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改革

搜索文档
科创板改革“1+6”政策配套业务规则出炉……盘前重要消息还有这些
证券时报· 2025-07-14 08:26
科创板改革 -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改革"1+6"政策配套业务规则 包括三项业务指引和两项修订指南 旨在落实证监会《科创板意见》[2] - 科创成长层精准支持技术突破大 商业前景好 研发投入高 上市未盈利的科技企业 不设额外门槛 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将直接进入[2] - 新注册的未盈利企业上市即进入科创成长层 规则细化明确了适用范围[2] 保险资金监管 - 财政部要求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 提高资产负债管理能力 注重稳健经营[3] 指数编制优化 - 创业板综指引入风险警示股票月度剔除机制和ESG负面剔除机制 剔除ST/*ST股和ESG评级C级及以下样本股 2025年7月25日实施[4] - 修订后指数定位和运行特征不变 对指数产品影响较小 有利于提升样本股质量[4] 铁路建设 - 上半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 同比增长5.5% 投产新线301公里[5] - 铁路建设投资保持高位运行 发挥产业链长 辐射面广 拉动效应明显的优势[5] 外卖行业 - 美团即时零售订单量创新高 达1.5亿单 其中神抢手超5000万单 拼好饭超3500万单[6] 国际贸易 - 美国拟自2025年8月1日起对墨西哥和欧盟输美产品征收30%关税[7] 上市公司动态 - 澜起科技预计上半年营收26.33亿元(+58.17%) 净利润11-12亿元(+85.50%-102.36%) 主因DDR5芯片出货增长及高性能运力芯片收入大增[9] - 澜起科技已申请H股上市 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申请资料[9] - 康华生物和扬电科技筹划控制权变更 7月14日停牌[10] - 德固特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浩鲸科技100%股份 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7月14日复牌[11] - 发行价14.35元/股 为定价基准日前120日均价的80% 拟配套融资不超过交易对价100%[12] - 紫金矿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232亿元(+54%) 矿产金铜锌银量价齐升 其中Q2净利润130亿元环比增27%[13][14] 券商观点 - 中信证券建议增配港股 A股有色 AI硬件 创新药 游戏和军工板块轮动 低位制造板块有望修复[16] - 国泰海通认为"转型牛"升势已形成 动力来自贴现率系统性降低 建议聚焦"反内卷"和金融行情[17] - 中泰证券指出市场突破因政策预期 "反内卷"主题和成交回暖 7月推荐TMT+非银+军工组合[18]
【立方早知道】上半年GDP即将公布/科创板重磅!试点IPO预审机制/券商业绩集体爆发
搜狐财经· 2025-07-14 08:22
焦点事件 - 本周将公布2025年上半年GDP和金融统计数据,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和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将分别介绍相关情况 [1] - A股券商板块业绩集体爆发,华林证券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长118.98%~183.86%,国联民生预计增长1183%,华西证券预计增长1025.19%~1353.90% [1] - 券商板块股价近期表现强劲,最近一周整体上涨5.74%,同期大盘涨幅1.09%,多只券商股涨停 [1] 科创板改革 - 上交所发布深化科创板改革配套规则,32家未盈利企业将进入科创成长层 [3] - 科创板试点IPO预审机制,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正式申报前申请预先审阅 [3] 机构投资者 - 中证协公布2024年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共21家机构入围 [4] - 名单包括14家基金公司、4家资管公司、2家券商和1家保险公司 [4] 汽车行业 - 金融部门密切关注汽车经销行业问题,将研究更具适配性的政策措施 [5] - 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高达上百万,智驾工程师供需比仅0.38 [6] - 长安汽车计划2026届校招规模提升30%以上,重点引进智能化、新能源等领域人才 [6] 证券行业 - 银泰证券和财达证券App因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通报 [7] 钢铁行业 - 2025年下半年国内钢铁需求预计仍将下降,建筑业用钢需求持续减弱 [8] - 制造业用钢是近年支撑钢材消费增量的核心,但存在潜在不利因素 [8] - 预测到2035年中国粗钢产量为8亿~9亿吨,2050年后预计保持在8亿吨左右 [8] 公司动态 - 徐翔母亲郑素贞持有的1.39亿股文峰股份股权被法拍,市值约3.7亿元 [9] - 豆神教育因5起案件未及时披露被罚560万元,涉案资金达1.36亿元 [11] - 齐鲁银行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10%股份,市值约3.88亿元,年内股价上涨14.85% [13] - 紫金矿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约232亿元,同比增长54% [15] - 福达合金拟收购TOPCon电池银浆公司光达电子不低于51%股权 [16] - 蔚蓝锂芯预计上半年净利润3亿元~3.6亿元,同比增长79.29%~115.15% [17] - 北芯生命科创板IPO将于7月18日上会 [18] - *ST苏吴因财务造假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18][19] - 利民股份预计上半年净利润2.6亿~2.8亿元,同比增长719.25%-782.27% [20]
