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
搜索文档
原神Agent,字节出品
量子位· 2025-11-14 20:10
鹭羽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糟糕!现在Agent也会这招了: 原神,启动! 咳咳 ,这其实是字节最新手搓出来的原神Agent—— Lumine 。 不仅在《原神》里玩得很6,跑图开荒以及动辄几个小时的长主线任务,Lumine都能自己搞定,而且水平还不菜。 (唔,我的膝盖中箭了) 而且还能举一反三玩其它没学过的游戏,例如《鸣潮》、《崩铁》,还有难倒一众手残党的《黑悟空》……也是so easy~ 话不多说,先上效果: 原神实机效果演示 跑图碰到小怪?Lumine: 交给我吧! 不仅能够动态追踪敌人位置、精准射击远距离目标,队伍角色切换也相当流畅,当然珍贵的宝箱也要收入囊中~ 难度next level,Boss战中,Lumine也展现出了 超强的理解能力 。 各种解谜关卡也是不在话下,比如沿着风场方向收集风神瞳: 这 空间感知 能力nice! 还能在多个NPC环境中锁定指定对象,完成NPC对话。 一些GUI操作,比如材料制作、使用传送锚点、切换角色武器,Lumine都能通过鼠标移动的方式完成。 而对于一些更为复杂的长指令,只需要为Lumine 提供清楚任务的先验信息或者任务步骤 ,Be l ...
7所双一流高校超常布局“具身智能”专业
第一财经· 2025-11-14 20:07
行业政策与战略方向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1]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要加快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具身智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 - 教育部通知要求加快布局具身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相关专业[3] 专业人才培养布局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7所高校申请增设“具身智能”新专业,学位授予门类为工学[1] - 高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需锚定国家战略方向,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1][2] - 一批“双一流”高校密集成立新学院,重点面向人工智能等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3] 市场需求与产业发展 - 人形机器人领域招聘需求同比增长409%[2] -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交叉的前沿领域,强调智能体通过身体与环境的动态交互实现自主学习和进化[2] - 智能制造、养老陪伴等需求日益增加,推动人形机器人企业商业化落地,催生大量岗位需求[2] 高等教育改革趋势 - 教育部通知提出以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为牵引优化专业设置,深化新工科建设[3] - 推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重塑,对现有专业升级改造,培育交叉融合的新兴专业[3] - 不断提高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3]
大摩2026机器人十大预测:人形机器人更多是噱头,完全自动驾驶爆发,首个万亿美元独角兽,脑机接口迈向“超人能力”......
华尔街见闻· 2025-11-14 19:52
2026年可能是机器人全面爆发的时期。但意外的是,人们最期待的"人形机器人革命"并不会发生;反而是无人驾驶、无人机正在加速 逼近大规模落地,真正的科技冲击波才刚开始形成。 据追风交易台,摩根士丹利机器人团队本周发布2026年十大预测报告,对投资者而言最关键的洞察包括:人形机器人仍处于营销、融 资工具的阶段而非实用阶段,但自动驾驶和无人机领域将迎来突破性进展。特斯拉有望在德克萨斯州等地实现完全无人驾驶, Waymo城市覆盖数量将增长5-10倍。科技巨头Mag 7将加速进入实体机器人领域,可能诞生首个万亿美元私人独角兽企业。脑机接口 技术将在特定任务上超越人类能力。 人形机器人:希望与炒作并存,短期更像融资工具 自动驾驶监管加速跟进 大摩预测,自动驾驶的快速扩张,将倒逼美国联邦政府的自动驾驶法规加速落地,相关政策窗口期或在2026年出现。 大摩认为,尽管具身智能未来潜力巨大,但2026年的人形机器人更偏"营销与募资噱头",而非真正投入大规模生产力。 由于手部灵巧性不足、环境复杂、任务多样等难题,"人形机器人仍处在训练数据与应用模式探索阶段"。大摩分析师 Adam Jonas 表 示,"我们期待拿到首台1X NEO ...
