输出 - 公司通过全球化布局拓展发展空间,多款产品登顶海外榜单 [2] - 公司自研中国传统文化IP包括《岁时令》《百工灵》《禹兮世界》等,传递文化自信 [2] 公司治理与ESG表现 - 公司以完善的公司治理夯实根基 [2] - 公司Wind ESG评级跃升至AA级并位居娱乐行业第一 [2]
锚定“十五五” 智启新未来 2025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江苏南通举行
中国证券报· 2025-10-30 05:26
论坛概况 - 2025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于10月29日在江苏南通举行,主题为“向新而行 以实致远 智启未来” [1] - 论坛有六百多名上市公司高管和投资机构代表、专家学者参与,探讨上市公司如何锚定国家战略锻造核心竞争力 [1] - 论坛由中国证券报与南通市人民政府主办,并同期举办第二十七届(2024年度)上市公司金牛奖颁奖典礼 [3] 上市公司战略定位 - 上市公司被视为企业中的优等生,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盘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1] - 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需以“新”为帆澎湃新质生产力,以“实”为锚筑牢实体经济根基,以“智”为桨启航数字化新程 [1] - 把握“十五五”时期关键点包括:经济发展是主旋律、实体经济是着力点、国内市场是主战场、改革创新是驱动力、民生改善是出发点和落脚点 [2] 区域发展与产业环境 - 南通市着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其六大重点产业集群产值规模超1.2万亿元 [2] - 南通市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高端纺织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半壁江山” [2]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 芯片产业的竞争本质是产业生态的竞争,建议强化企业在创新决策、研发投入中的作用 [2] - 应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链主”效应,带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构建繁茂的产业生态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 全球化与数字化发展 - 全球化发展是上市公司拓展发展空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2] - 企业应积极运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式优化生产运营以提升国际竞争力 [2] - 中国证券报发布“全球资讯服务”,每天接入近5万条海外资讯信息,以帮助上市公司及时捕捉并预警海外产业政策变化 [3] 奖项与平台建设 - 上市公司金牛奖评选创立于1999年,凭借严谨、客观、科学、透明的评选体系,致力于打造资本市场具有公信力的上市公司权威奖项 [3] - 论坛现场揭晓了2024年度最具投资价值奖、金牛卓越企业家奖等九大奖项 [3]
榜单揭晓!这些A股公司捧得金牛奖
中国证券报· 2025-10-29 20:56
上市公司金牛奖颁奖典礼 - 2025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暨第二十七届上市公司金牛奖颁奖典礼于10月29日在南通举行 [1] 奖项设置与获奖概况 - 颁奖典礼揭晓了2024年度最具投资价值奖、金牛卓越企业家奖、金牛企业家成就奖、金牛企业家创新奖、金牛上市公司分红回报奖、新质企业金牛奖、金牛小巨人奖、金牛董秘奖、金牛财务总监奖共9大奖项 [1] - 京沪高铁董事长刘洪润等6位董事长或总裁获得金牛卓越企业家奖 [1] - 江淮汽车董事长项兴初等12位董事长或总裁获得金牛企业家成就奖 [1] - 杰瑞股份董事长李慧涛等44位董事长或总裁获得金牛企业家创新奖 [1] 最具投资价值奖获奖公司 - 获奖公司包括中国神华、长江电力、中国电信、美的集团、恒瑞医药、京沪高铁、海康威视、海尔智家、中远海控、北方华创、中国中车、赛力斯、三一重工、豪威集团、中国交建、中国船舶、龙源电力、潍柴动力等 [10][11][12][13][14][15][16] 金牛上市公司分红回报奖获奖公司 - 获奖公司包括中国海油、中国神华、长江电力、中国电信、美的集团、海康威视、海尔智家、中远海控、中国建筑、中国中车、京东方A、宝丰能源、云南白药、公牛集团、双汇发展、招商蛇口、中航光电、四川路桥、新和成、宇通客车等 [17][18][19][20] 新质企业金牛奖获奖公司 - 获奖公司主要为科创板企业,包括海光信息、金山办公、中微公司、澜起科技、盛美上海、未避温材、思特威-W、晶晨股份、国博电子、萤石网络、铁建重工、三生国健、信科移动-U、芯碁微装、南网科技、艾为电子、中船特气、佰仁医疗等 [21][22][23][24] 金牛小巨人奖获奖公司 - 获奖公司主要为北交所企业,包括同力股份、吉林碳谷、鼎智科技、富士达、苏轴股份、民士达、一诺威、青矩技术、雷神科技、武汉蓝电、球冠电缆、克莱特、凯德石英、建邦科技、中裕科技、路斯股份、雅葆轩、华洋赛车、浩淼科技、盖世食品等 [25][26] 金牛董秘奖获奖个人 - 获奖董秘来自中国海油、中国人寿、长江电力、京沪高铁、中远海控、北方华创、中国中车、中国银河、中国核电、福耀玻璃、金山办公、潍柴动力、华友钴业、爱尔眼科、中际旭创、北方稀土、华能国际、润泽科技等公司 [28][29][30][31][32][33][34][35][36][37][38] 金牛财务总监奖获奖个人 - 获奖财务总监来自温氏股份、中科曙光、中航光电、中航西飞、新和成、卫星化学、领益智造、中天科技、华工科技、中国西电、格林美、长盈精密、锦波生物、机器人、江苏国信、网宿科技、兆威机电、顺络电子等公司 [39][40][41][42]
上交所副理事长霍瑞戎:三方面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
国际金融报· 2025-10-19 09:07
