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搜索文档
新华网评:共同守护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
新华网· 2025-04-28 10:28
文章核心观点 国家网信办发布《中国网络法治发展报告(2024年)》,释放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导向,强调法治是互联网治理基本方式,需坚持依法治网形成治理合力净化网络生态 [1][2] 2024年网络法治建设进展成效 - 完善网络法律体系,出台《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公布《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 [2] - 依法对11159家网站平台予以约谈,对4046家网站平台实施警告或罚款处罚,取消违法网站许可或备案、关闭违法网站10946家 [2] - 开展“清朗”“净网”“剑网”等系列专项行动,打击传播虚假和低俗信息、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网络侵权盗版等违法违规行为 [2] 网络存在的乱象问题 - 有人迷信“流量为王”,以不良不实内容蹭热度、博眼球 [1] - 有人充当“幕后黑手”,组织网络水军操纵信息、刷量控评 [1] - 有人推崇“网络暴力”,一言不合就互撕攻击、谩骂吐脏 [1] 网络乱象的危害 - 威胁网络安全 [1] - 荼毒广大网民精神健康,污染网络生态 [1] 相关部门举措及意义 - 国家网信办等部门重拳整治网络生态突出问题,压紧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持续净化网络环境 [1] - 有力维护网民合法权益,推动管网治网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1]
正义,从未让良善者独行
人民网· 2025-04-28 08:21
导读:诚信与友善是公民道德品格的核心要素,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无论是"一 诺千金"的传统文化,还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现代文明,诚信与友善早已融入民族血脉。然而, 当诚信善举遭遇误解时,如何借法治之手向社会传递"法护善行"的信号,让行善者更有底气?如何 让"扶不扶""帮不帮"不再纠结?近日,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因一笔性质难辨的取款 引发的不当得利纠纷。当老张病重无人照料时,友人老王挺身而出,信守承诺陪伴照料其直至生命终 点;而当老王因取得7万元报酬引发争议时,法院悉心调查,最终认定这笔钱是"善心的对价",而非不 当得利。这份判决不仅清晰界定了"情义"与"利益"的法律边界,更传递出鲜明的价值导向:诚信与善 行,应当被法律守护;好人的付出,不该被辜负。 重情:只为一段友谊,信守承诺无怨言 老张年轻时退伍转业至苏州,在某建筑公司工作,下岗后结识了老王,两人逐渐成为无话不谈的好 友。在日常相处中老王了解到,老张的妻儿都远在新疆,且老张与儿子小张关系不佳、鲜有来往,平时 生病之时都无人照顾,这让老王心生怜悯,时常对他施以援手。 2022年7月,老张不慎发生车祸致右侧额颞顶叶出血,因伤情 ...
法治蓝皮书:行政执法机关应定期发布行政处罚报告,接受社会监督
新京报· 2025-04-27 19:31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4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法治 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指出,为避免行政执法机关过度处罚,应定期发布行政 处罚报告,向社会公开罚款金额,接受社会监督。 蓝皮书显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项目组选取73家公安机关,包含31家省级公安机关 和部分地级市公安机关,基于公安机关官网及移动终端公开的信息数据,对其法治建设情况作了评估。 行政处罚是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但因减损相对人利益而受到法律的严格规范。评估结果显示,2024年 公开罚款金额的公安机关有18家,与2023年的13家、2022年的11家相比有所增加。蓝皮书指出,个别地 方可能存在以罚代管现象,为避免行政执法机关过度处罚,确保执法活动公平、合理、透明,应定期发 布行政处罚报告,向社会公开罚款金额,接受社会监督。 将行政规范性文件纳入法治轨道严格管理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评估结果显示,73家公安机关中 有64家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实施集中规范管理,占比87.67%。其中,北京市公安局建立专门的规范性文 件库,标识文件的有效性,并定期发布有关规范性文件清理的通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中国网络法治发展报告(2024年)》
新华网· 2025-04-27 16:26
新华网北京4月27日电(记者 卢俊宇)2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中国网络法治发展报告 (2024年)》。该报告旨在全面展现网络法治发展成果,深入总结网络法治工作经验,更好凝聚网络法 治理念共识,着力为全面展示我国网络法治建设发展的最新实践成果打造权威品牌。 在发布会上,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杨建文指出,《中国网络法治发展报告(2024 年)》是首部国家部门层面发布的网络法治综合性年度报告,既是《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报告的续 篇,也是中国网络法治发展年度报告的开篇,对于充分展现网络法治建设新进展新成效,奋力谱写网络 法治建设新篇章具有重要意义。新征程上,加强网络法治建设,要坚守为民初心,凝聚网络法治思想共 识;要把握经验规律,夯实网络法治底气信心;要勇于开拓进取,绘就网络法治崭新图景。 国家网信办网络法治局负责同志介绍了报告编写情况。最高法、最高检、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有 关部门负责同志,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有关专家学者,腾讯公司、抖音集团负责人,国家网 信办法律顾问代表结合工作职责,围绕践行网络法治为民使命宗旨分别进行发言交流。 编辑:康婧轩 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明征指出,加强 ...
