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套现
icon
搜索文档
Wind风控日报 | 中证协拟规范证券从业人员投资行为
Wind万得· 2025-04-29 06:36
宏观预警 - 中美双方未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近期两国元首没有通话 [4] -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经过两次审议修改,建议本次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 [4] - 央行将适时降准降息,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围绕稳就业、稳增长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 [5] 债券预警 - 泛海控股控股子公司武汉中央商务区股份有限公司因未能清偿债务,收到《执行裁定书》,继续冻结其持有的亚太财产保险51%股权及大连泛海建设100%股权,并查封四宗土地使用权 [7][8] - 福建阳光集团存在股权冻结事项,涉及西藏阳光泓瑞工贸有限公司股权1000万元,执行标的达2.617亿元 [8] - 桑德环境2024年年度报告将延期至2025年6月30日前披露 [8] - 武汉高农集团对外提供重大担保超净资产40%,担保金额分别为27.95亿元和24.18亿元 [8] - 融创中国香港法院将清盘呈请聆讯延期至8月25日 [9] - 广汇汽车服务涉及17.297亿元重大诉讼与17.117亿元债务逾期 [9] 中国股票预警 - 联创光电董事王涛、监事陶祺被留置,所涉事项与公司无关 [11] - 立方数科因定期报告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12] - 玉龙股份上交所受理公司股票主动终止上市申请 [12] - 赛特新材董事长自愿放弃领薪,高管人员自愿降薪20% [12][13] - 传音控股一季度净利润4.9亿元,同比下降69.87% [13] - 酒鬼酒一季度净利润3171.33万元,同比下降56.78% [13] - 老凤祥第一季度净利润6.13亿元,同比下降23.55% [13] - 洋河股份第一季度净利润36.37亿元,同比下降39.93% [14] - *ST东方公司股票将于4月30日终止上市 [14] - ST新潮预计无法按期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 [15] 海外预警 - 西班牙和葡萄牙部分地区发生大规模停电 [17] - 保时捷下调利润率展望至6.5%,销售收入预期下调至370亿欧元 [17] - 德克萨斯制造业指标大幅下滑,企业高管形容局势"混乱""疯狂" [18] - 高盛指出美债遭大幅抛售无明显迹象,料将面临逐步调整 [18] - 机构报告下调英国未来两年经济增长预期至0.8%和0.9% [18] - 美银证券将苹果目标价由250美元下调至240美元 [18] - 索尼集团考虑分拆半导体业务,或最快今年完成 [18] 金融同业预警 - 中证协拟规范证券从业人员投资行为,防范违规买卖股票等行为 [20] - 监管严打"绕标套现",光大、银河等近10家券商陆续被查出存在违规行为 [20][21] - 民营银行降息"自救","重零售"策略存隐忧 [21] - 北京金融法院副院长指出新业态保险产品存在"宽进严出"等现象 [21] 行业预警 - 国家药监局发布《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23] - 各大水泥集团实施裁员,海螺水泥、天山股份等龙头企业减员数量均在1000人以上 [24] - 集邦咨询报告显示上半年面板驱动IC价格跌势趋缓,第一季平均价格季减约1%至3% [25]
监管严打“绕标套现” 光大、银河等近10家券商触及两融业务“三大雷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15:16
两融业务监管趋严 - 2024年以来监管力度明显加大,近10家券商因两融业务违规被查处,包括光大证券南宁金浦路营业部、银河证券等[1] - 主要违规行为包括:为客户"绕标套现"提供便利、违规协助开通两融账户、客户交易行为管理不到位[1][5][7] - 中证协发布《融资融券客户交易行为管理》示范实践,提供操作指引[10] 券商两融业务三大违规雷区 - **绕标套现**:光大证券营业部通过支付报酬等方式协助客户套取资金买入非标证券,银河证券因管控不足被责令改正[2][4] - **违规开户**:申万宏源西部证券、中泰证券、国泰君安等存在向客户提供测试答案等行为[5][6] - **管理漏洞**:南京证券营销与佣金设置岗位未分离,华泰证券客户交易行为管理不到位[7] 券商合同修订动态 - 长江证券修订合同,明确禁止客户通过两融交易套取资金或实施变相T+0套利,2025年5月6日生效[8] - 银河证券新增条款:禁止绕标套现操作,违规将面临强制平仓等处罚[9] 监管规则完善 - 中证协《示范实践》提出前端管控四措施(制度、合同、员工、系统),并制定风险账户监控及分层压降方法[10]
Goheal:“割韭菜”与“股东套现”有什么不同?上市公司资本运作揭秘
搜狐财经· 2025-04-27 17:40
