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GI
icon
搜索文档
哪吒汽车APP和官网已恢复正常,知情人士:之前断网因流量欠费,假期无人看管丨汽车交通日报
创业邦· 2025-05-05 18:08
哪吒汽车断网事件 - 哪吒汽车App及官网5月2日起出现断网问题 导致车主无法使用远程操控功能 官网也无法访问 [1] - 5月3日车主收到后台维护通知 目前服务已恢复正常 知情人士透露断网原因为流量欠费且假期无人看管 [1] - 哪吒汽车官网和App此前也曾出现异常 公司目前经营困难 仍在寻求融资解决债务问题 [1] 比亚迪员工持股计划 - 比亚迪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通过二级市场累计买入公司A股股票301 2万股 占总股本0 0991% [2] - 成交均价为357 59元/股 总成交金额达10 77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2] 极越汽车关联公司经营异常 - 极越CEO夏一平名下青岛集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和义乌集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原因为通过登记住所无法联系 [3] - 两家公司均成立于2023年10月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销售及充电设施运营等 [3] - 两家公司均由集度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法定代表人均为夏一平 [3]
AI Agent深度(二):2025 Agent元年,AI从L2向L3发展
东吴证券· 2025-05-05 16: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是Agent元年,AI正从L2向L3进化,由技术成熟、标杆产品出现、MCP协议普及和市场需求驱动[2] - Agent重要性在于深度自动化、通往AGI和重塑互联网入口,预计入口级通用Agent竞争2025年下半年开启[2] - Agent竞争格局是“巨头环伺,新锐突破”,大厂主导通用Agent,垂直领域有创新机会但面临通用Agent威胁[2] - 投资建议重视2025年Agent投资窗口,长期配置平台巨头,关注垂直领域领跑者,知识工作领域尤其是编程领域会最先落地[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为什么说2025年是Agent元年 - AI正从L2向L3进化,L3能自主规划和执行复杂任务,从“思考”走向“行动”[6][7] - 驱动力包括技术成熟,强大多模态基础模型和强化学习训练方法就绪;行业领导者推动,标杆产品验证;市场需求驱动,企业需要AI落地解决复杂业务问题[2][9][18] - MCP协议普及有助于推动Agent行业互联互通,解决交互碎片化和高成本问题[22] - 市场对AI需求从“尝试”到“落地”,渴望自动化复杂任务和显著提升生产力,Agent契合这些需求[40][41] - 只有同时具备对话、推理、长记忆和工具调用四项能力才能称之为Agent,工具调用是核心区分要素[43] Agent为何重要 - Agent带来深度自动化,能理解模糊指令,执行复杂认知型任务,打通端到端工作流,实现认知自动化[49] - 带来指数级效率提升,形成人机协作新范式,让人类聚焦高价值活动,赋能创新,处理速度快、可规模化、有成本优化潜力、减少错误[53][55] - 是通往AGI和具身智能的关键阶段,从L3到L4存在鸿沟,当前“只读”型Agent有PMF,未来向“读写”型进化[56][57][59] - 可能重塑互联网流量入口格局,挑战传统搜索引擎,部分APP被“管道化”,Agent本身可能成为入口,预计2025年下半年围绕通用入口级Agent的大战将开启[61][67][70] 竞争格局:模型即产品,通用Agent将由大厂主导 - Agent领域竞争围绕平台与应用、通用与垂直、成本与效率、交互范式、数据与护城河、人才竞争六个维度展开[75][76] - 模型即产品,爆款应用背后是模型能力更新,“浅层套壳产品”缺乏壁垒,易被颠覆,真正的壁垒来自复杂工作流编排、工具集成和领域知识[77][86][88] - Agent分为垂直型和通用型,大厂主导通用型Agent格局,通过基础大模型、平台与生态、应用集成等策略布局[90][92][95] - 