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兴服务业
icon
搜索文档
国务院常务会议解读丨聚焦促进民间投资发展 国务院作出重要部署
新华网· 2025-09-13 01:12
民间投资政策支持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措施 强调民间投资是稳增长 调结构 促就业的重要支撑力量[1] - 前7个月民间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同比增长3.9% 其中住宿餐饮业增长19.6% 基础设施增长8.8% 文体娱乐业增长8.1% 制造业增长5%[1] - 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 新兴服务业 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1] 市场环境优化 - 要求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破除限制民间投资的各种隐性壁垒[1] - 严格落实招标投标制度 保障中小企业政府采购预留份额 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民间项目支持力度[1] - 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2] 政策实施机制 - 政策组合拳从扩大准入 打通堵点 强化保障等方面精准发力[2] - 国家发改委将谋划储备一批发展所需 地方所能 群众所盼的重点项目[2] -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深化细化实化举措 提高政策精准度和可操作性[2]
民间投资迎来政策“红包”
上海证券报· 2025-09-12 23:19
政策支持措施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措施 聚焦扩大准入、打通堵点和强化保障[1] - 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和新型基础设施领域投资[2] - 严格落实招标投标制度 保障中小企业政府采购预留份额 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民间项目支持力度[2] - 破除限制民间投资的各种隐性壁垒 加强创新支撑和融资支持[2] - 对铁路、核电、油气管道等领域重大项目设定民间投资参股比例最低要求[4] - 建立健全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专项协调服务机制[5] 投资领域与规模 - 国家发展改革委向民间资本新推介项目3200余个 涉及总投资超3万亿元[4] - 积极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4][5] - 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4] 政策影响与预期 - 民间投资对稳就业稳经济具有重要作用[1] - 将民间投资作为逆周期调节的核心抓手 改善民企现金流和收益预期[2] - 政策举措有助于化解民企对政策连续性和公平竞争环境的担忧[3] - 政策既利当下更利长远 对民营经济发展起实质性促进作用[2][6]
国务院常务会议解读|聚焦促进民间投资发展 国务院作出重要部署
新华社· 2025-09-12 23:02
民间投资政策支持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措施 强调民间投资是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的重要支撑力量[1] - 前7个月民间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同比增长3.9% 其中住宿餐饮业增长19.6% 基础设施增长8.8% 文体娱乐业增长8.1% 制造业增长5%[1] - 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1] 市场环境与制度保障 - 要求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破除限制民间投资的各种隐性壁垒[1] - 严格落实招标投标领域制度规定 保障中小企业政府采购预留份额[1] - 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民间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1] 政策实施与长效机制 - 政策组合拳从扩大准入、打通堵点、强化保障等方面精准发力 助力民营企业稳定预期[2] - 国家发改委将出台促进民间投资政策举措 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2] - 聚焦重点领域谋划储备一批发展所需、地方所能、群众所盼的重点项目[2]
国务院常务会议解读 | 聚焦促进民间投资发展 国务院作出重要部署
新华社· 2025-09-12 22:55
民间投资政策支持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措施 强调民间投资是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的重要支撑力量[1] - 前7个月民间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同比增长3.9% 其中住宿餐饮业增长19.6% 基础设施增长8.8% 文体娱乐业增长8.1% 制造业增长5%[1] - 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1] 市场环境优化措施 - 要求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破除限制民间投资的各种隐性壁垒[1] - 严格落实招标投标领域制度规定 保障中小企业政府采购预留份额[1] - 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民间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1] 政策实施机制 - 政策组合拳从扩大准入、打通堵点、强化保障等方面精准发力[2] - 国家发改委将研究出台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政策举措 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2] - 要求各地区因地制宜深化细化实化举措 提高政策精准度和可操作性[2]
国务院常务会议解读|聚焦促进民间投资发展 国务院作出重要部署
新华社· 2025-09-12 22:53
