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数千万!博音听力获B轮增资
思宇MedTech· 2025-05-22 10:31
公司动态 - 博音听力于2025年5月22日完成B轮数千万元增资 由苏州国发创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领投 资金将用于国产助听器研发投入及专业服务机构布局 [1] - 2025年初 博音听力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 由广州产投与曜金资本联合领投 [2] - 公司2019年创立于上海闵行区 2021年和2024年两次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2023年获"创新型中小企业"称号 [13] 产品与技术 - 主打产品包括唐潮系列助听器 博音骨导式助听器 智能蓝牙助听器 秦风和汉韵系列耳背式助听器 [4] - 唐潮系列2023年获批上市 搭载全数字云听平台 提供20个独立可调通道 实现个性化定制 [4][9] - 骨导式助听器采用先进骨传导技术 外观时尚 基于自研智能云听平台 融合声学处理与蓝牙技术 [6][10] - 秦风系列提供特大功率输出 汉韵系列针对重度听力损失者 [14] - 自研医疗级无线蓝牙助听器SoC芯片 支持iOS和安卓系统 实现自主算法和验配软件 [14] - 核心算法突破包括言语增强算法 专门针对中国地区开发 [14] 行业活动 - 2025年将举办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6月12日) 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7月17日) 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9月4-5日) [1][14] 团队背景 - 创始人江显全深耕听力行业25年 曾在国际龙头助听器公司负责中国区业务18年 [13] - 核心团队来自全球知名助听器集团 具有丰富研发 销售 市场管理经验 [13]
完成超5亿元二期天使基金募集,祥峰完善早期科技投资生态布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0 18:08
基金募集与规模 - 祥峰二期天使基金完成募集 规模超5亿元人民币[1] - 祥峰二期科技VC基金规模近36亿元人民币[1] - 祥峰投资管理规模合计约200亿人民币 旗下有五期美元基金 两期人民币基金 两期天使基金[3] 投资策略与阶段 - 二期天使基金重点关注天使轮和Pre-A轮的早期项目[1] - 投资聚焦于硬科技和医疗科技领域 具体包括芯片半导体 机器人和智能化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等[1] - 天使与VC两个阶段的基金形成战略互补 承前启后的配合[4] 市场环境与LP变化 - 人民币基金已成为绝对主流 LP主体变化较大[1] - 政府投资基金在人民币LP中占到大头[7] - 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在早期投资方面思路 打法 投向趋同[6] 历史业绩与项目进展 - 一期天使基金已完成投资期 投出20多家创新企业[3] - 近三分之二的一期天使基金投资项目已完成下一轮融资 2023年完成首个项目退出[4] - 多个被投项目实现超预期发展 如松灵智能割草机器人占领欧美市场 朗力半导体即将进入批量出货阶段[4] 行业布局与投资理念 - 长期看好中国硬科技发展潜力和空间[2] - 从2013年开始投芯片 2015年开始投资机器人 提早布局硬科技投资[7] - 投资需更长期视野 在项目默默无闻时投进去[7] AI应用投资机会 - AI技术应用将从三方面改变生活:取代传统产品 提升传统产品效率 创造AI原生新产品[8] - 创业公司在AI领域仍有大量机会 部分AI工具创业公司已实现几千万 上亿收入[9] - 2025年AI性能和成本达临界点 AI应用全面落地被看好[7] 创始人选择标准 - 对创始人团队花很多精力交流[5] - 希望创始人兼具热情与冷静分析 长远目标与短期路径 感染力与执行力等矛盾特性[5]
奖项申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5-16 19:41
医疗科技行业趋势 - 医疗科技处于突破与重构的十字路口,涵盖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高端智能诊疗设备、创新医用材料、新型介入器械、再生医学、数字疗法及医工交叉深度融合等领域 [1] - 技术发展正在重塑疾病的发现、治疗与管理方式 [1] 全球医疗科技大会概况 - 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Global MedTech Conference 2025)将于2025年7月17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举办,旨在推动全球医疗科技产业链、创新链与临床应用的协同发展 [1] - 参会规模约500人,嘉宾阵容包括政府、医院、龙头企业、技术初创、投资机构、科研院所等跨界代表 [4] - 大会将集中展示与颁奖全球医疗科技创新成果 [4] 大会议程 - 议程包括全球医疗科技发展趋势与政策环境解析、影像平台、新型耗材、脑机接口、介入器械、诊断设备等研发与转化路径、医工交叉与高值医械成果转化经验分享、AI辅助诊疗与数字疗法的落地与突破、国内外资本关注的技术方向与企业画像、海外市场准入和市场营销路径对接 [5] 奖项设置 - 大会设立五大奖项:2025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奖、2025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应用奖、2025全球医疗创新服务奖、2025全球医疗科技供应链创新奖、2025全球医疗科技创新转化奖 [3][7] - 奖项评选对象包括医疗器械/数字医疗技术企业、医疗机构与科技公司联合团队、CRO/CDMO等服务机构、核心元器件/原材料/系统模块供应企业以及医生、科研人员或工程师个人 [6][7][9] 评选流程 - 申报阶段为即日起至2025年5月31日,评审阶段为2025年6月1日—6月15日,结果通知为2025年6月16日—6月22日,奖杯制作与确认为2025年6月23日—7月10日,现场颁奖为2025年7月17日 [10] 参选方法 - 企业需通过指定链接提交申报材料,个人需发送邮件至指定邮箱并附上个人简历、研究成果概述等材料 [9][11][13] - 参与评奖免费,组委会向获奖企业赠送会议门票 [12]
