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价下跌
icon
搜索文档
第一季度墨尔本房价涨幅最大地区公布!有没有你家
搜狐财经· 2025-06-16 06:50
墨尔本房价趋势分析 核心区域房价涨幅 - Albion区房屋中位价上涨5.2%(36,537澳元),成为墨尔本西区涨幅最高的区域之一 [3][4] - 西区多个邻近区域表现强劲:Ardeer(5.2%)、Keilor Downs(5.1%)、Derrimut(5.1%)和Kealba进入前十 [4] - 外西区Knoxfield和Lysterfield分别上涨5.2%(52,368澳元)和4.9%(67,654澳元) [5] 高端市场疲软 - 内南区Hampton East涨幅达6%(中位价1,635,041澳元),是少数超百万澳元仍上榜的区域 [4][5] - 富裕区表现低迷:Caulfield(-3.7%)、Portsea(-3.6%)、Glen Huntly(-3.1%)跌幅居前 [6] - 利率下调未有效提振高端市场,收入与房价差距仍制约购房能力 [5] 市场供需结构 - 低端现房需求旺盛,建筑成本高促使买家偏好成品房而非自建 [7] - 内城区(东部/东南部)预算与房价差距显著,而北部/西部30公里外区域供需更平衡 [7] - 内西区外迁趋势推动中西区和外西区绅士化,但需配套商业和住房类型支持 [9] 区域对比数据 - 涨幅前十区域中西区占主导,中位价区间631,994澳元(Frankston North)至1,803,510澳元(Fairfield) [4] - 跌幅前十区域中位价均超100万澳元,最高达2,589,235澳元(Portsea) [6]
法拍房激增!这五个城市为何成为“断供重灾区”?
搜狐财经· 2025-06-12 11:47
全国法拍房市场概况 - 2024年全国法拍房挂拍量飙升51.69%,总量突破65.78万套创历史新高 [1] - 债务危机全面爆发,企业及个人债务违约激增,金融机构借贷纠纷占比超50% [16] - 楼市调整导致住宅法拍成交均价同比下跌13%,业主止损意愿强烈 [17] 重点城市法拍房特征 重庆 - 法拍量达33,148套,传统工业占比高导致产业转型滞后,人口外流加剧房产需求萎缩 [3] - 房价较峰值下跌约20%,部分区域出现"以房抵债"现象 [4] - 金融机构借贷纠纷占比超50%,抵押房产大量进入法拍市场 [4] 成都 - 法拍量32,194套,房企高杠杆拿地致烂尾风险激增(如金科股份债务危机)引发断供 [5] - 远郊新房去化周期超24个月,青年人口外流削弱刚需支撑 [6] - 商业用房成交率仅18.86%,远低于住宅的35.26% [7] 郑州 - 法拍量13,049套,房价较2021年高点跌30%,库存去化艰难 [8] - 产业转型乏力导致就业机会减少,居民断供率超5% [9] - 典型案例显示业主断供3个月后法拍倒欠银行40万 [10] 武汉 - 法拍量12,474套,"零首付"政策导致月供占收入比超60% [12] - 互联网、教培行业裁员潮推高从业者断供率 [12] - 核心区去化率超70%,但刚需盘遇冷导致法拍成"泄洪口" [12] 昆明 - 法拍量9,325套,商业用房占比26.52%,疫情后旅游地产复苏缓慢 [13] - 西南地区经济增速放缓,二手房成交周期延长 [14] - 法拍清仓率仅23.2%,流拍率高达76.8%反映市场信心不足 [15] 区域经济分化特征 - 中西部及三四线城市(如昆明、南宁)因产业薄弱、人口流失导致法拍量激增 [18] - 长三角核心城市(如温州、杭州)经济活跃,法拍成交率高达69.78% [18] - 2025年一季度数据显示豪宅与普通住宅分化:上海50万元/㎡洋房遭哄抢,三四线城市清仓率不足20% [20] 政策动态 - 中山、南京等地允许公积金购买法拍房以降低资金压力 [20]
高盛口出狂言?中国的房价,才跌一半而已?啥情况?
