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轮经济
搜索文档
2025上海国际邮轮节开幕,“邮轮+”服务与特色活动齐上阵
国际金融报· 2025-06-12 16:42
上海国际邮轮节启动 - 2025上海国际邮轮节于6月12日在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启动 活动将持续至9月30日 涵盖商旅文体展等多种主题活动 [1] - 活动旨在推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落实 发挥邮轮高端消费载体作用 促进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 助力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4] - 海关总署希望邮轮节成为促进邮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推动产业融合与业态创新 完善国际化服务体系 [4] 邮轮产业数据与合作 - 2025年上半年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接靠邮轮137艘次 接待游客约93万人次 同比分别增长85%和57% [4] - 上海倡议与天津 深圳等9城市建立"邮轮+消费城市联盟" 推动港口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4] - 长三角一体化方面 上海朱家角古镇 苏州吴江等推出"国际邮轮+江南古镇"线路 打造全域旅游体验 [5] 邮轮公司产品与服务 - 爱达邮轮发布暑期特色长航线 包括9天8晚的日韩深度游 首次造访日本北海道 同时推出"哪吒闹海"主题海上国潮文化体验 [6] - 爱达邮轮与东航 携程联合推出"航空+邮轮"双票联动新产品 2025年6月12日至12月20日可在携程一站式购买 [8] - 皇家加勒比推出新品牌 MSC地中海邮轮荣耀号7月13日回归 将推出中国大陆首个海上乐高巡游 蓝梦邮轮推出日本研学营及深度游航线 [8] 邮轮产业发展与活动 - 上海从"单一母港"向"多港协同"升级 歌诗达赛琳娜号带领近700位外国游客开启中国首个"多母港"航线 [9] - 上海重点商圈将推出邮轮主题市集 航海文化展等活动 市民可体验"邮轮+商圈""邮轮+非遗"等多元场景 [9]
“客从海上来”趋势明显,我国邮轮经济乘风破浪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1 11:47
邮轮市场复苏与布局 - 中国邮轮市场复苏回暖步伐加快,持续复苏的邮轮经济正成为文旅新热点,预计经过2024年和2025年两年的恢复和培育,中国邮轮经济将进入第二个黄金发展十年 [1] - 爱达邮轮宣布旗下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将在2027年4月至10月首次在天津运营,加码布局以京津冀为核心的北方市场 [1] -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邮轮母港,也是京津冀重要的海上客运通道,能够辐射北方众多省市 [2] 国产邮轮运营动态 - 爱达·魔都号首次在上海母港以外的中国港口城市亮相,以青岛为首站正式开启中国海岸巡游,青岛启程的两个航次共售出超9000个席位,其中4月6日首航航次开船一周前就已售罄 [1] - 爱达·魔都号将于6月末开启"哪吒闹海"夏日主题航季,推出沉浸式中国动画互动体验,并在2025夏季特色长航线中首度造访北海道,开启9天8晚的"盛夏北海岸"之旅 [1] - 爱达·地中海号在大连港国际邮轮中心启航,标志着大连在时隔五年之后重新开启邮轮航季 [2] 邮轮市场热度与增长 - 今年一季度我国国际邮轮运送旅客达到32.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67.8% [5] - "五一"假期期间,上海邮轮口岸迎来今年首次"四船同靠",天津港接连迎来"三轮同靠"和"双轮同靠"的盛景 [5] - 欧洲、北美邮轮类长线游产品在今年暑期预订中已崭露头角,很多7月初团期的邮轮游产品已经售罄 [5] 邮轮公司战略布局 - 歌诗达邮轮"赛琳娜号"将分别从上海、福冈、济州三地出发,开启三趟5天4晚的多母港运营航程 [6] - MSC地中海邮轮荣耀号将于7月13日再度回归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母港,开启运营13条暑期航次 [6] - 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谱号"将继续以上海、香港为母港,全年部署于中国市场,推出全新升级的特色周末航线和长航线 [6] 