美好医疗(301363) - 301363美好医疗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5 21:48
公司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5月15日下午15:00 - 16:00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以网络远程方式召开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等8人 [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从事医疗器械精密组件及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在多个细分领域与全球多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1][2] 销售与生产 - 销售模式分为直销和经销,医疗器械组件等主要直销,自主医疗器械产品主要经销 [4] - 医疗器械行业季节性不明显,根据下游客户订单需求预测安排生产发货 [3] 利润分配 - 2025年4月16日审议通过2024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预案,以404,291,16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每10股转增4股 [5] 人员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员工总人数2440人,研发人员465人,占比19.06%,比上年同期提高8.14% [7] - 2025年将在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及市场拓展方面加大投入,招聘专业人才和毕业生 [11][12] 业务影响与应对 - 美国加征关税对业务影响有限,海外业务持续增长,国内业务蓬勃发展,将调整供应链布局 [9][10] - 业务基本不受关税影响,目前订单情况正常 [13]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82.32%,将优化业务结构,加大研发投入 [14] 业绩与股价 - 业绩是股价的长期基础,但股价受多重因素影响,可能与业绩阶段性偏离 [16] - 公司致力于提升经营质量,建议投资者多维度评估企业价值 [17] 行业竞争与定价 - CGM行业竞争加剧,但仍是高速增长赛道,公司通过优化成本等维持利润空间 [18] 生产基地 - 国内主要生产基地企业是上市公司主体及惠州美好,均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9] - 海外生产基地主要是马来西亚美好公司,2022年9月1日至2027年8月31日享有呼吸机零部件产品法定收入100%税收优惠 [28] 新业务开拓 - 在保证主营业务稳定基础上开拓新业务,海外以全球百强企业和细分市场龙头为主,国内以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和创新性企业为主 [20] 知识产权 - 截至2024年末,共有授权专利263项(发明专利38项)、软件著作权36件、商标190项(境内154项,境外36项)、医疗器械注册证22项(二类13项,一类备案证9项) [21] 股东情况 - 截至2025年5月9日,股东总户数10,300户,其中机构投资者3,066户 [23][39] 自主产品风险 - 目前产品销售以外销为主,国内和自主产品销售占比小,现阶段不涉及集采风险 [24] 股权激励 - 2025年推出新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500.00万股,激励对象服务于新业务、国际化布局和新生代力量 [25][37] 独立董事工作 - 2024年持续关注公司信息披露工作,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履职能力,保护投资者权益 [26][27] 汇率影响 - 主要业务来自境外,汇率波动可能影响业绩,已建立外汇管理机制 [29] 资本市场运作 - 董事会将根据公司情况审慎制定资本市场运作计划,履行审批和信披义务 [30] 行动方案与制度 - 2025年1月8日制定“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4月制定市值管理制度 [31] 经营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15.94亿元,同比增长19.19%;归母净利润3.64亿元,同比增长16.11%;扣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归母净利润3.83亿元,同比增长22.23% [32] - 研发投入1.41亿元,同比增加16.75% [32][44] - 加紧建设马来三期产业基地(约10.8万平方米),预期2025年底前投入使用;深圳龙岗总部基地新产业园预期2025年三季度投入使用 [32][33] - 2024年在美国FDA系统增加18款产品合同制造列名,马来西亚生产基地通过FDA工厂注册认证 [33] - 构建数据资产管理平台,AI融合业务场景提高生产效率 [33] - 2024年派发现金红利6,480.88万元,截至2025年3月27日,回购股份成交总额超6000万元 [33] 再融资需求 - 董事会将根据企业经营需求和资金安排审慎制定再融资计划,履行审批和信披义务 [34] 产能占比与规划 - 马来一期二期产能占整体产能20%左右,马来三期建成后占约50%左右,将根据客户需求规划产品 [35] 业绩驱动因素 - 宏观层面受医疗器械及CDMO行业发展影响;战略层面多元化业务布局是重要驱动力;全球化层面拓展欧美企业全球业务和中国本地化MAH业务,与中国本土企业合作也是重点 [36] - 还包括通用技术积累、核心专用技术竞争优势、全球化生产基地布局和优质客户资源优势 [37] 自动化生产线 - 前瞻性布局自动化智能化制造体系,自主研发非标自动化项目,实现生产和品质检验全流程自动化,未来将探索AI和机器人应用 [40] 订单情况 - 目前在手订单正常,各产品线正常运营,合理安排生产 [41] - 有胰岛素注射笔订单,处于量产放量过程,新客户将逐步落地 [43] 客户资源优势 - 凭借多方面能力在行业树立较高品牌知名度,为多家全球医疗器械百强企业和创新型高科技企业提供服务 [42] 血糖管理业务 - 胰岛素注射笔全自动化生产项目2024年规模化量产,自主设计开发的“美好笔”核心研发完成 [47] - CGM组件产品进入交付准备期,处于量产前客户验证环节 [47] 扩张与收购计划 - 会完善全球研发及生产基地布局,截至目前暂无重大收购、并购计划 [48]
