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手机
搜索文档
首销即火爆!华为Mate XTs 非凡大师开售,生产力属性再进阶
经济观察网· 2025-09-12 17:32
产品发布与销售表现 - 华为Mate XTs非凡大师三折叠手机于9月12日正式开售 提供16GB+256GB(17999元)、16GB+512GB(19999元)及16GB+1TB(21999元)三种配置[1] - 开售当天多家线上平台短时间内售罄 线下授权门店出现排队购机取机场面 反映产品市场吸引力强劲[1] - 新增槿紫与皓白两款配色在首销期间获得极高关注度 成为消费者热门选择[1] 硬件设计与技术创新 - 采用天工铰链与业界最薄UTG玻璃 整机最薄处控制在3.6毫米 配备10.2英寸折叠大屏[2] - 应用多处航天级创新材料 兼顾大屏沉浸体验与便携特性[2] - 延续中轴对称美学 背部采用全新压纹工艺 提供玄黑/瑞红/槿紫/皓白四款配色[1] 软件交互与生产力功能 - 搭载"自由多窗"交互系统 支持窗口自由缩放拖拽与应用堆叠放置 保留PC操作习惯[2] - 内置PC版WPS/Wind金融终端/万兴脑图等软件 Wind金融终端可清晰展示股票行情与数据[3] - 万兴脑图1:1还原桌面级体验 支持大屏呈现复杂逻辑脉络[3] - 配套华为M-Pen 3手写笔 支持全局语音批注与遥控翻页功能[3] AI能力与影像系统 - 小艺知识库支持全局知识收藏管理及基于知识的再创作与快速答复[4] - 新增AI防窥保护功能强化用户隐私安全[4] - 搭载红枫原色摄像头与超光变主摄 采用RYYB传感器提升进光量与色彩还原能力[4] - 新增超清全景/个性色卡/AI辅助构图功能 强化全流程影像体验[4]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产品定位为"口袋中的PC" 主打三折叠生产力体验[4] - 通过PC级应用与交互功能结合硬件升级 打造高效大屏交互体验[4] - 当前销售状况火爆 公司建议消费者通过授权门店及官方商城渠道尽快选购[4]
17999元起的华为三折叠Mate XTs开售,上线5分钟被抢空,黄牛加价数千元转卖
36氪· 2025-09-12 16:04
产品发布与市场表现 - 华为于9月12日开售新一代三折叠手机Mate XTs非凡大师,起售价为17999元,相比上一代产品起售价19999元降低了2000元 [1] - 线上平台开售即迅速售罄,华为商城开售五分钟后显示暂时缺货,京东和淘宝平台同样在开售后迅速显示商品卖光 [1] - 线下渠道需求旺盛,深圳京东Mall的华为导购员表示线上预定已超过50万台,新预定客户拿货时间无法确定 [10] - 在二手平台已有黄牛加价转卖,例如16GB+1TB版本官方售价21999元,黄牛加价至25500元转卖 [12] 产品特性与竞争地位 - Mate XTs是华为发布的第二代三折叠手机,首次搭载鸿蒙5操作系统,并设置了三折叠PC应用专区,支持WPS、Wind金融终端等专业应用的PC版 [1] - 华为目前仍是业界唯一推进商用三折叠手机的厂商 [1] - 上一代三折叠手机Mate XT截至今年7月出货量超过70万台,显示出强劲的市场接受度 [12] 折叠屏手机行业趋势 - 2025年全球折叠屏手机整体出货量预计与去年持平,维持在1520万部,市场进入暂时平台期 [12] - 中国市场表现突出,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2.8%,增长主要受华为Mate和Pura X机型推动 [12] - 华为折叠屏手机全球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14%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8%,成为市场第一 [12] - 机构预测2026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实现51%的同比增长,强劲势头将延续至2027年 [12]