利好消息终于落地,7月14日,股市后面很可能会这样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7-14 07:17
量化交易对市场的影响 - 量化资金利用精密算法和超快交易速度导致A股市场热点频繁切换,很少有热点能持续上涨三天[1] - 市场热点经常在一天内完成"冲高-回落"全过程,追涨杀跌资金陷入情绪过山车[1] - 这种快速轮动行情使投资者难以调整策略,普遍遭受市场波动冲击[1] 科创板重大改革 - 科创板推出科创成长层,32家未盈利企业将纳入该层[3] - 实施预先审阅机制以降低上市计划对企业经营的冲击[3] - 该板块近期表现最弱,新规和政策特殊性可能带来转机[3] 上证指数技术走势 - 沪指周五收出带长上影线的阴线,最后一分钟权重股回落影响收盘[5] - 该K线同时突破去年11月和12月高点,上方存在套牢盘压力[5] - 分析师认为去年924行情高点3674点可能被突破[5] 主要股指表现 - 周五收盘沪指微涨0.01%,深成指涨0.61%,创业板指涨0.8%[7] - 沪深指数均呈现慢牛趋势,上证完成"突破-回踩-再攻"形态[7] - 两市成交1.7万亿创近期新高,资金呈现获利了结与进场并存[7]
科创板成长层规则发布 个人投资者门槛未变 32家未盈利企业进入科创成长层
深圳商报· 2025-07-14 06:32
科创板改革配套业务规则 - 上交所发布5项深化科创板改革的配套业务规则,包括《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7号——预先审阅》等 [1] - 科创板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将自科创成长层指引发布实施之日起进入科创成长层,新注册的未盈利企业将自上市之日起进入 [1] - 试点引入IPO预先审阅机制,借鉴境外市场经验 [1] - 针对第五套上市标准企业,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1] 科创成长层 -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实现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但目前仍处于未盈利阶段的科技型企业 [1] - 存量企业调出条件为上市后首次实现盈利,新注册未盈利企业调出条件提高至"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或"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 [2] - 企业符合调出条件公告后,上交所原则上在2个交易日内将其调出 [2] - 要求科创成长层企业在年报和临时公告中充分披露未盈利风险、技术研发风险等 [2]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 个人投资者参与科创成长层股票交易门槛维持不变,仍为"50万元资产+2年经验" [2] IPO预先审阅机制 - 预先审阅机制适用于"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或符合其他特定情形"且"因过早披露可能对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企业 [2] - 发行人申请预先审阅时需要充分说明必要性 [2] - 提交预先审阅申请前需完成保荐人质控、内核会议等内部程序,并取得证监会派出机构辅导验收文件 [3] - 财务数据需在规定的有效期内 [3]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1+6”政策配套业务规则
中国证券报· 2025-07-14 04:52
科创板改革配套业务规则 -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和《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7号——预先审阅》等配套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旨在深化科创板改革 [1] - 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自《科创成长层指引》实施之日起进入科创成长层,新注册未盈利企业自上市之日起进入 [1] - 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适用于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企业 [1] 科创成长层 -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但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 [1] - 存量企业调出条件保持不变(上市后首次实现盈利),新注册未盈利企业调出条件提高以推动加速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 [2] - 个人投资者参与门槛不变(50万元资产+2年经验),需签署专门风险揭示书,股票简称后增加特殊标识"U" [2] IPO预先审阅机制 - 