民间投资总体表现 - 前7个月民间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同比增长3.9% [1] - 住宿和餐饮业民间投资增长19.6% [1] - 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8.8% [1]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民间投资增长8.1% [1] - 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5% [1] 政策支持方向 - 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 [1] - 严格落实招标投标领域制度规定 [1] - 保障中小企业政府采购预留份额 [1] - 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民间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 [1] - 破除限制民间投资的各种隐性壁垒 [1] 机制建设与实施 - 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 [2] - 谋划储备一批发展所需、地方所能、群众所盼的重点项目 [2] - 通过扩大准入、打通堵点、强化保障等方面精准发力 [2] - 提高政策精准度和可操作性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2]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前期防汛救灾工作情况和提升北方地区防汛减灾能力汇报等
新华网· 2025-09-12 21:00
防汛救灾工作 - 听取前期防汛救灾工作情况汇报 当前仍面临洪涝和台风风险 需做好秋雨台风防范应对工作[2] - 适应北方地区雨情汛情变化新特点 大力推进流域防洪工程 城市排涝 气象监测 应急救援等设施建设[2] - 优化水库等重大工程调度管理 全方位提升北方地区防汛救灾减灾能力[2] 民间投资发展 - 部署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若干措施 聚焦企业关切突出问题 实施扩大准入 打通堵点 强化保障等务实举措[3] - 拓宽民间投资空间 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 新兴服务业 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3] - 严格落实招标投标领域制度规定 保障中小企业政府采购预留份额 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民间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3] - 破除限制民间投资的各种隐性壁垒 加强创新支撑和融资支持 完善服务体系[3] 海外综合服务 - 研究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为出海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有力支撑[3] - 统筹法律 金融 物流等领域服务资源 丰富服务产品 构建服务平台[3] - 支持有条件地方打造出海综合服务港 推动在重点国家建立海外综合服务站[3] 生物医学技术 - 审议通过《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草案)》[2][4] - 推动生物医学技术创新发展 加快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 促进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4] - 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 依法规范临床研究 保障临床应用质量安全 有效防范各类风险[4]
做强国内大循环 银行业大有可为
证券日报· 2025-08-24 22:43
核心观点 - 国务院会议提出以国内大循环的内在稳定性和长期成长性对冲国际循环不确定性 银行需通过消费激活、新质生产力支持及产业链强化推动经济稳健发展 [1][2][3] 消费激活策略 - 银行需以产品创新与场景构建双轮驱动 在住房、汽车等传统信贷外推出旅游信贷产品 通过简化流程和降低门槛释放消费潜力 [1] - 联合电商平台推出满减、分期免息活动激发线上消费 与线下商超合作消费返现、积分兑换重燃线下消费 与文旅企业共创旅游套餐信贷及门票优惠金融方案 [1] 新质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支持 - 银行需设立专项贷款提供长期低息资金 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攻克技术瓶颈并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2] - 针对轻资产、重研发的科技型企业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将核心技术转化为融资优势 [2] 产业链与供应链强化 - 银行为核心企业定制金融服务增强整合能力 通过应收账款质押、存货质押等供应链金融业务纾解上下游中小企业资金周转难题 [2] - 集中资源扶持高端芯片制造、关键原材料生产等"卡脖子"环节 通过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引进设备、吸纳人才及加速研发以降低对外依赖 [3] 系统性作用 - 银行在消费、产业、供应链等多维度发挥作用 为国内大循环提供坚实支撑并增强经济韧性 [3]
浙江:7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
新华财经· 2025-08-21 13:21
工业增加值增长 - 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 [1] - 37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2个行业增加值正增长 [1] - 汽车、烟草、计算机通信电子、仪器仪表和化学原料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3%、16.7%、15.8%、14.0%和7.7% [1] - 上述五大行业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0个百分点 [1] - 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7.3% [1] 创新动能表现 - 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41.9% 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1]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7% [1]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4% [1]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9.1% [1]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8% [1] 服务业发展状况 - 上半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75万亿元 同比增长8.7% [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1% [1]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4% [1] - 