通用Agent对垂直Agent构成长期威胁,但短期内垂直Agent凭借深度领域知识和定制化能力仍有发展空间[112][113][114] Agent将最先落地于知识工作(尤其是代码) - 未详细阐述相关内容 投资建议 - 重视2025年Agent投资窗口,跟踪基础模型、强化学习、工具调用、推理成本和标准化协议进展[2] - 长期配置拥有强大基础大模型、算力、数据和生态系统的大型科技平台公司,如海外的Google、微软,国内的阿里、腾讯、字节等[2] - 关注在特定垂直赛道建立深厚领域知识壁垒、有清晰商业模式和客户基础的垂直Agent提供商,知识工作领域尤其是编程领域会最先落地,已有成功案例,如Cursor、Devin等[2]
千问3的屠榜,是AI的一小步,也是阿里的一大步
搜狐财经· 2025-05-05 14:31
阿里AI战略与成果 - 阿里通过Qwen3系列大模型的发布确立了在开源大模型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终结了关于其是否为AI公司的讨论 [2] - Qwen3系列模型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 如235B版本在ArenaHard达到95.6分 显著优于OpenAl-o1(92.1)和Deepseek-R1(93.2) [3] - 公司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3800亿人民币建设云和AI基础设施 金额超过过去十年总和 [5] 技术优势与成本控制 - Qwen3-235B仅需4张H20显卡即可部署 成本仅为竞品DeepSeek-R1(需16张H20)的30% [7] - 模型支持从0.6B到235B的全尺寸分类 适配手机/智能眼镜/机器人等多种终端设备 [7] - 具备自适应算力分配功能 可根据需求动态调整思考模式与非思考模式的资源调用 [9]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AI应用需求旺盛 2022年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达29万台 远超日本等十国总和 [11] - 中国78%受访者对AI持乐观态度 显著高于美国的35% 反映两国市场接受度差异 [10] - 当前ChatGPT单产品月活已超过中国前十大AI产品总和 显示国内应用层仍有差距 [12] 战略定位与生态布局 - 公司采用"云+AI"组合拳战略 将云计算定位为AI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 [14] - 通过开源策略构建产业生态 已为夸克/钉钉等内部产品提供AI底层支持 [11][12] - 明确从模型训练向Agent中心时代过渡的技术路线 强化对计算资源的整合能力 [14] 行业发展趋势 - AI投资呈现"杰文斯悖论" 技术进步未降低资源消耗 反而刺激全球算力需求激增 [6] - 中美AI发展路径分化 美国侧重AGI愿景 中国更注重产业落地与实际问题解决 [10] - 中国互联网进入"智能化"十年周期 需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商业动能与用户福祉 [13]
AIAgent深度(二):2025Agent元年,AI从L2向L3发展
东吴证券· 2025-05-04 23:05
核心观点 - 2025年是Agent元年,AI正从L2向L3进化,由技术成熟、标杆产品出现、MCP协议普及和市场需求驱动 [2] - Agent重要性在于深度自动化、通往AGI和重塑互联网入口,预计2025年下半年开启入口级通用Agent竞争 [2] - Agent竞争格局是“巨头环伺,新锐突破”,大厂主导通用Agent,垂直领域有创新机会但面临通用Agent威胁 [2] - 投资建议是重视2025年Agent投资窗口,长期配置平台巨头,关注垂直领域领跑者 [2] 为什么说2025年是Agent元年 AI从L2向L3进化 - AI从L2(推理者)向L3(Agent)进化,代表从“思考”走向“行动” [6] - L1是聊天机器人,L2是推理者,L3是智能体,具备记忆、规划、工具使用和行为记忆四大核心能力 [6][7] 驱动力 - 技术成熟度达到临界点,强大的多模态基础模型和成熟的强化学习训练方法已就绪 [2][9] - 行业领导者推动,标杆产品验证,如OpenAI、Google等发布关键产品,RE - Bench测试显示顶尖Agent在特定任务上效率匹敌人类专家 [2][18][20] - MCP协议普及,解决Agent与外部世界交互的碎片化和高成本问题,促进互联互通 [2][22] - 市场需求驱动,2023年是“模型竞赛年”,2024年是“应用探索年”,2025年市场需要AI落地解决复杂业务问题,Agent契合需求 [2][39][40] 定义 - 同时具备对话、推理、长记忆和工具调用四项能力才能称之为Agent,工具调用是核心区分要素 [43] - Agent智能程度有层次和梯度,关于Agent定义存在诸多问题待明确 [46] Agent为何重要 深度自动化 - Agent能理解模糊指令,自主规划并执行复杂认知型任务,打通端到端工作流,实现认知自动化 [49] - 带来指数级效率提升,形成人机协作新范式,让人类聚焦高价值活动,赋能创新 [53] - 解放人类生产力与创造力,将人类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 [55] 通往AGI和具身智能 - Agent是通往AGI和具身智能的关键环节,从L3到L4存在鸿沟,目前“只读”型Agent有PMF,未来向“读写”型进化 [56][57][59] 重塑互联网流量入口格局 - 对传统搜索引擎形成挑战,改变信息获取方式,将搜索升级为“完成任务” [62][65] - 部分APP被“管道化”,功能单一的服务型App入口价值下降,复杂或体验型App仍是入口 [67] - Agent本身成为入口,可能是APP、浏览器或OS操作系统,预计2025年下半年围绕“通用入口级Agent”的大战将开启 [69][70] 竞争格局 竞争维度 - 围绕平台与应用、通用与垂直、成本与效率、交互范式、数据与护城河、人才竞争六个维度展开 [75][76] 模型即产品 - AI应用核心价值在于模型能力,爆款应用背后是模型能力更新,API经济可能走向终结 [77][78][79] - “浅层套壳产品”缺乏可持续竞争壁垒,终将被颠覆,真正的壁垒来自复杂工作流编排、工具集成能力和深度领域知识 [86][88] 通用Agent与垂直Agent - 通用Agent由大厂主导,大厂在基础大模型、平台与生态、应用集成方面布局 [92][95] - 垂直Agent短期内凭借深度领域知识和定制化能力有优势,但长期面临通用Agent泛化能力的威胁 [113][114] Agent将最先落地于知识工作 最先落地的行业和场景 - Agent最先落地于知识工作领域,尤其是代码/软件开发领域,已有成功案例,如Cursor、Devin [2][4] 代码/软件开发领域进展 - 代码领域进展较快,Cursor成长曲线陡峭,ARR和估值大幅增长 [115] 法律AI Agent对比 - 文档未提及相关内容 投资建议 - 重视2025年Agent投资窗口,跟踪基础模型、强化学习、工具调用等进展 [2] - 长期配置平台巨头,如海外的Google、微软,国内的阿里、腾讯、字节等 [2] - 关注垂直领域领跑者,如编程、研究、法律等领域,总结了30家上市公司在垂类Agent方面的布局 [2]
梁文锋和杨植麟再“撞车”
虎嗅APP· 2025-05-04 16:29
大模型技术进展 - DeepSeek推出数学定理证明专用模型DeepSeek-Prover-V2,参数规模达6710亿,较前代V1.5的70亿增长近百倍,miniF2F测试通过率88.9%,解决普特南测试49道题 [2] - 月之暗面同期发布形式化定理证明模型Kimina-Prover,开源1.5B和7B参数版本,miniF2F通过率80.7%,普特南测试成绩10道题,性能逊于DeepSeek-Prover-V2 [2] - 两家公司技术均采用强化学习方法,DeepSeek侧重子目标分解,月之暗面聚焦形式推理 [3] 公司竞争动态 - DeepSeek面临阿里巴巴开源模型追赶,市场期待其发布R2或V4模型巩固优势 [4] - 月之暗面Kimi受字节跳动豆包和腾讯元宝挑战,豆包月活5600万领先Kimi的2000万(2024年11月数据),2025年2月DeepSeek以1.94亿月活反超豆包1.16亿 [12] - 腾讯元宝通过微信引流和14亿元投流费用(一季度数据),月活达4200万超越Kimi [13] 技术路径与产品矩阵 - DeepSeek押注数学/代码、多模态、自然语言三大AGI路径,数学与代码被视为封闭可验证的智能试验场 [7] - DeepSeek模型矩阵同步进化:Prover系列2024年3月首发,2025年4月升级至V2;代码模型Coder迭代至V3-0324;通用推理模型R1性能比肩OpenAI o1 [8] - Prover-V2基于DeepSeek-V3微调,采用子目标分解与思维链合成技术 [9] 行业格局与挑战 - 阿里巴巴发布通义千问Qwen3,参数量为DeepSeek-R1的1/3但性能全面超越,开源模型全球下载量超3亿次 [14] - 百度推出文心4.5 Turbo和X1 Turbo,批评DeepSeek存在多模态缺失、幻觉率高、响应慢及成本高问题,但计划6月跟进开源策略 [15][16] - 行业观点认为中国需多个领先大模型而非单一明星公司,鼓励竞争推动技术发展 [14]
