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夜间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暑期各地文旅市场“热”力足 清凉“夜经济”激发消费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7-21 09:33
文旅活动带动消费热潮 - 四川凉山西昌市依托火把节非遗资源推出20余项主题活动包括原生态火把体验和非遗嘉年华并发放740万元消费券 [3] - 西昌市建昌古城点亮46组华灯大石板古村举办原生态"古村大婚"吸引游客沉浸式体验 [3] - 彝族火把节系列活动从7月11日持续至8月18日 [3] 主题娱乐活动吸引游客 - 广东横琴长隆度假区推出七国烟花主题大秀以《西游记》主题开场呈现动态金箍棒造型烟花与无人机联动场景 [5] - 烟花表演结合水上飞人演出打造《水帘洞秘境》《花果山传奇》等沉浸式场景 [5] 夜游经济蓬勃发展 - 江西南昌"赣江明珠号"游轮提供夜游赣江服务游客可欣赏八一大桥滕王阁等地标灯光并观看沉浸式舞台剧《新·琵琶行》 [9] - 安徽黄山徽州区唐模村夜游活动推出后游客人数同比增长30%活动包括徽州鱼灯表演和烟花展示 [12] - 河南三门峡函谷关景区推出《大秦烽云》实景演出和水上夜游《函谷盛境》融合非遗打铁花和水幕灯光秀 [14] 政策与优惠刺激旅游消费 - 河南三门峡市推出2025年暑期旅游专项奖励政策覆盖专列自驾游等多类主体10多个景区门票推出暑期优惠对中高考学生免首道门票 [14] 夜市经济助推消费增长 - 新疆乌苏市打造"啤酒小镇"等夜市网络酒店游客接待量同比翻倍夜市烤包子店日收入从三四千元增至七八千元甚至上万元 [16]
在运动中心“练”起来、在老街“购”起来、在夜市“吃”起来—— 看!夜间经济热度不一般(中国消费向新而行·关注夏日消费)
人民日报· 2025-07-21 05:50
夏日消费市场概况 - 暑期消费市场呈现火热态势,各地创新消费场景、推动业态融合,持续激发消费潜能 [1] - 夜间消费成为重要引擎,多地通过特色活动和新消费品牌拉动消费增长 [4][7] 湖北黄石体育消费 - 福客体育运动中心夜间运动人数达300多人/天,是前几个月的两倍,下午5点后客流占全天70% [3] - 通过"夜训·夜练·夜赛"系列活动带动体育用品销售,三人街头篮球赛吸引32支队伍130名选手和5000观众 [4] - 夜间训练班学员续费率75%,场馆夜间使用率100%,带动关联消费超2500万元 [4] - 推出运动积分兑换机制,实现"流量-留量-消费"闭环转化 [4] 湖南长沙新消费 - 墨茉点心局通过"国潮"文化场景提升体验,客流量突破54.1万人次,夜间客流为主力 [6] - "零食很大"门店周末日均客流量超1万人次,夜间为重要销售时段 [7] - 长沙夜间消费占全天60%,从业人员超100万,重点培育10个市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7] 云南芒市特色夜市 - 新玩厂夜市融合工业风格与民族特色,入选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8][9] - 特色美食如香茅草烤鱼、泡鲁达等吸引游客,高峰期露天餐桌座无虚席 [8] - 设有创业街区售卖民族饰品,节假日举办长街宴等沉浸式体验活动 [9]
看演出、赏夜景、品美食……“夏日夜游”成新宠 “夜时光”点亮消费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7-19 13:32
夜间文旅市场新趋势 - 全国多地景区和城市地标推出夏日夜游活动,激发夜间消费新活力 [1] - 南宁民歌湖国际音乐小镇每晚推出多场民族特色演出和常态化乐队演出 [4] - 邕州古城·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融合历史建筑与现代都市文化景观 [7] 南宁夜间文旅亮点 - 亭子码头成为市民纳凉消暑热门地,提供草坪音乐会等江边夏夜体验 [9] - 民歌湖国际音乐小镇根据游客需求在内湖区域推出特色演出 [4] 拉萨夜间经济新地标 - "拉萨不夜城"正式开街,集夜游、夜购、夜宴、夜娱于一体 [9] - 项目位于布达拉宫与大昭寺之间的传统历史街区宇拓路 [12] - 设有近160个摊位,划分为"西藏好物"、"夜市餐饮"、"潮街氛围"三大区域 [14] - 项目将开放至10月底,持续开展夜市活动和特色节庆 [16] 北京通州大运河夜间活动 - 大运河岸边推出免费夜间文体休闲项目,包括游船和露天影院 [17][19] - 运河西岸中央区域新设免费篮球场,吸引下班白领前来运动 [23] - 沿岸美食餐车和酒馆提供吃喝玩逛多重体验,人气火爆 [23]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激活消费“主引擎” 释放增长新动能