景嘉微:诚恒微在研产品主要为具有高集成高算力低功耗的边端侧AI芯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1-14 19:39
公司投资与产品布局 - 公司通过参与增资方式投资了诚恒微[1] - 诚恒微在研产品为高集成高算力低功耗的边端侧AI芯片[1] - 该AI芯片产品支持大模型运算[1] 产品应用市场与场景 - 产品主要面向目标识别、边缘计算、具身智能等广泛市场[1] - 产品应用场景涵盖智能吊舱、工业无人机、机器人、AI盒子、AI智能终端等[1]
同星科技(301252) - 2025年11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14 19:14
主营业务与产品 - 制冷零部件主要涵盖换热器、制冷系统管组件及制冷单元模块类产品,目前以生产换热器为主 [1] - 产品下游应用覆盖轻商制冷设备、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热泵干衣机、冷链物流及数据中心液冷领域 [1] 客户与市场拓展 - 汽车空调系统零部件主要客户为长安汽车、奇瑞汽车、江淮汽车等,合作覆盖阿维塔、深蓝、逸动等多款新能源及传统车型 [1][2] - 未来计划深化现有合作,积极拓展其他主流整车厂项目定点,并依托泰国生产基地推进全球化布局 [2] 行业趋势与驱动力 - 商用制冷未来将朝绿色化、智能化与全球化发展,核心驱动力包括全球冷链物流需求、数据中心液冷应用拓展及各国能效提升与环保制冷剂替代政策 [1] - 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的基建增长为行业注入持续动力 [1] 未来战略规划 - 继续深耕换热器及汽车空调系统零部件等核心业务,深化与客户的战略合作 [2] - 积极布局数据中心液冷市场,研发高效液冷换热设备,并投资参股境智具身智能,布局机器人热管理领域 [2] - 以泰国生产基地作为拓展东南亚及全球市场的重要窗口,提升本地化服务能力 [2] - 青岛和泰国生产基地的产能释放将为公司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2]
小鹏物理AI的尽头,是马斯克的现金流
搜狐财经· 2025-11-14 19:12
何小鹏还缺马斯克的输血包。 作者|景行 编辑|文昌龙 小鹏的行情告一段落。 11月12日小鹏汽车美股下跌了2.81%。此前的四个交易日里,受小鹏科技日新产品信息影响,小鹏股价累计上涨约29%,市值超越吉利汽车。 这场回调暂时冷却了近期市场对小鹏的科技狂热。 在11月5日的小鹏科技日上,小鹏IRON人形机器人引发热议,为证明产品不是真人假扮,小鹏选择剪开机器人"衣服"露出机械结构,何小鹏在现场一度哽 咽:"总有人不相信这个世界变化如此快……希望这是最后一次证明,机器人是它自己。" 全场小鹏发布了四个重要创新动作——第二代VLA架构、小鹏Robotaxi、全新一代IRON机器人,以及陆地航母和飞行汽车。何小鹏公开表示,2026年, 小鹏高阶人形机器人将进入量产阶段,小鹏也将升级为物理AI探索者,成为面向全球的具身智能公司。 这场发布会正将小鹏的定位,从新能源车企推向特斯拉式的物理AI企业。有接近行业人士对「市象」表示:"小鹏在资本市场的定位,越看越像mini特斯 拉。" 但在另一边,近日摩根大通三季度持仓信息显示,三季度摩根大通减持182.39万股小鹏美股,持仓仅剩余6204股,环比降幅达到99.7%,同期,蔚来 ...
天准科技二十周年峰会隆重举行:感恩同行二十载,智创工业新未来
半导体芯闻· 2025-11-14 19:09
来源:内容来自天准科技,谢谢。 二十年砥砺前行,初心不改;新征程波澜壮阔,信心满怀。11月8日,天准科技(股票代码: 688003)成立二十周年峰会在苏州隆重举行。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美国国家工程院外 籍院士沈向洋和夫人陈家恩,李政道先生长子、香港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李政道教育和科学 基金会名誉理事长李中清,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及有关政府部门代表、学术界权 威、产业伙伴、投资机构、媒体等数百位嘉宾出席活动,共同回顾天准科技二十年来的奋斗 历程,分享其在AI与工业深度融合道路上的实践成果,并展望智能制造的未来蓝图。 峰会伊始,天准科技董事长徐一华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公司二十年聚焦"AI+工业"的发展历程。他感恩于时 代机遇,以及客户、投资人、员工、合作伙伴及苏州这片土地的信任与支持。展望未来,围绕"大力发展 AI"与"管控AI"两件大事,公司将通过经营好企业,和设立公益基金支持青年科技人才与基础教育工作者,积 极应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回顾往昔,天准科技以攻克工业精密测量领域的 "卡脖子"技术、打破国外垄断为起点,系统性构建了以"视觉 精密驱控平台"与"AI技术平台"为核心的双引擎驱动架构。凭借深厚的 ...
