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口岸
搜索文档
 车到即走!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网约车服务区新升级
 南方都市报· 2025-07-21 20:34
 网约车服务效率提升 - 网约车服务区通过智能化升级将下单到出发平均耗时从10分钟压缩至5分钟内 [1][3] - 采用车位号实时可视系统和人车分流动线设计实现精准找车和快速匹配 [1][2] - 滴滴出行数据显示口岸用车需求同比上涨45% [6]   基础设施优化 - 网约车服务区设置58个候单车位和21个快速上客车位实现分区管理 [3] - 新增107平方米乘客等待休息区和350平方米快速上车区配备空调及充电设备 [4] - 配备自动人行电梯解决行李搬运问题并设置服务人员协助旅客 [4]   运营数据表现 - 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出入境旅客突破1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8.9% [7] - 网约车上客效率和车辆出场效率均提升一倍以上 [6] - 服务区通过人车分流设计大幅缓解现场拥堵情况 [6]   技术应用创新 - 实现车牌与车位实时绑定并通过LED屏同步显示车辆位置信息 [2][6] - 提供二维码扫码查询和微信公众号实时位置查询功能 [2] - 采用三步指引系统实现从定位到上车的全程无缝衔接 [5]   区域协同发展 - 项目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出行服务标杆 [7] - 港珠澳大桥作为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推动大湾区融合发展 [7] - 智慧化管理体现绿色出行理念并降低能源消耗 [6]
 沙岗变陆港 “集”出新天地——写在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启用之际
 河南日报· 2025-06-29 07:21
 郑州国际陆港核心功能区启用   - 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正式启用,标志着河南从"内陆腹地"向"开放枢纽"跨越的里程碑事件 [1]   - 集结中心是落实"空中丝路"战略部署的标志性成果,旨在建成联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 [1]     现代化国际物流枢纽建设   - 集结中心采用新能源无人水平运输车、远控系统等智能化设备,实现"以一抵三"的高效操作 [3]   - 硬件和软件建设均处于国内陆港前列,通过智慧口岸提升中欧班列物流服务能力 [3]   - 关铁融合创新监管模式使通关效率提高90%以上,实现一站式办理和一条龙通关 [3]   - 与沿海港口合作建成国际无水港,前置港口口岸功能如申报、订舱、查验等 [3]     项目建设与运营   - 郑州国际陆港定位为"世界一流国际铁路枢纽港"、"中欧班列运贸产创新发展示范区"和"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3]   - 项目在一年内快速建成,得益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及郑州航空港区的清单化、实物化落实机制 [4]   - 20余家参建单位采用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精细化施工,确保如期投用 [4]     未来发展规划   - 集结中心将推动"天""地""水""网"多维协同,构建空港、陆港、海港一体化的多式联运中心 [5]   - 2025年目标为年开行5000列班列和500万吨货物吞吐,2030年提升至1万列和1000万吨,2035年建成国际陆港 [5]   - 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促进交通体系、物流枢纽与区域经济互动融合,打造枢纽经济先行区 [5]
 连江可门作业区1-3号泊位通过对外开放省级验收
 新华网· 2025-06-24 17:30
