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上涨

搜索文档
1年飙升25.9%!墨尔本房价涨幅排行出炉,2大华人区上榜
搜狐财经· 2025-07-26 13:46
墨尔本房价上涨趋势 - 过去12个月墨尔本房屋中位价上涨1 6%至106 4万澳元 季度涨幅达2 3% 显示房市正摆脱多年低迷 [1] - 独立屋价格涨幅创3年半新高 公寓价格涨幅创2年新高 [1] - 涨幅最高城区普遍具备大型家庭住房和靠近基础设施的特征 华人区Box Hill和Glen Waverley分别上涨13 8%和10% [1][2][3] 独立屋市场表现 - Aberfeldie以21 6%涨幅领跑 中位价达194 6万澳元 [1][4] - Fairfield和Heidelberg分别上涨18 8%和14 3% 中位价达163万澳元和130 8万澳元 [1] - 内北区Fairfield因被低估正快速补涨 供应紧张推动Aberfeldie价格上涨 [4][5] 公寓市场表现 - Moorabbin公寓价格涨幅25 9%居首 中位价75万澳元 [2][4] - Caulfield South和Fairfield公寓分别上涨25 3%和20 1% 中位价达79 9万澳元和58 7万澳元 [2][4] - 家庭升级需求推动部分城区房价提前上涨 市场预期澳联储降息将引发进一步上涨 [3] 区域价格数据 - 高端区域Canterbury独立屋中位价达323 5万澳元 涨幅11 2% [1] - 中低价位区域如Dallas和Melton South中位价分别为55 2万澳元和52 3万澳元 涨幅均超7% [1] - 东区Mount Waverley公寓中位价突破百万澳元 达100 5万澳元 [4]
日本首都圈新建公寓上半年均价近9000万日元
快讯· 2025-07-18 07:53
首都圈新建公寓价格趋势 - 2025年上半年首都圈(1都3县)新建公寓每套平均价格达895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33万元),同比上涨16.7% [1] - 均价接近9000万日元,创上半年历史新高 [1] 价格上涨驱动因素 - 人工费和购地费用上升推高整体成本 [1] - 日元贬值导致材料费上涨进一步加剧价格压力 [1]
刚刚!澳洲又一城市房价突破$100万!墨尔本三居室被激烈争抢,$138万高价出售
搜狐财经· 2025-07-16 00:21
布里斯班房价突破百万澳元 - 布里斯班独立屋中位价在5月达到100.6万澳元,首次突破百万澳元大关,6月进一步升至101.1万澳元 [1] - 布里斯班成为澳洲房价第二高的城市,仅次于悉尼,与悉尼房价中位数差距为54.9万澳元 [3] - 自2020年6月至2025年6月,布里斯班房价累计上涨76.1% [3] 布里斯班房价上涨驱动因素 - 房价上涨主要由州际迁移推动,2020年6月至2024年6月布里斯班人口增长9.2%,增加23.5万人,高于全澳6%的增长率 [5] - 生活成本和生活方式的考量是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 [5] 布里斯班房价增速变化 - 最新季度房价上涨1.9%,低于2024年6月季度的3.5%,远低于2021年11月季度的10.2% [5] - 房价增速呈现放缓趋势 [5] 墨尔本房产市场情况 - 墨尔本Brunswick West一处三居室维多利亚风格排屋以138万澳元售出,超出115-125万澳元的报价区间 [5] - 该房产为经过翻新的老房子,售前进行了升级,此前为自住后改为出租用途 [5]
【环球财经】2025年6月澳大利亚房价连续第5个月上涨
新华财经· 2025-07-01 22:00
澳大利亚房地产市场表现 - 2025年6月澳大利亚全国住房价值指数环比上涨0.6%,连续第5个月上涨,高于市场预期的0.4% [1] - 二季度全国住房价值指数增长1.4%,一季度涨幅为0.9%,去年四季度下降0.1% [1] - 6月除霍巴特房价下降0.2%外,其他首府城市均上涨,达尔文涨幅最高达1.5%,乡镇地区房价全面上涨 [1] 首府城市房价数据 - 6月澳大利亚全国住房价值中位数达83.76万澳元,首府城市中位数为91.84万澳元,乡镇地区为68.52万澳元 [2] - 悉尼和墨尔本6月房价环比分别上涨0.6%和0.5%,同比分别上涨1.3%和下降0.4% [2] - 布里斯班、阿德莱德和珀斯6月房价环比涨幅分别为0.7%、0.5%和0.8%,同比涨幅分别为7%、8%和7% [2] - 堪培拉和达尔文6月房价环比分别上涨0.9%和1.5% [2] 市场驱动因素 - 2月澳大利亚央行首次降息是房价趋势转折点,5月再次降息及未来降息预期增强推动市场人气和房价上涨 [1] - 当前房价反弹发生在住房销售相对低迷背景下,上半年住房成交量同比增长4.9%,略低于十年平均水平5.1% [1]
