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

搜索文档
如何解决AI等新兴产业“测不准”?制造业计量首个政策文件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18:58
制造业计量创新发展政策 核心观点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制造业计量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突破100项以上关键计量校准技术,制修订300项以上行业计量校准规范,研制100台套以上计量器具和标准物质,培育50家以上仪器仪表优质企业,推动建设10家以上制造业高水平计量校准技术服务机构 [1][2] - 到2030年,制造业计量创新水平持续提升,技术服务网络更加完善,重要领域计量综合实力大幅增强,有力支撑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 - 当前制造业计量存在"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测不快"等难题,制约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1] 发展目标 - 2027年目标聚焦解决基础短板问题,突破校准技术、制定行业规范、研制核心计量器具,构建制造体系标准化底座 [2] - 2030年目标转向系统能力升级,强调技术服务网络覆盖和创新效能提升,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协同 [2] - 到2035年建成以量子计量为核心、科技水平一流、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和国际化发展潮流的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 [5] 重点任务 强化计量有效供给 - 突破计量关键共性技术,在量子、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领域创新量值溯源和量值传递方法 [3] - 加速高端计量器具研发,加强标准物质开发,完善计量技术规范体系 [3] - 培育优质仪器仪表企业,打造计量专业人才队伍 [3] 深化计量应用赋能 - 创新计量服务模式,支持制造业高水平计量校准技术服务机构开展"一站式"服务 [3] - 强化计量检定服务,建设计量技术服务机构,健全先进计量服务体系 [3] - 解决计量服务模式单一、高水平计量机构缺乏、先进服务体系不够高效等问题 [3] 推进计量创新升级 - 健全先进的计量管理,推动计量高端化发展,促进计量智能化转型,推进计量绿色化升级 [4] - 建设重点产业链计量和标准能力提升公共服务平台,推进计量资源的网络化连接,推动计量数据共享 [4] - 计量创新资源协同平台建设可打通计量技术从实验室到车间的"最后一公里",激活整个计量创新链条 [4][5] 当前进展与挑战 - 我国已建成国家计量基准装置208项,过去一年新建8项国家计量基准装置 [1] - 制造业计量存在计量有效供给不足、计量应用赋能不充分、计量创新升级较慢等短板弱项 [1] - 计量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但仍面临计量管理理念较落后、计量转型升级不够高效等问题 [4]
工信部:到2027年突破100项以上关键计量校准技术,培育50家以上仪器仪表优质企业
快讯· 2025-06-13 10:18
制造业计量创新发展总体目标 - 到2027年突破100项以上关键计量校准技术 制修订300项以上行业计量校准规范 研制100台套以上计量器具和标准物质 [1][3] - 培育50家以上仪器仪表优质企业 推动建设10家以上制造业高水平计量校准技术服务机构 [1][3] - 到2030年实现重要领域计量综合实力大幅增强 技术服务网络更加完善 [1][3] 计量技术突破方向 - 聚焦量子 人工智能 新材料 新能源等领域解决"测不了 测不全 测不准 测不快"难题 [4] - 研究量子计量 数字化模拟测量 动态量和极值量等综合参量测量技术 [4] - 开展工况环境的在线 动态 实时 远程 多参数校准技术研究 [4] 高端计量器具与标准物质发展 - 研发高精度 集成化 智能化计量器具 提升芯片 操作系统等数字技术产品集成应用水平 [5] - 加快化工 石化 钢铁等12个重点领域标准物质研制 建立质量追溯制度 [6] - 编制标准物质发展目录 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不确定度水平 [6] 仪器仪表产业培育 - 培育具有生态主导能力的高端计量器具龙头企业 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7] - 实施质量品牌战略 打造高端仪器仪表产业集群 [7] - 对标国外先进水平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7] 计量服务体系建设 - 构建"一站式"服务模式 提供驻厂 驻园区等就近校准服务 [8] - 运用"互联网+计量"模式建设高效服务网络 推动计量机构"随企出海" [11] - 加强计量检定服务 依法执行强制检定目录要求 [9] 计量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升级 - 应用人工智能 大数据技术建设制造业计量数据库 实现计量数据智能化采集 [12] - 推广低能耗计量器具 研究碳计量技术支撑国家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13] - 推进计量资源网络化连接 实现与制造过程 质量管控一体化 [12] 政策与资源保障 - 实施制造业技术基础提升专项 推动自主计量器具纳入首台(套)目录 [14] - 支持金融机构加大融资力度 允许企业新购计量器具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 [15] - 鼓励计量机构上市融资 完善企业计量投入普惠性政策 [15] 国际合作与人才培养 - 建立国际化计量研发中心和培训基地 参与国际计量比对 [16] - 引进海外高层次计量人才 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 [7] - 培养熟悉产业与计量技术的综合型 应用型人才 [7]
越英贸易技术合作座谈会在伦敦举办
商务部网站· 2025-06-13 09:32
越英贸易技术合作座谈会 - 越南驻英大使杜明雄表示《越英自贸协定》(UKVFTA)实施推动双边贸易金额实现跨越式增长 [1] - 英国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有望进一步提升双边贸易水平 [1] - 双方拟扩大人工智能、半导体、金融科技、绿色技术等领域合作范围 [1] - 英国商业贸易部代表奥利维亚·赫福德指出UKVFTA和CPTPP有助于减少进出口壁垒、降低流通成本 [1] - 两国在数字贸易、服务、量子技术等领域存在合作潜力 [1] 双边贸易数据 - 2024年越英双边贸易额达8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18% [2] - 英国是越南在欧洲第三大贸易伙伴 按当前增速可能超越德国成为第二 [2] - 越南是英国第35大贸易伙伴 英国对越投资44.6亿美元 在147个对越投资国中排名第15 [2] 越南科技产业现状 - 2024年越南科技产业收入1580亿美元 占GDP比重达15% [2] - 国内研发支出占GDP比例0.5% [2] - 拥有250所大学、400所研究机构和7万家数字技术企业 [2] -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44位(共133个经济体) [2] 市场互补性分析 - 越南作为超1亿人口的快速增长市场与英国高收入消费市场形成互补 [2] - UKVFTA和CPTPP促进两国货物贸易及金融、咨询、教育等服务领域业务拓展 [2]
【中国电信(601728.SH、0728.HK)】基础业务稳健发展,科技创新研发投入提升——2025年一季报点评(付天姿)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29 17:23
财务表现 -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01% [4] - 服务收入为12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3%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 [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94%,同比提升0.02pct [4] 基础业务发展 - 移动用户数达4.3亿户,净增495万户 [5] - 5G网络用户数达到2.7亿户,净增1548万户,渗透率提升至62.0% [5] - 手机上网总流量2322.93万TB,同比增长14.2%,DOU达到20.4GB,同比增长9.1% [5] - 有线宽带用户数2.0亿户,净增67万户,千兆宽带用户渗透率约30% [5] - 智慧家庭收入同比增长11.5% [5] 创新业务与研发投入 - IDC收入达到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 [6] - 智能收入同比增长151.6%,视联网收入同比增长58.4%,卫星通信收入同比增长37.2%,量子收入同比增长81.1% [6] - 研发费用为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主要投入网络、云及云网融合、AI、量子/安全等四大技术方向 [6] 资本开支与分红政策 - 2024年资本开支93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4% [7] - 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836亿元,持续下降 [7]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为当年股东应占利润的72%,并承诺三年内提升至75%以上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