 福州港口岸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1-3号泊位开放验收   - 验收组实地察看了码头前沿、堆场、查验单位技术用房等区域,对基础设施、查验监管设施及管理制度进行全面评估 [1]   - 可门作业区1-3号泊位总投资33亿元,配备2台抓斗式卸船机、1台门座式起重机和1台装船机,设有大型条形堆场 [1]   - 泊位岸线总长911米,可同时停靠2艘30万吨级散货船,设计年吞吐量2668万吨,一期工程年通过能力达1020万吨 [1]     验收结果与战略意义   - 验收组一致认为泊位已具备正式开放条件,同意通过省级验收 [2]   - 开放后将提升罗源湾港区保供能力、疏港能力和堆存能力,扩大大宗散货进口体量和市场占比 [2]   - 项目将助力罗源湾港区建设成为进口散杂货中转港、福建储煤基地和国家物流枢纽港口 [2]     发展规划与基础设施   - 可门港可建码头岸线总长约10公里,平均水深30米以上,最大水深80米 [4]   - 已规划建设万吨级以上码头31个、千吨级码头13个,目前建成泊位14个,年设计通过能力超7000万吨 [4]   - 在建码头泊位7个,全部建成后港区年设计货物通过能力将超亿吨 [4]     物流体系与产业联动   - 依托"可门港铁路支线"与"福州港口后方铁路"构建水水中转与海铁联运物流体系 [2]   - 目标打造港口能源经济新标杆,同时推进智慧口岸建设和安全防控机制 [2]   - 连江县将建立"清单化+闭环式"管理机制整改验收意见,强化"政府-部门-企业"协同联动 [3][4]     长期目标   - 持续优化码头泊位设置,整合资源提升集散能力,目标建成亿吨级国际物流枢纽 [4]   - 推动"千亿级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4]
 盛视科技瞿磊:助力口岸智慧化升级
 上海证券报· 2025-06-14 02:55
 智慧口岸技术应用 - 公司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阿联酋边境口岸、肯尼亚蒙巴萨港及武汉实验室部署智能服务机器人、车辆查验系统及人形机器人等产品,实现"零接触"快速通关和安全生产监测 [2] - 海关"数智关员(AI)"将大模型、Agent与知识图谱融合,使行李处置时间缩短至3-5分钟,效率提升70%以上,应用于旅检、风险监控等场景 [3] - 国际机场新通关系统实现旅客20秒内通关,高风险行李识别准确率超98%,深圳湾口岸"刷脸"技术替代证件查验 [4]   研发投入与技术成果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年均超1.4亿元,占营收10%,研发人员占比50%,深圳武汉双研发中心支撑创新 [6] - 公司通过CMMI五级认证,人脸识别算法NIST-FRTE测试稳居全球前十,推出行业大模型、智算一体机及系列机器人产品 [6] - 人形机器人完成步态控制、双臂协同等技术验证,定位导航误差<5厘米,计划投入口岸货物查验和旅客服务场景 [7]   海外市场拓展 - 针对中东50℃高温和沙尘环境开发AI车牌识别系统和无人化口岸查验方案,中标阿联酋智慧口岸项目并在6个月内完成交付 [8] - 2024年境外订单超1亿元,营收同比翻倍,业务覆盖中东非洲10余国,在蒙巴萨港实现拥堵率降低30% [8][9] - 已在尼日利亚、柬埔寨等4国设立子公司,计划未来五年继续扩大海外市场覆盖 [9][10]   产品矩阵与行业定位 - 作为"智慧口岸第一股",公司形成旅客自助查验、车辆快捷通道等产品线,并延伸至智慧交通、智慧园区领域 [2] - 机器人产品覆盖旅客服务、车辆检查等场景,技术落地速度优于家庭服务机器人 [7] - 通过智能信控系统等方案实现从口岸单点突破向智能港口、智能交通的生态拓展 [8][9]
 大兴机场口岸进出口额突破千亿元
 经济日报· 2025-05-28 06:48
 大兴机场口岸发展概况   - 自2019年正式开关至2024年4月,大兴机场口岸累计进出口规模达1020亿元人民币,其中进口337.7亿元,出口682.3亿元 [1]   - 2023年、2024年进出口规模连续突破200亿元、500亿元,2024年前4个月进出口161亿元,同比增长6.8% [1]   - 民营企业进出口133.8亿元,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83.1% [1]   - 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619.8亿元,占比60.8%,联通127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563亿元,占比55.2% [1]     货运与物流发展   - 2023年进出口货运量首次突破10万吨达10.4万吨,2024年增长至20.5万吨,2024年前4个月为6.8万吨,同比增长4.8% [1]   - "北京大兴——法国巴黎瓦里特"航线成为京津冀与欧洲跨境电商业务新通道,自5月9日首飞以来已执飞5次 [2]   - 大兴机场综保区2024年前4个月进出口26.7亿元,同比增长50.9%,其中进口24亿元,增长260.3% [2]     航线网络与通关服务   - 大兴机场已与48个国际城市通航,2024年前4个月监管进出境人员192.3万人次、航班10611架次,同比分别增长33.8%、37.3% [3]   - 北京海关优化境外旅客离境退税流程,2024年前4个月离境退税申请单数量同比增长202.62%,金额同比增长126.50% [3]     智慧口岸建设   - 海关启动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深化"智慧口岸"建设,打造北京"双枢纽"空港综合服务平台 [2]   - 全球跨境电商(京津冀)三中心对接河北特色产业带企业,帮助降低物流成本、开拓欧洲市场 [2]
