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光模块

搜索文档
2025私募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苏州举行江苏呼唤更多耐心资本
新华日报· 2025-09-18 07:31
科创森林,期待与耐心资本"双向奔赴" 创新,始于科技,成于资本,兴于产业。 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从2008年成立至今,元禾控股的身影始终存在。过去10多年的合作,不仅将 苏州旭创培育为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龙头企业,还解决了我国高速光模块行业高度依赖进口产品的情 况,元禾控股也分享到了企业的发展红利。如今,双方合作进一步深化,共同设立产业基金,深度布局 产业链。 创投机构酷爱的打卡地——江苏,正在发力私募股权投资。9月16日,由省委金融办、苏州市政府 联合主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财政厅、江苏高投协办,元禾控股、省投资基金业 协会、江苏股交中心承办的"投江苏 赢未来"2025私募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苏州举行,吸引了 全国百余家优秀创投机构参加。在这场推进会上,江苏诚意满满,不仅端出了50个有融资需求的项目, 还首次发布省战新基金管理人矩阵。 万亿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注册在江苏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共有1203家,全国私募基金管理人管 理的注册在江苏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6565只,基金规模(净资产)1.67万亿元。 万亿资本流向了哪里?记者从推进会上获悉,全 ...
江苏打造全国私募股权投资最青睐、最活跃、最高效的热土
搜狐财经· 2025-09-17 22:18
创投机构酷爱的打卡地——江苏,正在发力私募股权投资。9月16日,由省委金融办、苏州市政府联合 主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财政厅、江苏高投协办,元禾控股、省投资基金业协 会、江苏股交中心承办的"投江苏 赢未来"2025私募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苏州举行,吸引了全 国百余家优秀创投机构参加。在这场推进会上,江苏诚意满满,不仅端出了50个有着融资需求、货真价 实的项目,还首次发布省战新基金管理人矩阵。 万亿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注册在江苏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共有1203家,全国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的 注册在江苏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6565只,基金规模(净资产)1.67万亿元。 万亿资本流向了哪里?记者从推进会上获悉,全国私募基金投资于江苏的在投项目数量超过2.2万个, 占全国总数量的14.77%。其中,投资于中小企业的在投项目1.5万余个,占全部在投项目数量的 69.09%;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在投项目1.1万余个,占比50.91%;投资于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在投项 目6869个,占比30.09%。从所投产业来看,投向我省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 ...
光迅科技35亿定增预案:加码高速光模块产能,布局AI算力新赛道
新浪财经· 2025-09-16 16:44
融资计划 - 公司拟通过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35亿元 其中20.83亿元用于算力中心光连接及高速光传输产能扩建 6.17亿元用于高速光互联及新兴光电子技术研发 8亿元补充流动资金[1] 产能扩张 - 计划新建9.68万平方米厂房 形成年产高速光模块499.20万只 超宽带放大器14万只 相干产品3.2万只 高密度新型连接器192万只及光开关0.64万只的产能[2] - 2025年上半年接入和数据业务营收达37.15亿元 同比增长149% 占总营收71%[2] 资金支持 - 实控人中国信科集团拟现金认购定增股份的10%-30%[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暴跌161.03%至-6.41亿元 2025年上半年仍为-1.07亿元[3] 行业前景 - 以太网光模块市场规模到2029年预计突破200亿美元 其中高速产品占比超60%[4] - 公司为国内唯一具备光芯片 器件 模块全产业链布局企业 已实现400G光模块量产出货并切入北美云巨头供应链[4] - 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24.39%至13.09亿元[4]
【研选行业+公司】这家锂电铜箔龙头海外客户突破,投资布局高速光模块
第一财经· 2025-09-14 21:05
锂电铜箔行业 - 头部铜箔企业出现扭亏趋势 锂电铜箔龙头从亏损1.05亿元转为盈利0.37亿元[1] - 公司市占率位居行业前列且实现海外客户突破 受益于铜箔主业复苏[1] - 投资5亿元布局高速光模块业务 利润弹性可期[1] 绿色聚酯行业 - 绿色聚酯技术打开8000万吨级新市场空间[1] - 3家上市公司为主要受益方 高回报率逻辑清晰[1]
光迅科技(002281):定增布局高速光互联 强化光电领域全链条垂直整合优势
新浪财经· 2025-09-11 20:40