iPhone17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折叠屏有望成为行业新增长点(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09-12 08:42
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市场增长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5% [1][2] - 中国市场持续稳健表现 美国市场爆发式增长推动行业复苏 [1][2] - 摩托罗拉Razr 60系列翻盖手机成为美国市场增长核心力量 [1][2] 区域市场表现与竞争格局 - 美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摩托罗拉Razr基础款零售价699美元成为性价比最高产品 [1] - 华为Mate X6折叠屏手机占该品牌当季折叠屏出货量三分之一以上 引领中国市场 [1] - 三星Galaxy Z Fold与Flip7在第三季度创历史最高销量 但市场份额大幅下降 [3] 产品与技术趋势 - UTG成为折叠屏新主流趋势 在折痕 硬度 透光率 触感等性能指标优于CPI [2] - 华为新款三折叠屏手机Mate XTs非凡大师起售价17999元 [3] - 苹果计划2026年推出首款可折叠iPhone 预计出货量800-1000万台 2027年增长至2500万台 [3] 产业链动态与企业行动 - 蓝思科技作为UTG全球核心供应商 深度配合大客户开发产品并进行新一代产能建设 [2] - iPhone 17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摩根士丹利预计苹果将小幅上调价格 为2017年以来首次 [2] - 价格调整预计使2026财年平均售价提高5% 远高于市场预期且需求不受影响 [2] 相关上市公司 - 折叠屏产业链港股包括鸿腾精密(06088) 蓝思科技(06613) 比亚迪电子(00285) 舜宇光学(02382) [4]
没有国补,谁买苹果
盐财经· 2025-09-11 17:34
产品发布与市场反应 - 公司于北京时间9月10日举办"Awe Dropping"新品发布会 推出4款iPhone、3款Apple Watch和1款AirPods耳机 [2][4] - 核心创新产品包括厚度仅5.6mm的iPhone Air和具备实时翻译功能的AirPods Pro3 其余产品革新被指追赶安卓阵营 [7] - 股价在发布会后下跌1.48% 反映市场对创新力度不足的负面反应 [7] - 公司计划2026年推出折叠屏手机 以内屏无折痕作为核心卖点 [7] 财务表现与驱动因素 - 2025年第三财季总净营收达940.36亿美元 同比增长9.6% 净利润234.34亿美元 同比增长9.3% [12][13] - iPhone、Mac和服务业务实现两位数增长 美洲及欧洲市场创三季度营收纪录 [12][13] - 大中华区营收实现4%同比增长 结束连续7个季度下滑趋势 [13][14] - 毛利率环比下降60个基点至46.5% 主因关税导致8亿美元新增成本 [21]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导致公司成本上升 预计下财季关税成本将增至11亿美元 [18][21] - 关税预期引发全球"提前购机潮" 推动二季度约10%营收增长中的1%增长 [22][24] - 政策不确定性导致股价波动 4月市值跌破3万亿美元 5月一度单日暴跌近4% [20] 中国市场战略调整 - 大中华区增长部分受益于中国"国家补贴"政策 补贴要求手机单价不高于6000元 [29][34] - 公司主动调整产品定价 iPhone16 Pro 128G版本价格降至5999元以符合补贴条件 [35] - 借助补贴政策 iPhone16系列在"618"大促期间包揽京东销量前三名 [35] - 但IDC数据显示公司中国市场排名仍居第五 份额低于华为、vivo、OPPO和小米 [38] 创新竞争力分析 - 公司被指创新乏力 折叠屏布局较三星晚7年 AI领域进展迟缓 [8][41][43] - Siri AI升级版推迟至2026年 核心AI团队人员被Meta、OpenAI等公司挖角 [47] - 历史性创新产品如iMac、iPod、iPad曾定义行业标准 但近年缺乏颠覆性突破 [40][41] - 硬件产品连续五代采用渐进式创新 软件生态未出现革命性更新 [43]