央广网· 2025-07-19 11:51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 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 55万亿元 同比增长5%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 [1][3][4] - 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显效 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推动市场活力增强 [1] - 暑期旅游消费热潮显著 河北崇礼168超级越野赛期间接待游客超17万人次 同比增长超70% [1] 文旅消费新趋势 - 体育赛事带动周边经济 崇礼赛事拉动住宿 餐饮 交通等消费 强化"户外天堂"品牌效应 [1]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热度攀升 扬州推出"园林足球主题夜市"延伸消费链条 [1] - 夜间经济活跃 甘肃张掖甘州区新打造8个夜市消费聚集区 暑期单日客流量超8万人次 同比增40% [2] 季节性消费特征 - 高温天气推动消暑家电销售 高能效节能空调需求旺盛 企业推出即买即送即装服务 [3] - 节日消费持续增长 上半年春节 五一 端午假期文体休闲 交通出行服务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暑期亲子游 研学游 乡村游需求上升 广东梅州鹰嘴桃采摘等农旅融合项目受青睐 [2] 消费市场创新业态 - 首发经济成为热点 天津出台政策推动首店 首秀 首展等场景发展 打造国际品牌集聚地 [3] - 绿色消费渐成风尚 以旧换新政策叠加企业让利 推动高能效家电销量显著增长 [3]
中国市场新势能:“十四五”期间居民服务性消费年均增长9.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20:23
消费市场发展 - 过去四年社零总额年均增长5.5%,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 [1] - 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提升3.5个百分点,达到46.1% [1] -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60%左右,主引擎作用持续凸显 [2] - 新能源车保有量较2020年增长5.4倍,2024年上半年渗透率超过50% [2] - 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2] - 服务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快于商品消费 [2] 新型消费与政策支持 - 新型消费亮点纷呈,包括智能消费、绿色消费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2]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电类商品零售额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商务部推动出台"1+N"系列政策,开展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3] - 建议将消费补贴政策延伸至文化旅游、健身、体育赛事等服务消费 [4] - 常态化激活夜间经济,完善夜市管理、延长公共交通运营时间 [4] 外贸成就 - 2024年货物贸易规模6.16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2.4%,连续8年全球第一 [4] - 服务贸易规模首破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4] - 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18.2%,跨境电商进出口2.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67% [5] -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额比2020年增长38% [5] - 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比重超过50% [5] 外资与供应链 - "十四五"累计吸收外资超过7000亿美元,提前六个月完成预期目标 [1][6] - 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9万家,比"十三五"多2.5万家 [6] - 外资企业贡献全国1/3进出口、1/4工业增加值、1/7税收,创造3000多万就业岗位 [6] - 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34.6%,较2020年提升6个百分点 [6] - 中国供应链呈现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特征,成本不断降低 [6] 外资环境优化 - 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7] - 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开展云计算、生物技术等开放试点 [7] - 20个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省市完成1100余项试点任务 [7]
不夜城、观光巴士、民族演出点亮“Ye”生活 缤纷新“夜”态激发消费多巴胺
央视网· 2025-07-18 17:28
