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开放
搜索文档
高水平开放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央视新闻· 2025-10-22 21:08
开放平台建设与制度创新 - 上海新增8个重点区域和5个国家级经开区为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推动从“单点试验”迈向多点联动的开放新阶段[3] - 上海自贸区发布实施数据出境管理办法及金融、贸易、航运三个领域的负面清单等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3] - 中国已设立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覆盖东西南北中,持续探索推动制度型开放[7] - 海南正瞄准12月18日全岛封关运作进行冲刺,系统性构建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自由便利流动的制度环境[9] 重点区域产业发展与外贸表现 - 2024年上海浦东新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8323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长11.7%[5] - 2024年广西全区口岸货运量较“十三五”末增长37.1%,有力保障中国—东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15] - 今年前三季度湖南省对非洲进出口445.2亿元,同比增长近两成[11] - 今年前三季度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经通道进出口达7024.2亿元,同比增长17%,规模创历史新高[13]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贸易便利化 - 西部陆海新通道已通达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79个港口[13] - 新疆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两个口岸在“十四五”期间中欧班列通行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外贸实现“三个千亿”目标跨越[11] - 郑州机场开通国际地区全货运航线46条,通达18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11] - 中越友谊关—友谊智慧口岸项目中方项目进入联调联试阶段,未来中越跨境贸易将实现全天通关不打烊[13] 区域合作与标准输出 - 湖南与28个非洲国家建立对口合作机制,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推动机电产品出口和非洲特色产品进口[11] - 辽宁大连自贸片区主动参与制定国际海事运输规则,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提升锂电池、特色食品等产品出口效率[7] - 山东青岛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集合海关、金融等专业服务机构,使油气等大宗商品贸易更加便捷[7]
【践行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央视网· 2025-10-22 20:43
上海自贸区扩容与制度创新 - 上海将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静安区等8个重点区域和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增设为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推动从“单点试验”迈向多点联动的开放新阶段[3] - “十四五”以来上海自贸区发布实施了数据出境管理办法及金融、贸易、航运三个领域的负面清单等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3] - 中国已设立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覆盖东西南北中,持续探索推动制度型开放[3] 区域开放平台与“一带一路”建设 - 海南正瞄准12月18日全岛封关运作进行冲刺,系统性构建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自由便利流动的制度环境[5] - 新疆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口岸在“十四五”期间中欧班列通行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外贸实现“三个千亿”目标跨越[5] - 河南郑州机场开通国际地区全货运航线46条,通达18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5] - 湖南与28个非洲国家建立对口合作机制,今年前三季度对非洲进出口445.2亿元,同比增长近两成[5]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贸易增长 - 西部陆海新通道已通达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79个港口,今年前三季度沿线省(区、市)经通道进出口达7024.2亿元,同比增长17%,规模创历史新高[7] - 重庆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新能源汽车南下[7] - 广西中越友谊关—友谊智慧口岸项目进入联调联试阶段,未来将实现中越跨境贸易全天通关[7]
洪俊杰: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与高水平对外开放
经济日报· 2025-10-22 08:03
国际格局演变 -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力量对比向更加均衡方向发展,传统西方发达国家影响力减弱,全球南方国家影响力提升 [2] -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背景下坚持高水平开放,成为全球公认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 [2] - 全球南方国家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集合体 [2] 经济发展范式调整 - 以人工智能、新能源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促进产业变革并重塑全球经济发展范式 [3] - 人工智能以数据、算力和算法为核心要素,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催生新型智能经济形态 [3] - 发展新型储能、先进核能与氢能技术,构建更加清洁低碳、稳定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能源范式向零碳化与智能化迈进 [3] - 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成为各国竞相布局的新赛道,高技术领域是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 [3] - 传统基于成本和效率的全球分工优势向更具韧性、更加智能、更注重安全的全球协同优势跃迁 [3] 高水平开放战略 - 通过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塑造发展新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5] - 在深度融入全球经贸体系过程中培育和塑造新的综合竞争优势,实现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6] - 以高水平开放参与国际合作、吸引全球智力要素,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注入外部动力 [6] - 以高水平开放驱动国内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加强全球布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竞争力 [6] 制度型开放举措 -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9] - 推动国内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与国际高标准对接,提升在新业态、新领域的国际规则话语权 [9] - 通过制度型开放破局突围,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10] - 深入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经济建设 [10] 区域开放布局 - 加强不同区域、各类平台间统筹兼顾和协同联动,完善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11] - 基于不同区域比较优势构建多层次开放体系,促进不同区域间优势互补与联动发展 [11] - 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的先行先试和产业集聚作用,推动开放平台功能互补、经验共享 [11] 全球合作与倡议 - 积极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优先辐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 [12] - 加快数字贸易、绿色贸易等新领域议题谈判,积极对接并引领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12] - 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提高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13]
