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带病体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踩上创新药商保目录风口,思派健康(00314)单日最高股价涨近50%获北水抢筹
智通财经网· 2025-07-02 17:32
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 - 国家医保局和卫健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研发、准入、临床应用及支付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 [1] - 政策聚焦五大方面:加大研发支持、纳入医保和商保目录、支持临床应用、提高支付能力、强化保障措施 [1] - 增设商业健康险创新药目录,将高临床价值创新药纳入商保体系,不计入医保自费率指标 [15] 思派健康股价表现 - 政策发布后首个交易日(7月2日),思派健康股价早盘最高涨幅达49.35%,触及6.93港元,创近4个月新高 [1] - 自5月28日低点3.37港元以来,股价最大涨幅达105.64% [1] - 6月18日单日成交额达6.455亿港元,成交量1.3亿股,接近5月总成交量 [2] - 7月2日成交量显著放大,显示场外抢筹迹象 [5] 资金面与技术面信号 - 南向资金持仓比例从5月29日的11.57%提升至6月30日的14.37%,单月增持2.8个百分点 [7] - 前20日买入席位中,东方证券(香港)、港股通(沪)、港股通(深)分别买入1852.32万股、1229.44万股、812.14万股 [10] - 股价突破年线压制,形成"多头排列",MACD指标出现"死叉不死"信号,技术面预示多头行情 [6] - 期权市场看涨合约持仓量骤增,执行价普遍高于当前股价,显示市场乐观预期 [11] 公司商业模式与政策契合度 - 思派健康拥有"医药+保险+健康管理"独特商业模式,旗下思派大药房具备全国性药品流通牌照 [15] - 公司推出的特药险、带病体保险等创新产品填补市场空白,与多家保险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15] - 政策对"医疗场景+保险支付"模式的直接利好,强化公司竞争优势 [15] 市场情绪与流动性 - 6月19日至30日股价震荡期间,成交量显著萎缩,最低日成交量仅1157.88万股,显示场内惜筹 [4] - 南向资金持续增持策略托起流动性,打破传统"越跌越买"模式 [7] - 板块回暖叠加政策利好下,公司股价弹性与超额收益显著,龙头地位获资金认可 [15]
专家热议数智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清华五道口在第14届广州金交会上成功举办主旨会议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29 18:35
会议概况 - 会议主题为"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动能——数智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聚焦普惠金融、数智化金融创新、产业并购及健康险生态合作等议题 [1] -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办,设置主旨演讲、高端对话、主题发言和圆桌交流环节,吸引金融、保险、法律与健康产业领域专家参与 [1][3] - 会议同步在多家主流媒体直播,累计十届会议覆盖线上线下超百万人次,形成高端金融交流平台 [36][39] 数智金融发展 - 数智金融通过降低金融成本门槛、优化产品服务形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是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4] - 数智信贷精准匹配科创企业需求,数智服务通过大数据质押贷款增强银企互信,数智资本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6] - AI时代三大新模态:开源成为产业价值基础、万物服务化重构技能需求、AI资产金融化进入高光时刻 [7] 产业协同与并购 - 金融与产业数智化协同需破解"数据孤岛"和风险共担难题,国际合作将优化全球金融资源配置 [10] -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是发展重点,政策需鼓励科学家、企业家与投资家生态联动 [18] - 并购基于长期主义和能力圈构建,千亿级上市公司均依赖并购,监管部门支持产业逻辑导向的活跃并购 [20] 普惠金融与仲裁创新 - 普惠金融核心是包容性,需构建涵盖信贷、保险、股权投资等综合服务体系,重点覆盖农村养老和绿色金融 [12] - 金融仲裁凭借专业高效解决纠纷,广州仲裁委员会发布十条举措服务大湾区金融争议,推动低成本化解机制 [14] 健康险发展趋势 - 高端医疗险需构建全国直付网络,产品竞争力取决于健康管理服务和运营能力 [23] - 商业健康险升级方向:重疾险保额提升至匹配医疗成本、带病体保险填补细分市场、"保险+服务"模式深度融合 [25] - 相互保险作为社保与商保"粘合剂",其共建共治属性与医改公益性方向高度契合 [26] - 寿险公司需转向中高端医疗和特药险布局,从"保健康人"向"保人健康"转变重构产业服务链 [28] - 商保通过惠民保等产品与医保形成分层支付联动,支付平台需串联多元方案满足差异化需求 [31]
南下资金持续加仓 60%涨幅背后思派健康(00314)商业模式获验证?