搜狐财经· 2025-06-11 18:26
高盛对中国房价的预测 - 高盛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实际房价跌幅仅为美国2006-2012年跌幅的一半 [3] - 预测中国房价触底反弹需等到2027年 [1] - 参考日本经验但认为中国房价不会像日本那样长期下跌 [6] 市场对高盛预测的反应 - 部分观点认为高盛长期看空中国经济且预测准确性存疑 [6] - 理性观点指出房价下跌是经济规律结果 过去20年涨幅远超收入增速 人口红利消失导致供过于求 [8] 中美房地产差异对比 - 中国房地产兼具居住和投资属性 与美国存在显著差异 [14] - 中国普通家庭70%以上资产集中在房产 而美国家庭主要投资股市 [16] - 中国城镇化率接近65% 距离80%的目标还有10%空间 约1.5亿人口待城镇化 [18] 区域房价分化趋势 - 一线城市因产业和人口支撑 价格下跌到一定程度会出现抄底需求 [20] - 三四线城市面临持续阴跌 变现困难 价格以时间换空间 [22] - 核心区域如北京三环内 深圳四区 上海陆家嘴可能升值 而三四线郊区盘投资价值低 [24] 购房策略建议 - 现金为王 非急需情况下保留资金等待机会 [24] - 避免郊区房 超高层 新开发区三类房产 [24] - 优先选择现房交易以规避开发商风险 [24] 政策与市场特征 - 中国救市政策强调"保交楼"底线 避免价格暴跌引发系统性风险 [12] - 不同于美国次贷危机后激进救市策略 中国采取符合国情的应对方式 [10][12]
房价下跌:一场非对称的财富洗牌
搜狐财经· 2025-06-10 18:14
资产结构差异 - 高净值人群房产占比30%-40%,配置股票私募等多元资产,平均杠杆率25% [3] - 中低收入群体房产占比超70%,多为郊区刚需房,平均杠杆率65%,月供占收入比45% [3] - 高净值人群平均持有2.8套房产,核心区资产占比75%,中低收入群体持有1.2套,远郊资产占比82% [4] 市场冲击表现 - 上海豪宅价格每降10%导致千万级业主损失相当于普通家庭20年收入 [7] - 深圳刚需盘下跌30%使家庭净资产可能归零,郑州2023年法拍房数量同比涨320% [7] - 北京二手豪宅降价10%吸引全款买家抄底,三四线城市银行收缩房贷致购房门槛上升 [7] 社会影响路径 - 私募基金裁员5% vs 建筑工人失业率飙升18% [9] - 信托产品违约率升至8% vs 信用卡逾期率突破12% [9] - 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转向海外 vs 基层群体维权事件增加 [9] 历史案例对比 -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华尔街高管奖金缩水40%但保留千万存款,底特律工人时薪从28美元降至15美元 [12] - 香港1997楼市崩盘后地产大亨资产缩水50%但完成抄底,10万负资产家庭负债周期延长至15年 [12] 应对策略差异 - 富人通过发行家族信托债券、抵押商业地产、做空房地产ETF等方式重组资产 [14] - 中低收入群体房贷展期成功率<15%,出售唯一住房需折价30%,兼职送外卖增收 [14] 政策调控措施 - 首付比例红线设定为首套20%二套30%,限跌令覆盖68个城市 [17] -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年省息500亿,城中村改造释放3500亿资金,租赁住房REITs试点启动 [17] - 一线城市住宅空置率7% vs 三四线达23%,20%头部房企掌握80%优质土地储备 [17]
买不起房的人,已经盯上了断供房
36氪· 2025-06-06 05:56
以下文章来源于ONE文艺生活 ,作者震撼的 ONE文艺生活 . 让文艺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 多少断供夫妻,决定免费送房? 文 | 牛小玲 编辑 | 奇妙 设计| JANE 来源| ONE文艺生活(ID: one_hanhan) 封面来源 | 《心居》剧照 朋友们,晚上好。 从小我妈就跟我说: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也没有白吃的晚餐和夜宵。 但长大了开眼看世界了,才发现大城市就是不一样。 最近我总在社交平台刷到"送房子/倒贴送房子"的帖子;意思是白送房子,或者白送房子再给你十几万补贴。小时候只做过全国人民一人给我一块钱的美 梦;没想到长大了房子也能白送了? 买房,真正进入到0元购时代了吗? "送你套房子, 再给你20万"的魇幻楼市 没人知道谁是第一 个发起的房子0元购活动的人;刚听说的时候我以为是搞抽象的行为艺术;后来我在小某书和某鱼上刷到了大量这种帖子。标题基本都 是"房子免费送,直接过户"。 但仔细一看内容,原来不仅送房子,还送房贷。 啥意思呢? 就是房主因为经济压力还不上房贷了,为了避免影响征信就着急出手;基本是送房子送家具家电,首付一分钱不要,但是买房者要偿还后续房子的银行贷 款。 就比如这位网友,18 ...
