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
搜索文档
贸易战下美国农民急了!大豆王牌让特朗普团队态度软化
搜狐财经· 2025-10-05 20:33
文章核心观点 - 大豆贸易成为中美贸易争端的焦点,中国作为全球最大买家拥有显著市场优势,迫使特朗普团队在谈判中态度软化 [1][7] - 美国大豆行业因失去中国市场面临严重危机,农民承受价格低迷、仓储爆满和市场份额永久丧失的压力 [1][3][6] - 全球大豆市场格局发生转变,中国通过增加从巴西、阿根廷等国的进口减少对美依赖,美国大豆全球产量占比从34.2%降至28.3% [3][9] 大豆市场供需格局 - 中国是全球大豆出口的最大买家,每年采购量占全球大豆出口总量的60%左右 [3] - 历史上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约占其总进口量的五分之一,同时占美国大豆出口量的一半 [3] - 大豆市场是典型的买方市场,中国拥有绝对话语权,巴西和阿根廷等国正趁机向中国大量出口大豆 [3] 美国大豆行业现状 - 当前中国未购入一船美国大豆,导致美国农民仓库堆满大豆,面临价格低迷和成本高昂的双重压力 [1][4] - 美国大豆协会及农民强烈敦促政府迅速解决贸易冲突,担心将永久失去中国市场份 [4] - 农民更希望从稳定市场获利而非接受政府补贴,贸易战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和仓储爆满 [6] 中美贸易谈判动态 - 特朗普团队态度从咄咄逼人逐渐软化,开始接受与中国平等谈判,并承诺用部分关税收入补贴农民 [6][7] - 中美领导人会晤将重点讨论大豆问题,但解决美国关切需先解决中国关切 [7] - 中国的稀土政策和大豆进口策略让美国忌惮,美方可能通过让步换取合作 [7] 全球市场格局变化 - 中国进口大豆主要用于榨油和饲料加工,2018年贸易战后迅速调整策略,减少对美依赖 [9] - 美国大豆占全球产量的比例从2018年的34.2%下降至目前的28.3% [9] - 中国对大豆需求随生活水平提高而增加,其进口策略调整直接改变了全球大豆市场格局 [9]
“这是我从业30年来最严峻的局面”
搜狐财经· 2025-10-05 19:19
行业经营状况 - 行业正面临从业30年来最严峻的局面 [1] - 大量葡萄因卖不出去而不会被采摘、压榨或酿造,只能留在枝头腐烂 [3] - 不少种植者选择放弃在收获季管理葡萄园,或仅做最低限度的维护,只为让葡萄藤撑到下一年 [3] - 绝大多数葡萄农都在为如何活下去苦苦挣扎,少数维持经营者多因早年与酒厂签有长期收购合同 [3] 市场与销售表现 - 造成困境的直接原因是库存积压和销售低迷,越来越多酒厂不愿收购葡萄 [5] - 过去三年美国葡萄酒需求和出货量持续下滑 [6] - 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关税政策导致危机进一步加剧 [5] 国际市场竞争 - 关税战引发贸易战,导致美国葡萄酒在海外售价大幅上升,很多买家转向智利、澳大利亚或欧洲供应商 [5] - 加拿大作为美国葡萄酒最大出口目的地(占其总出口量30%以上),采取反制措施将美国产葡萄酒从货架上全部撤下 [5] 宏观经济与消费趋势 - 美国整体经济状况不佳导致消费者消费习惯改变 [5] - 与啤酒或烈酒相比葡萄酒价格相对较高,当前经济压力下消费者很难将有限的可支配收入花在葡萄酒上 [6]
中美关税战打了6个月,美国牛肉在华市场份额被澳大利亚抢走
搜狐财经· 2025-10-05 13:08
美国牛肉对华出口暴跌 - 9月美国牛肉对华出口额从每月平均1.2亿美元骤降至800万美元 降幅超过90% [1] - 自7月起出口开始下降 7月出口额仅810万美元 8月略回升至950万美元 但仍远低于历史水平 [3] - 数百家美国牛肉企业的对华出口注册资格于2025年3月到期后未获续期 导致货物滞留港口无法入关 造成直接损失 [10][11] 澳大利亚牛肉填补市场空白 - 澳大利亚牛肉对华出口在7月突破2.2亿美元 超过美国同期出口额的两倍 [7] - 过去几个月澳大利亚牛肉对华出口增长3亿美元 完美填补了美国留下的市场空缺 [16] - 澳大利亚增加从达尔文 布里斯班和悉尼等港口的出口频次 并在服贸会上签署15项协议以巩固中国市场 [12] 贸易政策的市场反噬效应 - 美国发起的关税战对自身造成巨大伤害 市场在供应商退出时迅速寻求替代者 [4][8] - 中国有足够的市场能力更换供应商 美国盟国不会因政治原因放弃自身经济利益 [24] - 美国大豆出口出现空前危机 2025年对华大豆出口订单为零 为二十年来首次 [19] 供应链重构的行业趋势 - 中国进口总额未受显著影响 但供应商结构发生变化 供应链重构已成不可逆趋势 [19][26] - 消费者对牛肉产地不敏感 更关心产品能否按时到货 促使超市将产地标签从美国改为澳大利亚 [6] - 全球化背景下 任何试图通过贸易战获利的做法最终将伤害自身 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削弱 [18][26]