夜间文旅活动创新 - 南宁民歌湖国际音乐小镇每晚推出多场民族特色演出,并设有常态化乐队演出区域[1][3] - 邕州古城·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融合青砖黛瓦历史建筑与现代都市文化景观,吸引游客打卡[5] - 亭子码头举办草坪音乐会,市民可享受江边纳凉与音乐结合的夏夜体验[7] 夜间经济新地标打造 - 拉萨宇拓路推出"拉萨不夜城"项目,设置160个摊位划分为西藏好物、夜市餐饮、潮街氛围三大主题区[9][11] - 项目保留历史街区肌理的同时注入现代商业元素,开放至10月底通过夜市活动与特色节庆吸引客流[11][14] 城市夜游项目升级 - 成都锦江区首次推出夜游锦江观光巴士,车身采用城市文化主题涂装并配备专业讲解员[16] - 巴士运营至暑假结束,每晚2班次票价10元,未来将植入音乐演艺内容强化文旅体验[16][18] - 通州区大运河沿岸新增免费篮球场与露天影院,结合游船与餐饮形成复合型夜间消费场景[19][22][23]
淄博:稳住消费大盘 激活市场潜力
搜狐财经· 2025-07-16 18:06
消费数据表现 - 春节假期期间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核销10428笔,拉动消费2935.14万元,同比增长118% [1] - 清明假期重点监测家电、3C数码产品销售企业实现销售额1057.68万元,同比增长12.14% [1] - "五一"假期重点商贸企业实现销售额近8亿元,19家重点监测零售样本企业销售总额达3.58亿元,同比增长5.68% [1] - 端午假期21家重点监测零售和餐饮样本企业总销售额达9427.75万元,同比增长11.07% [1] 政策驱动效应 - 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覆盖家电、3C产品、汽车、家装厨卫等领域 [2] - 派发400万元消费券、扩大以旧换新范围、建设夜间经济示范区等政策红利支撑消费市场 [2] - 新星家电在"6·18"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23%,国补+店补双重优惠刺激消费 [3] - 家电以旧换新"五进"活动期间新星家电销售额突破3200万元 [5] 商业新势力崛起 - 鑫马吾悦广场6月20日至30日客流量56万人次,销售额2500万元 [5] - 恒太城6月26日至29日客流量42万人次,销售额980万元 [5] - 鑫马吾悦广场引进54家城市首店及创新品牌,聚焦"首店经济"与"体验经济" [7] - 恒太城引入29个淄博首进品牌,布局6大超级空间构建现代消费场景 [7] 消费结构转型 - 政策推动消费结构从"即时性热闹"向"持续性繁荣"转变,如八大局便民市场持续火爆 [2] - 家电企业加速产品创新,形成消费端与企业端双向发力的良性循环 [5]
供需发力 打通文旅产业升级路
金融时报· 2025-07-15 11:13
金融支持文旅产业 - 中国人民银行张家界市分行引导金融机构在供给端与需求端双向发力,推动旅游设施提质升级,截至2025年4月末,张家界市金融机构文旅行业贷款余额404.57亿元,同比增长18.47% [1] - 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经营权质押贷""门票收费权质押"等模式,截至2025年4月末,为景区企业发放贷款154笔,余额71.38亿元,同比增长14.25%,其中交通银行湖南省内首笔景区门票收费权质押贷款累计投放8.29亿元 [2] - 针对旅游行业轻资产特点,金融机构推出"民宿贷""张旅贷"等特色产品,为民宿集群提供5.65亿元信贷支持,其中张家界农商银行向民宿行业整体授信3000万元 [3] 新兴旅游业态发展 - 金融机构支持夜游经济、红色旅游等新兴业态,截至2025年4月末,向红色旅游发放贷款25笔、2.23亿元,向夜间经济项目投放贷款47笔、7.1亿元,慈利农商银行累计发放文旅产业贷款19.47亿元 [4] - 张家界农商银行向七十二奇楼、南门口夜市区投放贷款4377万元,工商银行为"魅力湘西"项目提供贷款支持3700万元 [4] 旅游支付场景优化 - 金融机构提升支付便利性,实现五大国际卡品牌和24个币种刷卡消费,截至2025年4月末,POS机外卡收单业务量26.74万笔、金额7.01亿元,发放"汇钱包"4.96万个(折合248.05万美元)和"零钱包"10.11万个(金额1454.7万元) [5] - 核心景区新增145个扫码支付点位,交易笔数同比增长71%,布设5000余台智能POS机具,非现金支付率达92% [6] 智慧旅游平台建设 - 金融机构推进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截至2025年4月末,通过平台实现交易流水11.14亿元,农业银行增设"一码行"支付模块,交通银行实现旅游信息数字化管理 [6] 旅游消费金融创新 - 金融机构推出旅游消费专属信贷产品,截至2025年4月末,个人旅游消费贷款余额8.25亿元,同比增长12.56%,旅游场景信用卡消费金额达4.78亿元 [7] - 邮储银行推出"旅游分期付",慈利农商银行设计"消费+旅游"组合信贷,农业银行提供最高2万元旅游消费信用额度 [7]
【地评线】金羊网评:打造消费新“夜”态,“粤夜粤美”热起来
搜狐财经· 2025-07-14 13:05