定增募资计划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 发行数量不超过总股本的30% 募集金额不超过35亿元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1] - 实控人中国信科集团参与认购 认购比例在10%-30%区间 为核心业务扩张与技术研发提供资金支撑 [1] - 募集资金拟用于扩充算力中心高端产能 攻坚前沿光电共封装技术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1] 产能扩充与技术布局 - 拟使用20.8亿元募集资金(总投资24.8亿元)投向算力中心光连接及高速光传输产品生产建设项目 建设周期4年 规划年产能包括499万只高速光模块 192万只高密度新型连接器 3.2万只相干产品 [2] - 拟使用6.2亿元募集资金(总投资10亿元)投向高速光互联及新兴光电子技术研发项目 重点开发下一代可插拔光模块 基于光电共封装技术的光引擎等国际前沿技术 [2] - 公司已发布光引擎 Shuffle Box和ELSFP的CPO三大核心组件解决方案 并在光博会展示CPO交换机产品 体现光电领域全链条垂直整合实力 [2] 财务表现与业务动态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4亿元 同比增长68.6% 二季度收入突破30亿元 同比增长66.1% 环比增长35.9% 创历史新高 [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7亿元 同比增长79.0% 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2亿元 同比增长69.6% 环比增长47.9% [3] - 数据和接入业务成为收入增长主要动力 主要因400G/800G光模块量产交付 二季度毛利率环比下滑5.4个百分点至20.2% 主要受传输业务产品结构及部分数通产品降价影响 [3] 行业需求与竞争地位 - 全球AI与大模型训练推动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 用于数据通信的高速率光模块需求高速增长 [2] - 公司光模块产能利用率较高 此次扩产旨在填补产能缺口并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2] - CPO(共封装光学)在功耗和连接密度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被认定为下一代光互连方案 [2]
剑桥科技股价涨5.07%,银河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07万股浮盈赚取4.5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18:1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1日公司股价上涨5.07%至88.12元/股 成交额20.66亿元 换手率8.95% 总市值236.18亿元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6年3月14日 2017年11月10日上市 总部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及香港铜锣湾 [1] - 主营业务为基于JDM和ODM模式的ICT终端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包括家庭、企业及工业应用领域 [1] 主营业务构成 - 电信宽带业务占比55.66% 无线网络与小基站占比28.82% 高速光模块占比13.46% 边缘计算与工业互联产品占比2.01% 其他业务占比0.06% [1] 基金持仓情况 - 银河科技成长混合发起式A(022704)二季度持有1.07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4.39% 位列第八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4.55万元 最新规模867.67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38.21% 同类排名1287/8175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高鹏累计任职时间4年117天 现任管理基金总规模1152.38万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33.54% 最差基金回报-20.16% [3]
光迅科技(002281):定增布局高速光互联,强化光电领域全链条垂直整合优势
招商证券· 2025-09-11 18:05
投资评级 - 强烈推荐(维持)[2][5]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定增募集不超过35亿元资金 重点用于扩充高速光模块产能和开发CPO等前沿技术 强化光电领域全链条垂直整合优势[1][5] - AI算力需求推动公司数通业务高速增长 25H1营收同比增长68.6%至52.4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9.0%至3.7亿元[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亿元 13.5亿元 18.1亿元 对应PE分别为55.1倍 38.3倍 28.4倍[5][6] 定增方案详情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 发行数量不超过总股本的30% 募集金额不超过35亿元[1][5] - 实控人中国信科集团认购比例在10%-30%区间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5] - 募集资金用途:20.8亿元用于算力中心光连接及高速光传输产品生产建设 6.2亿元用于高速光互联及新兴光电子技术研发 8亿元补充流动资金[5][7] 产能扩张计划 - 算力中心光连接项目总投资24.8亿元 建设周期4年 规划年产能包括499万只高速光模块 192万只高密度新型连接器 3.2万只相干产品[5][7] - 项目达产后将形成"算力终端-传输链路-骨干网络"全场景覆盖能力[5] 技术研发布局 - 重点开发CPO(共封装光学)光引擎及其配套光器件 总投资10亿元建设光电子研发中试中心[5][7] - 已发布光引擎 Shuffle Box和ELSFP三大CPO核心组件解决方案 