库克回应折叠屏iPhone传闻:苹果非常擅长保密
搜狐财经· 2025-09-11 11:35
产品发布 - 苹果公司于9月11日推出iPhone 17 Air 机身厚度仅5.6毫米 成为迄今为止最薄的iPhone机型 [1] - 公司推出斜挎背带等配件 售价479元 [5] 产品定位与设计 - iPhone 17 Air采用高反光抛光表面 与表面更具纹理感的Pro系列形成差异化设计 [3] - 工业设计副总裁莫莉·安德森表示 这种设计让设备在视觉上更显纤薄 并赋予独特质感和使用场景 [3] - 该机型并非要取代iPhone 17 Pro 而是为不同需求用户提供另一种选择 [3] 技术发展与未来规划 - iPhone 17 Air的超薄设计和制造工艺或将为公司未来的折叠屏产品提供技术基础 [5] - 针对折叠屏传闻 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未正面回应 仅表示公司"非常擅长保密" [5] - 公司当前重点为刚刚发布的iPhone 17系列新机 [5]
库克谈 iPhone Air:持在手里好像风一吹就飞走
搜狐财经· 2025-09-11 11:29
产品定位与设计理念 - 新款iPhone Air被定位为轻薄时尚的新选择 手机厚度仅5.6毫米 比iPhone 17 Pro薄36% 刷新该系列轻薄纪录 [1] - 设计团队多年梦想打造令人震惊的薄iPhone 握持感仿佛随时会被风飘走 [1] - 设计灵感源于时尚界轻薄潮流 采用超轻钛合金框架和高反光抛光表面实现视觉纤薄效果 [2] 目标用户与市场策略 - 产品在续航和相机性能上有所取舍 主打风格与便携 瞄准注重外观的用户群体 [2] - 通过多款保护壳和斜挎带配件将手机定位为可穿戴配饰 鼓励用户按个人风格使用 [2] - 轻薄设计符合小包潮流日常需求 旨在打动年轻且注重个性化的用户群体 [3] 行业影响与技术布局 - 滑板潮牌Palace联合创始人Lev Tanju评价产品酷到让人想换机 即便不需要更薄手机也被外观吸引 [2] - 时尚造型师Gabriella Karefa-Johnson认可轻薄设计符合日常使用场景 [3] - 超薄机身制造工艺可能为未来折叠屏设计提供重要基础 业内认为这是苹果布局折叠机的试验品 [3] 配件与用户体验 - 配备斜挎背带配件让用户进一步彰显个性 公司希望通过个性化配件强化产品与用户的情感连接 [6]
OpenAI CEO奥特曼点赞iPhone Air,分析师直呼:它只是苹果的试验品
36氪· 2025-09-11 08:05
产品发布与定位 - 公司推出4款iPhone、3款Apple Watch和AirPods耳机,其中主打产品为厚度仅5.64毫米的超薄款iPhone Air [1] - iPhone Air定价为999美元,比性能更强的iPhone 17贵200美元,仅比功能全面的iPhone 17 Pro便宜100美元 [5] - 市场分析认为,新机型为设计停滞过久的iPhone带来新鲜感,改进后的产品线帮助公司覆盖不同的细分市场 [13] - 该产品被视为一款小众产品,面向每一代新品必买的用户,或被视为公司为明年折叠屏iPhone所做的消费者测试与市场摸底 [6] 产品设计与技术权衡 - 为追求5.64毫米的纤薄设计,公司被质疑牺牲了电池续航和摄像头配置,并同步推出一款售价99美元的外接电池包来弥补续航问题 [3][5] - 公司为容纳运行AI功能的高性能芯片和增强摄像模块,在Air和Pro机型背部设计了被称为“平台”的局部加厚结构,以解决散热与空间问题 [9] - Air系列采用的超薄机身设计,被视为公司为推出折叠屏设备进行的技术铺垫,证明了其在精密工程设计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9] 