微软CEO和奥特曼失了和,OpenAI被“断粮”
猿大侠· 2025-05-03 12:16
就在这两天,《华尔街日报》放出猛料: 奥特曼和纳德拉,这对昔日让两家公司合作共赢的big name, 在诸多事情上分歧日渐加大,渐行渐远 。 衡宇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就很突然。 许久没有同框的奥特曼和微软CEO纳德拉,刚刚在推特上"大秀恩爱",还透露正在讨论合作新进展。 这没由来的操作,难道是有新发布? 但仔细一扒,或许更可能是回应新八卦。 奥特曼是谁?OpenAI的掌舵者;纳德拉是谁?微软的现任话事人。 在大多数人模糊的概念里,OpenAI是掀起这一波大模型浪潮的弄潮儿,而微软是其背后的支持者。 在ChatGPT出现之前,微软就为当时还略显透明的OpenAI注入巨额资金,支持其在AI领域的研究。后来又不断加码,给钱,给云服务器…… 但本月月初,微软暂停了美国俄亥俄州中部10亿美元投资计划的三个数据中心园区建设。不只是这一个, 微软正在"放缓或暂停"部分AI数据 中心项目 ,这么看来,OpenAI的算力助力或将因此惨遭骤减。 如今《华尔街日报》一记重锤,直接「揭发」:两人之间还是逐渐生出嫌隙。 ——更准确地说,是 OpenAI和微软的关系日益变得微妙,甚至紧张起来。 奥特曼和纳德拉,离心离德 ...
微软CEO和奥特曼失了和,OpenAI被“断粮”
量子位· 2025-05-02 12:36
衡宇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就很突然。 许久没有同框的奥特曼和微软CEO纳德拉,刚刚在推特上"大秀恩爱",还透露正在讨论合作新进展。 这没由来的操作,难道是有新发布? 在大多数人模糊的概念里,OpenAI是掀起这一波大模型浪潮的弄潮儿,而微软是其背后的支持者。 在ChatGPT出现之前,微软就为当时还略显透明的OpenAI注入巨额资金,支持其在AI领域的研究。后来又不断加码,给钱,给云服务器…… 但本月月初,微软暂停了美国俄亥俄州中部10亿美元投资计划的三个数据中心园区建设。不只是这一个, 微软正在"放缓或暂停"部分AI数据 中心项目 ,这么看来,OpenAI的算力助力或将因此惨遭骤减。 如今《华尔街日报》一记重锤,直接「揭发」:两人之间还是逐渐生出嫌隙。 ——更准确地说,是 OpenAI和微软的关系日益变得微妙,甚至紧张起来。 奥特曼和纳德拉,离心离德 但仔细一扒,或许更可能是回应新八卦。 就在这两天,《华尔街日报》放出猛料: 奥特曼和纳德拉,这对昔日让两家公司合作共赢的big name, 在诸多事情上分歧日渐加大,渐行渐远 。 奥特曼是谁?OpenAI的掌舵者;纳德拉是谁?微软的 ...
“DeepSeek只打开一扇窗,大模型远没到终局”
投中网· 2025-05-02 11:25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只要创业者和投资人相信AGI的未来,行业就一定能做出来。 整理丨 杨博宇 来源丨 投中网 DeepSeek如何改变中国AI投资?具身智能距离清晰商业化还要多久?关于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 热门话题,吸引了众多资深投资人热烈讨论。 在 "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上,投中网主编曹玮钰、红杉中国合伙人公元、云启资本合伙 人陈昱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谈,就当下AI与具身智能两大赛道进行了分享。 在陈昱看来,DeepSeek打破了美国AI叙事,对投资也有很多益处,美国投资人会对华人科技创业者 高看一眼。而具身智能将给十年后的世界显著的改变。他举了一个例子,随着平均年龄越来越渐长, 劳动力短缺,人们希望具身能够帮助我们养老,这就是社会对于具身智能最简单的诉求之一。 公元则从商业化的角度分析,今天的创业模式与互联网时代很大的不同在于,明确的商业化路线的重 要性已经让位于技术的颠覆创新。因为一个新模型能力的突破,用户可以瞬间转移。AI时代已经不再 像互联网时代,DAU和MAU这些指标和数据对企业而言有那么明显的领先优势。 "DeepSeek只打开一扇窗,六小龙远没到终局" ...
