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国联民生荣登资管机构投资(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TOP5榜单
经济观察网· 2025-05-21 17:28
行业动态 - 证券时报举办第八届(2025)西湖大会,主题为"倡导资管向实 赋能新质生产力",并首次发布《资管向实TOP榜》研究报告 [2] - 大会吸引50家资管机构及45家上市公司代表出席,国联民生证券入选资管机构投资(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TOP5榜单 [2] - "西湖大会"自2015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七届,累计吸引数百位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及千余家资管机构、上市公司参与 [2] - 大会联合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等单位发布报告,倡导"实心金融""耐心资本""安心资管"理念,为资管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指引 [2] 政策背景 - "金融强国"战略及资本市场"国九条"指引下,"资管向实"成为资本市场与资管行业发展核心导向 [3] - 当前环境下资管机构高质量发展重点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持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硬科技、专精特新等科创企业发展 [3] 公司战略 - 国联民生证券秉持创新理念,深耕专精特新领域并增加资本投入,为上市公司定制大股东综合解决方案、市值管理方案及员工持股计划 [3] - 公司旗下资管公司持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市值规模达9.35亿元,以"耐心资本"陪伴企业成长 [3] - 公司以"产业投行"为核心战略,强化"投行+投资+投研"联动,构建适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 [3] - 未来将继续以"资本向实""资金向实"赋能实体经济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3]
从海外科创债发展历程经验看我国科创债市场建设
2025-05-14 23:1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科创债市场、高科技产业 - **公司**:苹果公司、微软、英特尔、特纳广播公司、美国世界通信公司、麦克考通信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海外科创债市场发展情况 - **美国**:发展受益于政府引导基金(SBIC)和高收益债券市场兴起,为电子通信和计算机领域创新企业提供融资渠道;20世纪50 - 60年代政府实施工业发展债券政策,1958年设立SBIC项目,70年代高收益债券发行热潮,80年代新兴产业公司发行高收益债券,90年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证监会出台144A规则,2000年后生物医药技术发展,金融危机后低利率环境下科创发债量上升[1][4][5] - **日本**:20世纪80年代金融自由化后公司债发行活跃,但受资本市场发展程度和数量、广场协议影响,资金流入股票和房地产形成泡沫,科创债市场发展受限;1996年公司债发行市场完全自由化使科创债发行阶段性上升,后因地产危机、投资者避险情绪等因素,科创债市场低迷[1][6][7] - **欧洲**:起步较晚,随着欧盟货币统一和资本流动障碍清除,以及对高科技产业的推动,科创债发行日渐活跃;2020年疫情后欧洲央行购债计划支持了科创产业[1][8][9] 中国科创债市场发展情况 - 高科技产业发展起步晚,但近年来通过政策推动和市场机制引入实现快速发展;2021年正式实施并推广试点后的科创板块,设立专门的科创公司债与科创票据品种,正在持续创新与升级市场结构;当前处于发展初期,随着政策持续加码,有望在体量上加速扩容,并在结构上向成熟海外市场并轨[1][9] 不同国家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差异 - 美国、日本、欧洲没有单独设置针对科创新型公司的板块,通过相关产业政策和完善资本市场促进发展;中国单独设立具有明确规范要求的科创板块,包括公司证券与票据,未来可能统一称为“创新证券”[3][1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为分析海外科创债市场建设经验,根据彭博行业分类,将海外发债主体所属行业匹配上交所规定的申报科创债上市发行人应属行业,将对应匹配行业的海外发债主体所发行的债券定义为科技创新债券,形成分析样本[2] - 美国杠杆收购驱动的高收益融资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高收益市场中的科创类企业多为电子通信、计算机硬件及软件初创公司[4] - 日本在70年代石油危机冲击后开始转型升级,加大对信息电子产业支持力度,80年代末广场协议后新兴产业涌现,但因研发投入大等问题转向发债融资[6] - 欧洲2000年通过十年经济发展规划推动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和发展,2010年公布“2020战略”重点发展智能经济和绿色经济,2015年成立欧洲中小企业私募债联合委员会为初创期高科技型企业提供简易融资渠道[8][9]
安泰科技20250513
2025-05-13 23:19
