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湛江金鲳鱼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首创!“媒体+农业”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12:39
核心观点 - 广东推出首个省委农办与宣传部联合的"媒体+"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方案,系统性整合媒体资源与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媒体+"赋能农业新路径 [2][3] - 方案提出通过"媒体+"打通七大领域(市场/文化/生活/产业/品牌/科技/智库),实现五大目标(促消费/外贸/文旅/农民增收/媒体转型),计划2027年前完成 [3][5] - 南方财经等主流媒体已开展实践案例:成立预制菜出海产业联盟推动年菜出口澳新、打造荔枝"东方爱情果"IP带动超万吨订单、建设农业AI实验室等 [6][7][12] 媒体+七大领域赋能体系 - **市场系统联动**:开展"南品北上、北品南下"开拓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市场,重点打造出口"粤军"拓展海外市场 [5][6] - **文化价值共创**:典型案例包括徐闻菠萝打造"菠萝的海"IP、中荔集团借助媒体将荔枝打入40多国市场 [7][9] - **产业深度融合**:预制菜产业成为重点,南方财经推动海外共享工厂落地,促进农业出海从产品向产业链升级 [6][12] - **品牌转化增效**:方案50次提及"品牌",要求媒体打造名栏目/新网红,如"小红书村"助仙品荔销量创新高 [7][9] - **科技协同创新**:建设"三农"文化数据平台,南方财经联合电信成立农业AI实验室开发智能应用 [5][12] 实施成效与机制创新 - 徐闻菠萝从滞销到全球畅销,湛江金鲳鱼/茂名荔枝通过"12221"营销体系扩大销售半径 [3][9] - 媒体破解农业信息孤岛:整合产销数据解决"盲目种被动卖"问题,文化赋值突破"优质难优价"困境 [10] - 主流媒体转型方向:从传播中心升级为服务平台,培养复合型人才团队(内容策划/IP运营/数据分析) [11][13] - 产学研结合案例:南方财经与华农合办预制菜高级研修班,构建产业领军人才培养体系 [12][13]
2025第十一届广东国际水产博览会在湛江开幕 助推全球水产行业交流
中国经济网· 2025-06-19 10:34
展会概况 - 2025第十一届广东国际水产博览会在湛江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开幕,吸引来自全球300多家展商参展[1] - 展会主题为"魅力湛江,水产领鲜",总展览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设有国际展区、水产展区等多个专业展区[1] - 参展范围涵盖水产品、种苗、养殖技术设备、饲料药品、加工保鲜技术、冷链物流等全产业链环节[1] - 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商与国内30多个省区代表参与,汇聚300家参展商和4000家采购商[1] 配套活动 - 同期举办中国名厨水产技艺峰会、水产加工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百家采购商对接会等活动[2] - 中国烹饪协会"四大名厨"现场演示湛江金鲳鱼、对虾等特色水产品烹饪技法[2] - 活动旨在推广湛江餐饮服务业、旅游业及商贸物流业[2] 行业影响力 - 2024水博会意向成交额达320亿元创历史新高[2] - 湛江已形成覆盖养殖、种业、加工、装备制造、进出口贸易等完整水产产业链[2] - 湛江获"中国对虾之都""中国海鲜美食之都""中国金鲳鱼之都"等国家级称号[2] - 2024年湛江渔业总产量131.6万吨、总产值294.04亿元,均占广东省14%,产量产值连续30年全省第一[2]
第十一届广东国际水产博览会开幕 逾4300家展客商与会
搜狐财经· 2025-06-18 15:13
展会概况 - 第十一届广东国际水产博览会以"魅力湛江,水产领鲜"为主题在湛江市举行,吸引了300多家参展商和4000家采购商参与[1] - 展会为期三天,设有国际展区、水产展区等多个专业展区,来自厄瓜多尔、越南、泰国等全球重要水产国及国内龙头企业参展[3] - 参展范围包括各类水产品、种苗、养殖技术与设备、饲料及药品、加工保鲜技术及设备等全产业链产品[3]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 厄瓜多尔企业代表表示将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深化与中国客户的合作[4] - 展会旨在搭建全球水产行业交流平台,推动中国水产走向世界[3] - 广东国际水产博览会已成为链接全球水产贸易、引领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7] 产业规模与地方特色 - 湛江作为"中国对虾之都"和"中国金鲳鱼之都",水产产业链年产值超过800亿元[7] - 展会展示了湛江水产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为当地乡村振兴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7] - 展会期间举办了中国名厨水产技艺峰会等活动,展示湛江金鲳鱼、对虾等特色产品[7] 配套活动 - 展会同期举办中国名厨水产技艺峰会、百家采购商进企业对接会等活动[7] - 各菜系烹饪大师现场展示湛江水产品烹饪技艺,吸引大量观众[7] - 活动形式多样,包括现场教学和产品展示等[7]
县域经济“高端局”:从“单品突围”到“生态共舞”的广东探索
南方农村报· 2025-04-20 19:33
县域经济品牌赋能模式 - 广东通过"12221"市场营销体系推动县域经济转型,构建全产业链数据平台、培育产销队伍、拓展双市场、策划双向活动,实现品牌溢价、农民增收与产业升级协同目标[4][6][7] - 区域品牌建设从单一品牌打造转向全产业链价值共创,通过系统性思维重构产业生态[11][12][13] - 徐闻菠萝产值从2018年9.8亿元跃升至2023年25亿元,通过大数据精准匹配将滞销标签转化为文化IP[24][27] 文化赋能实践案例 - 肇庆四会市打造"父爱如兰"情感IP,将兰花从盆景转化为父亲节礼花IP形象[41][42] - 化州市《化州化橘红 天下第一红》微短剧首播破亿播放量,带动全产业链年产值达115亿元,从业人员35万[51][52][56] - 湛江金鲳鱼年产值超百亿元,占全国产量三分之一,通过5G深水网箱、AI投喂系统与冷链航母集群构建科技硬实力[30][31] 科技与供应链创新 - 陆丰甘薯通过脱毒种苗技术实现亩产提升50%,延伸出甘薯脆片等高附加值产品[67] - 京东物流依托冷链专线与智能分拣,将荔枝运输损耗率从30%降至5%[68] - 乐昌黄金柰李借势东京奥运会IP,果园批发价从每斤4.5元涨至10元[70] 流量营销与渠道建设 - 遂溪县乌塘镇推出"荔枝定制"认养活动,计划深耕京津冀、长三角等主销区[78] - 清远市"五大百亿产业"矩阵(清远鸡、英德红茶等)综合产值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超三成[79][80] - 南方农村报社推动"媒体+产业"深度融合,为新会陈皮、高州荔枝等提供全链条服务[71][72] 差异化竞争策略 - 兴宁肉鸽从客家宴席转型为年货爆款,年产值超29亿元[87] - 英德红茶通过"茶文化+区域生态资源"深度绑定打造区域公共品牌[89] - 高校智库下沉培训农户直播技能,为品牌注入有温度的故事[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