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结合
搜索文档
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加快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人民日报· 2025-04-28 06:11
《习近平经济文选》核心观点 - 《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收入2012年1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关于经济建设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74篇,全景式呈现了治国理政的经济方略,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1] - 《文选》系统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图景,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3] - 《文选》的出版标志着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上达到了新高度,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内核,由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提出 [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根本,强调不能食洋不化,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大讲特讲 [2] - 我们党历来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研究、运用,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 [2] "两个结合"方法论 - "两个结合"是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科学方法论,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6] - 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必须对波澜壮阔的中国经济发展实践有全景式了解、规律性把握、本质性认识,不能照搬照抄现成的经济理论 [7] - 《文选》多次引用中国典籍、诗词、典故,彰显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 [7][8]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一以贯之的价值取向,《文选》第一篇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9] - 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观点,超越了西方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将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起点从"抽象个体"转向"现实的人" [10] - 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论,形成"问题导向—实践检验—理论升华—实践依循"的完整链条 [11][12]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土壤 -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15] -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16] -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发展范式,为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奠定了实践基础 [17][18] 北京大学的经济学贡献 - 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在经济学领域开创了多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先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重要策源地与传播高地 [26] - 北京大学经济学科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深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构建,改革开放后率先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 [26] - 北京大学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在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全面推进学科范式、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教材建设的协同变革 [27]
深刻领会“两个结合”的方法论意蕴
经济日报· 2025-04-24 09:08
原标题:深刻领会"两个结合"的方法论意蕴 "两个结合"拓展中国道路的文化根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 由之路,也是中国共产党追求崇高理想的成功道路。我们是在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无论是开辟中国道路、创造中国理论,还是完善中国制度、发展中国文化,都可以从中国 历史中寻找文化基因和根脉。观察历史中国是观察当代中国的一个视角,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 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两个结合"使得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坚持"两个结合",就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同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更好挖掘中华文明孕育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 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厚植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根基。 "两个结合"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资源。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 是"两个结合"的重要实践主题。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彰显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人口规模巨大的现 代化,包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