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上市
搜索文档
“北交所辽宁基地”开放日暨企业上市交流活动举行
中证网· 2025-10-23 11:47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宋维东)日前,辽宁省地方金融管理局、辽宁证监局、北京证券交易所在沈阳联合 举办"北交所辽宁基地"开放日暨企业上市交流活动,支持辽宁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直接融资,提升资 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发展质效。 辽宁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战巍表示,上市是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关键举措,北交 所是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十四五"以来,辽宁省紧抓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机遇,推动18家 企业实现境内上市,实现融资217亿元。"十五五"期间,我们将持续优化企业上市生态,支持企业借助 资本市场的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 活动中,北交所专家解读了北交所上市政策、发展趋势,讲解了与新三板的协同机制。中金公司 (601995)、国泰海通证券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了沪深北三大证券交易所各个板块的上市标准与差异化 定位、交易所审核中重点关注问题等,并对企业上市规划给予专业指导。 活动还邀请今年8月成功登陆北交所的宏远股份董事长杨绪清分享上市对企业市场开拓、资金获取、人 才吸引、品牌升级等带来的积极作用和上市工作筹备要点,建议大家提前做好合规体系建设,科学选择 上市板块,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在"北交所辽宁基地"开 ...
从导游到董事长,她掌舵的瘦西湖文旅冲刺上市:年入亿元,却“困”于扬州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22:38
公司概况与IPO进展 - 江苏瘦西湖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进行首次公开发行 [1] - 公司年营收超过1亿元人民币,核心业务为水上游船观光服务 [1] - 公司董事长徐顺美拥有从景点导游晋升至管理层的行业背景,主导开发了“瘦西湖船娘”品牌 [1][7]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总营收从2022年的0.3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1亿元 [3] - 公司净利润从2022年的298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4288万元 [3] - 2025年上半年,新推出的大运扬州行进式游船演艺项目营收达1844.8万元,占总收入21.8% [3] 业务结构分析 - 水上游船观光服务是核心业务,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始终维持在85%以上 [3] - 公司推出“游船+”增值服务,如早茶体验和研学项目,该类服务在2024年占总营收35.3% [3] - 公司业务还包括观光车服务和景区管理服务,但在总营收中占比较低 [3] 市场地位与经营资质 - 公司是扬州市内目前唯一一家持牌的水上游船观光运营商,拥有蜀冈—瘦西湖风景区20年独家经营权 [3] - 在2024年江苏省水上游览服务船票销售市场中占有16%的份额,排名第二 [4] - 在全国水上游览市场中排名第十位,份额为1% [4][5] 业务多元化尝试 - 公司切入景区管理业务,与高邮清水潭旅游度假区签订3年托管协议,固定管理费为350万元 [6] - 在3年协议期内,公司需向扬州传媒公司支付合计180万元的营销服务报酬 [6] 核心产品与服务特色 - 公司主打摇橹船服务,包船价格为1000元,由“船娘”或“船夫”驾驶 [7][8] - “瘦西湖船娘班”过去几年共接待超过83万名享受摇橹船服务的游客 [8] - 公司共拥有206艘游船,包括36艘摇橹船、106艘自驾船和64艘主题船,标准运营下单航次总载客量达3817人 [8] 资本化历程 - 公司于2017年成功挂牌新三板,迈出资本化第一步 [10] - 目前正冲刺港股IPO,但面临港股文旅类企业估值普遍不高以及2025年以来尚无同类企业成功IPO的挑战 [10]
“北交所辽宁基地”开放日暨企业上市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证券日报网· 2025-10-22 21:18
活动还邀请今年8月份成功登陆北交所的沈阳宏远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杨绪清分享了企业上市 后在市场开拓、资金获取、人才吸引、品牌升级等方面带来的益处和上市工作筹备要点,并鼓励企业提 前做好合规体系建设,科学选择上市板块,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在"北交所辽宁基地"开放日活动中,7家上市后备企业与北交所专家围绕上市前期准备、股权结构设 计、融资策略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为企业加快上市进程与借力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建设性意见。参加 活动的企业纷纷表示,此次交流活动实操性很强,很有收获,将继续筹划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积极拥抱 资本市场。 辽宁省地方金融管理局、辽宁证监局相关处室负责同志,辽宁股权交易中心负责同志,辽宁省各市地方 金融管理部门、沈抚示范区财政金融局相关处(科)室负责同志,辽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代表100余人参 加活动。 战巍表示,企业上市是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关键举措,北交所是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 的主阵地。"十四五"以来,辽宁省紧抓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机遇,推动18家企业实现境内上市,实现 融资217亿元。"十五五"期间,我们将持续优化企业上市生态,支持企业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实现跨 越式发展 ...