夜间经济发展概况 - 夜间经济正成为消费领域的新星,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3] - 广东启动"粤夜粤美"夜经济暨暑期消费促进活动,围绕暑期出游、玩乐、焕新三大板块,开展六大夜间主题消费活动超200场,从7月延续至9月[3] - 广东具备发展夜间经济的优势,包括雄厚经济基础、浓厚商业氛围、繁华商圈和丰富文旅资源[3] 六大夜间主题消费活动 精彩夜市 - 广州田美新里夜市以岭南风情为主题,投资过亿,对500多米街区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统一布局入口大门、古榕剧场、食堂、前广场等区域[4] - 夜市提供几百个摊位装修协助,实行时间、道路规划、卫生统一管理,成为成功运营典范[4] 风味夜食 - 广东夜间餐饮展现美食文化魅力,包括早茶、烧腊、海鲜等特色美食[4] - 佛山岭南天地老字号餐厅和特色小吃店夜间人气爆棚,推出双皮奶、鱼皮等美食体验[4] 品质夜购 - 商场延长营业时间,推出夜间专属优惠和特色服务,引入智能零售体验店、文创产品集合店等新业态[5] - 深圳万象城夜间提供国内外知名品牌商品和时尚互动活动[5] 活力夜娱 - 剧院、电影院、Livehouse等推出夜间演出,如广州星海音乐厅暑期夜间音乐会[5] - 夜间体育活动受欢迎,健身房、游泳馆、篮球馆等延长开放时间[5] 魅力夜游 - 清远构建"1+6+N"全域夜经济版图,以北江夜间经济集聚带为轴线串联六大特色区[6] - 广州珠江夜游展示广州塔、海心沙等标志性建筑夜景,韶关丹霞山推出"乐游丹霞奇幻夜"活动[6] 时尚夜秀 - 时尚品牌夜间举办新品发布会、时装秀,创意园区举办艺术展览和文化沙龙[6] - 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夜间艺术展览和时尚活动吸引文艺青年参与[6] 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 - 优化夜间公共交通线路,延长地铁、公交运营时间[7] - 加强警力部署保障夜间治安,加大清扫保洁力度保持环境整洁[7] 活动影响 - 激发消费活力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城市文化魅力与生活品质[7] - 推动夜间经济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7]
上半年CPI解码武汉经济韧性 “活力经济”点燃发展新引擎
长江日报· 2025-07-14 08:22
武汉市消费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武汉市CPI同比上涨0.4%,涨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三,中部省会城市中居首位 [1] - 消费市场呈现"稳中带活、活中育新"特点,服务消费升级、工业品价格稳中有涨、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共同推动 [1] 消费市场升级 - 上半年CPI月度同比涨幅呈"V"形曲线,1月上涨0.7%,2月回落至-0.5%,3月起逐步回升,4-6月连续三个月保持0.4%以上涨幅 [2] - "活力经济"业态如室内射箭、轮滑、攀岩等蓬勃发展,某攀岩馆工作日日均客流量200-400人次,节假日可达1000人次 [2] - 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0%,教育服务、文旅消费、生活服务等领域表现亮眼 [2] - 72种服务项目中23个价格上涨,景点门票、电影及演票、其他旅游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6%、4.2%和3.0% [3] - 沉浸式文旅体验、虚拟现实应用带动其他文娱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7% [5] 工业品消费 - 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带动销售额增长15%,智能冰箱、洗碗机等升级类产品受欢迎 [6] - 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1.0%,其中通信工具价格上涨3.0%,文娱耐用消费品上涨2.7%,家用器具上涨0.2% [6] - 支持AI健身指导的智能手表5月涨价6.6%,但6·18销量持续增长 [6] - 国际金价高位运行带动武汉金饰品价格上涨38.1%,拉高总指数约0.16个百分点 [6] 市场供需与展望 - 上半年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7%,食品烟酒、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均下降0.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2.4% [7] - 预计下半年3C产品、家电产业保持活跃增长,沉浸式演出、夜间经济、国庆"假日经济"将带动服务消费扩容 [7] - 需优化供给结构,培育更多"爆款"消费场景 [7] - 将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鼓励商家创新服务供给以释放消费潜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