上述两大服务业合计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9个百分点 [1]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5% [1] - 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2% [1] - 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8% [1] 固定资产投资 - 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9% [2] -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0% [2]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7% 占全部投资的26.8% [2] - 基础设施投资比重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 [2] - 生态环保、交通、能源和水利投资增长8.9% [2]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2.4%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2个百分点 [2] 消费市场表现 - 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8亿元 同比增长4.4% [2] - 商品零售2729亿元 增长4.9% [2] - 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增长11.7% [2] - 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增长2.2倍 [2] - 照相器材零售额增长1.0倍 [2]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增长50.2% [2] - 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零售额增长39.9% [2] - 智能手机零售额增长29.4% [2] -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3.0% [2] - 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万亿元 累计增长5.2% [2]
140万商家订单实收双增长,淘宝闪购日订单连续两个周末超9000万
中国经济网· 2025-07-28 14:09
新兴服务业市场蓬勃发展 - 新兴服务业市场进入多平台良性竞争新阶段 近三个月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1] -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联合宣布连续两个周末日订单超过9000万(不含0元购及自提) 尽管遭遇强降雨但消费热情不减 订单准时率稳定在96% [1] - 淘宝闪购自5月上线后日订单持续攀升 从1000万增至4000万、6000万 连续两周峰值超8000万后突破9000万 [1] 平台与商家增长数据 - 淘宝闪购上140万商家近一个月日均订单数和实收显著增长 平台通过线上能力拉动线下 80万餐饮门店实收增加超万元 30万非餐门店生意突破历史峰值 [1] - 餐饮小店增收显著 济南"桥下把子肉"单量从日均150单增至300单以上 收入增长超150% 营业额从每天不到1万元涨至近2万元 [4] - 非餐类中小商家增长明显 上海"果什果切精品水果店"7月实收增加3万元 美妆仓店品牌"OYH"实收相比三四月份增长超50% [4] 区域连锁企业表现 - 北京连锁餐饮"南城香"7月以来淘宝闪购订单翻倍 总利润增加约15% [4] - 成都茶饮品牌"陈多多"部分门店订单和利润翻番 县域及三四线城市门店月销近万单 收益媲美大城市门店 [5] - 合肥"联家超市"入驻淘宝闪购后店均收入增长近3万元 水果超市"润宜佳"下单用户数环比近乎翻倍 新用户占比达60% 店均收入增长超1万元 [5] 多平台经营与就业拉动 - 昆明美妆品牌"己悦"通过淘宝闪购实现订单飙升 收入明显增长 广州老字号"大同酒家"单平台转多平台后整体收入翻倍 [5] - 7月后餐饮行业钉钉从业人数增长数十万人 南京"鸡鸣汤包"每家门店增聘1-2名员工应对订单激增 [6] - 苏州"鲜果壹号"7月日均订单增长4-5倍 员工月薪预计上涨500-1000元 [6]
"以旧换新"政策进阶,浙江等地如何破题内需增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20:38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上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汽车、家电、家装、手机等商品销售额达1.6万亿元 [1]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文化办公用品、通讯器材、家具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5.4%、24.1%、22.9% [1] - 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高于去年全年1.5个百分点 [1] - 浙江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3%,二季度增速达6.0%,为去年以来季度最高增速 [9] 政策扩围与补贴升级 - 浙江将3C数码产品纳入补贴范围,涵盖手机、智能手表等品类,单件产品限价6000元 [6] - 全省补贴品类总数从国家政策的12类扩展至85类,各地可自主增补,目前已新增60余个品类 [6] - 智能家居机器人、智能眼镜等产品纳入补贴范围,按售价15%给予最高2000元/件补助 [6] - 电动自行车新购车辆补贴比例由20%提高至40%,补贴上限从500元升至1200元 [7] 消费场景多元化拓展 - 浙江推动"以旧换新"进社区、进企业、进平台、进机构、进展会,全省11市同步发力 [8] - 计划举办500余场系列活动,包括家电展、便民服务进社区等 [8] - 苏宁易购门店将"享国补"作为重大宣传点,吸引消费者选购 [3][5] 消费新动能挖掘 - 浙江上半年举办数十场大型演唱会,观众超150万人次,有效带动票房收入和综合消费 [10] - "浙BA"篮球联赛期间发放赛事消费券,发展"赛事+文旅体验""赛事+服务消费"等融合模式 [10] - "五一"和"端午"假期全域旅游人数同比分别增长13.7%和8.3%,带动文体休闲、交通出行等服务消费 [10] 未来政策方向 - 财政部将加快出台提振消费增量政策举措,支持重点城市推广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 [2] - 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重点消费城市建设,提升消费便利度和体验感 [2] - 财政部下达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90亿元,剩余资金将在10月份下达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