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夜间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夜间消费带动超100万人就业 长沙连续三年入选“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十强”
长沙晚报· 2025-10-12 10:35
夜间经济规模与地位 - 长沙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额的60%,位居全国前列,带动超过100万人就业 [2] - 长沙连续三年入选"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十强",夜间经济已从"网红打卡"阶段迈入"长红生态"构建期 [2] - 周杰伦长沙站演唱会期间,通过地铁延长运营等服务措施,拉动文旅消费超5亿元 [7] 消费业态创新与融合 - 高端餐饮企业进行"场景下沉",如潇湘华天大酒店推出人均不足百元的"潇湘之夜"潮玩热卤节,活动持续至深夜 [3] - 老牌餐饮企业徐记海鲜推出2元南瓜馒头,冰火楼设立"邻里美食站",深入社区服务夜间消费 [3] - 消费学者指出高端餐饮的"场景下沉"打破了传统消费层级的界限,构建多元开放的商业生态 [3] 文旅融合与科技赋能 - 大王山星光烟火季融合科技与烟花,上千架无人机表演、全息投影等技术应用引发全网关注,5天吸引超30万人次打卡 [4] - 朗豪酒店借势推出"烟花观景管家服务",带动餐饮套餐预订量激增 [4] - 湘江剧院推出新中式湘剧《聂小倩》融合现代科技与音乐,打破传统观演模式,实现演员与观众互动 [6] 城市更新与特色空间打造 - 岳麓山顶"长沙之眼"观景平台焕新亮相,试运营首日接待游客超6000人次,通过光影技术还原长沙胜景 [5] - 老茶馆如东茅街、蔡二等在复刻旧时光景的同时,创新推出烟熏茶特调、花鼓戏表演等体验内容,吸引外地客群 [5] - 笑嘛屋顶剧场工作日上座率超过八成,周末常一票难求;天心阁沉浸式夜游《天心阁魁星点灯》单日游客破万人次 [6] 政策支持与服务体系 - 长沙明确提出打造"24小时城市"目标,天心区运行全省首个夜间经济服务中心,为夜间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保障 [7] - 全市重点培育10个市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200个示范门店,其中多个街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7] - 未来3至5年,长沙计划打造百余个特色演艺空间,串联"剧场+美食+夜游"主题动线 [6]
人气旺带动消费火 假期市场活力足
人民网· 2025-10-12 09:20
首店首展经济 - 南京D9街区通过市集和小众好物打造“人类生活实验室”,花嫁丽舍“诗宴”全国首店以传统诗词伴餐结合光影演艺,多个首店首展叠加将假日消费氛围推向顶峰 [2] - “首发长沙”消费季吸引130余家首店开门迎客,并举办20余场首秀首展,同步发放5000万元消费券以激活消费需求 [2] - 西安高达基地西北首店开业后客流火爆,30多家轻餐首店带动西安赛格国际购物中心整个楼层客流量翻了近4倍 [2] 夜间经济 - 天津海河灯光秀联动多个地标节点,双节假期日均吸引游客超过30万人次,直接拉动游船、酒店、餐饮、酒吧等关联业态订单同比增长27%到65%不等 [3] - 云南省夜间消费较去年同期增长17.3%,昆明、曲靖、丽江等地通过多样活动打造集餐饮、文创、演艺、市集于一体的综合性新夜间经济圈 [3] - 河北唐山丰南区文旅产业在暑假期间用电量同比增长超23%,显示夜间经济活力持续增强 [3] 低空旅游 - 敦煌开通长途低空游航线,将点状景区串联成空中走廊,标志着敦煌正式迈入“低空+文旅”融合发展的航空旅游新时代 [4] - 浙江文成县将低空元素与地面活动结合,推出直升机游览项目,通过“空中+地面”双线联动提升游客体验,旨在吸引年轻游客并推动低空经济与文旅深度结合 [4] 票根联动消费 - 北京石景山区联动重点商圈推出“赛事票根惠享季”活动,凭WTT中国大满贯和中国网球公开赛票根可在200余家商户享受优惠 [6] - 上海南京西路商圈打造网球主题场景装置并开设第二观赛现场,吸引客流日均约7万人次,带动周边商户商品销售增长明显 [6][7]
重庆:山水搭台 创新赋能
人民日报· 2025-10-11 13:48
夜间经济规模与表现 - 重庆市1至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1万亿元,其中夜间消费占比超过50% [1]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独特山城地形塑造的夜景美学是核心资源,包括两江游轮、渝中半岛万家灯火、“云端之眼”城市天际线和“8D魔幻景观” [2] - 政府系统构建“不夜重庆”城市品牌,发布网红市集打卡指引和夜间消费地图,涵盖超过120个特色场景 [3] - 夜间经济服务范围覆盖“食、游、购、娱、体、展、演”全链条消费 [3] - 注重挖掘特色文化资源与加强地方品牌建设,使夜间经济从经济范畴延伸至文化与情感共鸣载体 [3] 行业运营与城市治理 - 通过建立健全夜间经济协调推进机制应对人流管理、食品安全、噪声扰民等挑战 [3] - 运营重点从“快速打卡”向“深度体验”转变,兼顾游客满意度与市民生活品质 [3] 行业未来竞争维度 - 未来城市竞争将围绕文化魅力、创新能力和运营水平展开 [3] - 持续发展依赖于以创新实现超越、以文化底蕴打动人心、以精细服务赢得认可 [3]
支持中外企业深耕上海共享机遇 陈吉宁分别会见美国贝恩公司全球主席曼尼·马瑟达、比利时百威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邓明潇
解放日报· 2025-10-11 09:41