邮轮产业链发展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邮轮市场,国产大邮轮投入运营标志着中国在全球邮轮旅游产业链的地位前进了一大步 [6] - 邮轮经济带动港口补给、免税购物、岸上游等全链条消费,一艘邮轮相当于一座海上城市,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全套服务 [6] - 中国邮轮产业链实现了全线贯通和"0到1"的跨越,产业生态初具规模,构建了以文化、艺术、科技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发展生态 [7] 行业挑战与创新方向 - 中国邮轮市场同质化问题严重,价格战此起彼伏,需要提高邮轮吸引力并在产品创新上下功夫 [7] - 设计定制游、长航线以及搭载中华文化底蕴IP的邮轮文化产品有利于突破当前的存量竞争 [7] - 需要持续培育邮轮文化、畅通游客通关环境、提升邮轮船供便利度等 [7]
“爱达·地中海”号邮轮从大连港鸣笛启航 东北唯一国际邮轮始发港再启新程
证券日报网· 2025-05-28 14:42
邮轮行业动态 - 国际邮轮"爱达.地中海"号于5月27日从大连港启航,搭载2600余名游客前往日本福冈和韩国济州,完成5天4晚的邮轮之旅,这是大连港时隔五年后再次迎来国际邮轮始发启航 [1] - 该邮轮还将于5月31日和6月4日以大连为始发港再运营两个5天4晚航次,并计划在9月1日、9月5日再次回到大连始发运营 [2] - 大连市政府与中国旅游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与爱达邮轮举行了首航纪念旗和纪念品互赠仪式 [2] 邮轮公司信息 - "爱达.地中海"号隶属于中国邮轮自主品牌爱达邮轮有限公司,全长292米,总吨位8.6万吨,最大载客量2680人,拥有1057间客房,素有"艺术之船"的美誉 [2] - 中国旅游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华夏国际邮轮董事长石善博表示,该邮轮首次以辽宁大连为母港开启首航,展现了辽宁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的影响力 [1] 地方政府规划 - 大连市将强化政策引领,制定邮轮经济发展规划,出台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开通日韩黄金航线,探索全球航线经停港潜力 [1] - 大连市计划以邮轮为纽带、以赛事为亮点、以文化为底色,打造"邮轮+文旅"的全产业链生态 [1] - 大连市将进一步优化配套服务和营商环境,加快东北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邮轮城市建设 [2] 港口优势 - 大连港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国际邮轮始发港,邮轮接靠服务经验丰富,独享广阔的东北邮轮旅游市场 [2] - 大连港国际邮轮中心代表与"爱达.地中海"号船长交换了铭牌 [2]
辽宁大连重启邮轮航季 “爱达·地中海”号首航大连港
中国新闻网· 2025-05-27 17:29
邮轮行业复苏 - 大连港时隔五年重新开启邮轮航季,"爱达·地中海"号搭载2600余名旅客首航日本福冈、佐世保和韩国济州,开启5天4晚国际航线 [1] - 2023年5月3日"芮吉塔号"邮轮搭载700名游客靠泊大连,为今年首艘访问港邮轮 [1] - "爱达·地中海"号是2020年后大连首次迎来国际邮轮始发航次,计划在5月27日、5月31日和6月4日运营3个航次 [1] 邮轮硬件与市场定位 - "爱达·地中海"号邮轮全长292米,总吨位8.6万吨,最大载客量2680人,配备1057间豪华客房,以"艺术之船"为特色 [1] - 大连港凭借深水港优势、完善设施及成熟母港基建,成为爱达邮轮布局北方市场的重要支点 [1] 区域经济影响 - 大连港作为东北唯一国际邮轮始发港,独享东北邮轮旅游市场,邮轮始发业务可加速城市经济发展并助推东北产业振兴 [2] - 2023年大连港预计接待15个邮轮始发和到访航次,市政府计划优化配套服务以建设东北亚特色邮轮城市 [2]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出境游市场持续升温叠加免签政策,推动外籍旅客来华旅游及国际邮轮航线加速恢复 [1] - 大连市将此次邮轮首航视为邮轮经济新起点,强调提升营商环境以增强国际影响力 [2]
走近大国重器丨探访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26 07:41