纪要涉及的公司 安泰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2024年市场环境与战略应对**:2024年国际局势复杂,全球经济一体化与逆全球化并存,行业竞争加剧,科技变革加速 公司坚持战略引领、创新驱动,推进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完成董事会经营指标,为十四五战略目标实现打下基础[3] 2. **2024年业绩表现**:2024年全面完成十四五战略目标,核心产业稳固,重点产业提质增效,孵化产业聚焦细分领域 抓住存量业务增量,如特种粉末业务受益变压器节能要求发展;布局非美市场应对美国市场变化[4] 3. **主要业务领域及成就**:业务涵盖先进难熔金属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特种粉末冶金制品和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四大领域 钨合金医用直线加速器、多叶光栅全球放疗设备市场占比超70%,建成首条万吨级非晶带材生产线[2][6] 4. **绿色智能制造成就**:践行智能绿色发展理念,建成一家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多家绿色工厂 率先实现金属双极板等氢能关键材料产业化,开发粉末注射成型技术和建立金属增材技术制造平台[2][7] 5. **技术创新成果**:构建统一开放协同技术创新体系,有5个国家级和23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 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107项,主持制定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39项、行业标准33项,有效授权专利706项[2][8][9] 6. **未来发展方向**:根植金属新材料及关键器件行业,面向新兴战略产业领域 致力于成为先进材料与技术价值创造者,提供优质产品和一体化解决方案[10] 7. **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情况**:2024年经营和2025年一季度表现显示整体规模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稳健增长 自2018年以来经营性现金流稳定,涉及新兴产业[11] 8. **市场工作安排**:抓住存量业务增量,如特种粉末业务;围绕多领域开展业务;积极布局非美市场应对美国市场变化[12][13] 9. **技术创新具体成果**:围绕核心技术推进创新,如大容量包装和飞机工艺提升、首创粉末高速钢制备 形成八个技术领域和106个技术方向战略规划[14] 10. **应对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挑战措施**:建设智慧园区实现黑灯工厂标准,推进数字化研发提升效率,建立材料性能数据库;通过光伏发电及绿电采购打造绿色工厂,减排降碳履行社会责任[15] 11. **未来发展重点**:着力军工、粉末高速钢、软磁材料、非晶带材市场发展;扩大高温合金投资;在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发展推动下提高效率与效益[16] 12. **安泰中科核聚变产品供货情况**:核聚变用钨铜偏滤器和包层第一壁供货于中国、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法国、韩国等项目 国内仅安泰科技全面掌握技术并能完成科研项目交付[17] 13. **2025年新建项目投产及收益**:2025年多个新建项目投产,已完成建设达产期四个项目总投资5.6亿元,预计形成14亿元以上收入;新开工四个项目总投资约1亿,2025年释放约1亿增量,2026年持续贡献增长[4][18][19] 14. **飞捷非晶合金成本情况**:未来成本下降空间大,通过需求拉动、工艺改进、自动化提升降低成本 主要成本中材料占比约60%,制造费用和直接人工占40%[20] 15. **成本控制措施及预期效果**:通过工艺改进、宽幅带材应用、单炉产量和效率提升、智能制造技术应用、优化生产线配置降低成本[21][22] 16. **非晶材料在航空电机领域情况**:应用前景广阔,已在配电变压器领域成熟应用 需解决制造环节工艺问题,需行业企业与研发机构合作开发[23] 17. **应对全球金属新材料产业毛利率问题**:产业毛利率受市场周期影响大,安泰科技以技术研发为长板,通过市场扩展和内部管理提升毛利率,未来预计上升[24] 18. **国网招标中非晶材料情况**:2022 - 2025年一季度招标量超60%,国标能效等级重新定义使非晶立体卷铁心加工成本下降,推动需求增长[25][26] 19. **纳米晶应用情况**:有潜力应用于行业格局变化,但需解决技术挑战和进行市场推广[27] 20. **核磁共振技术在聚变领域应用情况**: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设想因技术和生产限制未有效实施[28] 21. **BEST招标项目进展**:2025年偏滤器和包层招标,确保2027年建设完成并实现等离子体放电 中国国内两个牵头机构计划2035年建成相关堆,其他商业聚变公司限于实验装置[29][30] 22. **英特尔订货变化**:PCI从大部分订单改为日订单,对英特尔使用钨材料有显著影响,中国可能介入皮质钨材料领域[31] 23. **发展战略及行业前景**:发展战略稳中求进、追求高质量发展,制定18项标准衡量 所处新材料行业具基础性和关键性,服务多行业用户,自主创新和业务迭代能力强,未来有望较快发展[3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