并在光博会展示CPO交换机产品[5] 财务表现 - 25H1营业收入52.4亿元(yoy+68.6%) 二季度单季收入突破30亿元(yoy+66.1% qoq+35.9%)创历史新高[5] - 25H1归母净利润3.7亿元(yoy+79.0%) 二季度单季2.2亿元(yoy+69.6% qoq+47.9%)[5] - 二季度毛利率环比下滑5.4个百分点至20.2% 主要受传输业务产品结构和数通产品降价影响[5] 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3.7亿元 146.7亿元 174.7亿元 同比增长37% 29% 19%[5][6][1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亿元 13.5亿元 18.1亿元 同比增长42% 44% 35%[5][6][13] - 预计毛利率将从2025年的22.4%提升至2027年的25.0%[13]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63.92元 总市值516亿元 流通市值498亿元[1][2] - 近12个月绝对涨幅124% 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85%[4] - 每股净资产11.6元 ROE(TTM)8.8% 资产负债率40.7%[2][13]
嘉元科技(688388):锂电铜箔领先企业,投资光模块公司探索多元发展
招商证券· 2025-09-11 15:36
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1][7] 核心观点 - 嘉元科技是锂电铜箔领先企业 市占率居前 研发能力较强 高端产品和海外客户占比较高 过去经营稳健 带息负债率显著低于同行水平 [1] - 锂电铜箔行业已经开始复苏 预计公司锂电铜箔主业未来几年有不错的利润弹性 [1] - 公司近期投资5亿元持有武汉恩达通13.6%股权 恩达通主业为高速光模块 服务国际知名客户 未来有望强劲增长 [1] 公司简介 - 嘉元科技是国内大型锂电铜箔制造商 成立于2001年9月 专注于研究、制造、销售高性能电解铜箔、复合铜箔、高性能高精度铜合金丝线材 [14] - 公司铜箔产品按照下游应用领域可分为锂电铜箔和标准铜箔两类 主要产品包括双面光铜箔、高强高延双面光铜箔、RTF反转电解铜箔、微孔铜箔、IC封装板用铜箔、镀镍铜箔等 [14][15] - 公司控股股东为山东嘉沅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21.19% 实控人为廖平元 [18] - 截至2025年共有铜箔产能超过13万吨 铜合金丝线材产能超2万吨 预计2026年铜箔总产能可达15万吨以上 产能规模与市占率均居行业前列 [1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锂电铜箔产销量分别达4.14万吨和4.07万吨 同比大幅增长72.46%和63.01% 上半年实现营收39.63亿元 同比增63.55% 归母净利润0.37亿元 扭亏为盈 [7][20] 财务状况与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显著恢复 归母净利润扭亏盈利0.37亿元 [20] - 2025H1公司总收入39.63亿元 其中锂电铜箔收入33.2亿元(占比83.8%)其他业务收入5.01亿元(占比12.6%)标准铜箔收入1.42亿元(占比3.6%) [23] - 2025H1销售毛利为2.01亿元 其中锂电铜箔贡献1.88亿元 其他业务贡献0.22亿元 标准铜箔毛利为-0.09亿元 [23] - 2020-2025H1期间费用率从8.24%降至4.29% [27] - 财务预测显示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7.57亿元、102.24亿元、116.36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6亿元、4.30亿元、5.28亿元 [2][107] 锂电铜箔竞争力 - 公司研发与技术力量雄厚 掌握八大核心技术 包括超薄和极薄电解铜箔的制造技术、添加剂技术等 [32] - 开展高强/超高/特高强锂电铜箔、微孔铜箔、单晶铜箔等新产品研发 其中全固态及半固态电池所用铜箔已小批量供应 高强/超高强/特高强锂电铜箔和PCB用超薄铜箔已批量生产 [33] - 产能迅速扩张 产量从2021年的2.78万吨增至2024年的6.77万吨 2025H1产量达4.14万吨 同比+72.46% 销量从2021年的2.81万吨增至2024年的6.70万吨 2025H1销量达4.07万吨 同比+63.01% [37] - ≤6μm铜箔的产销量在2022-2024年占比都在80%以上 产销率较高 2022-2024年分别为92.63%、99.48%、101.04% [39] - 与宁德时代、宁德新能源、比亚迪等知名电池厂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2024年前五大客户占公司总销售收入的80.41% 其中宁德时代系列占比65.81% [45] - 积极拓展优质海外客户 已与三星建立合作关系并小批量供货 已开发的海外国际顶尖电池企业客户自2025年开始放量 产品毛利率优于国内 [49] 锂电铜箔行业状况 - 行业格局持续分散 2023年前四大企业合计市占率为47.3% 集中度偏低 [50] - 2025年开始迎来温和复苏 偏高端的产品加工费开始有所提价 头部企业通过降本增效和产品高端化开始扭亏 [7][54] - 中低端铜箔加工费低位震荡 但高端铜箔因技术、客户壁垒相对较高 供需态势略好 [7][54] - 2023-2025年国内铜箔产能增速分别为48%、29%、7% 显著放缓 但产能绝对增量仍显著高于下游需求 [55] - 铜箔发展趋向多元化 主要方向包括轻薄化(向5μm、4.5μm迭代)、高强度(700MPa以上超高抗拉铜箔)、表面处理(镀镍铜箔)、复合铜箔等 [65][67] 恩达通投资 - 公司投资5亿元(1.5亿元受让股权 3.5亿元增资)持有武汉恩达通13.59%股权 [72] - 恩达通是高速光模块制造商 行业沉淀深厚 服务国际知名客户 90%以上的产品销往美国 [74][84] - 恩达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4.77亿元、净利润9794.21万元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3.16亿元、净利润1.21亿元 利润超过2024年全年 [102] - 恩达通2025H1净利润率9% 显著低于同行头部公司27-40%的水平 后续伴随产品放量规模效应、产品结构升级 盈利水平有望显著提升 [102] - 增资款中2亿元及以上用于恩达通产品研发以及扩产 解决交付问题 [102] - AI推训算力需求激增 2025年上半年北美云厂商实际资本开支达1755.6亿美元 同比增长72% 中国互联网企业资本开支合计164.7亿美元 同比增长138% [95] - 800G与1.6T的光模块将成为数据中心的主流产品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光模块的销售额环比增长10% 主要来自800G光模块的贡献 [98]