邮轮建造进展 -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完成坞内起浮,整体进度超过70%,全面转入内装和系统调试阶段,预计2026年底交付,2027年在广州开启国际航线[5] - 邮轮总吨位增加6400吨至14.19万吨,总长度增加17.4米至341米[6] - 设计建造总周期预计比第一艘邮轮缩短8个月[8] 设计升级与技术创新 - 全船布局全新设计,公共区域面积扩大约3000平方米,增加19间客房及多种新套房房型[7] - 融合海上丝路和岭南风情等中国文化元素,与首艘邮轮的敦煌风格形成差异化[7] - 开发三维模型协同平台,推广移动端全三维电缆敷设技术,升级设计数据服务平台,缩短协同设计周期[11] - 搭载智能导航系统,结合雷达、AIS和AI算法,支持自动驾驶功能,提升航行安全性和效率[11] - 部署5G天线和轻量级5G核心网络,为乘客提供高速网络服务[11] 产业链带动效应 - 邮轮建造带动船舶修造、母港、零售、金融等14个相关产业链,形成1:14的经济带动效应[14] - 一艘大型邮轮涉及约400家一级供应商,800-1200家二级供应商,以及数千家三级供应商[14] - 建造高峰期每天有近4000人上船工作,带动约4000个家庭的相关经济活动[14] - 目标在第三艘大型邮轮建造时将全船国产化率提升至80%左右[15]
靠文化破圈,游轮又火了
投中网· 2025-05-25 13:32
邮轮旅游市场现状 - 2024年春运期间邮轮旅客运输量达17.2万人次,同比增长145.6%,五一假期上海邮轮口岸单日出入境人员近3万人次,创3年新高[5] - 中国邮轮市场同质化问题突出,日韩航线高度重叠,服务项目大同小异,难以满足新一代消费者对差异化体验的需求[7] - 2024年中国出境游达1.46亿人次,接近疫情前水平,游客更关注景点吸引力和文化差异[7] 价格竞争与文化转型 - 2024年暑期邮轮市场出现低价甩舱现象,部分航线价格跌幅达30%-60%,有公司单暑期亏损数百万元[8] - 皇家加勒比、MSC地中海邮轮等通过"第三第四人免船票"、免费wifi等促销手段刺激预订[8] - 文化跨界成为新策略,故宫IP、《黑神话:悟空》、电影《哪吒2》等成功案例验证文化要素激活消费的能力[8] 文化跨界实践案例 - "爱达·魔都号"推出民歌主题、茶文化主题航次及海上读书节[9] - "MSC荣耀号"开设国学主题航次,涵盖汉服、非遗等传统文化元素[9] - "招商伊敦号"推出"中国探索之旅"航线,面向国际游客展示沿海城市文化[9] - "蓝梦之歌"号启动33晚超长航线,复刻郑和下西洋路线[9] 亲子游市场发展 - 2024年暑期亲子客群订单占比达35%,研学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75%,其中国内研学游人数增长2倍[11] - "爱达·魔都号"推出《爱达山海经·奇幻之旅》舞台剧、"小小航海家"活动及敦煌艺术展等亲子项目[12] - "MSC荣耀号"升级乐高海上乐园,开设航天器探秘、海洋生物探索等主题大师课[12] - 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谱号"与巧虎合作,打造主题客房及互动活动[12] 市场挑战与机遇 - 中国邮轮市场发展不足20年,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2024年1月才投入运营[16] - 价格敏感度高,舒适体验人均需5000元以上,年轻消费者偏好低价旅游方式[17] - 体验痛点包括上下船排队时间长、餐厅服务滞后、岸上观光体验欠佳等[17] - 福建泉州蟳埔村凭借非遗簪花吸引春节假期客流量43.18万人次,日均5.4万人次[18] - 上海邮轮文化旅游节推动"邮轮经济"上岸,结合商旅文体活动发展特色产业[18] 未来发展方向 - 需深度设计文化体验,确保自然衔接和持续创新,避免新一轮同质化竞争[19] - 服务品质与文化创新需同步发力,才能真正推动邮轮旅游走向大众市场[19]
靠文化破圈,游轮又火了
36氪· 2025-05-23 14:29
邮轮旅游市场复苏与增长 - 春运期间邮轮旅客运输量达17.2万人次,同比增长145.6% [1] - 五一假期上海邮轮口岸单日出入境人员近3万人次,创3年新高 [1] - 2024年中国出境游达1.46亿人次,接近疫情前水平 [4] 邮轮行业面临的挑战 - 同质化问题严重,日韩航线高度重叠 [4] - 2024年暑期部分航线价格跌幅达30%-60%,有公司亏损几百万元 [5] - 价格敏感度提升,邮轮企业开启降价模式 [5] 文化跨界成为新趋势 - 推出非遗、汉服、商业IP等主题旅游产品 [1] - "爱达·魔都号"推出民歌、茶文化、读书节等主题航次 [7] - "MSC荣耀号"开启"国学"主题航次 [7] - "招商伊敦号"推出"中国探索之旅"航线 [7] - "蓝梦之歌"号复刻郑和下西洋航线 [7] 亲子游市场崛起 - 2024年亲子客群暑期整体订单占比达35% [11] - 研学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75% [11] - "爱达·魔都号"推出《爱达山海经·奇幻之旅》等亲子活动 [12] - "MSC荣耀号"开设"360°乐高海上大师课" [14] - 皇家加勒比与巧虎合作打造主题航次 [14] 邮轮旅游发展现状 - 中国市场发展不足20年,仍处于初期阶段 [17] -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2024年投入运营 [17] - 价格因素制约普及,人均花费需5000元以上 [19][20] - 体验环节存在排队时间长、服务滞后等痛点 [20] 文化跨界的机遇与挑战 - 文化元素能有效提升旅游产品吸引力 [22] - 上海邮轮文化旅游节推出新产品 [23] - 需避免新一轮同质化竞争 [25] - 服务品质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25]
“坐着邮轮来中国”成新时尚:免签政策点燃全球游客的“东方热”
搜狐财经· 2025-05-18 13:02
邮轮经济复苏与政策红利 - 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2025年5月实现"四船同靠",单日出入境旅客近3万人次创三年新高,标志中国邮轮经济强劲复苏 [1] - 2024年5月15日起实施外国旅游团邮轮入境免签政策,带动文旅消费热潮,天津邮轮母港出入境邮轮数量同比增长67%,旅客量增长93% [2] - 免签政策推动"通关革命",外籍旅客通关时间从2分钟缩短至3-5秒,实现"靠港即下" [5] 文旅消费与区域联动 - 天津邮轮母港周边餐厅营业额涨幅超30%,入境游客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80% [2] - 上海推出16条定制化"一日游"线路,区域联动扩展至京津冀、长三角,形成"邮轮+岸上游"复合体验模式 [2][5] - 2024年免签入境外国人超2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123%,过境免签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适用口岸增至60个 [4] 文化体验与游客结构 - 青岛、景德镇、天津等地推出啤酒文化、非遗陶瓷、武术等特色项目,吸引40多个境外团组实现"文化+"沉浸式体验 [4] - 韩国游客带动上海外籍免签入境人数达167万人次,是2023年的47倍,"周五下班去中国"成国际社交热词 [4] 行业优化与服务升级 - 天津口岸启用自动巡检机器人构建智能查验体系,六部门联合推动文旅设备更新计划2027年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7] - 针对电子支付障碍和景区拥堵问题,鼓励旅行社错峰设计行程避开国内假期高峰 [7]
同比增长93%!天津邮轮经济交出亮眼成绩单
快讯· 2025-05-16 15:24
邮轮经济表现 - 天津口岸出入境邮轮近200艘次 同比增长67% [1] - 出入境邮轮旅客数量超35万人次 同比增长93% [1] - 外籍旅客达1.1万余人次 同比增长37.5% [1] 运营高峰事件 - 5月1日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实现"三轮同靠" 东疆边检站单日验放旅客1.5万余人次 [1] - 同日办理"240小时过境免签"旅客超400人次 创复航以来单日纪录 [1] - 5月6日"双轮同靠" 东疆边检站单日出境外籍旅客3000余人次 创口岸新高 [1] 典型航班数据 - "梦想"号邮轮单航次载运旅客2000余名 停靠天津国际邮轮母港 [1]
外国旅游团邮轮入境免签一年来 天津口岸旅客量同比增93%
中国新闻网· 2025-05-16 00:48
邮轮入境免签政策实施效果 - 天津口岸出入境邮轮近200艘次,同比增长67% [1] - 出入境邮轮旅客数量超35万人次,同比增长93%,其中外籍旅客1.1万余人次,同比增长37.5% [1] - "梦想"号邮轮载运2000余名旅客靠泊天津国际邮轮母港,体现政策实施首年成效 [1] 边检服务优化措施 - 采用随船查验模式,为4400余名旅客和1500余名船员提前采集证件信息,海上工作时长超40小时 [1] - 通过便捷通关验证码,旅客通关时间缩短至3-5秒,整体效率提升一倍多 [1] - 上线自动行进监护巡检机器人,构建"智能查验+人工服务"立体化通关体系 [2] 天津邮轮口岸运营数据 - 5月1日单日验放出入境旅客1.5万余人次,其中"144小时过境免签"旅客超400人次,创邮轮复航以来新高 [2] - 5月6日单日为3000余名外籍旅客办理出境手续,刷新天津口岸单日出境外籍旅客纪录 [2] - 近期实现"三轮同靠"和"双轮同靠",凸显北方邮轮枢纽地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