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浙数文化上半年业绩稳健推进 AI与算力布局持续深化
证券日报网· 2025-08-26 20:4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14亿元,同比增长0.0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3.77亿元,同比增长156.26% [1] 数字文化业务进展 - 子公司边锋网络在棋牌游戏中应用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用户体验 [1] - 探索"谷子经济"等创新商业模式 [1] - 战旗网络"45°户外路线生成算法"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应用于数智体育场景 [1] 文旅板块创新布局 - 组建一体化运营中心推动"浙里文化圈"和"游浙里"应用融合 [2] - 推出AI伴游产品"鲸六向导"并研发"浙浙"大语言模型且已提交备案 [2] - 承接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数字化平台运营项目 [2] - 联合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设立艺术学院拓展艺术培训业务 [2] 数字技术业务发展 - 传播大脑科技推进全省融媒"一张网"建设,覆盖率达86.7% [2] - 智慧网络医院在医疗服务场景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 [2] - 数字文化科技园与浙江大学科技园合作拓展数字产业平台 [2] - 富春云科技开展算力设施建设并推动省域文化算力赋能中心落地 [2] 算力基础设施投资 - 北京四季青数据中心正加快建设5000卡超大规模算力中心 [2] - 持续提升算力资源整合与优化能力 [2] 人工智能技术成果 - 已有7个大模型或算法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 [2] - 形成覆盖融媒体、城市治理、智慧医疗和数字文旅的AI应用体系 [2] 数据运营业务拓展 - 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新增6个交易专区 [3] - 与钉钉达成战略合作并联合运营钉钉数据流通中心 [3] - 淘宝天下传媒重点投入AI创意视频和智能工具平台应用于数字营销 [3] 未来战略方向 - 持续深化"1335"战略行动方案 [1][3] - 聚焦"文化+科技"主航道构建四维发展生态 [3] - 通过数字技术驱动数字文化发展 [3]
《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年)》:普惠发展效应持续释放
新华社· 2025-08-06 08:53
信息化发展 - 2024年我国推进普及数智生活方式,医疗、健康、社保、就业、养老等民生保障服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数字乡村建设深入推进 [1] - 远程医疗覆盖全国所有市县,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4.18亿人,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达10.7亿人,提供线上服务170.51亿次 [1] - 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电子政务深化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数字赋能基层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1] 人工智能发展 -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大模型创新加速,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用户规模节节攀升 [2] - 490余款大模型在国家网信办完成备案,大模型应用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2] - 国家网信办将进一步统筹发展与安全,鼓励创新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业赋能 [2] 信息化评价 - 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开展2024年国家信息化发展评价工作,重点分析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关键能力、驱动引领、发展环境等方面的进展成效 [2] - 北京、浙江、上海、广东、江苏、山东、福建、四川、重庆、天津等10个地区信息化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梯队 [2]
浙文互联(600986.SH):截至2025年4月,已累计向智能驾驶、模型工厂、数字文化等领域客户累计交付算力近4800P
格隆汇· 2025-08-05 17:45
公司业务发展 - 2024年以来公司相继设立"浙文智算"和"浙文蓝耘智算"等算力业务运营主体 [1] - 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取得重要订单落地 [1] - 截至2025年4月累计向智能驾驶、模型工厂、数字文化等领域客户交付算力近4800P [1] 行业应用领域 - 公司算力业务主要服务于智能驾驶、模型工厂和数字文化等领域 [1]