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涉外法治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
陕西日报· 2025-10-22 07:11
会议核心内容 - 会议于10月21日召开,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关于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并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 [1] - 会议强调要将涉外法治工作作为更高水平法治陕西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1] - 会议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深化开展“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的部署要求 [1] 涉外法治体系建设 - 会议提出要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法治人才培养等工作 [1] - 目标是加快建设同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提升涉外法治工作水平 [1] 法律服务与企业发展 - 会议着力打造涉外法律服务高地,扎实做好涉外法律服务工作 [1] - 计划深入开展法律服务机构与“走出去”企业结对服务等活动,加大涉外法律服务供给力度,为“走出去”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 [1] 法治人才培养 - 会议提出要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深化“订单式”人才培养使用等模式 [1] - 目标是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涉外法治工作队伍,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作出贡献 [1] 参会机构 - 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涉外法治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西北政法大学有关负责同志以及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2]
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与高水平对外开放
经济日报· 2025-10-22 06:03
国际格局演变 -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力量对比朝向更加均衡方向发展,全球南方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影响力提升,传统西方发达国家影响力减弱 [2] -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背景下坚持高水平开放和深层次改革,成为全球公认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 [2] - 全球南方国家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集合体,将在维护世界政治稳定和推动全球治理公正合理化中作出重要贡献 [2] 经济发展范式调整 - 以人工智能、新能源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人工智能以数据、算力和算法为核心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催生新型智能经济形态 [3] - 发展新型储能、先进核能与氢能技术可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问题,构建清洁低碳、稳定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能源范式向零碳化与智能化迈进 [3] - 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成为各国竞相布局的新赛道,高技术领域是国际竞争最前沿,全球分工优势向更具韧性、智能、安全的全球协同优势跃迁 [3] 高水平开放战略 - 通过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提高发展内外联动性,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市场空间并优化要素资源配置 [5] - 在深度融入全球经贸体系和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过程中,不断培育和塑造新的综合竞争优势,实现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6] - 高水平开放是制度型开放、全方位开放,也是统筹发展与安全、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开放,需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并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9] 科技与产业创新 - 开放合作是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内在要求,通过高水平开放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吸引全球智力要素,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注入外部动力 [6] - 以高水平开放驱动国内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加强全球布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竞争力 [6] - 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经贸合作水平和能力,更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10] 全球治理与合作 - 以高水平开放促治理变革,倡导国际规则向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推动全球治理体系适应百年变局新形势 [7] - 积极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优先辐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加快数字贸易、绿色贸易等新领域议题谈判 [12] - 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为解决全球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贡献中国方案 [13] 区域开放布局 - 加强不同区域、各类平台间统筹兼顾和协同联动,坚持跨区域统筹协调,完善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10][11] - 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的先行先试和产业集聚作用,推动开放平台功能互补、经验共享、产业协作及异地共建 [11] - 基于不同区域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构建多层次开放体系,促进沿海、沿边、内陆间优势互补与联动发展,提升协同开放水平 [11]
“十五五”规划研究系列之四:“四中”前瞻:新“五年”的新期待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0 18:41
核心政策导向 - 2025年9月政治局会议突出“人民”与“公平”、“因地制宜发展”、“扩大高水平开放”、“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强化底线思维”等核心导向[1] - 会议将“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从“改革开放”板块中独立出来,预示“十五五”规划对此将有针对性安排[1][16] - “高水平开放”提法关键,结合国务院8月以“服务贸易”为主题的学习,“十五五”规划或重点丰富服务开放部署[16] 规划定位与目标 - “十五五”规划是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奋进的中间节点,既深化“十四五”规划,也进行中期检验[3] - 为实现2035年经济总量/人均GDP比2020年翻一番,“十五五”和“十六五”阶段需保持年均4.4%左右的经济增长(名义GDP增速约4%)[3][25] - 若2035年人均GDP目标达2.5万美元(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下沿),“十五五”和“十六五”名义GDP增速需在4.1%-5.5%左右(假设汇率6-7)[25] 改革任务与重点 - 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300多项改革任务要求2029年前完成,涵盖经济体制、科技人才、绿色转型、民生保障等15个关键领域[4][33] - “十五五”期间改革重点方向包括市场化改革(如全国统一大市场)、新质生产力培育、绿色低碳转型(非化石能源占比25%、单位GDP碳排降65%以上)及民生制度完善[4][33] 产业支持方向 - “十五五”产业规划中,“新质生产力”培育仍是重点,将延续“十四五”框架,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5][39] - 规划可能重点支持的行业包括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以及海洋经济、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6][46] - 2025年中央政治局4月集体学习主题为“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国务院集体学习强调服务消费、科技消费、服务贸易等,勾勒产业结构调整蓝图[5][42] 财政与资金支持 - 应对财政压力,两类增量资金已落地: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9月底成立,农发行已投放超千亿元)和预算内下达5000亿元地方债务结存限额[64] - 新增专项债发行中,特殊新增专项债占比显著,资金重点投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消费等基础设施和新兴产业领域[64]