核心观点 - 资本市场中存在"割韭菜"和"股东套现"两种现象,虽然表面相似但本质不同 [1][4] - 这两种行为通过不同手段影响市场生态和投资者决策,背后隐藏复杂的资本运作逻辑 [4][5][6] -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强调合规透明原则,致力于提供公正稳定的资本运作环境 [11][13] "割韭菜"与"股东套现"的基本定义 - "割韭菜"指通过操纵股价、虚假信息或规则漏洞使散户高位接盘的行为,常见手段包括短期炒作、量化收割和财务造假 [5] - 游资联合媒体制造热点概念(如"元宇宙"、"固态电池")拉高股价后迅速出货 [5] - 量化机构利用高频交易和期现联动精准狙击散户止损线 [5] - "股东套现"是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合法或灰色手段减持股份变现,可能伴随虚假业绩预告或回购计划诱导散户跟风 [6] - 典型操作包括以"改善生活"等理由高位减持,扭曲市场价格机制 [6] 两者行为差异的深度对比 - 行为主体: - "割韭菜"主体为庄家、游资、量化机构等短期资本力量 [7] - "股东套现"主体为上市公司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 [7] - 合法性: - "割韭菜"涉及市场操纵等非法行为但隐蔽性强 [7] - "股东套现"表面合规但可能利用灰色手段影响中小投资者 [7] - 受害者: - "割韭菜"主要损害散户群体 [7] - "股东套现"损害中小股东及公司长期价值 [7] - 时间周期: - "割韭菜"通常在数天至数月内完成 [8] - "股东套现"可能持续数年分阶段进行 [8] 资本运作中的"复合型收割术" - 市值管理掩护套现:通过虚假回购公告拉高股价后减持,例如某车企宣称回购9亿元仅完成2.93% [9] - 并购重组双杀机制:高溢价收购关联资产后计提商誉减值,形成双重套利 [9] - 制度套利设计:利用T+0量化工具、融券做空机制配合减持,或通过VIE架构规避披露 [9] 监管与投资者应对策略 - 监管漏洞包括"大宗交易转竞价"、"可转债变相减持"等手段 [10] - 投资者需警惕股东减持与业绩预告/高送转同步发布信号 [10] - 特别关注商誉占净资产超30%且行业下行的公司 [10] - 验证股东增持资金真实来源及履约记录 [10] 公司背景 -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专注于全球并购控股,核心业务包括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并购重组及资本运作 [13] - 提供从并购到资本运作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目标为企业价值最大化 [13]
恒润股份易主四年未改善再亏1.38亿 承立新2.9%持股被拍卖将累套现11亿
长江商报· 2025-04-18 07:49
文章核心观点 恒润股份创始人承立新部分股份被司法拍卖,持股比下降且曾因违规受罚;公司易主后营收净利连续四年双降,2023 - 2024年亏损;股东高管密集减持套现超20亿;公司财务承压 [1][2][6] 股东股份变动及套现情况 - 承立新所持恒润股份2.90%股权被司法拍卖,持股比降至14.10%,若交割完成将累计套现11.34亿元 [1][4] - 2018年以来,恒润股份股东及董监高通过减持(含协议转让)累计套现约20.78亿元 [2] - 2024年12月19日佳润国际和智拓集团披露减持计划,到4月9日分别减持101.06万股、106.87万股,减持金额分别为1455.26万元、1557.01万元 [2] 股东违规情况 - 2021年承立新因涉嫌内幕交易罪被刑事拘留,今年1月因合谋操纵恒润股份被罚款6156万元,被处8年市场禁入 [1][5] 公司经营业绩情况 - 2017 - 2020年公司营收两位数增长,归母净利润大幅波动,2020年为业绩巅峰 [6] - 2021 - 2024年公司营收净利连续双降,2023年首亏,2024年亏损1.38亿元,亏损额同比扩大295.28% [1][7] 业绩下降原因 - 风电行业竞争激烈,主营产品受冲击,毛利率走低 [8] - 子公司项目达产,折旧费用增加,产能利用率未达预期致生产成本增加 [8] - 存量货币资金减少、融资利息增加使财务费用增长,子公司算力业务运作使管理费用增加 [8] 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短期借款7.75亿元,是货币资金的2倍 [2][9]
“不差钱”却赴港二度上市,东鹏特饮的反常之处不止于此
凤凰网财经· 2025-03-29 22:11
核心观点 - 东鹏饮料作为A股功能性饮料龙头,上市三年营收和净利润翻倍增长,但股东频繁套现与巨额分红引发市场关注 [2][3] - 公司赴港二次上市计划引发质疑,市场担忧其国际化战略的真实性及是否为股东套现提供新渠道 [3][22][26] 业绩增长与股东套现 - 2021-2024年营收从69.78亿元增至158.39亿元,净利润从11.93亿元增至33.27亿元,复合增速分别为31.4%和39.0% [5] - 上市后市值突破1200亿元,创始人林木勤身家超510亿元 [4] - 第二大股东君正投资累计减持套现超41亿元,持股比例从9%降至不足4% [10] - 2023年11位董监高及股东减持套现13.69亿元 [10] 巨额分红 - 上市三年累计分红超50亿元,创始人家族持股超60%,获得分红超35亿元 [12][15] - 2021年分红12亿元,2022年8亿元(占净利润55%),2023年10亿元(占49%),2024年23亿元(股利支付率69%) [12][13][14] - 创始人林木勤个人获得分红超25亿元 [15] 资金运作争议 - 2024年末持有现金类资产142.23亿元(货币资金56.53亿元+理财产品48.97亿元+债券投资36.73亿元) [18] - 2022-2024年理财发生额分别为56.14亿元、63.2亿元、139.07亿元,投资收益合计3.08亿元 [17] - 2024年短期借款激增118.69%至65.51亿元,流动比率0.85低于行业平均1.2 [19] - 利息收入2.6亿元+投资收益9531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294万元,合计收益率约2.66%,利息支出1.03亿元 [20] 赴港上市动机 - 公司称赴港上市为提升国际业务竞争力,已在印尼、越南设子公司但未披露具体数据 [24] - 市场质疑可能为股东提供新套现渠道,且港股估值或摊薄A股投资者收益 [25] - 财务专家指出可能存在通过"大存大贷"模式转移经营风险 [22]
普通人难以致富的三大真相!99%的人都踩过坑!
