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代化海洋牧场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偲:打造“广东海鲜”品牌,刻不容缓!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12:30
核心观点 - 打造广东海鲜区域公用品牌并推动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升级具有紧迫性和重大战略意义 [1][2][3][9] 广东海洋经济基础 - 广东连续30年海洋GDP全国第一 [5] - 大陆海岸线长度达4114公里 居全国首位 [5] - 在气候 市场和产业基础方面具备先发优势 [19] 产业升级措施 - 实施三倍体牡蛎 金枪鱼 东星斑 金鲳鱼等百亿级产业集群计划 [7] - 建设海水产品预制菜产业园 [7] - 发展风渔融合和渔旅融合等新业态 [8] - 推动精深加工体系建设 单种优质鱼类市场如大西洋鲑鱼和石斑鱼目前规模20-30万吨 预计可扩展至50万吨 [13][14] - 加强种苗建设 开发深远海主导品种 适养品种 多倍体品种和大洋优质种苗 [14][15] 品牌与市场建设 - 打造广东海鲜区域公用品牌 [9] - 培育覆盖全产业链的链主型企业 [9] - 通过举办水产种业博览会促进技术交流与市场拓展 [10] - 扩展市场是关键 需重视市场建设 [12] 科技创新与标准化 - 建设创新平台 推动政产学研深度合作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15] - 完善标准体系 针对养殖装备设计 制造 安装 检验等环节构建标准化体系 [16] 政策与空间规划 - 推动多规合一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优先保障海洋牧场建设用海需求 [17] -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一张图以明确空间布局与安全红线 [18] - 以广州海洋实验室 湛江湾实验室 深圳大鹏湾国家级示范区为样本探索深远海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模式 [20] - 为全国提供广东方案 [21] 战略转型与支撑 - 推动海洋牧场从公益属性向生态经济复合型转型 [22] - 强化人才引育与资本投入 [22] - 助力实现蓝色粮仓战略目标 [23]
广东发布岭南特色现代农业调研报告,种业、农机、海洋牧场有了破局方向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10:32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岭南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形成"1+3"调研报告 针对种业、农机、海洋牧场等领域提出破局方向 [1][2][3] 农业产业现状 - 2024年广东省农林牧渔总产值达9701.21亿元 位居全国前列 [7] - 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等多类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 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1.63万亿元 [8] -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5507家 年营收规模近万亿元 [9] 种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 全省收集保存农业种质资源36.8万份 保存种类数量全国前列 [11] - 建成农作物畜禽水产微生物四大省级农业种质资源库 [12] - 育成超级稻品种36个占全国28% 畜禽新品种40个占全国15% 水产新品种43个占全国14% [12][13] - 10家畜禽企业12家水产企业入选国家种业企业阵型 居全国首位 [14] - 建议重点支持种业企业 增强生物育种技术储备和创新 [15][16] 农机装备发展现状与建议 - 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1.3% [23] - 深圳大疆和广州极飞农业无人机国内市场占有率约96% [23] - 华南农业大学突破无人化智慧农场关键技术 在全国15省市建设30多个无人化智慧农场 [24] - 建议加强智能农机丘陵山地小农机智慧农场研发应用 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28][29] 海洋牧场建设现状 - 2024年海水养殖产量376.83万吨 同比增长5.47% 增速创2011年以来新高 [32] - 渔业经济总产值4718.25亿元 [33] 海洋牧场存在问题 - 适养区域不足 [36] - 养殖品种不够丰富 良种生产体系待提升 病害防控饲料使用指引不足 [37] - 保险产品较为单一 [37] 海洋牧场建设建议 - 强化顶层设计与规划引导 制定沿海市县"现代化海洋牧场一张图" [40][41] - 推动装备标准体系和确权登记 