市领导华源参加会见。 陈吉宁欢迎各位国际企业家来沪参会,介绍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最新情况。他说,作为中国经济中 心城市和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上海正深化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努力在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我们致力于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 营商环境,以政策举措和发展环境的长期性、稳定性、透明性、可预期性,支持中外企业深耕上海、共 享机遇。贝恩公司是全球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欢迎把握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机遇,更好发挥专业 服务优势,在服务全球企业投资展业和支持企业走出去等方面深化合作。百威集团是所在行业的全球领 军企业,欢迎把握中国市场的超大规模优势和新的消费趋势,加快产品服务创新,把更多有影响力带动 力的品牌活动放在上海,共同打造消费热点,推动消费潜力释放,在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中有更大作 为。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谋划"十五五"发展,希望国际企业家用好咨询会议等开放交流平台,为上海面 向未来的发展分享国际经验、多提宝贵建议。 曼尼·马瑟达、邓明潇对即将召开的第37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充满期待,介绍了各自 企业在沪业务和未来发展计划,就人工智能、绿色转 ...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会见来沪参加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的企业家代表
第一财经· 2025-10-10 19:39
支持中外企业深耕上海、共享机遇。 市领导华源参加会见。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我们致力于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以政策举措和发展环境的长期性、稳定性、透 明性、可预期性,支持中外企业深耕上海、共享机遇。贝恩公司是全球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欢迎把握 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机遇,更好发挥专业服务优势,在服务全球企业投资展业和支持企业走出去等 方面深化合作。百威集团是所在行业的全球领军企业,欢迎把握中国市场的超大规模优势和新的消费趋 势,加快产品服务创新,把更多有影响力带动力的品牌活动放在上海,共同打造消费热点,推动消费潜 力释放,在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中有更大作为。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谋划"十五五"发展,希望国际企业 家用好咨询会议等开放交流平台,为上海面向未来的发展分享国际经验、多提宝贵建议。 曼尼·马瑟达、邓明潇对即将召开的第37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充满期待,介绍了各自企业 在沪业务和未来发展计划,就人工智能、绿色转型、消费趋势、夜间经济等谈了想法建议。曼尼·马瑟 达表示,上海的城市活力和蓬勃发展令人印象深刻,在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领域走在前列,这正是贝 恩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战略方 ...
陈吉宁会见来沪参加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的企业家代表
第一财经· 2025-10-10 19:16
上海发展定位与营商环境 - 上海正深化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 [1] - 致力于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以政策环境的长期性、稳定性、透明性、可预期性支持中外企业 [2] - 当前正在深入谋划“十五五”发展 [2] 贝恩公司合作方向 - 贝恩公司是全球知名管理咨询公司 [2] - 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战略方向是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 [3] - 公司将围绕人工智能、绿色转型、企业出海等方面深化合作,提供专业服务 [3] 百威集团合作方向 - 百威集团是所在行业的全球领军企业 [2] - 公司计划把握中国市场的超大规模优势和新的消费趋势,加快产品服务创新 [2] - 公司将把更多有影响力带动力的品牌活动放在上海,助力夜间经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2][3] 国际企业家对上海的评价与建议 - 贝恩公司全球主席对上海在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领域走在前列印象深刻 [3] - 百威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看到越来越多各国游客在上海观光,证明其国际大都市魅力 [3] - 企业家就人工智能、绿色转型、消费趋势、夜间经济等提出想法建议 [3]
上海双节消费796亿元
解放日报· 2025-10-10 10:05
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数据,节日期间(10月1日至10月8日),上海线上线下消费支付金额796 亿元,同比增长3.0%。美团数据显示,上海地区餐饮销售额同比增长7.5%。 上海重点商圈销售额同比增长10.2%,南京东路、南京西路、中山公园等3个商圈销售额分别增长 23.2%、22.7%和29.4%。上海5个夜间经济人气地标的夜间消费额同比增长15.3%,环比节前一周增长 31.8%,西岸梦中心、吴江路—丰盛里分别增长111.9%和28.0%。5个夜生活好去处中,长宁"上生·夜未 央"、静安大悦城夜食天台夜间消费额分别增长104.1%和35.4%。 节日期间境外来沪人员消费活跃,离境退税开单数同比增长6倍,销售金额同比增长7.2%。入境人 员购买退税商品品类主要是运动服饰、电子产品和国际品牌。 记者 吴卫群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上海举办2025"爱购上海 乐享双节"系列活动,"美食三味""惠购三品""夜赏三 秀"3大主题系列活动与上海旅游节、上海国际光影节深度联动,为市民游客打造了一场多维度的节日盛 宴。 ...