科技解码大秦文明 创新引领消费热潮《帝国密码--秦始皇陵》全真XR体验空间7月29日启幕
搜狐财经· 2025-08-01 17:56
项目核心信息 - 由陕文投集团与宏达电(HTC)联合打造的《帝国密码——秦始皇陵》全真XR体验空间于7月29日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国际旅游广场开始试运营 [1][3] - 项目特色为“历史性复刻、电影化叙事、科技化呈现”,旨在全景再现秦陵地宫的神秘面貌 [3] - 项目制作深度借鉴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积累的物探数据成果,对秦始皇陵地宫进行了全景数字化、艺术化复原 [5] 技术应用与体验 - 项目运用5K超高清视界、六自由度空间追踪和手势交互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 [5] - 体验内容包含亲手推开地宫大门、直面兵马俑军阵以及与精妙机关装置互动 [5] - 技术旨在将历史真实性(厚度)与科技体验感(温度)相结合 [5][7] 市场反响与定位 - 项目开幕恰逢暑期黄金期,迅速成为青少年喜爱的文化体验新选择和新风尚 [7] - 此前在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未来影院”单元开放5分钟试玩,获得观众“不可想象,像在另外一个世界”和“很震撼,沉浸感特别强”的评价 [7] - 项目选址世界文化遗产景区,与实体文物展览形成“虚实相生”的优势互补,构建新型文旅体验生态 [9] 商业模式与生态构建 - 项目构建了集“文化解码+沉浸体验+多元消费”的完整生态链 [9] - 游客通过沉浸式互动解密秦陵奥秘,离场时可购买数字孪生文创与主题藏品,将体验转化为永恒珍藏 [9] - 这种兼具知识性、趣味性、沉浸式和互动式的文化体验,旨在满足高品质文化产品需求,并为激活文旅消费市场、促进内需增长注入动能 [9] 战略意义与未来展望 - 项目是响应“讲好中国故事”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号召的“科技+文博”创新实践 [11] - 项目旨在将华夏文明通过数字技术转化为可触碰、可倾听、可参与的形式,为世界数字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11] - 未来项目将持续优化升级,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文化标杆 [12]
7月盘点丨成都新增备案一大波创投基金
搜狐财经· 2025-07-31 17:13
新备案基金概况 - 7月成都新增备案5支创投基金 注册地均为成都[1] 基金详细信息 - 四川弘文数字文化股权投资基金规模2.54亿元 聚焦数字文化 数字经济及数字文旅三大领域 投资方向包括数字文创 数字出版 影视游戏 人工智能 云计算 大数据 网络视听 高清视频 沉浸式体验 数字文化装备 新型显示等产业赛道[2] - 成都奎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主要出资人为自然人 基金管理人深圳一元航天私募股权投资 主要投资集成电路 航天航空 高端装备制造 新材料 新能源等领域 上半年投资笛思科技 天擎航天等项目[2] - 成都策源工融创业投资合伙企业规模10亿元人民币 系四川省首批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基金 围绕电子信息 生物医药 数字经济 高端制造等成都高新区主导产业投资[3] - 成都建源策源交子股权投资基金规模10亿元 为AIC基金性质 重点投向成都市行政区域及成都高新区企业 投资方向包括电子信息 数字经济 生物医药 高端制造等产业[3] - 成都环投策源绿色低碳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由成都环投资本 策源资本 成都高新壹新投资共同出资 围绕绿色低碳 生态环境 水务环保 新能源 新材料 智慧环境治理等方向开展投资[3] 基金管理人 - 四川数字文化基金管理人为四川文投文化产业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 - 3支新成立基金由策源资本旗下成都高新新经济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管理 其中2支为AIC基金[2]
提升数字要素 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7-25 07:39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观点 - 数字要素是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需从数字经济、数字民生、数字政务、数字文化、数字生态五大领域全面提升数字化赋能水平 [1] - 2025年是数字乡村发展"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需大力提升数字要素以达成目标 [1] - 当前中国县域数字化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显著:东部综合水平突出,中部侧重数字民生,西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 数字经济赋能 - 数字经济是县域城乡经济融合的"加速器",需通过政策扶持、企业投资和品牌打造提升整体水平,尤其要完善西部甘肃/宁夏/新疆/西藏等地的政策体系 [2] - 