构建设备设施标准体系 [42][43] - 建立现代化海洋牧场装备研究生产基地 加快培育装备制造业 [45] - 加快船用投饵系统网衣清洗机器人智能养殖管理系统等装备研发 [46][47] 种苗建设建议 - 建设种业创新平台 加快新品种培育 遴选适应不同海域养殖鱼种 [48][49] - 高标准新扩建改造提升水产原良种场 引入工厂化循环水水质在线监测等先进设备 [55][56] - 建立从亲本培育到品质控制的全链条关键环节标准化体系 [58][59][60] 金融保险体系建设建议 - 制定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全流程保险体系相关办法 提高海水养殖保险覆盖率 [63] - 开发多元化保险产品 建立分担共保和风险储备金机制 [64][65] - 推动养殖网箱智能装备等纳入可抵押范围 试点推行"设备贷"风险补偿保险 [66][67][68]
广东农业新赛道破新题,这场专题会议广征良策
南方农村报· 2025-08-25 22:01
会议背景与目标 - 广东省于8月26日举行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第五场),聚焦岭南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2][3] - 会议旨在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规模化体系化发展,并针对"粤强种芯"和"粤强农装"工程实施情况开展交流研讨 [4][5][6][7][8][9][10] 农业科技与机械化进展 - 2024年广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3%,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80% [11][12] - 2025年行动计划明确以种业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构建智能农机产业链创新体系 [13] 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 - 广东加快布局远海抗风浪新型重力式网箱、桁架类网箱和养殖工船,目标使大型养殖平台数量翻一番 [14][15] - 阳江创建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025年上半年海水养殖产量达38.5万吨(同比增长4.46%),海水鱼苗产量占全省超49% [23][24][25][26] - 江门采用"台山1号"配备水下机器人实现动态监测网箱状态,降低管理成本 [27][28] 种业创新与科技成果 - 潮州饶平成功培育花鲈新品系"南饶1号",生长速度提升18.2%,并研发全国首个花鲈40K液相育种芯片"海鲈1号",苗种成活率提升21.6% [29][30] - 深圳形成"六个产业集聚区、两个融合发展区、一个休闲体验区和一个研发试验区"的渔业产业空间格局 [31][32] 产业集群与产值目标 - 清远以"五大百亿"计划领航,目标2030年形成千亿级集群 [34] - 肇庆罗氏虾产业综合年产值60亿元,目标2029年突破百亿 [35] - 广州花卉产业目标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达400亿元 [35] - 云浮郁南无核黄皮产业目标2027年实现产值百亿 [36] 科研支撑与产学研融合 - 广东在无人农场、无人农用机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38] - 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机构深化产学研融合,为现代农业提供科技支撑 [39][40][41] 发展挑战与应对 - 行业面临向深海拓展空间、提升科技效益、复杂自然环境及生态保护红线等挑战 [42] - 需通过多方协同破解难题,包括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42][43] 政府调研与决策支持 - 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形式精准把脉现状与难点,研究提出对策建议 [44][45] - 会议搭建跨部门对话平台,推动精准聚焦和高效研讨,政府部门现场听取意见并回应诉求 [46][47][48][49]
逐浪深蓝!江门以海洋牧场撬动蓝色经济新未来
南方农村报· 2025-08-25 20:35
