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
搜索文档
思创医惠欺诈发行余波未平被调查 扣非五年亏30.6亿苍南国资入主仍未落定
长江商报· 2025-08-19 07:50
涉嫌欺诈发行证券案调查 - 公司收到杭州市公安局《调取证据通知书》 涉嫌欺诈发行证券案需调取证据材料 案件处于公安机关侦查阶段尚无明确结论 [2][3] - 2022年10月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2024年初财务造假处罚落地 [4] - 通过子公司开展虚假业务 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3492.94万元 虚增利润3302.17万元 占当期利润总额20.03% 2020年虚增营业收入9646.88万元 虚增利润8394.14万元 占当期利润总额67% [5] 监管处罚与纪律处分 - 证监会对公司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处以8570万元罚款 [2][5] - 时任董事长章笠中被警告并处以750万元罚款 被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 [5] - 深交所给予公司五年不接受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处分 [6] - 审计机构天健会计师事务所被责令改正并罚没924万元 两名签字注册会计师被罚 [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0年至2024年连续五年扣非净利润亏损 累计亏损30.57亿元 [2][7] - 2020年营业收入13.75亿元 2021年9.63亿元 2022年11.16亿元 2023年10.06亿元 2024年6.91亿元 [7]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09亿元 同比增长105.78% 净利润亏损1955.9万元 同比减亏71.14% 扣非净利润亏损2947.3万元 同比减亏56.91% [7] 资产出售与控股权变更 - 2025年4月作价3亿元向山海数科出售医惠科技100%股权 8月5日交易完成 [7][8] - 苍南县财政局全资子公司苍南建投拟以1.63亿元受让公司5.61%股份 [8] - 交易完成后苍南建投与思加物联将合计持有公司11.33%股份 控股股东变更为苍南建投及思加物联 实控人变更为苍南县财政局 [8] 公司治理与资金追缴 - 前董事长章笠中违规以医惠科技名义为其个人融资出具《承诺函》 [6] - 章笠中作出承担全部损失的兜底承诺 公司全额收到其5800万元赔偿保证金 [6]
多项违规的“关键操盘手” 锦州港时任总经理被公开谴责
上海证券报· 2025-08-18 01:59
锦州港时任总经理刘辉违规行为 - 刘辉作为时任副董事长、总经理,是锦州港系统性违规的"关键操盘手",主导财务造假、资金占用、违规担保及隐瞒一致行动关系 [1] - 财务造假方面:2022年虚增利润3610.45万元(占当期利润22.46%),2023年虚增6808.78万元(占65.96%),2024年一季度虚增1537.75万元(占62.05%)[2][5] - 资金占用方面:2022年未披露占用额32.18亿元,2023年达55.71亿元,截至2024年末仍有20.98亿元未归还 [2] - 违规担保方面:2024年2月主导为关联方"辽西投资"提供25亿元担保未披露 [2] - 隐瞒一致行动关系:自2016年起实际控制两家公司形成22%持股的一致行动人网络,八年未披露并违规减持1.73%股份 [3] 锦州港退市及财务造假情况 - 公司因2020-2023年年报连续四年虚假记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于2024年7月25日被摘牌终止上市 [5][6] - 造假手段包括虚假贸易业务及跨期确认港口包干作业费收入,涉及2018-2024年多期财报 [5] - 除刘辉外,时任副总裁宁鸿鹏、曹成因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被逮捕,涉及25亿元担保未披露事项 [7] 监管处罚措施 - 上交所拟对刘辉采取公开谴责及终身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监高的纪律处分 [1][3] - 辽宁证监局5月29日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公司2022-2024年财务造假及担保违规 [5][7] - 证监会11月1日认定公司2018-2021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5]
涉嫌虚增收入和欺诈发行证券 思创医惠遭公安机关调查取证
经济观察网· 2025-08-17 13:00
公司涉嫌欺诈发行证券案 - 公司收到杭州市公安局《调取证据通知书》,涉嫌欺诈发行证券案需调取公司证据材料,案件处于侦查阶段[1] - 调查资料主要涉及以前年度财务资料,与公司此前收到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事项相关[1] - 2024年1月公司曾公告收到浙江证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及《市场禁入决定书》[1] 财务造假详情 - 2019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3492.94万元,虚增利润3302.17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20.03%[1] - 2020年1-9月累计虚增营业收入6096.02万元,虚增利润5237.07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56.81%[1] - 2021年1月披露的《募集说明书》中2017-2020年前三季度财务数据真实性受质疑[2] 行政处罚措施 - 浙江证监局认定公司存在公开发行文件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和信息披露违法行为[3] - 对公司责令改正、警告并罚款8570万元[3] - 