特朗普宣布月底和中方见面,关键时刻,普京改口,宣布不反美元
搜狐财经· 2025-10-05 03:40
中美大豆贸易动态 - 中国在2025年新销售季未向美国下达任何大豆订单,为自1999年有记录以来的首次归零 [3] - 2024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2213万吨,占美国出口总量的48%,价值超过120亿美元,但2025年7月中国仅进口42万吨美国大豆,8月订单彻底消失 [5] - 作为反制措施,中国将美国大豆关税提升至23%,而巴西大豆关税仅为3%,导致价格劣势 [8] 美国大豆行业影响 -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价格从2024年12月的每蒲式耳13.5美元跌至9.8美元,跌幅达27% [5] - 库存积压可能导致美国农民每英亩损失100至150美元 [5] - 艾奥瓦、伊利诺伊等农业州是共和党铁杆票仓,特朗普在2024年仅凭这些州3.2万票的微弱优势获胜,豆农集体向白宫施压 [8] 中国大豆供应链战略 - 2025年前8个月,中国累计进口大豆7331.2万吨,同比增长1.8%,8月单月进口量创历史第二高 [12] - 中国转向南美市场,2025年4月一次性采购巴西240万吨大豆,8月进口总量达1227.9万吨,其中85%来自巴西 [8] - 2024年,巴西大豆占中国进口份额的69.16%,美国份额降至22.83% [12] 全球贸易格局与货币结算 - 中巴签订本币结算协议,人民币支付比例达41% [12] - 中国扩大从阿根廷、俄罗斯进口大豆,2025年前5个月,俄罗斯对华大豆出口暴涨320% [12] - 俄中贸易中本币结算比例虽超90%,但人民币主要用于对华采购,难以在国际流通 [14] 中国粮食安全基础 - 2024年中国粮食总产量7.065亿吨,连续9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 [14] - 大米、小麦自给率逼近98% [14] - 大豆虽依赖进口,但主要用于榨油和饲料,国家储备粮可覆盖45天需求 [14] 美国贸易政策与外交压力 - 2025年4月,特朗普对全球征收“对等关税”,中国商品被加征50%关税 [5] - 特朗普试图组建“关税联盟”施压欧盟和G7对中国加税,但遭德国总理默茨拒绝 [10] - 联邦法院在8月28日裁定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越权违法”,要求90天内整改 [10] APEC峰会前的地缘政治态势 - 特朗普要求中国将大豆订单“翻三倍”,以缩小贸易逆差;中方则坚持“取消关税是前提” [16] - 美方谈判代表面临来自供应链、农业州选情和法院裁决的三重压力 [18] - 巴西已锁定1200万吨对华供应协议,阿根廷暂缓出口税以抢占市场,中方掌握谈判主动 [18]
美财长提前官宣胜利,美国豆商有救?回头一看:是特朗普绷不住了
搜狐财经· 2025-10-05 03:05
美国大豆出口贸易状况 - 2025年1月至7月,美国对中国大豆出口总量为590万吨,同比减少39% [1] - 2025年前8个月,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量为2.18亿蒲式耳,较2024年同期的9.85亿蒲式耳出现断崖式下滑 [1] - 自9月起,中国采购美国大豆的记录清零,因进口需承担额外34%的关税 [1] 美国农业市场与产业链影响 - 美国全国大豆库存达到2200万吨的历史新高,其中至少700万吨为难以消化的死库存 [1] - 大豆期货价格从年初每蒲式耳12美元一路下跌至10美元出头 [1] - 农民面临每亩地亏损超过200美元的局面,玉米和小麦等关联作物价格也集体跳水 [1] - 信贷公司收紧信贷,物流公司削减班次,部分农场开始裁员,整个农业产业链受到冲击 [1][5] 贸易政策与政治背景 - 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1月20日签署文件加征关税,农产品成为目标,中国随后实施报复性关税 [2] - 美国农业对华出口预计2025年总值为170亿美元,较2024年减少30%,较2022年减少超过一半 [2] - 农业州是特朗普的重要票仓,2024年大选特朗普在明尼苏达、艾奥瓦等州获得77%的选票,但当前政策导致农民不满,对中期选情构成压力 [2][6] 政府应对与市场反应 - 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于10月2日宣布,将在APEC峰会期间与中方进行第五轮贸易谈判,重点讨论农业问题 [3][8] - 贝森特表态后市场出现小反弹,大豆期货价格短暂上涨0.5美元 [3] - 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曾推动补贴法案,但效果有限,市场反应不温不火,芝加哥交易所大豆价格在10月4日收盘于每蒲式耳10.2美元 [8] 中国进口策略与全球市场格局 - 中国将大豆采购重心转移至南美,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供应充足且价格稳定 [1][9] - 巴西2025年大豆出口创下纪录,阿根廷大豆在9月份直接抢夺了美国市场份额 [5] - 中国实施进口多元化战略,在关税战后基本放弃美国货,转而标购南美报价,以保障粮食安全并维持博弈筹码 [9] 历史背景与行业困境 - 当前情况与2018-2019年贸易战初期类似,当时美国大豆对华出口也曾腰斩,农民依赖政府补贴 [5] - 2025年美国大豆收获季面临有货无市的困境,欧盟等替代市场采购量杯水车薪 [5] - 信贷银行提高贷款门槛并关闭小分行,农民融资困难,导致农产品面临变质风险 [5]
大豆订单至今为零,特朗普想和中方当面谈谈,希望中方放美国大豆一马
搜狐财经· 2025-10-05 02:24
美国大豆行业危机 - 美国大豆对华出口遭遇严重危机,新一季采购中,往年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25%的中国市场彻底归零 [1] -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数据显示,对中国的大豆装船量连续数月显示为0.0,为二十年来首次在出口季出现如此漫长的空白 [3] - 大豆滞销引发全行业震荡,美国大豆期货价格三年暴跌40%,每蒲式耳10.10美元的价格已低于11.03美元的生产成本 [11] - 危机蔓延至肥料、机械、仓储、港口运输等关联产业,波及美国4000多亿美元经济链 [11] 中美贸易政策影响 - 当前局面源于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升级对华关税政策,中国随之采取反制措施,将美国大豆排除在主要采购名单之外 [3] - 由于中国对美豆加征34%的报复性关税,美国大豆在华价格比巴西大豆高出约20% [6] - 特朗普在2025年8月10日深夜通过社交媒体强烈呼吁,要求中国"火速加购4倍美国大豆",但未得到中方积极响应 [4] - 中方回应始终冷静,商务部在记者会上针对采购计划的提问,回应仅称"没有新计划,暂无采购信息" [12] 中国市场结构性转变 - 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地结构发生显著变化,2024年中国进口大豆1.05亿吨,其中巴西供应7465万吨,占比突破70%,而美国份额降至20%左右 [6] - 2025年上半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量暴跌88%,仅300万吨,同期巴西对华出口达3850万吨 [6] - 2025年8月中国大豆进口量达1227.9万吨,连续第四个月创同期新高,主要来源仍是巴西 [6] - 巴西大豆不仅没有额外关税壁垒,进口成本低15-20%,且供应稳定、运输渠道成熟,中国油厂测算显示,从巴西或阿根廷进口能便宜200元/吨,且能更快送达 [6] 中国供应链多元化战略 - 中国企业过去十年投资巴西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中粮集团在桑托斯港建设的5亿美元终端于2025年投入使用 [8] - 中国拓展阿根廷、俄罗斯、加拿大等新供应源,2025年9月,阿根廷宣布临时取消大豆出口关税,中国油厂迅速采购10-15船阿根廷大豆 [8] - 中国实施"大豆振兴计划",黑龙江、内蒙古等主产区亩产较五年前提升15%以上 [9] - 2025年前8个月,中国累计进口大豆7331.8万吨,同比增长4.03%,显示供应并未因减少美国进口而紧张 [9] 