文章核心观点 - 江门市通过海洋牧场建设推动蓝色经济发展 成为广东海洋经济大市和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区域 [5][7][10] 海洋资源禀赋 - 江门拥有409公里大陆海岸线 489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和352座海岛 海洋资源丰富 [5][6] - 2024年渔业总产值达290.97亿元 位居广东省第2位 [12][13] 机制建设与规划 - 市县级成立现代化海洋牧场工作领导小组 多部门协同解决融资和用海问题 [17][18] - 出台《江门市海洋牧场建设规划(2023-2030年)》 明确"陆海接力 岸海联动"发展路径 [19][20] - 以四大渔港为支点 形成向海养殖旅游和向陆种业加工的产业闭环 [20][21] 海域资源管理 - 实施"标准海"供应 台山海洋发展集团等企业收储海域超11万亩 [24] - 完成海域使用权证办理 实现"拿海即开工" [24][25] 种苗繁育发展 - 出台《江门市种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 2024年新增渔业种业企业40家 累计达110家 数量居全省前列 [26][27] - 台山海马基地年产种苗30万条 台山华珅养殖公司与中科院合作培育牡蛎苗年产值预计达1700万元 [28][29] - 台山海洋发展集团与中山大学联合研发鮸鱼良种首茬试养成活率达100% [29][30] 养殖装备升级 - 2025年上半年新增76个新型模块式鱼蚝混养重力型网箱 新型深水网箱累计达389个 [35] - 85%的新型深远海养殖装备由民营企业投资建设 [36] - 采用多层级生态复合养殖技术 实现"一水多养" [37][38] 科技创新应用 - 全球首艘自航式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在江门下水 [39][40] - "台山1号"配备潜鮫P200pro水下机器人 动态监测网箱状态 替代人工潜水作业 [42][43] 饲料产业支撑 - 2024年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总产量573.66万吨 总产值216.08亿元 领跑全省 [54][55] - 其中水产饲料产量154.6万吨 为养殖提供坚实保障 [55] 加工与流通体系 - 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形成"一区三园"格局 斗山园区集聚多家加工企业 [56] - 汶村基地年加工能力达6000吨 [56] - 广海渔港渔获交易中心试运营 为全省单体规模最大 [57][58] 文旅融合发展 - "蠔情广海"五一嘉年华活动吸引8.5万人次 实现"渔港+文旅"融合增值 [60][61][63][64] 海工装备制造 - 依托18家规上海工企业 承建"台山1号"半潜养殖平台和全球首座绿色移动浮岛等标杆项目 [67][68] - 形成"牧场建设需求—装备研发—产业升级"良性循环 技术和产品辐射全国主要沿海省份 [68][69] 金融保险支持 - 2024年政策性保险承保保额2.97亿元 [70] - 推出"鳗鱼贷""鲳鱼贷""石斑贷"等特色贷款产品 [71] 全产业链布局 - 从种苗繁育到装备制造 从加工流通到金融服务 构建多业态融合的蓝色经济综合体 [72][73][74] - 在广东打造万亿级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集群中发挥重要作用 [74][75]
粤海珍品走进长三角: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臻品将于上海发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20:01
行业产量与增长 - 2024年广东省海水养殖产量达376.83万吨 同比增长5.47% 增速创2011年以来新高 [1] - 海水鱼养殖产量97.54万吨 占全国总产量近一半 [1] - 区域特色水产品包括珠海白蕉海鲈 湛江对虾 阳江生蚝 惠州金鮸鱼 潮州章红鱼 构成"广东鲜品"区域公用品牌核心代表 [1] 品牌推广与市场拓展 - 8月26日在上海外滩举办粤鲜粤好发布会 推动广东海鲜进入上海高端消费市场 [1] - 推出金鲳鱼火锅 花鲈刺身 章红鱼腩等创新菜式 由上海名厨现场烹饪 [1] - 融合湛江徐闻生蚝 广东龙眼甜品等情感符号食材 强化品牌情感价值 [1] - 举办快闪活动 发布主题盲盒及文创产品 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提升品牌曝光度 [1] 产业战略与政策支持 - 广东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 实施耕海牧渔生态发展战略 [2] - 推动海洋渔业从传统捕捞向可持续养殖转型 [2] - 构建品牌全域联动 资源全域协同 价值全域提升的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 [2] - 活动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及广东省政府驻沪办事处指导 旨在展示海洋经济成果并拓展高端海产品消费市场 [2]
揭阳:深耕蓝色沃土,现代化海洋牧场按下“加速键”
南方农村报· 2025-08-24 19:31