稳:夯实基础与提升价值 - 沪市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39万亿元,实现正增长 [1][2] - 新兴产业如电子、通信、医药生物、轨交设备营收增速达7.5%,消费行业如食品饮料、家用电器营收增速达12% [2] - 超过60%的沪市公司开展“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400多家公司宣告中期分红,总金额5552亿元创历史新高 [2] - 沪市公司披露回购、增持计划金额超千亿元,已实施500亿元 [2] - 修订《股票上市规则》等以规范独董、审计委员会履职,并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以提升治理水平 [2] 进: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 - 科创板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841亿元,超过其净利润的2.8倍 [3] - 传统产业如钢铁、机械通过技术创新,净利润分别提升235%和21% [3] - 沪市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602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76单,较上年分别增长19%和117% [3] - 培育六大战略性新兴板块,并加速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行业 [3] 投融资端协调发展 - 沪市ETF规模从2020年不足万亿元增长至目前超过4万亿元 [4] - 今年以来累计发布指数272条,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产品支撑 [4] - 交易所走访机构投资者百余次,通过深入了解需求以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意愿 [4] - 完善ETF产品谱系,加大中低波动产品创新,推动投资工具多元化 [4]
久之洋:公司是国内先进的光电装备制造商之一
证券日报网· 2025-10-15 22:13
公司业务与技术定位 - 公司是国内先进的光电装备制造商之一 [1] - 公司在红外热像仪、激光传感器、光学镜头及光学元件和光学星体跟踪器等领域拥有多年的技术积累 [1] - 公司具备自主研发和生产全系列红外热像仪、激光器、光学元件和光学星体跟踪器的能力,并掌握了相应的产品制造工艺 [1]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对国家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兼并重组、资产注入等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高度认同 [1] - 若后续时机成熟,公司可能开展收购等重大事项 [1] - 对于重大事项,公司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发布五周年 三维度解析上市公司“量”“质”齐升
证券日报· 2025-10-09 00:07
上市公司数量与市值增长 - 截至今年9月底上市公司合计5444家,较《意见》出台前增长34.22% [1] - 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06.03万亿元,较《意见》出台前增长46.92% [1]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四分之一,已明显高于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 [1] 公司治理与制度完善 - 证监会两次修订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增强信息披露针对性和有效性 [2] - 2023年启动独立董事制度改革并发布《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完善独立董事相关配套规则 [2] - 2023年底公司法修订完善公司治理架构,强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义务和责任 [2] - 2024年5月证监会制定《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堵住各类"绕道"减持漏洞 [3] - 2025年3月为贯彻落实新公司法,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制度规则进行修订 [2] 上市准入与退市机制 - 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都是科技企业或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企业 [5] - A股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数量占比已超过一半 [5] - 2021年至2025年9月底强制退市公司数量合计178家,超退市改革之前的2倍 [5] - 在退市改革中将资金占用纳入退市指标,发挥"以退促治"效果 [9] 并购重组与研发投入 - 自去年"并购六条"出台以来,上市公司累计披露资产重组超2100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230余单 [6] - 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同比增长3.27%,整体研发强度2.33% [6] -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4.89%、11.78%、4.63%,科技属性进一步凸显 [6][7] 投资者回报与市值管理 - 近5年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达10万亿元,相当于同期IPO和再融资金额的两倍 [7] - 近5年实施股份回购5500亿元,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7] - 截至上半年底,沪深两市共1568家上市公司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或估值提升计划 [7] 监管执法与违法惩处 - 2024年证监会依法从严打击35起资金占用类案件 [9] - 自去年以来截至今年9月底,证监会责令8家因资金占用存在退市风险的公司实质性整改,合计清收占用资金80亿元 [9] - 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证监会对130名财务造假责任人员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9] - 2025年以来,8起财务造假案件涉及的32名责任人被刑事追责 [10]
走访上市公司 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系列(二十五)
证监会发布· 2025-09-26 17:54