 北京大兴机场口岸累计进出口突破千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5-27 23:39
 大兴口岸进出口规模   - 自2019年开关至2024年4月,大兴口岸累计进出口1020亿元,其中进口337.7亿元,出口682.3亿元 [1]   - 2023年和2024年进出口规模连续突破200亿元和500亿元,实现成倍增长 [1]   - 2024年前4个月进出口161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民营企业占比83.1% [1]     高新技术产品贸易   - 2019年以来高新技术产品累计进出口619.8亿元,占比60.8% [1]   - 2024年前4个月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93.3亿元,增长6.7% [1]   - 中央处理部件为主要商品,进出口31.4亿元,增长283.2%,占比19.5% [1]     "一带一路"贸易   - 2019年以来与127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563亿元,占比55.2% [2]   - 2024年前4个月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78.3亿元,增长48.6% [2]     货运量增长   - 2023年货运量首次突破10万吨,达10.4万吨 [2]   - 2024年货运量增长至20.5万吨 [2]   - 2024年前4个月货运量6.8万吨,同比增长4.8% [2]     智慧口岸建设   - 北京海关启动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深化"智慧口岸"建设 [2]   - 打造"双枢纽"空港综合服务平台,提高京津冀地区通关便利化水平 [2]
 看通关便利化如何提升外贸竞争力
 广西日报· 2025-05-27 17:27
 通关便利化水平提升   - 广西构建海陆空三位一体高效通关网络,推动贸易增长[2]   - 友谊关口岸实现15秒快速过卡,车辆排队时间从5-7天缩短至1-2天[3]   - 通关流程环节从15个细化至21个,实现车辆实时监控和路线优化[4]     智慧口岸建设进展   - 友谊关口岸监管进出境车辆26.9万辆(前4个月,同比+20.3%)[5]   - 中越友谊关—友谊智慧口岸项目进入联调联试阶段,计划年内试运行[5]   - 智慧口岸将实现24小时无人化作业,南宁至越南北江/北宁省24小时运达[5]     铁海联运创新模式   - "北部湾港—杰贝阿里港"滚装航线首航,开创"铁路笼车+滚装运输"海铁联运[6]   - 柳州汽车零配件出口印尼运输时间缩短至10天左右[6]   -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运输货物54.96万标箱(同比+72.3%),通达127国563个港口[7]     空港货运效率优化   - "虚拟卡口"技术节约4小时作业时间,单票物流成本降低1100元[8]   - 南宁机场"空空中转"货物达594.8吨(1-4月,同比+60.9%)[8]   - 跨境电商出口实现"无感式通关",构建粤港澳—南宁—东盟24小时物流圈[9]     区域贸易数据表现   - 广西口岸一季度通关货物总值3039.6亿元(同比+15.17%),货运量0.52亿吨(同比+14%)[9]   - 友谊关口岸创新模式4次写入中越联合声明[5]   - 北部湾港"智慧湾"系统整合38个作业节点,实现港口数据实时互通[7]
 京津冀区域出口额创历史同期新高
 经济日报· 2025-05-19 05:58