禹王生物营养冲刺港股:上半年营收3.4亿,期内利润同比降74%
36氪· 2025-10-22 17:19
公司上市与资本运作 - 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准备上市 [1] - 在重组前,公司于2024年12月宣派股息3.2亿元人民币,截至最后可行日期,应付股息为5580万元人民币 [2] - 2025年8月,美国健康和营养公司Bayland Health旗下的Velantra斥资1940万美元(约合1.25亿元人民币)认购公司17,647,059股普通股,获得15%股权 [11][13] 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一家食品级精制鱼油及其制品供应商,主要业务包括开发、生产和销售精制鱼油、鱼油软胶囊和其他膳食补充剂产品 [3] - 业务模式涵盖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品牌膳食补充剂产品及药品 [3] 财务表现:年度业绩 - 营收从2022年的5.3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8.32亿元人民币 [3][4] - 毛利从2022年的1.3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2.16亿元人民币,同期毛利率分别为25.4%、28.1%和26.0% [3][4] - 年内盈利从2022年的6730万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1.25亿元人民币,年内盈利率分别为12.6%、15.4%和15.1% [4] - 经调整净利从2022年的6730万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1.25亿元人民币 [5] 财务表现:2025年上半年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3.4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70亿元人民币下降27% [4] - 2025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2276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8759万元人民币下降74% [4]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为3536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下降59.6%,经调整净利率为10.3%,较2024年同期的18.6%下降8.3个百分点 [5] 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7131万元人民币 [6]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从2022年的3840万元人民币转为2024年的-3922万元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为-1568万元人民币 [6]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IPO前,董事会主席刘汝萃及其控制的实体为控股股东,控制约56%的已发行股本 [11] - 其他主要股东包括刘丕谨(持股20.21%)、刘锡潜(持股8%)及Velantra(持股15%),刘锡潜为刘汝萃和刘丕谨的父亲,公司具有家族企业特征 [13] - 公司董事会由主席兼非执行董事刘汝萃、两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 [7][9]
辽宁省举办“北交所辽宁基地”开放日暨企业上市交流活动
证券时报网· 2025-10-22 17:15
为支持辽宁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直接融资,提升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发展质效,近日,辽宁省地方 金融管理局、辽宁证监局、北京证券交易所在沈阳联合举办"北交所辽宁基地"开放日暨企业上市交流活 动。辽宁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战巍、辽宁证监局副局长胡可果出席活动并致辞。 在"北交所辽宁基地"开放日活动中,7家上市后备企业与北交所专家围绕上市前期准备、股权结构设 计、融资策略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为企业加快上市进程与借力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建设性意见。参加 活动的企业纷纷表示,此次交流活动实操性很强,很有收获,将继续筹划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积极拥抱 资本市场。 辽宁省地方金融管理局、辽宁证监局相关处室负责同志,辽宁股权交易中心负责同志,辽宁各市地方金 融管理部门、沈抚示范区财政金融局相关处(科)室负责同志,辽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代表100余人参 加活动。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胡可果表示,企业家们要提升规范运作水平,牢固树立诚信意识,健全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树立正确 的"上市观",杜绝"带病闯关",切实提升企业申报质量,扛起高质量发展责任,聚焦主业、深耕实业, 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质量和投资价值。 ...
宇树科技,为何此时“决定更名”?
36氪· 2025-10-22 15:48
公司更名与上市准备 - 宇树科技2025年第五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更名议案,决定将公司更名为“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去除原名称中的“杭州”二字,相关工商登记变更程序正在进行中[1] - 专家解读认为,公司名称前不冠地名通常意味着业务范围较大、规模较大,此次更名或是为了凸显公司业务范围与规模,给予投资者更好的观感[1] - 公司已于今年5月28日将全称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同步将市场主体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此为上市前的必要改制步骤[3][4] 公司资本与运营动态 - 公司在今年6月两次增加注册资本金,目前的注册资本约为3.64亿元[3] - 对于5月份的更名,公司方面回应称是运营方面的常规变更[4] - 公司在其官方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声明,根据IPO计划,预计将在2025年10月至12月期间向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文件[5] 相关法规背景 - 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实施办法》,企业在3个以上省级行政区域内投资设立字号相同且经营1年以上的公司,其名称可以不含行政区划名称[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5] - 专家指出,上市公司必须是股份制公司,企业上市前必须进行股份改制[4]
宇树科技更名引发市场猜想:删除"杭州"为IPO铺路?
