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朗新科技接受招商基金等超百家机构调研,聚焦蚂蚁链信合作要点
新浪证券· 2025-09-18 17:51
合资公司蚂蚁链信成立背景 - 2025年9月蚂蚁集团研究院发布《真实世界通证经济》报告 提出真实世界通证经济生态发展的三大支柱 [1] - 9月10日朗新科技与蚂蚁数科合资成立蚂蚁链信 构建全链条服务平台 为能源资产运营提供自动化 智能化及低成本评级定价服务 [1] - 通证化可助力实体产业融资 蚂蚁链信致力于成为绿色资产通证化核心环节 发展需安全合规环境 [1] 蚂蚁数科选择朗新的合作基础 - 朗新集团与蚂蚁集团拥有超过十年平台业务合作历史 首个合资公司邦道科技已成为国内最大公共事业缴费平台并拓展新业务 [1] - 朗新能源互联网平台链接超200万充电桩 服务超5000家充电运营商 运营近50GW分布式光伏装机 覆盖数千亿能源与绿色资产 [1] - 公司在AIoT等技术领域有深厚积累 能为实体资产通证化提供有效支持 [1] 蚂蚁链信市场机遇与定位 - 服务对象包括资产方及Web2和Web3投资方 AIoT技术可解决通证化中链下资产真实性和状态验证难题 [1] - 我国双碳目标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绿色资产规模未来达数十万亿 融资需求旺盛 [1] - 蚂蚁链信聚焦绿色资产服务 涵盖发电端与负荷端资产 有望成为能源与绿色资产领域核心基础设施 [1]
李雅兰:“十五五”期间中国城市燃气行业仍具广阔发展空间
新华财经· 2025-09-18 15:54
新华财经北京9月18日电(江宇娟、刘羿鹭)国际燃气联盟副主席李雅兰9月18日在"2025天然气产业发 展大会(秋季)"上表示,在全球能源转型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天然气将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继续占据重 要地位。她指出,中国城市燃气行业在"十五五"期间仍具有显著发展潜力,尤其在替代煤炭、发展燃气 发电以及提升终端能源清洁化水平等方面空间广阔。 李雅兰介绍,当前全球能源需求增势明显,天然气领涨化石能源消费。2024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达到 4.21万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她表示,全球天然气市场供应正趋于宽松,国际油气企业加大对天然气 领域的投资,预计到2030年全球液化天然气(LNG)供应能力将达到6亿吨,这将推动全球天然气价格 整体回落。 回顾"十四五"时期,我国天然气产业稳步发展。2020年至2024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保持稳健增长势 头,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增至8.8%;天然气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地下储气库储气能力不断提升。 但她同时指出,我国城市燃气消费增速有所放缓,从"十三五"期间的高速增长转入平稳发展阶段。 李雅兰强调,我国城市燃气领域"煤改气"仍具有广阔空间。通过对全国GDP排名前12位的城市进行分 析,她 ...
中裕能源涨超15% 与海口江东新区达成重要合作 正式布局海南自贸港核心区域
智通财经· 2025-09-18 15:05
股价表现 - 中裕能源股价上涨17.13%至4.24港元 成交额达4.31亿港元 [1] 战略合作 - 公司与海口江东新区在海南自贸港香港推介会现场签约 正式布局海南自贸港核心区域 [1] - 将依托新区政策优势与产业基础 探索能源服务及绿色低碳领域创新合作模式 [1] - 合作旨在为琼港产业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1] 发展战略 - 公司作为能源与绿色行业企业代表 密切关注国家战略下的区域发展机遇 [1] - 以海南自贸港为支点整合国内外资源 推动能源产业与绿色经济深度融合 [1] - 战略布局服务于海南自贸港建设与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1]
高铁技术加持!中车首款机场摆渡车投运,有哪些亮点?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18 14:48
中车电动首款新能源机场摆渡车强势来袭,如何比肩进口品牌? 近日,中车电动首款新能源机场摆渡车正式发布并投运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此次,中车电动依托中国中车全球领先的高铁技术优势,通 过持续的技术研发与投入,打造了首款新能源机场摆渡车,可谓是将高铁严苛技术标准注入其中。那么,这款车有哪些亮点?能否 为"中国智造"客车品牌注入新动能? 经常坐飞机的网友们不难发现,当飞机停靠在远机位或航空公司临时调机时,极大程度上需要乘客乘坐摆渡车登机。并且,国内机场使 用的摆渡车多为进口品牌,单车价格更是高达400万元甚至更高。 这时,一些网友便提出疑问,为什么民航在购买机场摆渡车时,不选择国产品牌?其实,作为机场作业的特种车辆,一是机场摆渡车需 要每日运送大量的乘客,对载客量及车辆低速运营工况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机场摆渡车多穿行于飞机跑道等电磁干扰更强的区域, 对车辆底盘、车身等的耐用性与可靠性要求更为严苛。这些都是当时国内各客车制造企业亟需解决的行业痛点与"卡脖子"难题。 不过,近年来,国内各客车品牌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掌握了多项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以中车电动为代表的头部客车品 牌,更是大力布局产品创新与定制化开发, ...