法治蓝皮书预测:我国将继续深度治理网暴犯罪,惩治电诈犯罪
南方都市报· 2025-04-27 15:22
犯罪形势总体趋势 - 2024年中国呈现"轻微刑事犯罪增长、严重刑事犯罪逐年下降"趋势 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罪犯8.4万人同比下降9.74% 重刑率7.1%同比下降0.94% 三年以下徒刑罪犯103万人同比增长3.49%占比87.41% [1][3] - 严重暴力犯罪虽偶发但司法机关从重惩处 检察机关2024年批捕75.3万人同比上升3.6% 公诉163.1万人同比下降3.4% [3] 重点打击领域 - 2024年重点打击涉恐、涉黑恶极端犯罪 同步加强网络暴力监管、市场经济秩序整治、金融犯罪治理及反贪腐 [3] - 检察机关2024年起诉网络犯罪27.2万人 预测2025年将深度治理网络暴力并构建清朗网络空间 [4] - 食品药品安全犯罪2024年起诉1.5万人 办理食药安全公益诉讼2.6万件 电信诈骗犯罪起诉7.8万人同比上升53.9% 铲除缅北电诈园区抓获5.3万嫌疑人 [5] 政策与立法动向 - 《刑法修正案(十二)》将民营企业内部三类腐败行为入刑 显示国家强化民企保护力度 [4] - 2025年预计延续对食药安全、电信诈骗等重点领域高压打击 同时推进未成年人犯罪矫治与新型毒品犯罪治理 [1][3][5] 治理机制创新 - 轻微犯罪治理推出系列改革方案 未成年人犯罪矫治体系获重点关注 [3] - 刑事治理与法治营商环境建设结合 成为2025年犯罪治理核心方向 [4]
最高检调研组在榆林调研 应勇强调以优良作风保障高质效履职 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
陕西日报· 2025-04-27 06:46
4月24日至25日,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率最高检调研组到榆林调研。应勇强调,要坚持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赓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优良作风,坚持党对检察工 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人民检察为人民,坚持严格依法、实事求是、遵循规律,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 想的检察实践。 在绥德,调研组一行瞻仰郝家桥革命旧址、中共绥德地委旧址,重温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历程, 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教育。应勇指出,人民检察为人民是检察机关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党的检察 工作始终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新时代新征程,要继承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听党 话、跟党走,站稳人民立场,持续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厚植党的执政根 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从严从实开展学习教育,持 之以恒锤炼党性、改进作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作风建设成果转化为高质效履职办案实效。 在榆林市检察院,应勇听取陕西省、榆林市检察院工作汇报,对陕西检察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应勇 强调,陕 ...
