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电子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海淀发布高质量孵化器新政 最高单体支持1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8-30 16:49
政策核心内容 - 北京市海淀区发布高质量孵化器新政 最高单体支持1亿元[1] - 政策聚焦分级分类支持 孵化模式创新 硬科技培育和全球生态打造四大方向[1] - 推动孵化器能级跃升 构建全球领先的创新创业生态[1] 孵化器分类支持机制 - 高质量引领孵化器采用前置支持 每家每年最高支持2000万元 支持周期3-5年[3] - 高质量培育孵化器采用后置支持 对综合评分前20名机构每家最高支持200万元[3] - 单一孵化器一个周期内最高累计支持1亿元[3] 重点支持领域 - 聚焦人工智能 医药健康 具身智能等硬科技领域深度孵化[2] - 支持商业航天 光电子 量子等未来产业超前孵化布局[2] - 政策资金重点支持人工智能 具身智能 医药健康 光电子 量子等高能级孵化器[3] 孵化模式创新 - 鼓励从技术创新源头介入 采用"创造项目"方式孵育早期颠覆性项目[2] - 提升技术加速 资本赋能 商业带动等高水平服务能力[2] - 构建从技术攻关到市场应用的全链条孵化生态[2] 全球生态建设 - 支持孵化器建设成为全球科创人才交流的关键枢纽[2] - 鼓励多元化主体建设具有全球视野的高质量孵化器[2] - 加强与国际创新高地的深度链接 推动创新要素双向流动[2] 区域产业基础 - 海淀区拥有各类优质孵化器193家[3] - 国家级 北京市标杆孵化器数量均列全市第一[3] - 聚集奇绩创坛 巢生 智友等一批高水平孵化器[3]
铭普光磁涨2.03%,成交额3.0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190.1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11:5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7日盘中股价上涨2.03%至25.12元/股 成交金额3.02亿元 换手率6.91% 总市值59.0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190.16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1292.29万元(占比4.28%)卖出479.28万元(占比1.59%) 大单买入5934.24万元(占比19.66%)卖出5557.09万元(占比18.41%)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7.44%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6.08%/18.77%/34.84%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光磁通信元器件研发生产销售 收入构成:磁性元器件58.20% 光通信产品19.16% 电源适配器12.23% 通信供电系统设备7.55% 其他2.84%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通信-通信设备-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 概念板块涵盖F5G/5G/光电子/CPO/汽车电子等领域 [1] 股东结构与经营业绩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6.54万户 较上期增长14.93% 人均流通股2714股 较上期减少12.96%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06亿元 同比增长0.84% 归母净利润亏损7303.87万元 但亏损额同比收窄7.78%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548.02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698.02万元 [3]
光谷多家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光通信、光模块等光电子业务表现亮眼
搜狐财经· 2025-05-20 15:45
烽火通信 - 2024年营收285.49亿元,同比增长39.05%,第四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74.06% [2] - 光通信和算力业务表现突出,FTTR项目合同规模增长800%,算力业务收入近60亿元,两年复合增长率超100% [4]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3.08%,计划开拓计算与海洋网络、卫星光通信等新应用领域 [4] 人福医药 - 2024年营收254.35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30亿元 [5] - 研发投入14.71亿元,拥有565个药品生产批文,30余款在研1类创新药,近20个新产品获批 [7] - 美国仿制药业务收入约20亿元,非洲子公司累计获得190多个药品注册文号 [7]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1.09% [7] 长飞光纤 - 2024年营收121.97亿元,归母净利润6.76亿元,光通信行业相关收入119.17亿元,毛利率提升至27.78% [8] - 在800G超高速光传输领域实现多项传输验证,空芯光纤技术使光信号传播速度提升47%,传输时延降低30% [10]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1.91% [10] 华工科技 - 2024年营收117.09亿元,归母净利润12.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57%和21.17% [12] - 感知业务渗透光伏储能及动力电池领域,智能制造业务在新能源汽车等行业订单占比87%,船舶业务订单同比增长134% [1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3.55亿元,同比增长52.28%,归母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40.88% [14] 达梦数据 - 2024年营收10.44亿元,同比增长31.49%,归母净利润增长22.22%,软件产品使用授权收入8.94亿元,毛利率达99.69% [15] - 研发团队500人,同比增长9.11%,研发投入2.07亿元,同比增长25.16%,获研发成果800个 [1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5.61%,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87.92% [17]
建设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
经济日报· 2025-03-31 08:39
数字产业总体表现 - 2024年数字产业总体运行平稳 业务收入稳步提升 利润总额保持增长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创新能力增强 企业出海步伐加快[1] - 数字产业是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1] 区域发展格局 - 东部地区数字产业收入同比增长6.5% 占全国比重73.6%[1] - 中 西 东北地区数字产业收入分别增长4.2% 0.8% 2.5%[1] - 前十大省份数字产业收入规模占全国比重81.5% 对全国数字产业收入增长贡献率达99.5%[1] 产业集群分布 - 已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涵盖信息通信 人工智能 新型显示 集成电路等数字领域[1] - 东部地区是人工智能 集成电路等产业集群集聚区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是光电子 算力等产业集群集聚区[3] 主要产业集群类型 - 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北京市海淀区拥有雄厚科研基础和研发创新能力[3] - 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在上海 深圳 京津冀等地形成芯片设计 晶圆制造 半导体材料等产业链集聚[3] - 光电子产业集群:湖北集聚特种光纤 光电芯片 激光材料等产业链企业[3] - 算力产业集群:贵州 内蒙古等西部地区依托绿色能源优势发展数据中心 智算中心[3] 区域集群特色 - 京津冀地区重点发展人工智能 量子信息等前沿技术[4] - 长三角地区构建工业互联网 智能制造产业集群[4] - 粤港澳大湾区在消费电子 智能硬件等领域形成全球竞争力[4] - 成渝地区快速崛起为西部数字经济高地[4] 集群发展建议 - 推动地方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和本地实际 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5] - 培育具有技术竞争力 市场主导力的数字产业领航企业[5] - 促进数字产品消费升级 支持数字企业出海 拓展全球市场[5] - 打造数字消费国际知名品牌 建设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