未来一年,澳洲房价仍将上涨!最新预测:多地房价将创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6-19 11:46
澳洲房价预测 - 悉尼独立屋中位价预计上涨7%至183万澳元,一年内上涨11.2万澳元 [3] - 墨尔本独立屋中位价预计上涨6%至110万澳元 [3] - 布里斯班、阿德莱德和珀斯房价虽降温但仍处高位 [3] - 悉尼公寓中位价预计上涨6%至88.9万澳元 [7] - 布里斯班公寓中位价预计上涨5%至70.1万澳元 [7] - 珀斯公寓中位价预计上涨6%至55.2万澳元 [7] - 阿德莱德公寓中位价预计上涨3%至58.6万澳元 [7] 房价上涨驱动因素 - 降息周期提高借贷能力,澳联储已下调50个基点,预计再下调80个基点 [7] - 悉尼和墨尔本市场对利率变化更敏感 [5] - 人口增长放缓可能略微缓解住房需求 [7] 房产转售市场表现 - 94.9%的房产转售带来利润,名义收益中位数30.5万澳元 [9] - 独立屋转售利润率为97.2%,公寓为90.1% [14] - 独立屋收益中位数35.5万澳元,公寓20.5万澳元 [14] - Noosa等偏远地区中位数转售利润超40万澳元 [14] 市场分化现象 - 首次购房者面临 affordability 挑战 [1][5] - 卖家从降息周期中获益 [1] - 更多买家转向更便宜的公寓 [5] - 与过去周期相比增长速度放缓但房价仍高 [5]
Killara砖屋卖出$471万!3人竞争激烈,地理位置好成最大卖点
搜狐财经· 2025-06-18 01:55
悉尼高端房产市场交易动态 - 悉尼Concord一处豪华双拼别墅以393万澳元成交 买家为本地小房换大房者 成交价比底价390万澳元高出3万澳元 [5][7] - Killara一栋五居室家庭住宅以471万澳元售出 成交价比430万澳元底价高出41万澳元 吸引5位注册竞拍者中3人激烈竞争 [1] - Concord另一处双拼别墅4A Tremere St于2024年11月以405万澳元售出 两栋房产合计创下该城区双拼别墅最高售价纪录 [8] 房产交易细节与竞争情况 - Killara房产起拍价400万澳元 竞价幅度从10万澳元逐步降至1万澳元 现场约50人围观 [1][3] - Concord房产起拍价370万澳元(低于指导价380万澳元) 竞拍者以5万澳元幅度加价至390万澳元后 幅度缩小至5000澳元 [5][7] - 两处房产均吸引建筑商群体关注 Concord交易中竞拍者围绕壁炉出价形成特殊场景 [5] 房产核心价值驱动因素 - Killara房产因双砖实心结构、近车站(步行至Killara公园)的地理优势受买家青睐 [3] - Concord双拼别墅配备地下车库、酒窖、健身房和影音室 朝北朝向对价格产生正向影响 [5][8] - 开发商保留双拼别墅结构的投资回报率高于拆除重建独立住宅 [10] 市场整体环境数据 - 悉尼当周共1012套房产参与拍卖 Domain Group初步清盘率达69.4% 反映市场情绪回暖 [10] - 经纪人指出近期房源供应短缺推高房价 Concord地块2022年交易价为392万澳元 两年内涨幅显著 [3][8][10]
韩国央行行长:过度降息可能会导致房价上涨。将谨慎决定进一步降息的时机和规模。
快讯· 2025-06-12 09:03
韩国央行货币政策 - 韩国央行行长表示过度降息可能导致房价上涨 [1] - 央行将谨慎决定未来降息的时机和规模 [1]
相比于父母,现在悉尼年轻人难度有多大?真实数据公布
搜狐财经· 2025-06-02 20:47
澳洲房价代际比较 - 昆州1980年房价32,750澳元经通胀调整后相当于今天174,600澳元,但当前中位数房价达91万澳元,涨幅420% [1][3] - 维州Toorak地区1980年房价160,500澳元(相当于今天824,000澳元),现价480万澳元,涨幅近6倍 [3] - 大墨尔本地区中位数房价超90万澳元,外区Ferntree Gully中位数价从1980年代46,000澳元(相当于236,000澳元)涨至87万澳元 [3] 南澳与北领地房价变化 - 阿德莱德1990年房价中位数98,000澳元(相当于247,800澳元),现价832,500澳元,为调整后价格的3.5倍 [3] - 达尔文当前房价比2010年低31%,公寓价格降54%,仅Stuart Park中位房价从调整后786,700澳元升至891,000澳元 [4][6] 新州房价增长趋势 - 悉尼当前房价经通胀调整后是1980年的4倍,1980年普通房65,000澳元(相当于338,000澳元),2025年售价约147万澳元 [6] - 2010年悉尼平均房价600,000澳元(调整后874,300澳元),显著低于当前水平 [6] 房价与工资增长对比 - 全澳房价增长显著超越工资增长,首次购房者面临巨大障碍,如昆州购房难度是1980年的5倍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