点亮夜间经济 提升消费体验
人民日报· 2025-10-10 09:03
超过一半的城市消费发生在夜间,山城重庆—— 点亮夜间经济 提升消费体验(人民眼·提振消费) 当灯光在洪崖洞的飞檐渐次亮起、千厮门大桥五光十色的倒影坠入嘉陵江波心,重庆,这座长江、嘉陵 江交汇的山水之城,反而更加热闹——来自重庆市商务委员会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重庆超过一半 的城市消费发生在夜间。 夜间经济是城市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着居民生活,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 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发展夜间文旅经济"。 培育发展夜间文旅经济,重庆的探索由来已久,迄今已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5个。今 年初,"夜间经济"被写入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 "不夜重庆"是怎样点亮的?这里的夜间经济有哪些新变化?国庆、中秋假期,记者在重庆探访。 载体之变 从特定商圈到特色街巷,引入"非标商业",打造"高颜值"地标场景 夜幕垂下,临崖步道上,一盏盏红色灯笼次第亮起,与迎风招展的国旗交相辉映。光影从山脚蔓延至山 顶,勾勒出节日的轮廓。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渝中区山城巷每晚都游人如织。 曾经,因为年久失修,这里的许多建筑屋面漏水、管网不畅,不少居民搬离。即便与 ...
点亮夜间经济 提升消费体验(人民眼·提振消费)
人民日报· 2025-10-10 06:22
夜间经济政策与宏观背景 - 国务院办公厅在2025年1月提出发展夜间文旅经济[4] - 重庆市已将夜间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计划实施城市商业载体转型升级发展行动[4][9] - 重庆市在2020年出台意见,明确培育夜品特色美食、夜享运动康养、夜赏文化艺术、夜娱休闲观光、夜淘时尚精品等五大夜间业态[12] 夜间经济载体与场景创新 - 重庆夜间经济载体从特定商圈扩展到特色街巷,通过引入非标商业打造高颜值地标场景[4][6][7] - 渝中区围绕江岸、崖壁步道、商圈后街、防空洞穴、云端天台五大地理特色塑造新场景,已打造超过60个新场景[6] - 非标商业店铺在鲁祖庙街区占比超过七成,未来渝中区还将打造20个特色非标商业项目[8][9] - 全市已形成200多个特色夜市街区以满足日益丰富的夜间需求[9] 业态供给与消费趋势 - 夜间消费从单一餐饮场景发展为涵盖健身、文创、休闲等缤纷业态,进入场景消费时代[11][12][14] - 九街近3个月有20家商铺进行业态调整,业态高频调整成为常态[11] - 大九街项目大部分消费者为25岁以下年轻人,文化和休闲娱乐贡献六成以上营业额[13] - 观音桥好吃街经营面积不足1.2万平方米,每天接待客人超过11万人次[20] 运营管理与服务模式 - 管理方式从严格管理转向精细服务,以绣花功夫释放消费潜能[15][18][21] - 南方花园夜市通过成立专门管理办公室和制定规章制度,使投诉从月均上百条降至几条[16] - 观音桥好吃街推行楼管制管理,每名楼管平均服务20个商户,并制定16万字的商户操作规范手册[18][20] - 运营方每年从利润中拨出4000万元用于营销和商户帮扶[19] 市场表现与客流数据 - 2025年上半年重庆超过一半的城市消费发生在夜间[4] - 山城巷在2025年上半年日均客流量达2万余人次[6]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渝中区累计接待游客1353.9万人次,同比增长7%[6] - 同期九街和北仓文创街区人流量分别达150.5万人次和34.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8.1%和9.5%[13]
山水搭台 创新赋能(有所思)
人民日报· 2025-10-10 06:22
夜间经济规模与表现 - 2025年1至8月重庆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1万亿元,其中夜间消费占比超过50% [1] - 夜间消费展现出强劲势能,从“快速打卡”模式向“深度体验”模式转变 [2]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独特的山城地形和8D魔幻景观提供了不可复制的夜景美学资源,成为夜间经济发展绝佳背景 [1] - 当地政府系统构建“不夜重庆”城市品牌,发布夜间消费地图涵盖120余个特色场景,服务食、游、购、娱、体、展、演全链条 [2] - 夜间经济超越经济范畴,成为文化与情感共鸣的重要载体,注重挖掘特色文化资源以延长长尾效应 [2] 政府规划与城市治理 - 建立健全夜间经济协调推进机制,以解决食品安全、噪声扰民等管理服务难题 [2] - 发展策略兼顾游客满意度与市民生活品质,通过精细服务赢得认可 [2] - 城市竞争力体现在文化魅力、创新能力和运营水平的综合比拼,坚持高质量发展内涵式生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