项目启动与规划 - 揭阳市投控集团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在惠来县启动,首批鱼苗已投放[2][10] - 项目落实省委"1310"部署与"百千万工程",通过集约化养殖设施打造渔业增殖型海洋牧场[3][4] - 项目投产后每年可产出大量海水养殖产品,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重效益提升[5][6] 资源基础与空间规划 - 揭阳拥有142.17公里海岸线和9300平方千米海域,2024年底海洋生产总值突破320亿元[13][14] - 划定渔业用海区面积768.979平方公里,占全市海域总面积56.89%[22][23] - 规划近岸3.2平方公里接力养殖区和深远海149.8平方公里养殖区,包含惠来鲍鱼养殖区及风渔融合养殖区[24][26][27] 产能建设目标 - 2025年计划投入使用1个桁架式网箱和50个重力式网箱,养殖水体30万立方米[30] - 预计2025年实现海水养殖产量1.2万吨、产值8亿元,加工量5000吨、产值5亿元[31] - 2027年重力式网箱增至100个,养殖水体50万立方米,产量达2.2万吨、产值15亿元[32][33] 项目进展与投资 - 国家电投揭阳前詹风电公司投资1.28亿元建设养殖平台,养殖水体6.5万立方米,可抵御17级台风[41][42] - 广东海源达和惠前水产投资3100万元建设18个重力式网箱,海源达已建成20个网箱[44][45] - 市投控集团投资1700万元建设25个重力式网箱,其中8个已完工并试养龙胆鱼[46] 产业链配套建设 - 江苏蓝水集团投资14亿元建设海工装备制造基地,已建造养殖水体6万立方米的"恒燚一号"养殖平台[51][52] - 总投资1.7亿元的海洋牧场产业园申请用海215.5公顷,将分两期建设重力式网箱和养殖区块[48][49] - 水产种业、冷链物流、预制菜加工等配套产业同步发展,形成全产业链[53][54] 发展挑战 - 惠来外海水流湍急、浪大、台风多发,对网箱抗风浪要求极高[61] - 海域濒临国际航道且受生态保护红线等限制,可供养殖海域面积有限[62][63] - 缺乏深远海养殖实践经验,项目收益存在不确定性,科研平台和人才投入不足[64][66]
向海图强,深圳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新标杆
南方农村报· 2025-08-24 17:32
核心观点 - 深圳在大鹏新区畲吓湾海域投用开放式海洋试验场 标志着向深远海战略迈出关键一步 [1][2][3][7] - 深圳规划到2025年渔业经济总产值达100亿元 带动全产业链产值超1000亿元 到2035年建成全球创造型现代渔业之都 [11][12][14][15][16] - 深圳已形成"六个产业集聚区 两个融合发展区 一个休闲体验区和一个研发试验区"的渔业产业空间格局 [18][19][20] 规划目标 - 2022年出台《深圳市现代渔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 目标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和示范区 [11][12] - 2023年发布实施意见 明确2025年渔业经济总产值达100亿元 全产业链产值超1000亿元的目标 [14][15] - 2035年愿景包括形成国际竞争力现代渔业产业集群 基本建成全球创造型现代渔业之都 [12][13][16] 产业布局 - 六个产业集聚区包括大铲湾港区 深汕港区国家远洋渔业基地 盐田 沙鱼涌现代渔业综合发展区 海吉星水产加工配送区和深汕现代化养殖示范区 [21][22][23] - 两个融合发展区为海洋新城和坝光渔业融合发展区 促进渔业与海洋产业深度融合 [24][25] - 大鹏湾海洋牧场休闲体验区结合资源修复与旅游观光开展综合试点 [25][26] 当前进展 - 深汕合作区农科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总投资额约8亿元 用海面积83公顷 计划投放数十口深水网箱 预计年产值达3000万元 [28][30][31] - 深圳市海洋科技(大鹏新区南澳)创新测试平台具备开展海洋原位仪器 感知探测类设备等测试能力 [34][35][38] - 深圳加速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渔业发展新格局 建立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37][39][40] 金融支持 - 2023年5月发布《深圳市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渔业类)扶持措施》 形成13个扶持条目27条具体措施 [45][46] - 举办"科技确权 金融赋能 耕海牧渔"产业创新交流活动 聚焦生物资产确权智能技术和金融赋能关键瓶颈 [47][48] - 探索建立多元化金融支持体系 包括专项基金 贷款贴息 保险服务等措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59][60][61] 技术挑战 - 面临海洋养殖生物资产确权智能技术 金融赋能基础条件等关键瓶颈 [52][53] - 需要解决深远海渔业养殖风灾 病害等行业痛点 开发智能化动态确权技术解决方案 [54][55] - 需破解水产养殖保险贵 融资难等共性难题 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 [55][56] 未来愿景 - 持续举办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 打造世界级旗帜性渔业盛会 [63][64] - 建设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 蛇口渔人码头 南澳非遗体验中心 海洋博物馆等文化地标 [65][66] - 改造提升沙井蚝文化博物馆 新建盐田疍家文化博物馆 [66]