对时任董事长章笠中警告并罚款750万元,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3] 公司治理与业务调整 - 2024年1月原董事长章笠中辞职[3] - 2025年4月股权转让后,苍南建设与思加物联合计持股11.33%成为新控股股东[3] - 2025年4月以3亿元出售医惠科技100%股权,剥离智慧医疗业务,转向物联网业务[3] 财务状况与业绩表现 - 2024年出售两处房产缓解现金流压力,公司表示目前资金充沛[4] - 2024年营业收入6.91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5.02亿元,同比减亏42.64%[4]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955.9万元,较去年同期6776.5万元亏损额收窄[4] 行业监管动态 - 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指导意见,要求加大对欺诈发行和信息披露造假的监管与处罚力度[4]
罕见!3家中介联手追讨,向39名被告索赔3.7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22:25
案件核心突破 - 三家中介机构(东兴证券、天健会计所、康达律所)作为原告向39名造假协同方(37家企业+2名自然人)索赔3.72亿元,首次实现"先行赔付后追偿"的完整责任闭环 [1][4][6] 财务造假事实与中介责任 - 泽达易盛上市前(2016-2019年)累计虚增营收3.42亿元、利润1.87亿元,上市后(2020-2021年)年报虚增营收1.52亿元和7104万元,虚增利润8247万元和2666万元 [5] - 造假手段包括签订虚假合同、虚构业务及隐瞒关联交易,中介机构因失职被行政处罚:东兴证券缴纳1.05亿元惩戒金,天健会计所缴纳0.93亿元惩戒金,康达律所被罚没1896万元 [5] - 中介机构先行赔付投资者合计4.93亿元(含惩戒金),剔除惩戒金后实际赔付3.88亿元 [5] 追偿法律依据与市场意义 - 追偿依据《民法典》"过错责任"原则,通过司法手段将造假成本转移至直接责任方,避免中介过度承压 [6] - 案件推动责任主体从上市公司/中介扩展至交易对手方,瓦解"造假分包"利益格局,弥补行政监管穿透力不足的短板 [6][10] - 若胜诉将首开中介向造假协同方追偿先例,为同类案件提供裁判标准,并通过风险定价机制重塑商业行为 [10] 追偿举证关键点 - 需证明第三方"明知或应知"造假意图(如异常交易价格、无真实背景资金流、伪造合同) [8] - 需厘清不当交易与造假结果的直接关联性(如销售数据导致财报失真并影响投资决策) [8] - 需排除第三方无过错可能性(若第三方证明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可减免责任) [9] 中介权益保障与制度优化 - 建议推动证券虚假陈述专项责任险,由保险公司按比例承担赔付并协助追偿 [12] - 提出建立行业互助基金、赋予破产清算优先受偿权、简化司法程序、加强监管部门协同四项措施 [12] - 证监会推动《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出台,明确对造假第三方的行政处罚权 [14] 第三方惩处强化措施 - 拟在《条例》增设第三方追责专章,细化"过错推定"原则(如无商业实质交易、价格偏离市场等),并在科创板/创业板试点 [14] - 建立黑名单联动机制,限制造假方参与资本市场业务,实施跨领域联合惩戒 [15] - 推动行业协会建立反造假公约,要求合作中增加"反财务造假承诺条款" [15] - 通过"三升三降"机制提高造假成本、降低维权成本、提升守信收益 [15]
思创医惠涉欺诈发行,公安调取相关证据!
上海证券报· 2025-08-16 20:25
公司财务造假及调查进展 - 公司收到杭州市公安局《调取证据通知书》,涉嫌欺诈发行证券案需调取相关证据材料 [1] - 调查资料主要涉及以前年度财务资料,与公司此前收到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事项相关 [3][5] - 案件处于公安机关侦查阶段,尚无明确结论,公司将积极配合调查 [4] 历史财务造假细节 - 2019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3492.94万元,虚增利润3302.17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20.03% [6] - 2020年1-9月累计虚增营业收入6096.02万元,虚增利润5237.07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56.81% [6] - 浙江证监局认定公司存在公开发行文件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和信息披露违法行为 [7] 行政处罚及责任追究 - 公司被责令改正、警告并罚款8570万元,时任董事长章笠中被罚款750万元并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 [7] - 公司表示将依法依规承担对投资者诉讼的相应责任,目前正与投资者及法院协调细节 [8] 公司股权及业务调整 - 原董事长章笠中辞职,股权转让后苍南建设与思加物联合计持股11.33%,公司实控人变更为苍南县财政局 [9] - 公司以3亿元出售财务造假主要实施平台医惠科技100%股权,该子公司2024年1-10月净利润亏损3.16亿元 [10] - 战略转向物联网业务,提出"聚焦物联网,重塑增长引擎"计划 [10] 财务状况及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6.91亿元,同比减少31.33%,归母净利润亏损5.02亿元,较上年减亏42.64% [11][12]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955.9万元,较去年同期6776.5万元亏损额收窄71.14% [11][12] - 公司出售两处房产缓解现金流压力,目前资金充沛且银行授信增加 [11] 行业监管动态 - 最高人民法院与证监会联合发布指导意见,强调从严从快查处欺诈发行和信息披露造假行为,强化行政、民事、刑事立体追责 [12]
思创医惠(300078)涉欺诈发行,公安调取相关证据!