市场竞争与战略意图 - iPhone Air将直接对标三星Galaxy S25 Edge,后者厚度为5.8毫米,在第二季度销量突破100万台,成为高端机型全球销量第六的智能手机 [5][6] - 公司选择自行消化关税成本以维持价格稳定,抵御三星、谷歌及中国本土品牌的竞争,此前曾预测关税将导致数亿美元损失 [11][13] - 折叠设备对中国市场至关重要,而公司正持续丢失该市场份额,iPhone Air可能是公司对抗已更新至第七代的三星折叠屏手机的跳板 [13] 人工智能战略进展 - 发布会仅零星提及AI技术,未展示AI版Siri,行业普遍担忧公司在AI方面的滞后可能动摇其市场地位 [14] - 公司选择与ChatGPT开发商OpenAI合作赋能设备AI功能,并正积极寻求第三方合作,新版Siri很可能将基于谷歌Gemini等外部技术 [13][14] - 分析师认为,公司规避了AI军备竞赛核心,转而通过芯片与设备级整合强调其在AI硬件领域的长期创新优势 [13] 财务表现与市场反应 - 公司上季度iPhone销售额同比增长13%,中国市场份额在长期下滑后出现小幅回升 [10] - 公司成功规避两大威胁:特朗普放弃对进口设备加征关税,以及谷歌可继续向其支付每年数十亿美元的费用,推动股价逼近2025年高点 [10] - 发布会结束后投资者反应相当平淡,市场认为公司在AI和iPhone未来战略上的真正考验要等到明年 [6]
库克不再「挤牙膏」:iPhone薄了,AI缺席
36氪· 2025-09-11 07:42
iPhone Air产品特点 - 苹果推出迄今为止最薄iPhone Air 厚度仅5.6mm 重量165克 起售价999美元[1] - 屏幕尺寸6.5英寸 比iPhone 16 Plus略小 续航能力不足 需搭配专用电池配件提供65%额外电量[1] - 采用苹果自研网络无线芯片N1 蜂窝调制解调器C1X及第三代3纳米芯片 成为使用最多自研芯片的iPhone[8] - 屏幕抗刮擦性能提高3倍 背板玻璃抗裂性能提高4倍 被宣称比以往任何iPhone更耐用[8] - 续航时间与iPhone 16相同 搭配99美元电池配件可观看40小时视频 不搭配仅能观看27小时[10] - 后置单摄像头 缺少48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 但支持前后摄像头同时拍摄功能[10] 折叠屏战略布局 - iPhone Air被视为折叠屏手机技术前探 行业预测苹果将于2025年正式投产折叠屏iPhone[2][7] - 折叠屏iPhone将采用与Air相同的高密度电芯以保证续航 初代美国售价预计2000-2500美元以上[11][12] - 折叠屏iPhone最大卖点为"内屏几乎没有折痕" 采用三星显示器无折痕屏幕方案[12] - 可折叠iPad可能于2028年面世 硬件创新聚焦折叠屏方向[10][13] 中国市场挑战 - iPhone Air取消实体SIM卡仅支持eSIM 但中国仅联通支持eSIM 用户吐槽开通过程繁琐[4] - 苹果在中国与华为竞争处于劣势 华为已推出第二款商用三折叠手机Mate XTs非凡大师[12] - 苹果国行版AI功能与阿里巴巴百度合作尚未落地 目前无更新合作方案[16] AI技术发展现状 - Apple智能功能延期落地 Siri等个性化功能最快2026年春季发布[6][14] - iOS 26系统将于9月更新 实时翻译等功能由OpenAI的ChatGPT提供支持[6][21] - 苹果AI团队四名顶尖研究人员跳槽至Meta 公司提高基础模型研发人员薪酬[17] - 苹果考虑收购Perplexity AI未果 转而评估谷歌Gemini模型进行技术合作[17] 竞争格局与用户反馈 - 三星在发布会后嘲讽苹果"没折叠 噱头大" 并计划2024年11月上市首款三折叠手机[1][12] - 美国客户满意度调查显示三星安卓手机满意度同比下降1% 谷歌摩托罗拉下降3% iPhone用户满意度也下降1%[19][20] - 海外科技博主评价iPhone Air若成为折叠手机才考虑更换 目前iPhone 17仍是更划算选择[10] 公司战略定位 - 苹果强调隐私保护为核心优势 AI服务优先在设备端完成 远程服务采用加密处理[21][22] - 公司服务全球超过23亿台设备 对AI安全要求高于能力探索 不必包揽所有AI领域[20][22] - 硬件升级循规蹈矩 软件创新循序渐进 自2015年来持续被批评缺乏突破性创新[4][6]