一套房亏近百万:杭州的摇号房,交付后业主亏本5000一平米贱卖
搜狐财经· 2025-06-03 09:16
小区位于滨江区地铁4号线浦沿站附近,这小区开盘时间是在2021年9月份,当时是房地产火热朝天的时候,那时候买房还都是需要摇号的,能摇到号的业 主们可开心了,可没想到,等拿到房产证以后哭都没眼泪了。 当初新房限价38000元每平米,该小区总共经历了5次的摇号,中签率68%~100%,据说选择该小区的很多业主都是因为其他楼盘摇不到号,所以退而其次 来到这个楼盘。 杭州滨江一新小区叫江荣府,业主们3月份刚刚拿到房产证,就已经有70套房源挂出来出售。 有中介称,刚成交的一套房源,价格直接跌破了当初买入的价格,一套129㎡的房子,业主买入的价格是520万,现在成交的价格是445,房价直接亏损70 多万,每平米下降了5500元,21年到25年,4年的利息怎么也有20万,一套房子亏近百万。 江荣府总共有1090户,主力户型是109㎡和129㎡,都是四房的设计,也可以理解为是改善户型,4号线至浦沿站下车,直线距离虽然只有200m,但还要绕 行,步行最少也要1公里。 当初买这里的业主估计很多都是带有投资的目的,因为滨江那块的房价比较贵,荣江府38000的价格还是能接受的,但没想到市场行情一路狂跌,跌到爹 妈都不认识,这个房子跌 ...
最新楼市数据出炉,房价再次下跌!
搜狐财经· 2025-05-31 05:32
房价数据 - 4月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1%转为持平,其中上海涨0.5%,北京涨0.1%,广州降0.2%,深圳降0.1% [2] - 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持平,三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2% [2] - 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2%,其中上海涨0.1%,北京降0.6%,广州持平,深圳降0.3% [4] - 二三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均下降0.4%,降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2和0.1个百分点 [4] 人口因素 - 中国人口已连续三年下降,12个已公布数据的省市自治区中有7个出现人口负增长 [6] - 江苏2024年常住人口零增长,浙江仅增加1万人,山东减少2.8万人 [7] - 人口形势变化对房地产构成长期利空 [7] 市场预期 - 收入预期不乐观导致购房者不愿加杠杆,房贷偿还能力成为关键风险 [8] - 房租持续下降,租售比偏低影响房产估值 [8][9] - 年轻人购房观念转变,不愿为高房价压上余生 [11] 资产配置建议 - 建议优化资产结构,减持三四线城市房产和超高层老破小,置换一线核心区房产 [16][17] - 保持家庭负债率在30%以内,保留充足现金应对风险 [19][20] - 可考虑配置黄金ETF和超长国债等稳健资产 [21] 政策展望 - 楼市需要更多松绑措施支持,全面政策利好可能需等待7月高层会议 [4][23] - 建议关注LPR降至3%以下时的置换低息贷款机会 [12][14]
今明两年,若房价继续下跌,45%的家庭,不得不面临“4大困境”
搜狐财经· 2025-05-29 17:45