净利润下降101.17%!天益医疗最新年报
思宇MedTech· 2025-04-15 18:41
公司概况 - 宁波天益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医疗耗材公司 [4] - 公司专注于血液净化及病房护理领域医用高分子耗材等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国内领先的血液净化耗材制造商 [6] - 产品涵盖血液净化类和病房护理类两大核心领域,包括体外循环血路、一次性使用动静脉穿刺器、CRRT管路、喂食器、喂液管等 [11] - 所有产品均通过ISO 1348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部分产品获得欧盟CE认证和美国FDA注册 [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19亿元,同比增长9.98% [5] - 血液净化类产品收入2.31亿元,同比增长12.78% [5] - 病房护理类产品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13.78% [5] - 其他类产品收入下降8.12%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40万元,同比下降101.17% [5] - 扣非归母净利润-1041.31万元,同比下降131.18% [5] - 毛利率35.88%,同比下降1.57个百分点 [5] - 净利率-1.49%,同比下降17.28个百分点 [5] 费用情况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5.39%,主要因业务扩展和募投项目的推进 [5] - 研发费用6047.09万元,同比增长94.47%,占营业收入的14.43% [5]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1.25%,反映公司在市场推广上的持续投入 [5] 发展历程 - 1998年成立,专注于一次性医疗器械生产 [7] - 2006年与Synecco合作开始喂食器和喂液管的研发生产 [7] - 2010年通过CRRT管路注册并投产,成为国内首家获得CRRT专用管路注册证书的企业 [7] - 2013年开始拓展国际市场 [7] - 2020年新增多项研发项目 [7] - 2022年在创业板上市 [7] 市场与合作 - 产品销售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至亚洲、欧洲、北美、南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9] - 与国际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包括费森尤斯医疗、百特医疗、美敦力、尼普洛和贝朗医疗 [9] - 2024年与费森尤斯医疗签订为期5年的分销合同,预计第一年金额4000万美元 [9]
4.41亿!海泰新光最新业绩
思宇MedTech· 2025-02-26 12:53
财务数据 - 营业总收入4.41亿元,同比下降6.35% [2][3] - 营业利润1.54亿元,同比下降4.45% [2][3] - 利润总额1.53亿元,同比下降4.31% [2][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下降7.43% [2][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7亿元,同比下降7.18% [2][3] - 基本每股收益1.12元,同比下降6.67% [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43%,较上年同期下降1.17个百分点 [2][3] - 总资产14.5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53% [2][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3.0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81% [2][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10.80元,较上年末增长1.66% [2][3] 经营业绩分析 - 受美国客户去库存影响,前三季度海外营业收入下降明显 [7] - 第四季度客户库存降至低位,发货量同比大幅增长,海外业务收入有望进一步增长 [7] - 国内整机业务推进良好,同比增长显著 [7]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30%,全年营业收入降幅迅速收窄 [7] - 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保持稳定 [7] - 研发、市场推广及海外子公司建设投入增加,相关费用增长明显 [7] - 海外子公司产能和管理水平提升,关税对利润的影响将进一步降低,利润率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 [7]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03年,中外合资企业,主营医用内窥镜器械和光学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6] - 具备光学、精密机械、电子、数字图像四大技术平台 [6] - 拥有从系统设计到系统集成的完备产业链 [6] - 在青岛、淄博和美国硅谷建有研发和制造基地 [6] 行业动态 - 2025年将举办全球眼科大会、全球心血管大会、全球骨科大会等医疗科技行业会议 [1][8][9][10]