智通财经网· 2025-06-20 09:55
股价表现 - 思派健康股价自5月28日低点3.37港元上涨近60%,6月19日盘中触及高点5.74港元,收盘报5.3港元,总市值达39.76亿港元 [1][3] - 6月18日单日成交额达6.455亿港元,成交量1.3亿股,接近5月总成交量 [4] - 5月29日至6月19日区间统计显示:最高价5.74港元,最低价3.5港元,总成交量4.543亿股,总成交额20.892亿港元,涨幅51%,换手率60.554% [6] 资金动向 - 近5日资金净流入2694.67万港元,港股通持仓比例从11.57%提升至13.22%,增加1.65个百分点 [5] - 前五大买入机构为东方证券(香港)、港股通(沪)、富途证券、法国巴黎银行及海通国际,分别买入1831.48万股、1260.14万股、288.14万股、94.89万股及75.52万股 [8] - 期权市场看涨合约持仓量骤增,执行价普遍高于当前股价 [8] 技术分析 - 技术面呈现"量价齐升"态势,周线涨幅超30%,MACD零轴上方二次金叉,RSI维持在70-85强势区间 [4][7] - 股价突破年线压制并站稳所有重要均线,形成"多头排列" [7] - 盘中频现百万级买单,大单成交占比显著提升 [5] 商业模式 - 公司采用"医药+保险+健康管理"模式,拥有全国性药品流通牌照和健康保险业务资质 [10] - 商业医疗保险服务业务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39.6%,覆盖476家企业超110万人,企业医务室就诊量超12万人次(+300%) [11] - 医生研究协助业务覆盖全国456家三级医院1403个科室的11220位医生 [11] 行业地位 - 港股资金从高估值板块流向医疗健康领域,公司作为医疗科技龙头获资金青睐 [10] - "医-药-险"三位一体模式形成生态协同,业务壁垒显著 [12] - 特药药房业务战略升级为药品供应链体系,聚焦创新药和商业保险潜力地区 [11]
镁信健康聚焦健康保障需求,推动商业健康险更广覆盖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中国创新药销售市场规模达1620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个人现金支付占比49%(786亿元),商业健康险支出占比7.7%(124亿元)[1] - 城市定制型医疗险在缓解"因病致贫"问题上成效显著,但行业面临问题:健康险投保严格,难以覆盖慢病人群等特殊群体;保障范围有限,主要覆盖公立医院普通部,较少涵盖特需部、国际部、私立医院及创新药械[1] 公司战略与创新 - 公司以创新支付解决方案重塑健康保险价值链,2019年推出首款特药保障计划,协助将高临床价值创新药纳入保障范围,建立患者与医保目录外新药的连接纽带[2] - 公司关注带病群体和老年群体需求,开发带病体保险、慢病体保险、特药特病保险等多样化产品,扩大商保筹资规模[2] - 推动传统医疗保险(如惠民保、百万医疗险)责任升级,提升普惠型健康险对创新药械的覆盖,同时开发中高端医疗险满足中产阶级需求[2] 技术应用与生态合作 - 依托一码直付平台技术,优化保险核赔、理赔环节,实现多场景商保直付,并计划通过AI智能体进一步创新支付模式[3] - 公司定位商保为医药创新生态的"价值引擎",未来将加强险企、药企、医疗机构合作,推动医疗健康与保险产业深度融合,扩大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械的覆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