转存!一张图了解四中全会
央视新闻· 2025-10-20 09:09
会议核心信息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今天至23日在北京召开 [1] 经济社会发展指导原则 - 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把党的领导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 [5] - 坚持人民至上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6] - 坚持高质量发展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7] -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扩大高水平开放 [8]
召开在即!一张图,带你了解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
第一财经· 2025-10-19 12:33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 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 [5] - 主要议程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5] - 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5] 经济社会发展指导原则 - 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 [6] - 坚持人民至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7] - 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8] -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 [9]
全球进口精品展在武汉启幕
搜狐财经· 2025-10-15 23:54
展会活动概况 - 全球进口精品展于10月14日在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跨境购品源生活广场启动 [1] - 超过20家企业携众多国际品牌集中亮相 [1] - 展会设立北欧特色馆、欧洲风情馆、全球精品馆等主题展区 [5] 湖北省外贸与进口表现 - 湖北省已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 [3] - 2024年1-8月全省进出口总值达5464亿元 其中进口1566亿元 同比增长12% [3] - 消费品进口增幅达18% [3] 承办企业业务发展 - 湖北文旅集团自2022年成立以来 2024年实现进出口额301亿元 成为湖北外贸增长重要引擎 [3] - 湖北国贸集团构建线上线下融合跨境服务体系 线上平台覆盖母婴 美妆 家居等多品类进口商品 [3] - 线下建成全省首家跨境电商即买即提购物广场 展示面积超5000平方米 汇集超3万种进口免税商品 [3] 展品与品牌规模 - 展会涵盖化妆品 护肤品 服饰 包包 食品 酒水等多元品类 [5] - 汇聚20多家知名企业 50多个欧洲品牌 300余件精选商品 [5] - 北欧特色馆呈现极简优雅家居设计 绿色创新环保科技 纯净健康食品保健品 [6] 宏观经贸背景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口额达13.66万亿元 [5] - 积极扩大进口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内容 [5] - 中国与北欧国家经贸合作基础深厚 特色鲜明 [5]
海南这五年: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成果丰硕
中国新闻网· 2025-10-15 18:13
自贸港建设核心进展 - 海南自贸港建设从“顺利开局”到“成型起势”,进入“全岛封关运作”新阶段,将于今年12月18日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1][3] - 以“零关税、低税率”和“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已初步建立 [3] - 全国首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首个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出台实施,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实施范围扩大至全岛 [3] 政策实施成效 - “零关税”三张清单进口货值270.6亿元,减免税款50.9亿元 [4] -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累计内销110.8亿元,免征关税8.6亿元 [4] - “零关税”药械申报总货值2.72亿元,减免税款约3469万元 [4] 对外开放突破 - 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20年的933.3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2778.9亿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年均增长31.3%和32.3% [6] - 前四年实际使用外资1667亿元,年均增长15.8%;境外直接投资95.76亿美元,年均增长55.49% [6] - 176个国家和地区在琼投资,86个国家可免签入境海南 [6] 科技创新与重点改革 -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速连续3年位列全国第一,国家级科创平台基地数量实现翻番,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接近翻番 [6] - 累计培育形成制度集成创新案例21批173项,成立全国首个省级营商环境建设厅 [6] - 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极简审批条例,建立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 [6] 绿色低碳发展 - 全省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9.4%,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达99.87% [7] - 博鳌零碳示范区降碳达99%,清洁能源发电量和装机占比分别超过70%和80% [7]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60.7% [7] 产业体系发展 - 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占全省GDP比重将近七成 [9] - 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建成并进入常态化发射阶段,离岛免税销售额占全球免税市场比重超过8% [9] - 超510款特许药械、35家医疗机构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落地 [10] 基础设施与区域协调 - 2024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近5000万人次,高铁里程达653公里,公路网里程超4.2万公里 [10] - “三极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战略落地实施,初步构建“两环”旅游公路体系 [10] - 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08%,建成1800多个美丽乡村、300个和美乡村,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1 [10] 民生福祉改善 - 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5.25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学率等多项教育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11] - 4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地建设,人均预期寿命达80.5岁,常住人口增加53万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