预先审阅机制适用于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或符合特定情形的科技型企业,可避免过早披露信息对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3] - 上交所参照正式审核程序反馈审阅意见,但不构成对发行人是否符合上市条件的预先确认 [3] - 预先审阅过程不公开,发行人正式申报时需披露问询和回复文件 [3]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 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新申报企业可自主认定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并在招股书中披露 [3] - 认定标准细化:治理结构健全、管理资产规模较大的私募基金、政府基金等,近5年需有5家以上科创板上市或10家以上境内外主要交易所上市的投资案例 [4] - 持股要求:IPO申报前24个月至申报时持续持有3%以上股份或5亿元以上投资金额 [4] -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认定仅作为审核参考,不影响审核标准和速度 [5]
上交所正式发布科创板“1+6”改革配套规则 存量32家未盈利科创板公司进入科创成长层
上海证券报· 2025-07-14 03:46
科创板改革配套规则发布 -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等3项新业务指引和2项修订业务指南,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 - 32家存量未盈利科创板公司自指引实施日起进入科创成长层,新注册未盈利公司上市日起纳入 [1] - 规则制定过程中共收到市场参与主体40余条意见建议,部分合理化建议被吸收采纳 [1][2] 规则优化与市场反馈 - 采纳建议包括明确预先审阅机制适用情形和科创成长层调出标准指标计算口径 [2] - 对于规则理解问题将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宣传解释力度 [2] - 涉及其他制度规则的意见建议将在后续规则修订时参考研究 [2] 改革意义与市场评价 - 改革着力解决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痛点难点问题,适应科技创新发展需求 [2] - 增强科创板对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 [2] - 采取"新老划断"安排体现稳中求进工作基调,促进投融资平衡 [2] 后续实施计划 - 将推进"科创板意见"及配套规则落地,强化规则与市场、业务、技术等要素协调 [3] - 持续开展规则宣传解读,帮助市场参与主体更好理解和适用规则 [3] - 提升一线监管质效,维护市场平稳运行,为改革创造良好环境 [3]
科创板改革“1+6”政策配套业务规则出炉
证券时报· 2025-07-14 01:33
科创板改革政策配套业务规则发布 -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改革"1+6"政策配套业务规则,包括三项业务指引和两项修订的业务指南,旨在落实中国证监会《科创板意见》[1] - 改革内容包括《科创成长层指引》《预先审阅指引》《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指引》等新规[1] - 同步修订《会员管理业务指南第2号》和《证券交易业务指南第6号》两项业务指南[1] 科创成长层相关规定 - 科创成长层精准支持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好、研发投入高、上市时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1] - 涵盖存量32家未盈利科创板公司和新注册的未盈利科创板公司[1] - 存量企业调出条件为首次实现盈利,新注册企业调出条件为符合科创板第一套上市标准[2] - 调出程序在公告后2个交易日内完成[2] - 个人投资者门槛保持"50万元资产+2年经验"不变[2] 预先审阅机制 - 关键技术攻关企业可申请IPO预先审阅以避免过早披露敏感信息[2] - 申请文件需符合IPO正式申报要求,并完成保荐人内部程序及证监会辅导验收[2] - 上交所将严格审核但不构成对发行条件的预先确认[3] - 通过预先审阅的企业将获得IPO审核程序加速[3]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 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新申报企业中试点[3] - 认定标准包括:管理资产规模大、近5年投资5家以上科创板上市公司或10家以上境内外主要交易所上市公司[3] - 要求IPO申报前24个月持续持有3%以上股份或5亿元以上投资金额[3] - 对机构投资者的合规性和独立性提出明确要求[3] 改革实施计划 - 上交所将推进规则落地,推动典型案例示范效应[4] - 加强政策宣传解读以凝聚市场共识[4] - 提升监管质效,维护市场平稳运行[4]
为改革提供“试验空间” 科创板“1+6”配套规则引热议
证券时报· 2025-07-14 01:27