汕尾5个现代化海洋牧场开工 3个种业项目投产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18 15:34
核心事件 - 8月16日汕尾举办开渔文旅活动暨项目推介签约开工投产仪式 宣布5个现代化海洋牧场开工和3个种业项目投产 [1] - 现场签约科技赋能、联农带农、保险保障等11组配套项目 [1] - 211个重力式网箱开始陆续投放 省港航集团项目包含2座大型插桩网箱与100个加强型重力式网箱扎根碣石湾 [1] 产业布局 - 开工海洋牧场项目涉及三文鱼、海鲡鱼养殖 投产种业项目覆盖海胆、生蚝、东风螺等品种 [1] - 已开工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14个 总投资约36亿元 [2] - 储备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10个 预计总投资约99亿元 [2] 产业链发展 - 形成涵盖种苗培育、装备制造、饲料加工、设施养殖、精深加工、公共服务、文旅休闲的全产业链 [2] - 创新"海洋牧场+观光旅游""文旅+咖啡""公司+农户"模式 扩宽群众增收渠道 [2] - 推动汕尾海鲜从"土特产"向"名优品"升级 [2] 战略意义 - 从"靠海吃海"转向"养海富海" 以全产业链思维打造"蓝色粮仓" [1] - 通过深远海养殖规模化带动沿海县域经济与海洋产业升级 [1] - 项目实施深度契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战略部署 [2]
“海鲜自由”不止现在!2025湛江开渔文化嘉年华盛大举行,让每个月都是开渔季
南方农村报· 2025-08-17 17:34
湛江渔业产业现状 - 湛江水产品总产量131.6万吨 渔业总产值294.4亿元 连续30年全省第一 [7][8] - 投产6座现代化深远海养殖平台 深海养殖网箱3400多个 分别占全省38%和54% [8][9] - 超越传统捕捞养殖方式 锚定深远海方向 推动信息化 规模化 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 [11][12] "湛品"品牌推广 - 2025年首批"湛品"涵盖特色农产品 海产品 包括对虾 金鲳鱼 生蚝等 [23][24] - 30多位全国采购商代表考察恒兴食品 国联水产等企业 表达强烈采购意向 [16][17][22] - 8家企业进行产销直通签约 推动"湛品"进入全国市场 [28] 深远海养殖发展 - 全国首单硇洲族大黄鱼-亲本鱼保险落地 提供950万元风险保障 [37][38] - "海威2号"养殖平台有效养殖水体超3万立方米 单周期可养100-150万斤鱼 年产值7000万元以上 [44][46][47] - 湛江布局20片深远海装备养殖园区 推动"每月开渔季"模式 [51][52] 产业协同升级 - 三方签署《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框架协议》 共建品牌创新平台 [59][60][64] - 整合市场资源 推动产业链升级 促进产业融合 打造"海上新湛江" [69][70]
全国首单硇洲族大黄鱼亲本鱼保险落地!湛江平安产险筑牢海洋牧场防护栏
南方农村报· 2025-08-16 15:35
全国首单硇洲族大黄鱼亲本鱼保险落地 - 全国首单硇洲族大黄鱼-亲本鱼保险由平安产险湛江中心支公司为海威集团提供 标的金额950万元 这是对珍稀种质资源的重要保护措施 [3][4][5] - 该保险将帮助企业抵御灾害和疫病风险 稳定经营主体发展 平安产险近年推出多种金融产品保障苗种供应 支撑养殖产业稳定发展 [10][11][12] 硇洲族大黄鱼种质特性与产业价值 - 硇洲族大黄鱼具有耐高温和适应深远海环境的特点 2025年湛江已建成2家原种场 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13][14][15] - 该鱼种为开发深远海养殖开辟了更大发展空间 是广东建设海洋强省的重要举措 [16][17] 平安产险支持海洋牧场建设的具体举措 - 2023年为湛江金鲳鱼鱼苗提供超1300万元保障 为"海威1号""海威2号"提供超3000万元财险保障 [20][37][38] - 提供贷款贴息近100万元 探索直播带货新模式累计协销超60万元 承办"金鲳鱼海捕节"等活动推动品牌建设 [36][37][39] - 与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等达成战略合作 将在产品宣传、保险研发等方面推动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 [27][28][29] 海洋牧场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 - 深远海养殖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回报周期长等特点 需要配套保险产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32][33] - 未来计划探索鱼价保险 围绕"湛品"特色品牌打造名优产品 实现对海洋牧场全产业链的支持 [5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