1640亿!史赛克最新财报
思宇MedTech· 2025-02-26 12:5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净销售额达到226亿美元(约1640.76亿人民币),有机增长10.2% [2][3] - 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6.3%,调整后营业收入利润率增长110bps至25.3% [3] - 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2.19美元,增长15.0% [3] - 美国市场增长11%,国际市场固定汇率下增长9.8% [4] - 医疗设备和神经技术业务净销售额135亿美元,有机增长11.2% [5] - 骨科业务净销售额91亿美元,有机增长8.7% [6] 业务板块表现 - 医疗设备和神经技术业务报告增长11.1%,恒定汇率下增长11.6%,有机增长11.2% [5] - 骨科业务报告增长8.9%,恒定汇率下增长9.4%,有机增长8.7% [5][6] - 公司整体报告增长10.2%,恒定汇率下增长10.7%,有机增长10.2% [5] 2025年展望 - 预计2025年净销售额有机增长率8.0%-9.0% [7] - 调整后每股摊薄净收益预计13.45-13.70美元 [7] - Inari Medical收购预计贡献5.9亿美元销售额 [8] 重大收购事项 - 以每股80美元现金收购Inari Medical,总价值约49亿美元(约360亿人民币) [9] - Inari Medical专注于静脉血栓栓塞症治疗,产品包括机械血栓切除设备 [11] - 预计该交易将为有机增长带来约30个基点,毛利率增长约70个基点 [11] 业务重组 - 第四季度净利润5亿美元,下降52.2%,稀释后每股收益1.41美元,下降52.7% [12] - 第四季度毛利率64.9%,营业利润率9.0%,全年分别为63.9%和16.3% [12] - 脊柱业务相关商誉及其他减值费用共计8.18亿美元 [12] - 出售美国脊柱植入物业务给Viscogliosi Brothers,新公司命名为VB Spine [14] - VB Spine将获得Mako脊柱系统和Copilot系统的独家使用权 [16] - 计划收购法国脊柱植入物业务,前提是完成必要协商 [17] - 预计出售其他国际市场的脊柱植入物业务 [18] 公司背景 - 全球领先医疗技术公司,成立于1941年,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 [20] - 产品涵盖骨科、神经外科、脊柱手术、微创手术、手术导航等领域 [20] - 产品在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销售 [21] - 主要业务包括骨科和脊柱、神经外科和神经血管、医疗外科和神经技术、生物科技和微创手术 [23]
收入1220亿!波士顿科学最新年报
思宇MedTech· 2025-02-06 23:00
财报表现 - 2024年第四季度销售额45.61亿美元(约合33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2.4% [1] - 2024年全年总营收167.47亿美元(约合122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7.6% [1] - 第四季度每股收益(EPS)0.38美元(同比增长11.8%),调整后EPS 0.70美元(同比增长27.3%) [3] - 全年EPS 1.25美元(同比增长20.0%),调整后EPS 2.51美元(同比增长100.0%) [3] - 第四季度毛利率67.9%(同比下降130个基点),调整后毛利率70.6%(同比上升20个基点) [3] - 全年毛利率68.6%(同比下降90个基点),调整后毛利率70.3%(同比下降40个基点) [3] 业务板块表现 心血管业务 - 第四季度净销售额29.42亿美元,同比增长28.8%(报告)/29.5%(运营)/27.4%(有机) [5] - 全年净销售额107.55亿美元,同比增长22.0%(报告)/23.0%(运营)/21.9%(有机) [5] - Watchman设备全年销售额增长19.0% [5] - 电生理学业务全年销售额增长138.1% [5] 微创业务(MedSurg) - 第四季度净销售额16.19亿美元,同比增长12.4%(报告)/13.0%(运营)/7.0%(有机) [6] - 全年净销售额59.93亿美元,同比增长10.5%(报告)/11.1%(运营)/7.5%(有机) [6] - 泌尿学业务全年销售额增长12.0% [6] - 神经调控业务全年销售额增长13.3% [6] 细分领域增长 - 内窥镜业务全年销售额26.87亿美元,同比增长8% [4] - 泌尿科业务全年销售额22.00亿美元,同比增长9% [4] - 外周介入业务全年销售额24.10亿美元,同比增长11% [4] - 电生理业务全年销售额19.04亿美元,同比增长139% [4] 产品与技术进展 - FARAPULSE™脉冲场消融系统2024年收入超10亿美元,治疗超20万患者 [9] - AGENT紫杉醇涂层PTCA球囊导管获美国医保报销批准 [9] - Vercise™ Cartesia™ X/HX定向导线获FDA批准及CE认证 [9] - WATCHMAN FLX™左心耳封堵器在OPTION临床试验中显示优于口服抗凝药 [9] 战略并购与合作 - 完成对Cortex Inc(房颤诊断标测技术)的收购 [7] - 完成对Axonics Inc(泌尿/肠道功能障碍设备)的收购 [7] - 拟收购Bolt Medical(血管内碎石术激光平台) [10] - 拟收购Intera Oncology(肝动脉灌注泵系统)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