湖北证监局走访成效 - 联合地方政府及交易所重点走访调研上市公司63家次,并协调解决各类诉求40余项[3] - 建立“一企一档”问题台账并实行销号管理,将“问题清单”变为“成效清单”[3] - 推动湖北辖区上市公司2025年中期分红达13.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4%[5] - 2025年以来共有18家公司发布增持回购再贷款公告,贷款金额上限合计44.8亿元[5] - “并购六条”实施后,3家公司已完成并购重组,9家公司正在开展重大资产重组[5] 山东证监局走访成效 - 已走访上市公司225家,覆盖率达91.46%[8] - 针对海洋经济特色,海洋相关上市公司走访率已达94%[10] - 2024年9月至今,已有37家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补链强链,涉及金额合计849.35亿元[11] - 一家通信科技企业2024年年报现金分红5.56亿元,市值已位居全国民营通信科技上市公司首位[12] - 一家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实现“A+H”上市,成为山东省首家信息技术类“A+H”上市公司[12] 广东证监局走访成效 - 2024年以来累计走访上市公司395家,覆盖辖区上市公司总数的86%,收集问题诉求及意见建议300余条[19] - 2025年上半年,广东辖区459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85万亿元、归母净利润1150.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7%和9.19%[23] - 截至2025年8月底,辖区上市公司市值总额达6.54万亿元,上半年新增千亿市值公司3家[23] - 推动辖区74家上市公司开展中期分红超160亿元,其中4家公司中期分红金额超10亿元[25] - 2025年以来,辖区上市公司披露、完成重大资产重组17单,交易规模合计超400亿元,数量居全国首位[25] 走访工作机制与方式 - 湖北证监局联合省委金融办建立常态化走访上市公司工作机制,实现从阶段性向常态化的转变[3] - 山东证监局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并购重组支持文件,并与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联合举办政策培训会、座谈会4次[14] - 广东证监局成立走访工作专班,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交易所建立常态化走访互通机制,并启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市值提升、形象提升”专项行动[19][23] - 广东证监局联合省委金融办成立广东资本市场并购重组联盟,推动广州市出台并购重组配套政策,将并购重组标的库扩围至2000余家[25]
拥抱新质生产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再上台阶
证券时报· 2025-09-25 08:12
资本市场发展理念和监管方式 -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要提升基础制度、市场功能、监管执法的适应性和包容性,促进资源高效配置,让优质企业和资金迸发活力[1] -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上市公司应重视内部治理,保持主业稳定,通过市场化并购重组和加大分红提升投资价值[1]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制度完善 - 监管部门在"十四五"期间通过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双轮驱动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2] - 证监会两次修订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推进独立董事制度改革,使上市公司运作更加规范透明[2] - 支持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并购六条"发布后已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一般性资产重组超过2100单[2] 并购重组案例和趋势 -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国联证券定增吸收合并民生证券等千亿级别行业整合案例涌现[2] - 一年来1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收购优质未盈利资产计划,解决产业链堵点和"卡脖子"问题[3] - 清华大学田轩指出并购重组将聚焦产业整合、技术协同和价值提升,呈现战略性并购主导、多元化支付方式并行的格局[3] 投资者回报情况 - "十四五"期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过80%,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4] - 2024年前8个月沪深两市新增披露458单回购计划,回购金额上限1430亿元,已达2024年全年的67%[4] - 2024年前8个月沪深两市新增披露增持计划283单,增持金额上限861亿元,已超2024年全年[4] - 上市公司已分红超2万亿元,中期分红家数和金额创新高[4] 分红政策支持 - 2024年4月新"国九条"提出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对多年未分红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和实施风险警示[4] - 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推动提高股息率,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4] - 上市公司进一步健全常态化分红机制,分红金额高、频次增多优化了分红节奏[5] 公司治理改革 - 公司法修订完善了公司治理架构,强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义务和责任[6] - 独立董事制度改革意见落地,证监会督促独立董事积极履职发挥监督作用[6] - 新"国九条"及"1+N"政策文件对加强公司治理监管作出明确部署[6] 监管执法和退市情况 - 2024年至上半年证监会对130名财务造假责任人员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已有8起案件涉及的32名责任人被刑事追责[6] - 截至上半年底,沪深两市共1568家上市公司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或估值提升计划[6] - "十四五"时期共207家公司平稳退市,证监会加大退市中的投资者保护力度[7] - 通过代位诉讼促使退市公司太安堂资金占用方全额偿还占用资金本息合计5.72亿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