美国农业政治经济压力 - 艾奥瓦、伊利诺伊等农业大州作为关键摇摆州,其大豆种植者是特朗普的核心支持群体,2025年以来,这些地区的农民通过游行、联名信等方式表达不满 [4] - 美国农场局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农场破产数量上升55%,2025年第二季度中西部豆农家庭收入同比下滑超30% [4] - 白宫内部评估补贴方案,农业部起草紧急援助草案,计划通过现金补贴、信贷贴息等方式补偿农民损失,但财政赤字高企、国会党派对立,使补贴政策推进困难 [11] 贸易逆差的结构性矛盾 - 2024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额仅128亿美元,在双方数千亿美元贸易额中占比有限 [14] - 中国进口核心集中在高科技产品、先进制造设备等领域,美国长期限制这些产品对华出口,导致贸易结构性失衡 [14] - 分析师指出,特朗普要求中国将订单增至四倍(约8800万吨)几乎不现实,这接近美国全年出口量的两倍,而中国全年大豆需求在1亿吨左右 [12]
特朗普打算月底和中方见面,希望中国网开一面,放美国大豆一马
搜狐财经· 2025-10-05 00:59
先捋捋贸易战的来龙去脉。2018年特朗普政府启动对华301调查,指责中国知识产权问题,然后甩出关税大棒。第 一轮对500亿中国货加25%,中国反手对美大豆猪肉等农产品加征25%。大豆首当其冲,中国一年进口上亿吨,美 国占大头,2017年卖给中国32.9百万吨,值140亿刀。结果呢,2018年订单腰斩到16.6百万吨,后半年更惨,基本 停摆。中国买家算账,加税后美国豆每吨贵30刀,转头找巴西,巴西产量蹭蹭上,2018年对华出口翻番到3100万 吨。 话说回来,这事儿得从头说起。特朗普最近在Truth Social上发帖,直奔主题,说美国大豆农民正吃亏,中国那边 纯粹是为谈判不买货,四周后他要跟中方见面,大豆就是头等大事。这话一出,立马搅动中西部农场圈子。眼下 是2025年10月初,秋收刚落幕,美国大豆堆仓库里卖不动,中国买家零订单,这场景跟六年前贸易战那会儿一模 一样。农民们盯着期货价往下掉,心知肚明,这回关税又起火,巴西和阿根廷的豆子抢了先机。 美国农民傻眼了。中西部伊利诺伊、艾奥瓦、北达科他这些州,大豆是支柱产业,占全国产量的40%。仓库豆子 发霉,价格从每蒲式耳10刀跌到8刀,协会数据说2018年损失超1 ...
美国农民还没有意识到:中国一粒大豆都不买了,是个历史的转折点
搜狐财经· 2025-10-04 17:48
美国大豆出口现状与困境 - 2024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高达2214万吨,但自2025年5月起,中国买家已完全停止新订单,导致新季对华销量为零[2] - 美国大豆库存积压,价格从每蒲式耳10美元以上跌至勉强8美元,2025年上半年整体出口下滑,对华市场份额从上年的20%跌至谷底[2] - 当前关税累加至34%,加上增值税和最惠国税,导致美国大豆对中国进口商而言每吨贵了20多美元,失去价格竞争力[4] 历史背景与结构性问题 - 2018年贸易战曾导致美国农业损失260亿美元,大豆行业首当其冲,目前情况更为严峻[4] - 美国大豆长期过度依赖单一中国市场,过去20年中国从美进口比例从41%降至2024年的21%,并在2025年直接清零[8] - 美国大豆年产量约1.2亿吨,而中国年进口量超过9000万吨,失去中国市场相当于失去四分之一的出口份额[6][8] 中国进口策略的转变 - 中国积极推动进口多元化,2025年上半年进口大豆4937万吨,其中巴西占71%,阿根廷份额升至15%,美国采购几乎为零[10][12] - 2024年中国进口1.05亿吨大豆,巴西供应7465万吨,美国份额仅剩两成;2025年进一步引入俄罗斯、乌克兰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源[14] - 中国企业采用人民币结算、期货锁价等策略规避风险,阿根廷于2025年9月取消大豆出口税后,中国买家在两天内敲定130万吨订单[12][14] 南美生产国的崛起 - 巴西大豆产量全球第一,超过2亿吨,占全球产量的52%,而美国占28%,南美在产量和季节上具备优势[12][16] - 价格优势明显,巴西大豆价格为每吨439美元,比美国豆便宜21美元,促使中国进口商迅速转向[12] - 2025年8月中国单月进口大豆1227万吨,创历史第二高,主要货源来自巴西和阿根廷[12] 中国国内产业的发展 - 中国国内大豆产量持续提升,2023年达到2171万吨,亩产183公斤创下新高,种植面积回升至1958年水平[18] - 