搜狐财经· 2025-10-22 14:18
公司更名与战略调整 - 公司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更名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主体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3] - 对外公告中公司选择性地省略了“杭州”地域标识,采用“去地域化”的命名方式 [3] - 更名旨在统一品牌形象,提升市场认知度,且不影响现有业务和合同履行 [3] 资本市场运作意图 - 更名被解读为公司迈向资本市场的关键一步,可能预示着资本运作的加速 [3][4] - 港交所2024年修订的《上市规则》第18C章为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打开大门,此前已有晶泰控股、黑芝麻智能等企业成功上市 [3] - 更名可能为满足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形式要求,为后续股权融资或上市做准备 [4] 行业背景与公司技术 - 公司专注于机器人技术研发,在机器人动力系统、动态平衡算法和多电机协同控制领域具有技术优势 [4] - 公司产品在格斗机器人等高强度对抗场景中的应用验证了其技术可靠性 [4] - 类似更名案例在资本市场不鲜见,如字节跳动更名为抖音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去除关联公司名称中的“浙江”字样,这些行为往往伴随企业战略调整或资本运作 [4] 市场影响与未来展望 - 公司更名动作引发了市场对其IPO进程的种种猜测 [4] - 更名通过精简名称强化了品牌识别度,并淡化了地域色彩,为国际化布局预留空间 [4] - 此次更名标志着企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续动作值得持续关注 [4]
上市:成长性企业的“新思考” ——从新荷花14年IPO长跑,看未上市企业的生存焦虑
搜狐财经· 2025-10-22 09:51
2025年10月,四川新荷花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已是它十四年来第四次冲击资本市场。从中药饮片龙头到屡战屡 退的"IPO长跑者",新荷花从A股转向港股,从过会后撤回再到申请失效、重新递表,几乎走遍了拟上市企业可能经历的 所有曲折。 对于"新荷花"我想很多人是不熟悉的,虽然你可能用过他们的产品。好吧,我再说仔细一点,你是不是去过中医院,最后 医生给你开一堆中药,然后问你要不要代煎。问题就出现了,你要是选择代煎还是不知道"新荷花"是谁,如果选择拿回 家,然后药房会给你一大包中药塑料包,这塑料包就是定量的中药,然后回到家你就按医生开的量,取出需要的塑料 包,拆封煎熬就行了。 这省去了药房每一个都需要称重,然后给你每个再包一个大纸袋,浪费时间。而这一个个塑料包,有次我回家自己煎熬 的时候,发现很多都是新荷花的字样,后来查询才知道这是一家给中医院供给定量中草药饮片的企业,所以我记住它 了。 作为一名关注企业IPO多年的九晨,今天就以它为例,说一说许多未上市成长企业的共同命运:在上市的门槛前不断尝 试,始终绷紧神经不敢松懈,生怕一次失误就前功尽弃——这种如影随形的不安全感,恰恰揭示了上市对这类企业的根 本意义。 | ...
两度变更拟上市板块、实控人手握超七成股权,中塑股份IPO胜算几何
北京商报· 2025-10-21 21:16
广东中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塑股份")冲击上市事项迎来新进展。近日,深交所官网显示,公司创业板IPO已进入问询阶段。冲击上市背 后,中塑股份颇具业绩底气,报告期内年度营收、净利均接连增长。不过,对于未来的战略规划,中塑股份似乎有些摇摆不定。公司"徘徊"于创业板和北交 所之间,曾于今年年内两度变更拟上市板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各期,公司"拳头"产品"高性能工程材料"贡献营收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均超七成, 但在2022—2024年,该产品单价却接连走低。 | 公司全称 | 广东中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简称 | | --- | --- | --- | | 受理日期 | 2025-09-26 | 更新日期 | | 审核状态 | 已问询 | 预计融资金额(亿元 | | 保荐机构 |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保存代表人 | "拳头"产品单价连降两年 据了解,中塑股份主营业务为改性工程塑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5年9月26日,公司创业板IPO获得深交所受理,并于当年10月19日进入问询阶段。 本次冲击上市,中塑股份拟募集资金约6.4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于高性能工程材料智能化生产基地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