需打破城乡信息壁垒,促进高新技术和数字基础设施资源共享,形成数字化发展格局 [2] - 中西部需加强数字基建以缩小区域差距,东部需保持发展势头并发挥数字产业"溢出效应" [2] 数字民生赋能 - 需构建"互联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平台,将培训与农业产业链运营结合实现就业衔接 [3] - 县级政府应加大乡村教育投入,通过数字技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3] - 需利用互联网优化县域医疗体系,包括构建多元化服务、加强政策解读、改革基金管理模式 [3] 数字政务赋能 - 需构建城乡统一数字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政策精准覆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4] - 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实现农业/交通/医疗等领域数据整合与智能调度,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4] - 数字化监督机制可增强治理透明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 数字文化赋能 - 县级政府应建设特色融媒体平台传播民俗文化,建立"政务+科技+文化+融媒体"服务模式 [5] - 需发展"一县一特"文旅产业,丰富乡村旅游业态 [5] - 应推进图书馆等公共文化空间数字化改造,提升服务质量 [5] 数字生态赋能 - 需将数字技术与农产品制造/农业机械融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6] - 应引导农民建立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发展智慧绿色村落 [6] - 可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数字化生产,形成绿色农业生产链 [6]
吉林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文旅融合
证券时报网· 2025-07-22 12:06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 - 吉林省计划到"十五五"期末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 - 以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重点提高文化产业质量效益 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1] - 强化政府统筹 市场主导 科技支撑 创新驱动 特色引领 协调开放 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 [1] 产业集群与重点项目布局 - 培育3个百亿级规模主导产业 以影视 动漫 出版等业态为主 [2] - 推动长春市建设汽车文化名城 世界电影之都 创意设计中心 [2] - 建立省级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库 包括电影《731》《生还》 电视剧《磐石》《归队》等精品创作 [2] - 重点发展工业旅游 培育影视拍摄 文化创意等新业态 以中国一汽 长影等为核心 [2] 文化资源开发与特色IP打造 - 深挖长白山 冰雪 东北抗联 民俗 人参等文化资源 打造"一县一品"特色文旅IP [2] - 围绕松花石雕刻 满族刺绣等培育非遗工坊集群 [2] - 加强高句丽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推进渤海国城址与墓葬群申遗 [3] - 建设航空博物馆 一汽博物馆 黄金博物馆 长白山神庙遗址公园等 [3]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转型 - 制定科技赋能文化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构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服务平台 [3] - 推进文化大数据中心建设 实施五项数字化转型行动(文化科技 出版发行 影视制作等) [3] - 推动数字技术在文创领域应用 支持文化领域大模型建设 开发文旅元宇宙场景 [3] - 培育数字出版 互联网信息服务 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等新业态 [3] 文旅融合与冰雪经济 - 实施旅游万亿级产业攻坚行动 促进农文旅 工文旅 商文旅等多领域融合 [4] - 建设冰雪旅游强省 避暑休闲名省 推进4A级以上景区市场化运营 [4] - 完善冰雪全产业链 打造碳纤维冰雪装备器材"吉林制造"品牌 [5] - 创建"冰雪丝路"创新先导区 建设博物馆 深化与俄罗斯 日本 韩国等国际合作 [5] - 推出"长白天下雪"市场营销计划 开发"吉林粉雪"主题衍生品 [5] 区域协同与品牌活动 - 加强东北地区协同联动 办好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等活动 [2] - 实施大长白山区域 大松花江流域 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等规划 [4] - 举办长春冰雪节 吉林雾凇冰雪节 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等品牌活动 [4] - 推出百条研学旅游线路 百个精品课程 打造"研学吉林·感知精彩"品牌 [4]