推广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覆盖17省1500万亩,例如山西2023年投资1.64亿元补贴82万亩试验田,实现农民收入翻番[18] - 计划在十年内将国内产量提升至3600万吨以上,自给率从16%向20%迈进[18] 全球市场格局的重塑 - 市场格局从美国一家独大转向南美主导,供应更稳定,价格更可控,形成了巴西为核心、阿根廷补充、其他国家兜底的多元体系[16][20]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大豆进口量增长1.8%,价格稳定,确保了国内肉类供应和大豆非主粮用途的稳定[20] - 美国豆农尝试转向印度(年需500万吨)或开发生物燃料,但效果有限,2025年第一季度已出现破产案例[22]
美国豆农急寻其他市场,但发现加起来都不够中国的零头…
观察者网· 2025-10-04 17:43
中美大豆贸易格局变化 - 近30年来中国进口商首次未在秋季美国大豆收获季下单采购 转而从南美采购大豆 [1] - 中国采购量通常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约45% 并在10月初前敲定年度所需美国大豆的40%左右 [1] - 美国对中国大豆出口量在1至7月同比下降39%至590万吨 出口额下降51%至25亿美元 导致美国农户损失数十亿美元潜在营收 [1] 美国寻求替代市场的努力与局限 - 美国试图向尼日利亚、越南、孟加拉国等非传统买家寻找替代市场 但无法弥补中国订单流失的损失 [1] - 美国对孟加拉国大豆出口量增加至略超40万吨 但仅为中国常规需求的一小部分 [2] - 尽管对越南、埃及、泰国和马来西亚出口有所增长 但美国大豆总出口量较上年仍下降8%至1890万吨 [2] -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首席执行官坦言中国市场规模太大 难以一夜之间找到替代者 [6] 美国农业及相关产业面临的压力 - 伊利诺伊州种植者今年平均每英亩面临高达64美元的损失 源于大豆价格低迷与出口疲软 [3] - 全球农业机械巨头凯斯纽荷兰工业集团在截至6月30日的六个月内农业业务净销售额同比下降20% [7] - 公司首席执行官直言只有当中国真正开始下单时好消息才会到来 [9] 潜在市场与政策应对 - 美国农业部长宣称中国台湾地区承诺未来四年采购价值10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 但被指存在误导性 [6] - 特朗普政府正考虑向美国农民提供100亿至140亿美元的援助 资金可能来自关税收入 [9] - 美国财政部长预测中美下一轮贸易谈判将取得相当大的突破 并可能讨论农产品采购事宜 [10]
中方说到做到订单归零,美国尝到反华苦果,特朗普想让中国帮一把
搜狐财经· 2025-10-04 12:44
在经历了与中国的贸易摩擦后,美国开始意识到中国的重要性,试图重新依赖中国来缓解困境。 10月1日,密歇根州的民主党州长格雷琴·惠特默在演讲中批评了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认为与盟友关系紧张是"不明智的"且"没有必要的",同时她指出, 中国从这些政策中受益最大。 同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他理解美国大豆农民的困境,因为中国出于谈判考虑停止购买美国大豆,导致美国农民"遭遇苦难"。他还提到,他不 会提供补贴,而是会在未来的谈判中要求中国遵守购买协议,帮助农民渡过难关。 从特朗普的言论中,可以看出两点:首先,他把美国豆农的危机归咎于中国;其次,特朗普显得过于自信。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在9月的农业展会上再次强调,美国的大豆产业正面临严重危机。他所持的报告中指出,美国大豆有一半依赖出口,而中国曾是最 大买家,购买了美国大豆的60%。但2025年,中国的订单栏竟然是"零",四周内美国农业部的数据也未显示任何来自中国的采购。 美国农民的绝望源于关税的影响,这种"零订单"并非偶然,而是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后果。2018年,特朗普第一次对中国加征关税时,拉格兰曾带着大豆 协会的请愿书警告说,这样会使行业损失接近200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