科创板改革配套业务规则 - 上交所正式发布《科创成长层指引》《预先审阅指引》和《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指引》等科创板改革配套业务规则 [1] - 科创成长层的设立有利于维护市场稳定,减少改革阻力,为增量制度改革提供可控的"试验空间" [1] -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便于投资者识别风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1][2] 科创成长层 -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的未盈利科技型企业 [2] - 纳斯达克2019年以来IPO企业中超过50%未盈利,合计融资额占比超过80% [2] - 科创成长层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创新企业提供适配的资本市场平台,彰显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 [2] - 上交所吸收采纳40余条意见建议,明确科创成长层调出标准中有关指标的计算口径 [3] - 科创成长层股票简称后增加特殊标识"U",新注册股票标签为"成",存量股票标签为"成1" [3] 预先审阅机制 - 科创板试点预先审阅机制,上交所将在企业正式申报IPO前对申请文件进行把关,提高申报质量和审核效率 [5][6] - 预先审阅过程、结果及相关文件不对外公开,待正式申报时再披露问询和回复文件 [6] - 预先审阅机制可帮助优质科创企业减少正式审核程序中的负担 [6] - 预先审阅期间信息披露义务不减损,上交所将严格遵循现有规则开展审核工作 [6][7]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 - 上交所制定《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指引》,鼓励企业自主认定、自愿披露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信息 [8] -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具有专业判断能力,可帮助监管层和市场快速识别具备成长潜力的企业 [8][9] - 科创板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仅针对第五套标准企业开展小范围试点,不构成新的上市条件 [9] -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有助于引导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9]
上交所明确科创成长层标准 多方协力推动改革尽快落地见效
中国新闻网· 2025-07-14 00:55
科创板改革核心内容 - 上交所发布《科创成长层指引》等配套规则以落实证监会《科创板意见》[1] - 改革聚焦增强科创板对科技企业的制度包容性 突出支持未盈利科技型企业[1] - 采取"新老划断"安排 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自动进入科创成长层 新注册企业上市即纳入[2] 科创成长层实施机制 - 存量企业调出条件维持上市后首次盈利 新注册企业调出条件提高以加速研发拓展[2] - 调出流程执行时效为2个交易日 同步加强异常交易监管打击违法违规行为[2] - 未新增个人投资者门槛 维持50万元资产+2年经验要求 但需签署新注册企业风险揭示书[3] 信息披露与审核创新 - 强制要求科创成长层企业披露未盈利风险、技术研发风险等关键信息[3] - 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 重点规范适用情形、文件质量、程序及信披管理[3] - 持续督导机构需强化履职 交易所将严格监督信息披露真实性[3] 改革推进计划 - 优先推动标志性案例落地 强化规则与市场技术要素协调[4] - 加强规则宣传解读 促进市场主体理解适用并凝聚共识[4] - 提升一线监管效能 维护市场平稳运行以保障改革环境[4]
科创板改革“1+6”新政配套业务规则落地
证券日报· 2025-07-14 00:10
科创板改革新政 - 上交所发布3项新业务指引和2项修订业务指南,包括《科创成长层指引》《预先审阅指引》《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指引》等,深化科创板改革[1] - 证监会6月18日发布《科创板意见》,明确提升科创板服务科技创新发展质效,上交所将全力推进配套规则落地见效[1][2] - 改革重点包括推动典型案例落地、加强规则宣传解读、提升一线监管质效以维护市场平稳运行[2] 科创成长层制度 - 科创成长层精准支持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自动进入该层,新注册企业上市即纳入[3] - 调出条件实施"新老划断":存量企业调出条件为首次盈利,新注册企业需满足最近两年累计净利润≥5000万元或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收≥1亿元[3] - 个人投资者门槛保持"50万元资产+2年经验",但需签署专门风险揭示书投资新注册未盈利企业[3] - 股票标识优化:新增"U"标识,新注册企业标签为"成",存量企业标签为"成1"[4] IPO预先审阅机制 - 试点预先审阅机制,适用于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或需保密上市计划的企业,审阅意见不构成上市条件确认[4][5] - 预先审阅程序参照正式审核流程,文件需履行保荐人质控、内核程序,审阅结果在正式申报时公开[5] - 机制有助于减少正式审核负担,提升审核效率,增强科创板国际竞争力[6]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 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要求机构近5年投资5家以上科创板上市企业或10家以上境内外主要交易所上市企业[7] - 机构需在IPO申报前24个月持续持有≥3%股份或≥5亿元投资额,禁止突击入股[7] - 机构认定仅作为审核参考,不影响上市标准,但需承担虚假陈述、利益输送等法律责任[7][8] - 科创板已上市企业中约90%曾获私募基金投资,制度有望形成风险绑定效应[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