希迪智驾联合创始人马潍:商用车自动驾驶市场具备双重刚需且壁垒更高
IPO早知道· 2025-11-14 19:09
希迪智驾目前正在冲刺「矿山自动驾驶第一股」。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苏打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创业初期,很多投资人问我为什么不在北京、上海或者硅谷设立分部。我们落户长沙一个主要原 因,是这里有高质量生活和低成本创业。且长沙是工程机械之都,有很多优势。另外,湘军的一个策 略是扎硬寨、打呆仗,与我们所在行业非常像,因为智能驾驶也是一个持久战。" 据IPO早知道消息,尽管面临竞争激烈、技术挑战高、研发投入大、商业化落地难等一系列问题,但 扎根长沙的希迪智驾已在矿山场景跑通无人矿卡,跻身智驾赛道独角兽行列,验证了其差异化突围策 略以及湖南智能驾驶的"破局之道"。 近日,希迪智驾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马潍在中国新媒体大会期间举行的"行思中国"国情研修(湖 南站)活动中,对希迪的创业历程和商业化突破进行了全面回顾。 希迪智驾成立于2017年,一年多后便获得长沙市自动驾驶路测牌照,成为长沙乃至湖南智慧交通的 生力军。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从0.31亿元跃升至4.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63%。 目前,其正在 冲刺"矿山自动驾驶第一股"。 在产品方向上,马潍与团队选择了重型商用车品类。 ...
“广东机器人第一股”宣布,正筹划港股上市!
搜狐财经· 2025-11-14 18:57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维科网机器人) 近日,"广东机器人第一股"拓斯达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发行境外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事宜。这 一举措旨在深化其全球化发展战略,提升品牌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同时更好利用国际资本市场,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 公告称,拓斯达正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H股上市的具体推进工作进行商讨,相关细节尚未确定,本次H股上市不会导致公 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国内安防机器人先驱暴雷 作为一家深耕智能制造近20年的领军企业,拓斯达依托多年技术沉淀,不断打磨以工业机器人、注塑机、数控机床为核心的 智能装备,打造以核心技术驱动的智能硬件平台,实现了从核心零部件、高端装备到智能工厂解决方案的全栈闭环。 2025前三季度,拓斯达实现营业收入16.88亿元,同比下滑24.49%;归母净利润4933.65万元,同比增长446.75%;扣非归母净 利润3580.67万元,同比增长3969.23%。其中,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系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45亿元,同比增长2.34%, 毛利率36.67%,同比保持稳定 作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智能机器人领域"链主",拓斯达在工业机器人领 ...
柯力传感:构筑传感器“产业森林”,开拓人形机器人新市场
第一财经· 2025-11-14 18:44
"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和生态协同是柯力得以领跑行业的重要竞争优势",柯力传感董事会秘书叶方之对 第一财经表示,"柯力有以市场为师的创新原则,我们所有的创新都离不开客户诉求,离不开对新兴市 场的洞察。贴近市场、发现问题,并用创新手段解决,这种机制是目前柯力体系下的一个重要法宝。" 近年来,为应对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导致的下游工业类企业需求放缓,柯力传感也在积极拓展业务范围, 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通过不断推进产品创新,陆续试制了多维力传感器、力矩传 感器、微型测力传感器等新的力学传感器产品。"在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我们的客户对产 品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我们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去研发新的产品来适应这些需求。"叶方之 表示,上述在研的高端力学传感器是公司近年来研发投入的重要方向之一。 传感器是联通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关键桥梁,历经百年发展,已成为各类机械装备、电子装备感知环 境、监测状态最重要的零部件,被誉为"工业神经的末梢",也是现代工业与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石。 近年来,国内传感器技术快速发展,并逐渐在部分领域打破外资企业垄断。其中,柯力传感借助"机械 改电"的产业契机,占据了国内称重传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