房地产市场发展周期 - 1998年房改后房地产市场进入蓬勃发展期 带动大量家庭财富增值 [1] - 城镇家庭中45%持有2套及以上房产 通过房产实现身价上涨 [1] - 近年受内外因素影响 行业进入下行周期 房价持续下跌 [1] 家庭财富结构风险 - 普通家庭70%以上财富集中于房产 房产被视为财富象征 [3] - 高杠杆购房行为普遍 基于房价持续上涨预期 [3] - 房价下跌导致多套房家庭面临资产缩水 财富结构失衡 [3][12] 房贷压力与断供风险 - 购房者普遍采用首付+贷款模式 依赖收入增长预期 [5] - 疫情后收入下降及失业导致还贷能力减弱 断供风险上升 [5] - 部分家庭被迫降价抛售房产 多套房持有者压力尤甚 [5][7] 市场供需与变现能力 - 房价下跌引发抛售潮 超10万套挂牌量城市达十余个 [7] - 需降价10-15%才能加速成交 变现周期显著延长 [7] - 装修中断房源低价抛售现象增加 进一步压制市场价格 [7] 消费与产业链影响 - 房产贬值引发财富缩水效应 家庭消费意愿下降20-30% [9] - 房地产关联50+上下游行业 行业低迷传导至就业市场 [9] - 消费降级现象普遍 高端消费转向平价替代 [10] 金融系统关联性 - 房企开发高度依赖贷款 销售受阻将传导至金融体系 [12] - 持续下跌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需稳定价格区间 [12]
买不起房的人,已经盯上了断供房
搜狐财经· 2025-05-29 16:19
从小我妈就跟我说: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也没有白吃的晚餐和夜宵。 但长大了开眼看世界了,才发现大城市就是不一样。 最近我总在社交平台刷到"送房子/倒贴送房子"的帖子; 意思是白送房子,或者白送房子再给你十几万补贴。 小时候只做过全国人民一人给我一块钱的美梦; 没想到长大了房子也能白送了? 买房,真正进入到0元购时代了吗? 但仔细一看内容,原来不仅送房子,还送房贷。 啥意思呢? 就是房主因为经济压力还不上房贷了,为了避免影响征信就着急出手; 基本是送房子送家具家电,首付一分钱不要,但是买房者要偿还后续房子的银行贷款。 就比如这位网友,18年在四川买了套房子,要还30年房贷,月供4000块,但是一个月工资才7000块,还要还25年房贷。 没人知道谁是第一个发起的房子0元购活动的人; 刚听说的时候我以为是搞抽象的行为艺术; 后来我在小某书和某鱼上刷到了大量这种帖子。 标题基本都是"房子免费送,直接过户"; 朋友们,中午好。 经济压力太大,两口子因为房子还闹离婚,所以只要有人来买,一分钱不要直接过户给你。 甚至还有的不仅送房子,还倒搭给你一些钱,只需要你还接下来的月供。 咱乍一看感觉挺实惠的,但仔细一琢磨还有点奇怪; ...
楼市大局已定,超过45%的家庭,可能要经历这4大难题
搜狐财经· 2025-05-29 11:21
房地产市场下行趋势 - 全国平均房价已从历史最高位下跌30%,一线城市如上海、深圳、广州及二三线城市如郑州、天津、廊坊等均加入调整行列 [1] - 房价下跌原因包括高房价脱离居民购买力(上海、深圳房价收入比达40,二三线城市达20-25)、居民收入减少或失业、新房及二手房严重过剩 [4] 多套房产家庭面临的挑战 - 45%家庭拥有二套及以上房产,较此前41.5%进一步上升 [2] - 资产缩水案例:上海某房产从400万跌至256万,跌幅超30%,未来房价或继续下行 [4] - 持房压力增大:收入减少导致还贷压力上升,物业费、取暖费等成本持续上涨 [6] 二手房市场供需失衡 - 二手房挂牌量激增:北京16.1万套、广州20万套、上海37万套,武汉等二线城市突破20万套 [8] - 挂牌量激增反映炒房客抛售意愿增强,未来房价下行压力加大,二手房流动性进一步降低 [8] 租房市场困境 - 三四线城市因人口流出及单一产业结构导致租房供大于求,一线城市因生活成本高及保障房分流需求,租金下降且出租难度增加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