山东数字文化集团“繁星计划”内部创业路演圆满举行
齐鲁晚报网· 2025-07-11 01:44
项目路演概况 - 山东数字文化集团"繁星计划"内部创业行动项目路演在大众传媒大厦举行 共有20个团队参与路演角逐 [1] - 路演项目创新元素突出 技术 文化 生态 AI人工智能成为高频关键词 主打新技术 新业态 新模式标签 [1] - 项目覆盖领域广泛 包括前沿技术应用 民生服务平台 文化传承项目 产业升级解决方案等 [1] 路演项目亮点 - 海右创意视频团队和"花果叁"团队聚焦AIGC视频制作和微短剧定制服务 [2] - "沂蒙精神数智大模型"将山东红色文化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 [2] - 育儿智能体项目为新手父母提供智能化育儿指导和综合服务 [2] - "齐鲁喜报"定制纪念报项目结合传统报纸与AR增强现实技术 [2] - "银龄家"项目打造银发产业生态平台 推动养老产业数字化赋能 [2] - "壹点如愿"智能体构建考生志愿填报智慧服务平台 [2] 路演评审与项目支持 - 评委围绕项目可行性 创新性与市场潜力进行深入交流 提供优化建议 [2] - "繁星计划"旨在激发员工二次创业积极性 推动数字文化产业拓展 鼓励内部创业孵化成长型团队 [2] 公司战略布局 - 山东数字文化集团定位为山东文化数据 算力网络 科技研发 应用呈现 多元服务的核心运营主体 [3] -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统筹传媒和文化两条主线 依托三大实验室支撑 [3] - 重点发展智慧媒体 数字文化 数字经济 数字科技 文化交易与投资五大业务板块 [3] - 目标打造全国领先的智慧媒体平台和数字文化产业平台 [3] 行业影响与展望 - "繁星计划"展现公司创新活力 彰显布局数字文化产业的决心 [3] - 路演项目有望推动山东数字文化产业发展 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3]
发力短剧赛道 完美世界创建微短剧频道“她的世界”覆盖抖音等全媒体平台
全景网· 2025-07-08 16:26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创建微短剧频道"她的世界"覆盖抖音等全媒体平台发力短剧赛道 [1] - 公司聚焦网络游戏研发、发行及运营业务,同时布局电视剧、短剧制作等影视业务 [1] - 公司影视业务创立于2008年,拥有多支专业创作团队,出品影视作品超300部,获奖超500个 [1] - 公司2024年5月再次被认定为"全国文化企业30强",自2011年起第十三次获此殊荣 [1] 微短剧行业发展 - 2024年全年国内全网共上线微短剧约36,951部,同比大增近35% [2] -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线1424部,红果等专业短剧平台及小程序上线超3.5万部 [2] - 截至2024年底我国微短剧受众达6.62亿,较年中增长14.9%,超过同期网络文学用户规模 [2] -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9% [2] - 2024年中国出海短剧流水超10亿美元 [2] 公司微短剧成果 - 公司微短剧频道"她的世界"以女性视角切入女性成长故事,获得用户喜爱 [2] - 精品微短剧《夫妻的春节》成为2025年全网首部观看人数破亿的短剧,并在东方卫视上星播出 [2] 技术创新与应用 - 公司加大AI、VR等前沿科技创新应用,自主研发弧光智作系统(A.R.C)提升拍摄效率 [3] - 券商分析认为2025年AI动漫短剧、AI转绘短剧、AI真人短剧技术将持续突破 [3] - AI动漫短剧在海外用户转化率和品类拓张方面具备极大优势 [3] 国际化发展 - 公司跨国界现实主义燃情剧《欢迎来到麦乐村》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3] - 公司持续保持国际视野,探索中国故事的全球化表达 [3]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扣非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加203.06% [4]
2025北京数字经济体验周即将启幕 落成北京坊数字综合体
南方都市报· 2025-06-21 00:05
活动概况 - 2025北京数字经济体验周将于6月27日至7月5日在西城区北京坊举办,作为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的前置活动 [1] - 活动以"数字友好京彩秀·消费体验新潮流"为主题,聚焦"数字消费+数字友好"主线,覆盖数字技术、民生消费、数字生活等领域 [3] 核心展示内容 - 北京坊数字综合体将落成,集数字展示、互动体验、文化交流于一体,提供国内一流沉浸式体验项目和顶级数字化产品解决方案 [3] - 数字"潮"市-AI火花市集将展示全球最新AI消费产品与服务,包括智能穿戴设备、数字文创品、AI潮玩、在线教育平台等 [3] 产业生态突破 - 技术突破:3D数字资产平台等全国产化解决方案首次规模化应用,展示数字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4] - 模式突破:构建"创新-体验-消费"闭环,实现技术展示、场景体验到消费转化的生态循环 [4] - 文化突破:数字艺术街区正式亮相,推动数字艺术研究、创作与推广,输出中国数字文化标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