光迅科技拟定增募资35亿 加码AI算力与光电子研发
长江商报· 2025-09-11 07:59
公司融资计划 - 公司计划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不超过2.42亿股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5亿元[1][2] - 募集资金将用于算力中心光连接及高速光传输产品生产、高速光互联及新兴光电子技术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1][2] - 其中算力中心光连接及高速光传输产品生产建设项目总投资24.82亿元 使用募集资金20.83亿元 建设期4年[3] - 高速光互联及新兴光电子技术研发项目总投资10亿元 使用募集资金6.17亿元 建设期3年[3] - 补充流动资金计划使用募集资金8亿元[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2.43亿元 同比增长68.59%[1][4] - 归母净利润3.72亿元 同比增长78.98%[1][4] - 营收较去年同期增加21.33亿元 实现连续两年上涨[4] 行业发展前景 - 全球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 2023年全球计算设备算力规模达1397EFlops 同比增长54% 预计2030年突破16ZFlops[2] - 以太网光模块市场到2029年将超过200亿美元[2] - 高速光模块特别是800G及以上产品需求急剧上升 成为AI数据中心核心器件[2] 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扩充高端产品产能和加强前沿技术研发提升市场竞争力[2] - 研发重点包括下一代可插拔光模块、基于CPO技术的光引擎等核心产品[3] - 拓展车载光通信、智能感知、能源与显示等新兴光电子应用领域[3] - 推动由光通信单一领域向多领域光电子布局的战略转型[3] 项目经济效益 - 算力中心光连接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达17.20% 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7.85年[3] - 项目将新建9.68万平方米厂房及配套设施 有效缓解产能瓶颈[3] - 随着400G/800G超高速传输及全光城市建设推进 产品需求将持续增长[3]
立讯精密(002475):跟踪报告之十七:消费电子迈入AI创新周期,汽车通讯业务高速增长
光大证券· 2025-09-05 18:1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1245.03亿元,同比+20.18%;归母净利润66.44亿元,同比+23.13%;扣非归母净利润55.99亿元,同比+12.90% [1] - 25Q2营收627.15亿元,同比+22.51%,环比+1.50%;归母净利润36.01亿元,同比+23.09%,环比+18.30%;扣非归母净利润31.90亿元,同比+14.90%,环比+32.40% [1] - 25Q3预计归母净利润42.46–46.99亿元,同比+15.41%–+27.74%;扣非归母净利润35.96–42.99亿元,同比+13.86%–+36.15% [1] 业务板块分析 - 消费电子业务25H1营收977.99亿元,同比+14.32%,受益于AI PC、AI手机、智能穿戴等终端创新及AR/VR、3D打印、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合作深化 [2] - 通讯互联业务25H1营收110.98亿元,同比+48.65%,因AI算力需求推动数据中心高速互联需求激增,公司提供"铜、光、电、热"一体化解决方案且头部客户份额持续提升 [2] - 汽车业务25H1营收86.58亿元,同比+82.07%,聚焦整车"血管与神经"系统、智能座舱、智能底盘等核心领域,Tier 1业务获国内外主流车企新项目定点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至166.75亿元/204.34亿元(下调幅度5%/2%),新增2027年预测251.18亿元,对应PE分别为19X/15X/12X [3][5]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增长率分别为19.63%/18.34%/14.98%,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4.76%/22.54%/22.93% [5] - 当前总市值3134.32亿元,总股本72.52亿股,股价43.22元 [7]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10.4%提升至2025-2027年11.9%-12.0%,归母净利润率从5.0%升至5.7% [13] - ROE(摊薄)稳定在19.3%-19.9%区间,经营性ROIC从2024年9.6%升至2027年14.1% [13] - 每股收益从2024年1.85元增长至2027年3.46元,每股净资产从9.58元升至17.38元 [14] 市场表现 - 近1个月绝对收益22.49%,相对收益15.25%;近3个月绝对收益44.93%,相对收益32.10% [10] - 一年股价波动范围26.96–47.54元,近3月换手率105.0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