上海证券报· 2025-08-16 19:52
财务造假与刑事调查 - 公司收到杭州市公安局《调取证据通知书》,涉嫌欺诈发行证券案需调取证据材料 [1] - 调查主要涉及以前年度财务资料,与之前收到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事项相关 [3][4] - 2024年1月公司因虚假业务被浙江证监局处罚,2019年虚增营收3492.94万元(占利润20.03%),2020年1-9月虚增营收6096.02万元(占利润56.81%) [5] - 浙江证监局认定公司存在公开发行文件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和信息披露违法,处以8570万元罚款,原董事长章笠中被罚750万元并禁入市场10年 [6]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表示将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依法依规承担投资者诉讼责任 [7] - 2024年1月原董事长章笠中辞职,2025年4月股权转让后苍南县财政局成为新控股股东(持股11.33%) [8] - 2025年4月以3亿元出售财务造假主要实施平台医惠科技100%股权,该子公司2024年1-10月亏损3.16亿元 [9] - 2024年出售两处房产缓解现金流,目前资金充沛且银行授信增加 [10] 业务转型与业绩表现 - 公司战略转向物联网业务,提出"聚焦物联网,重塑增长引擎" [9] - 2024年营收6.91亿元(同比降31.33%),净亏损5.02亿元(同比减亏42.64%) [10][11] - 2025年Q1营收4.09亿元(同比增105.78%),净亏损1955.9万元(同比减亏71.14%) [10][11] 行业监管动态 - 最高人民法院与证监会联合发文强调从严查处欺诈发行和信息披露造假,强化行政、民事、刑事立体追责 [11]
300078涉欺诈发行,公安调取相关证据
上海证券报· 2025-08-16 19:23
财务造假与刑事调查 - 公司收到杭州市公安局《调取证据通知书》,涉嫌欺诈发行证券案需调取公司证据材料 [1] - 调查资料主要涉及以前年度财务资料,与公司此前收到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事项相关 [3][4] - 2024年1月浙江证监局查明公司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3492.94万元(占利润总额20.03%),2020年1-9月虚增营业收入6096.02万元(占利润总额56.81%) [4] - 浙江证监局对公司处以8570万元罚款,对时任董事长章笠中罚款750万元并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 [5] 投资者沟通与责任承担 - 公司表示对投资者诉讼积极沟通协商,依法依规承担相应责任 [6] 股权与业务调整 - 2024年1月原董事长章笠中辞职,2025年4月苍南建设与思加物联(苍南县财政局控制)成为控股股东(持股11.33%) [7] - 公司剥离财务造假主要实施平台医惠科技(2024年1-10月亏损3.16亿元),以3亿元出售其100%股权,转向聚焦物联网业务 [8] - 2024年出售两处房产缓解现金流,目前资金充沛且银行授信增加 [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6.91亿元(同比-31.33%),归母净利润亏损5.02亿元(同比减亏42.64%) [9][10] - 2025年Q1归母净利润亏损1955.9万元(同比减亏71.14%),营业收入4.09亿元(同比+105.78%) [9][10] 行业监管动态 - 最高人民法院与证监会联合发文强调从严查处欺诈发行和信息披露造假,强化行政、民事、刑事立体追责 [10]
恒大前行政总裁夏海钧,被曝藏身美国加州而非加拿大!妻子在美持有资产达1.7亿元,12岁儿子就读于加州一所私立学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6 10:05