“科技年货”来了 苹果的拐点还没来
北京商报· 2025-09-11 01:46
苹果2025秋季发布会产品更新 - iPhone 17系列采用全新横向矩阵摄像头设计 Pro系列配备三颗镜头左侧排列 闪光灯与传感器移至右侧 背板采用半铝半玻璃拼接材质 形成强烈视觉辨识度 [3] - 全新推出iPhone Air系列 厚度仅5.6毫米 为史上最薄iPhone 不带有数字序号 起售价7999元 [4] - iPhone 17标准版256GB起售价5999元 Pro版256GB起售价8999元 Pro Max版256GB起售价9999元 首次推出2TB顶配版本售价17999元 [4] 中国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2025年二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降4% 苹果出货量1010万台排名第五 接近跌入Others阵营 [1] - 华为重夺市场榜首 二季度出货量市场份额达18.1% vivo OPPO 小米分列二至四位 [5] - 苹果2025年上半年中国市场份额降至19% 较2019-2024年间24%的峰值明显下滑 成唯一出货量下滑的前五厂商 [5][6] 高端市场份额动态 - 苹果在600美元以上高端市场份额从2022年75%下滑至2024年54% [7] - 华为高端市场份额从2022年12%跃升至2024年29% 成为增长最快国产厂商 [7] - 国产阵营在高端市场整体占比从2022年25%提升至2024年46% [9] 技术发展与产品战略 - 外观革新被解读为折叠屏技术铺垫 Air系列轻薄化设计或为结构优化做技术验证 [3][4] - 华为公开麒麟9020芯片 标志芯片自主研发和供应链能力突破 时隔四年再次展示麒麟系列 [7] - 苹果计划2026年推出首款折叠屏iPhone Fold 当前产品更新被视为折叠形态前的过渡性变化 [4] 财务表现与市场反应 - 苹果2025年二季度大中华区营收153.7亿美元 同比增长4% 为2023年第四财季以来首次正增长 [5] - 同期出货量同比下降1.3% 营收增长与出货量下滑形成反差 [5] - 一季度苹果出货量980万台同比下滑9% 成为前五名中唯一负增长厂商 [5]
苹果豪赌“轻薄”未来,或明年推出折叠屏手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17:26
记者丨倪雨晴 编辑丨包芳鸣 视频丨柳润瑛 9月10日凌晨,苹果一年一度的秋季发布会"超燃"开场,这也被视为消费电子界的"春晚"。 苹果CEO库克一开场就点明了今年发布会的核心:"设计一直是苹果公司和业务的基石。" 与往年市场热议"创新乏力"不同,此次苹果产品线进行了大更新,共发布了iPhone 17、iPhone Air、 iPhone 17 Pro和 iPhone 17 Pro Max四款机型。价格方面,新机5999元起,最高价为17999元。 其中,全新的"轻薄"产品线iPhone Air,取代了此前的Plus版本,也被称为"苹果史上最薄iPhone",不少 人直呼"果味"回来了。从命名就能看出Air的重要性,不带数字"17",代表它是新品类的初代。 最薄iPhone登场,AI还需等待 发布会最受瞩目的依旧是iPhone 17系列,其中取代Plus的iPhone Air成为全场焦点,被认为是本代的"实 验性"产品。 这款机型厚度仅5.6毫米,是迄今为止最轻薄的iPhone。为了实现极致轻薄,苹果在机械结构上进行创 新,采用了单摄设计、全面eSIM化,目前国内仅联通支持Air的eSIM。 与此同时,Air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