规范涉企执法,怎样防止问题反弹、提振企业信心?(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人民日报· 2025-04-27 05:58
规范涉企执法政策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解决民营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1] - 典型案例曝光某公司2021-2023年每年接受上百次检查,反映"乱检查"问题严重 [1] - 涉企执法不规范会侵害企业家权益、侵蚀企业信心,需系统性解决 [2]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 法治是市场经济基石,需划定政府与市场边界、维护公平秩序、保障主体权益 [3] - 企业家共识:"求倾斜不如要公平,等扶持不如靠法律",法治能稳定发展预期 [3] - 杭州"六小龙"案例显示"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法治环境吸引企业聚集 [3] 地方创新执法机制 - "亮码检查"机制允许企业拒绝未扫码的执法检查,减少随意性 [5] - "综合查一次"模式整合多部门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6] - 数字技术平台实时预警和监督执法行为,提升规范性 [7] 长效法治保障措施 - 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审议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充实支持民营经济举措 [7] - 执法需平衡规范与服务,通过"无感监管"和换位思考提升企业体验 [7] - 法治建设需从个案改进到机制完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7][4]
司法点滴,光影见证
最高人民法院· 2025-04-24 15:59
司法合作与创新 - 第二十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最高法院院长会议在杭州举办 主题为弘扬"上海精神" 共建司法合作平台 涵盖网络安全司法治理 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等专题研讨 [2] - 人民法院报推出专版展示中国法院在四大专题领域的实践经验 包括数字技术应用和未成年人保护等创新举措 [4] 网络安全治理 - 通化铁路运输法院开展打击涉网黑恶犯罪宣传活动 通过案例宣讲提升群众对犯罪形式的认知 动员公众参与维护网络环境 [6][7] 数字司法技术应用 - 嘉兴中院首创"云上物证室"系统 结合3D影像 AI和区块链技术 实现知识产权案件物证数字化管理 具备秒级数据采集和毫米级精度 [9] - 该系统通过结构光技术和三维算法重构物证虚拟模型 解决传统物证仓库空间不足问题 并在商标权案庭审中实现3D证据质证 [9][12][15] 基层司法执行创新 - 新疆巩留县法院深入牧区执行借贷纠纷 通过牲畜抵偿方式结案 执行法官调解后以4只山羊 3头大牛和1头小牛完成债务清偿 [16][21][25] 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 上海崇明区法院组织模拟法庭和国家安全主题普法课 通过互动形式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 [27] - 江西萍乡中院进校园开展反欺凌法治讲座 讲解维权途径 [29] - 河南邓州法院举办公众开放日 利用信息化设备展示诉讼流程 强化学生国家安全观念 [31][32]
以改革精神系统思维融合理念 推动我市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西安日报· 2025-04-24 11:39
社会工作部署 - 会议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并落实中央和省委社会工作会议要求 部署推进全市社会工作 为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筑牢社会基础 [1] - 强调以改革精神、系统思维、融合理念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聚焦形成特大城市治理新体系 [2] 党建工作重点 - 突出带动发展推进新经济组织党建 突出整体提升推进新社会组织党建 突出关爱保障推进新就业群体党建 [2] - 要求做实"两个覆盖"、增强"两个功能"、建好"两支队伍"、守牢"两块阵地" 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新进展 [2] 基层治理方向 - 坚持大抓基层导向 夯实基层基础、深化减负赋能、提升治理效能 完善网格治理机制 [2] - 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展现新作为 [2] 群众服务工作 - 以"初心"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以"虚心"做好人民建议征集 以"热心"推进志愿服务工作 [2] - 推动凝聚服务群众工作迈上新台阶 [2] 组织保障机制 - 要求各级党委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区县、开发区及有关部门需主动协同联动 [2] - 社会工作部门需加强自身建设 形成工作合力以开创新局面 [2] 参会人员 - 市委常委及法院、检察院主要领导出席 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和西安文理学院党委书记参会 [3] - 市委组织部、社会工作部及未央区、长安区代表作交流发言 市级部门及区县负责人与会 [3]
实践与思考 | 为推进纪检监察工作“三化”建设贡献审理之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4-24 08:49
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 [1] - 案件审理部门需以规范化筑根基、法治化强约束、正规化提效能,担当反腐败斗争重大责任 [1] 案件审理规范化建设 - 明确案件审理部门职责定位在于加强内部监督、保障案件质量 [2] - 构建科学配置、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工作机制是规范化核心 [2] - 坚持"政治之审"定位,严审违反政治纪律行为如"七个有之""低级红"问题 [3] - 落实"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规"六项基本审理原则 [3] - 优化流程需落实审理责任制,实行"谁审理谁负责",强化集体审议机制 [4] 案件审理法治化建设 - 反腐败斗争需坚持法治化道路,确保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统一 [6] - 严守纪律红线,贯彻"四种形态"实施办法,推动风腐同查同治 [7] - 综合运用纪律和法律两套标准,研究纪法罪差异化证据体系 [8] - 强化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建立职务犯罪案件提前介入和定期会商机制 [9] 审理队伍正规化建设 - 案件审理部门需强化思想淬炼、专业训练,打造政治过硬队伍 [10] - 提升业务能力需突出实战练兵,加强业务培训和案件质量评查 [11] - 严格日常监督,优化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建立正向激励体系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