中国恒大上市地位及清盘进展 - 中国恒大将于8月25日起被取消上市地位 [1] - 香港高院清盘人已对许家印、前妻丁玉梅、前行政总裁夏海钧等7名被告提起诉讼,追讨2017-2020年期间获取的股息及酬金合计约60亿美元(430亿元人民币) [3] - 清盘人申请禁制令限制被告处置全球600亿港元(550亿元人民币)资产 [3] 财务造假及管理责任 - 恒大地产通过提前确认收入方式虚增2019年、2020年收入和利润 [3] - 清盘人指控被告在管理期间批准2018-2020年虚假财务报表及2019-2021年未经审计中期报表,涉嫌违反责任 [3] 夏海钧资产隐匿调查 - 夏海钧妻子何女士在美国持有三处房产、四辆汽车及信托资产,总价值2400万美元(1.7亿元人民币) [10][15] - 加州房产62 Como由夏海钧2011年出资120万美元购买,2013年转移至妻子名下 [13] - 其他资产包括尔湾的58 Boulder View和新港的15 Rim Ridge房产,后者为海边庄园 [15] - 法院认定何女士为夏海钧资产代理人,其常居美国加州并与儿子同住,儿子就读当地私立学校 [12] 法律行动进展 - 香港高院批准将何女士追加为被告,并对其资产发布临时禁制令 [15][16] - 夏海钧因不配合披露资产被法院判定存在资产流失风险 [12] 相关人员动态 - 许家印于2023年9月因涉嫌违法犯罪被采取强制措施 [9] - 夏海钧自2024年起失联,其香港居民及加拿大籍身份住址不详 [9][10] - 夏海钧曾以2.7亿元年薪位列2017年香港上市中资股CEO薪酬榜首 [10]
中介追讨“造假帮凶”,泽达易盛案39被告遭3.72亿天价索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22:11
案件核心进展 - 三家中介机构(东兴证券、天健会计所、康达律所)起诉39名财务造假协同方(37家企业+2名自然人),索赔金额达3.72亿元,创资本市场首例"中介先行赔付后追偿"闭环 [1][3][4] - 39名被告被指控协助泽达易盛通过虚假合同、虚构业务等手段虚增业绩:上市前(2016-2019年)累计虚增营收3.42亿元、利润1.87亿元;上市后(2020-2021年)年报虚增营收1.52亿元+7104万元,虚增利润8247万元+2666万元 [3] - 中介机构因失职被行政处罚:东兴证券缴纳1.05亿元惩戒金,天健会计所缴纳0.93亿元,康达律所被罚没1896万元,三者合计先行赔付投资者4.93亿元(含惩戒金) [3][4] 法律与市场影响 - 若胜诉将首开中介机构向造假协同方成功追偿先例,为同类案件确立裁判标准,推动责任链条从上市公司/中介向交易对手方延伸 [1][5][7] - 案件核心争议在于举证难度:需证明第三方存在主观过错(如异常交易记录、资金闭环证据)且行为与损害有直接因果关系 [6][7] - 专家建议构建立体化治理体系:民事赔偿+行政监管+刑事责任联动,同时通过专项责任险、追偿优先权等提升中介赔付积极性 [2][8][9] 追偿机制与行业建议 - 追偿金额占先行赔付总额95%(3.72亿/3.88亿),但第三方或仅承担部分责任,最终可能形成"中介次要责任+第三方主要责任"划分 [6] - 四项强化追偿措施:设立行业互助基金、赋予优先受偿权、简化司法程序、监管部门协同取证 [9] - 严惩第三方四大方向:行政法规增设"过错推定"条款、建立跨部门失信黑名单、强化行业自律公约、实现"三升三降"成本收益平衡 [9][10]
恒大前行政总裁夏海钧,被曝藏身美国加州,妻子在美持有资产达1.7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20:07
公司上市地位与清盘进展 - 中国恒大将于8月25日起被取消香港上市地位[1] - 公司于2024年1月正式被香港高等法院颁布清盘令[3] - 清盘人持续为境外债权人进行索偿工作[3] 法律诉讼与追偿行动 - 清盘人向许家印、丁玉梅、夏海钧等7名被告追讨约60亿美元(430亿元人民币)股息及酬金[3] - 法院已颁布禁制令限制被告处置全球600亿港元(550亿元人民币)资产[3] - 诉讼涉及被告在2017-2020财年期间的管理行为[3] - 清盘人指控被告在财务报告批准过程中违反责任[3][11] 财务造假与监管处罚 - 恒大地产通过提前确认收入方式实施财务造假[3] - 2019年及2020年公司虚增收入和利润[3] - 中国证监会已对恒大地产及相关人士作出行政处罚[12] 高管资产披露问题 - 前行政总裁夏海钧妻子在美国持有资产价值2400万美元(1.7亿元人民币)[1][13] - 资产包括三处加州房产和四辆汽车[13] - 清盘人认定夏海钧为这些资产的实际控制人[1][14] - 夏海钧常居美国加州并与家人共同生活[15] 高管行踪与法律状况 - 许家印于2023年9月因涉嫌违法犯罪被采取强制措施[12] - 夏海钧目前下落不明且无法取得联系[12] - 其拥有香港居民和加拿大籍身份但住址不详[12] - 香港法院已批准追加夏海钧妻子为被告[20] 高管背景与薪酬情况 - 夏海钧曾任恒大行政总裁且年薪达2亿元[13] - 2017年以2.7亿元年薪登顶香港中资股CEO薪酬榜首[13] - 2007年加盟后长期担任许家印核心管理角色[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