 京津冀区域进出口表现   - 前4个月京津冀区域进出口1.43万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0.1% [1]   - 出口4454.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长1.7% [1]   - 4月单月出口1216.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长8%,增幅为2024年6月以来新高 [1]     北京主导地位与民营企业表现   - 北京在京津冀出口中占比提高至45%,较去年同期提升1.4个百分点,拉动京津冀出口增长2.1个百分点 [1]   - 民营企业数量增加2884家至27465家,增长11.7%,出口值2000.1亿元增长11.3%,占区域出口总值的44.9% [1]   - 高级认证企业560家,享受优惠政策和便利措施 [1]     新兴产业出口亮点   - 新兴产业出口推高京津冀整体出口增速2个百分点 [2]   - 汽车零配件、平板显示模组、航空器零部件、船舶、玩具出口分别增长19.5%、39.4%、4.4%、45.1%、47% [2]   - 自主品牌商品出口1431.5亿元增长4.3%,占区域出口总值的32.1% [2]     跨境电商与物流发展   - 大兴机场首条国际全货机包机货运航线开通,运输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货物和一般贸易货物 [2]   - 跨境电商新业态加快发展,"买全球、卖全球"更加通畅 [2]   - 北京海关深化"智慧口岸"建设,打造空港口岸一站式智慧化物流服务系统 [3]     开放平台与临空经济   - 大兴机场综保区进出口加速增长,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进出口3.6亿元、20.5亿元、98.9亿元 [3]   - 前4个月大兴机场综保区进出口26.7亿元增长50.9%,其中进口24亿元增长260.3% [3]   - 北京海关与地方政府构建多元化合作机制,提高京津冀地区货物通关便利化水平 [3]
 济南将面向日韩、东南亚打造精品国际全货机航线
 齐鲁晚报网· 2025-05-14 12:05
 济南物流业发展规划   - 济南市计划2025年加快陆港升级 优化枢纽和园区间配套路网 完善基础设施 推进董家镇铁路货运场站二期工程 [3]   - 拓展口岸功能 加快粮食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立项申建 争取设立提箱还箱点和保税仓 [3]   - 巩固中欧班列现有线路 开拓新线路 加强区域合作 增强辐射能力 [3]     国际物流网络建设   - 争取设立TIR国际道路运输全省集结中心 拓展国际道路运输线路 培育TIR持证人资质企业 [3]   - 开通更多国内班列 推进高铁货运 发展多式联运 构建高效物流网络 [3]   - 深化与南京 鄂州 郑州机场合作 加密国内全货机航线 [3]     空港扩容与航线拓展   - 加快推进机场二期改扩建 加密国际国内航线网络 提升旅客人次和货邮吞吐量 [3]   - 发挥过境免签政策效应 加强与"3+7"国际枢纽机场合作 [3]   - 支持航空物流企业扩大全货机规模 打造日韩 东南亚精品国际全货机航线 [3]     智慧口岸与检测能力   - 推动济南机场海关技术中心建设 提高入境检测能力 丰富进境货物品类 [4]   - 深化智慧口岸建设 完善机场查验设施和保障流程 [4]   - 建设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推动海关 边检 场站及企业信息共享 [4]
 一季度广西友谊关口岸出口机电产品货值同比增长近五成—— 这个口岸如何刷新出口速度(发展一线看信心)
 人民日报· 2025-05-07 05:39
 口岸通关数据 - "五一"假期友谊关口岸日均验放车辆达2200辆次 [1] - 截至5月5日今年累计查验出入境货运车辆约28.8万辆次 同比增长18.7% [1] - 一季度进出口货值达1309.3亿元 同比增长18.4% [1] - 一季度出口机电产品723.8亿元 同比增长47.5% [1] - 一季度进出口货运量达139.7万吨 同比增长39.8% [1]   智慧口岸建设 - 货运边检单车检查时间缩短75% 实现15秒快捷过卡口 [1] - 2022年上线"智慧物流管控平台" 2023年上线"智能查验辅助管理系统" [2] - 系统压缩20%货物查验等待时间 提升35%查验车位周转效率 [2] - 72个智慧通道专用查验位正在联调联试 未来有望实现24小时通关 [2]   企业运营情况 - 广西东聚供应链公司前4个月进出口货值44亿元 同比增长10% [3] - 凭祥市新设立10家加工生产企业 155家进出口公司 [3] - 货物运输时间从两三天缩短至五六个小时 [3]   行业发展趋势 - 口岸从"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型 进而升级为"产业经济" [3] - 跨境产业链放大资源汇聚效应 [3] - 电子产品等机电产品出口增长显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