民营经济促进法获通过,一季度理财规模缩水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5-01 03:21
民营经济促进法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民营经济促进法 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 共9章78条 包括公平竞争 投资融资促进 科技创新等章节 [2] - 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 将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保证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2] - 法律需要给予民营企业被保护的安全感 同时重视民企的实际经营需求 内容需随发展调整完善 [2] 制造业PMI数据 - 4月份制造业PMI为49% 比上月下降1.5%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4% 比上月下降0.4% [3] - 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 仅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5% [3] - 4月外贸摩擦影响显现 出口需求回落成为拖累PMI最大因素 内需修复对冲效果有限 [4][5] 贵州茅台业绩 - 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514.43亿元 同比增长10.67% 归母净利润268.47亿元 同比增长11.56% [6] - 酱香系列酒营收70.22亿元 同比增长18.30% 海外市场营收11.19亿元 同比增长37.53% [6] - 3月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765.48亿元 较年初增长3.87% [6] 腾讯AI布局 - 重构混元大模型研发体系 成立大语言模型部和多模态模型部 分别负责不同技术方向 [8] - 加强数据平台部和机器学习平台部建设 为AI模型训练提供全面高效的PaaS平台底座 [8] - 调整后研发体系以技术驱动 资源集中使用 提升训练效率 [8][9] 亚马逊关税争议 - 考虑在Haul平台显示关税附加费 直接向消费者展示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 [10] - 该计划遭到特朗普政府猛烈抨击 亚马逊表示从未获得批准实施 [10] - 关税政策使美国企业面临两难境遇 政府施压加剧企业和消费者困境 [11] 外资券商发展 - 瑞银证券变更为外国法人独资 成为第五家外资全资控股券商 [12] - 瑞银集团持股比例由67%增至100% 多家外资券商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12] - 金融对外开放步伐稳健 外资参与度提升有助于国内产业转型升级 [12][13] 理财市场动态 - 一季度末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9.14万亿元 较2024年末减少约8100亿元 [14] - 4月第三周理财规模较前一周上升约3200亿元 呈现恢复态势 [14] - 一季度债市波动拖累理财产品收益 开放式固收类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平均2.24% [14] 股市行情 - 4月30日沪深两市成交额1.17万亿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472亿 [16] - 全市场超3400只个股上涨 机器人 算力 华为概念股表现活跃 [16] - 银行板块调整 电力 钢铁 港口等板块跌幅居前 [16][17]
AI中厂夹缝求生
36氪· 2025-04-30 15:37
文章核心观点 昆仑万维在AI领域布局多年,2024年财报首次披露AI产品商业成果,但公司仍面临盈利挑战,不过其表示为抓住AI机遇会坚定投入,预计2027年AI大模型业务实现盈利 [1][16][17] 分组1:AI商业成果 - 公司AGI与AIGC业务商业化取得重要进展,AI社交单月最高收入突破100万美元,AI音乐年化流水收入ARR达约1200万美金(截至2025年3月底) [1] - 天工AI峰值月活跃用户突破1000万,app月活数据522万,全球排名64 [4] 分组2:AI产品布局 - 模型层覆盖语言、多模态、3D、视频、音乐等大模型,音乐大模型技术指标最好 [3] - 应用层在AI助手、AI游戏、AI短剧、AI音乐等方面全面开花,如天工AI智能助手功能不断升级,推出AI音乐平台和AI短剧创作平台 [3][4][5] 分组3:商业策略与思路 - 公司用AI重构传统业务,驱动信息分发与元宇宙平台Opera创新,提升用户体验 [8] - 为完成商业闭环,考虑通过模型优化压低推理成本、搭建AI UGC平台、发展AI终端三种路径 [10] - 采用模型+产品思路,通过调动更小参数实现高效运行,降低成本并提高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9][10] 分组4:市场竞争地位 - 不属于大厂、创业公司、颠覆者三类,在模型市场迭代更新,打法更长远 [9] - 音乐生成大模型Mureka在测试中击败Suno,达到SOTA水平,但人声生成有瑕疵 [12][15] 分组5:财务状况与前景 - 2024年净利润(扣非)从2023年的6.6亿元下滑到亏损16亿,2025年一季度亏损7.7亿元,同比下滑298%,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首次为负 [16] - 称亏损是主动性战略投入,预计2027年AI大模型业务实现盈利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