"AI+能源"大势所趋影响深远
经济日报· 2025-09-18 14:19
清晨,内蒙古的风电场里,人工智能算法已精准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风速与发电量;千里之外的华东 智能电网,正实时平衡着海量用电需求与分布式能源的供电波动;在深海油气平台,AI驱动的监测系 统持续排查设备隐患,确保开采作业安全稳定……这幅由人工智能深度赋能的能源图景,正从蓝图加速 走向现实。 对于"双碳"目标,"AI+能源"是不可或缺的加速器。高比例新能源的接入是绿色转型的关键,但风能、 太阳能的间歇性、波动性,曾让电网"望而生畏"。如今,AI风光功率预测模型可精准预判新能源出力, 为电网接纳新能源提供技术支撑;在综合智慧能源领域,AI可统筹协调分布式光伏、储能、充电桩等 设备,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AI+能源"还会催生全新产业模式与价值链条。虚拟电厂通过AI整合分散的储能、电动汽车资源,成为 电网的"灵活调节池";能源服务平台借助AI分析用户用电习惯,提供个性化节能方案……这些新模式不 仅将重塑能源产业格局,更让能源从"单一商品"转变为"综合服务",为行业开辟新增长空间。 推进"AI+能源"深度融合,仍需啃下多个"硬骨头"。能源数据分散在不同企业、不同部门,标准不一、 共享不畅;部分AI技术在能源场景的可靠性尚需 ...
全国碳市场建设迈入新阶段
仪器信息网· 2025-09-18 11:58
摘要 : 碳市场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中国已建立强制与自愿碳市场体系,覆盖重点行业和减排领域,通过配额管理和数据监管提升市场活力与可 靠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 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印发,推动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碳市场。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介绍,要通过加强碳市场建设,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确保碳市场放得活、管得住,激发绿 色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明确提出全国碳市场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目前,我国已建立重点排放单位履行强制减排责任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强制碳市场),和激励社会自主减排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 易 市 场 ( 自 愿 碳 市 场 ) 。 " 两 个 碳 市 场 独 立 运 行 , 并 通 过 配 额 清 缴 抵 销 机 制 相 ...
港股跟随A股脚步上行 | 每日晨报(2025.9.18)
中国能源网· 2025-09-18 10:15
A股市场走势 - 周三A股市场开盘后呈现震荡态势 盘中一度出现小幅回落 但随后在多元金融及人行机器人等板块强势引领下逐步走高[1][8][11] - 午后深成指及创业板指数再度刷新年内新高 创业板指数上涨60.31点 涨幅1.95%至3147.35点[4][8][11] - 两市成交额达23767亿元 上证指数上涨14.47点至3876.34点 涨幅0.37% 深证成指上涨151.49点至13215.46点 涨幅1.16%[4] 港股市场表现 - 此前表现相对落后的港股近期迎来明显发力迹象 周三出现加速上涨行情 呈现追赶A股趋势[1][8][11] 行业板块表现 - 风电设备板块大涨 多元金融 电子化学品 电机 光学光电子 消费电子等板块涨幅居前[4][5] - 贵金属 商业百货 旅游酒店 化肥 珠宝首饰等板块跌幅居前[4] - 概念股方面MLCC 高宽带内存 柔性屏 麒麟电池 机器人执行器 人行机器人 光刻机等涨幅居前[4] 新能源赛道分析 - 2022至2024年新能源赛道调整较为充分 2025年下半年仍有技术性反弹需求[5] - 全球持续推进"双碳"目标 锂电 光伏 风电 储能需求持续 工信部推动制定固态电池 电动汽车换电等标准[5] - 光伏供给侧改革政策陆续出台 改革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并蔓延至其他行业[5] - 具备核心技术储备的新能源龙头企业有望享受估值修复与业绩增长双重红利[2][8] 机器人行业分析 - 人行机器人概念板块自1月7日至阶段性高点涨幅约60% 机器人执行器概念板块涨幅超60% 机器人行业涨幅超30%[6] - 行业内生增长动能强劲 全球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增长较快 政策层面"十四五"规划要求行业年均营收增速超20%[7] - 人形机器人被认为是AI应用落地重要载体 2025年有望进入量产阶段[7] -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科技自立自强"与"扩大内需"双轮驱动 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7] 后市投资策略 - 预计A股大概率延续震荡上行态势 但板块方面或难有特别明晰主线[2][8] - 科技板块连续上涨后可能出现内部分化[2][8] - 顺周期板块与高端制造领域作为经济复苏核心受益者有机会[2][8] - 券商板块受益于市场活跃度提升 经纪 两融业务直接获利[2][8] - 长期调整后的低价股形成估值洼地 成为资金兼具避险与逐利诉求的优选[2][8] - 操作上建议持仓基本面良好优质公司 减少涨幅过大板块配置 关注科技二线龙头 新能源 顺周期及券商板块回调机会 控制仓位保留机动资金[2][9]
港股跟随A股脚步上行
英大证券· 2025-09-18 10:00