天天基金网· 2025-03-28 18:08
致富本质与普通人困境 - 致富本质是少数人的特权游戏 普通人仅靠工资难以突破阶层结界 [1] - "勤劳致富"是谎言 工地搬砖高薪实则是用命换钱的死亡循环 真正致富靠认知碾压+资源杠杆 [2] 普通人常见致命陷阱 - 跟风陷阱:加盟排队奶茶店或跟风炒股易被割韭菜 暴利行业入场即红海已被资本垄断 [3][4] - 暴富陷阱:"0基础月入10万"课程多为骗局 合法赚大钱仅限垄断/信息差/规模化 普通人只能选后两种 [5][6] - 消费陷阱:贷款消费陷入黑洞 开豪车可能负债 穿拖鞋收租才是真资产持有者 [7][8] 普通人逆袭黄金路径 - 认知变现:外卖小哥自学Python爬虫帮餐馆抢美团展位月入3万+ 需死磕技术吃信息差 [9] - 副业杠杆:低阶玩法如跑滴滴月增5000 高阶玩法如知识付费一份时间卖N次 优选电商>自媒体>实体赛道 [10] - 低成本创业:宝妈做私房烘焙微信群裂变月利2万 启动资金不超3个月工资 拒绝all in赌博 [11] - 反人性投资:基金定投每月工资10%投沪深300 10年跑赢99%散户 [12][13] - 人脉套现:房产套利如北京西城学区房转手赚200万 整合资源吃中介费如装修抽成20% [16] 致富终极真相与行动指南 - 时间价值:3年学AI绘画时薪从50涨到2000 比送外卖时薪下降更优 [14] - 风险控制:存款不足50万不辞职创业 先验证副业现金流 [14] - 专注细分:在美甲等细分领域做到前10%比泛泛而谈更赚钱 [14] - 拒绝消费主义:存款不足100万买奢侈品是智商税 开二手车比贷款豪车多攒50万本金 [14] - 行动步骤:盘点技能解决痛点 砍非必要消费攒10万本金 加入付费社群获取高认知圈子 [14]
禁止!头部券商,最新公告!
券商中国· 2025-03-21 23:18
防范"绕标套现",又有头部券商出手。 日前,中国银河证券官网发布业务公告称,该公司将修订融资融券合同,进一步明确禁止投资者进行绕标套现 操作及相关目的的融资融券交易,否则将采取下调授信额度、限制交易甚至强制平仓等措施,损失由投资者自 行承担。 头部券商公告 3月19日,中国银河发布公告称,为适应监管要求,结合融资融券业务发展需要,该公司拟对《中国银河证券 股份有限公司融资融券合同》(含《融资融券交易风险揭示书》)进行修订。相关附件显示,中国银河对合同 主要作了八项修订,其中比较值得关注的有两条: 第一,甲方(即客户)承诺在本合同存续期内不进行绕标套现,且不进行以绕标套现为目的的融资融券交易, 否则,乙方(中国银河)有权对甲方信用账户采取下调授信额度、限制交易、限制担保物划转、限制合约展 期、强制平仓等措施,由此产生的一切风险或损失由甲方自行承担。 虽然《示范实践》是基于行业实践而形成的指导性建议,非强制性要求。但在加强投资者融券及出借行为管理 的监管要求下,各家券商都对各种违规行为加强了约束。 此前已有券商在防范"绕标套现"方面行动。2024年1月,广发证券、中信建投、山西证券就曾发布了调整融资 融券负债偿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