核心观点 - 预计A股大概率延续震荡上行态势 港股呈现追赶A股趋势 [3][9][11] - 新能源赛道中具备核心技术储备的龙头企业仍可逢低关注 [3][7][9] - 机器人行业是值得长期配置的方向 短期建议逢低关注不追高 [8][9] 市场表现 - 周三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深成指涨1.16%报13215.46点 创指涨1.95%报3147.35点 上证指数涨0.37%报3876.34点 [6] - 两市成交额23767亿元 其中上证成交10066.79亿 深证成交13700.67亿 创业板成交6682.82亿 科创50成交922.29亿 [6] - 行业板块方面 多元金融 风电设备 电子化学品 电机 光学光电子 消费电子等涨幅居前 [5] - 概念板块方面 MLCC 高宽带内存 柔性屏 麒麟电池 机器人执行器 人行机器人 光刻机等表现强势 [5] 板块机会分析 - 新能源赛道2022-2024年调整较充分 2025年下半年仍有技术性反弹需求 全球双碳目标推动锂电 光伏 风电 储能需求持续 [7] - 机器人行业自1月7日以来涨幅显著 人行机器人概念板块涨幅60% 机器人执行器概念板块涨幅超60% 机器人行业涨幅超30% [8] - 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增长较快 十四五规划要求行业年均营收增速超20% 人形机器人2025年有望进入量产阶段 [8] - 顺周期板块与高端制造领域作为经济复苏核心受益者有机会 [4][10] - 券商板块受益于市场活跃度提升 经纪 两融业务直接获利 [4][10] - 低价股形成明确估值洼地 成为资金兼具避险与逐利诉求的优选 [4][10] 操作策略 - 对基本面良好 行业前景明确的优质公司建议持仓待涨 [4][10] - 适当减少前期涨幅过大 估值过高板块的配置 [4][10] - 关注业绩确定性强的科技二线龙头 新能源 顺周期及券商板块的回调机会 [4][10] - 控制仓位水平 保留机动资金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4][10]
“八新破八题” 高质量建设云南新型电力系统
中国电力报· 2025-09-18 09:48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能源 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作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 电力系统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为推动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南方电网云南电网有 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电网")锚定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电网企业战略目标,立足 发展实际,突出优势禀赋,以"八新破八题"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迈出新步伐、迈向新阶段。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优势和挑战 云南是全国重要的绿色能源和"西电东送"基地,在资源、区位、技术、场景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有基 础、有能力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力量。 优化电源新结构,破解调节能力欠缺难题。积极应对新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攀高等挑战,聚焦加快大型稳 定电源建设和提升多元系统调节水平,协同推动各方加快储能建设、优化电源结构,持续提高电力系统 调节能力。抓好云南省中长期电源规划落地,服务托巴水电站、红河电厂扩建工程投产。充分挖掘存量 电源调节能力,加快新型储能、抽水蓄能等调节性资源建设。 建设坚强新网架,破解安全支撑不足难题。建成"四 ...
支持国网新源增资扩股 推动能源行业绿色转型
金融时报· 2025-09-18 09:31
在推进"双碳"目标、新能源快速发展及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的背景下,抽水蓄能电站因具备储能 容量大、使用寿命长的优势,在保障大电网安全、促进新能源消纳等方面发挥着愈发关键的作用。面对 新能源随机性、波动性带来的调节压力,抽水蓄能作为当前技术成熟、全生命周期碳减排效益显著、经 济性优的大规模储能方式,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稳定器"与"调节器",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的关键支撑。国网新源作为国内抽水蓄能建设运营的旗舰企业,目前在运在建抽水蓄能装机容量9238万 千瓦,是全球抽水蓄能运营规模最大的企业。 《金融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国中信金融资产深耕主责主业,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客户需 求、业务逻辑,持续深入开展行业研究,在不断加深对行业的理解、有效提升行业研究能力的基础上, 发挥"投研联动+营销体系"效能,打造了市场领先的资产配置与投资能力,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中国中信金融资产北京分公司自2023年起布局抽水蓄能行业,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和客户储备,并与国网 新源充分沟通合作,历时两年,业务范围和交易结构从传统的单一电站融资降负债,到国网新源公司整 体市场化债转股,实现了对行业的深耕和投资理念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