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
搜索文档
金融活水润民企 科技赋能启新程 中国建设银行 多措并举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10-21 06:45
政策背景与公司战略 - 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召开会议,提出金融部门要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1] - 建设银行发布2025年行动方案,截至今年上半年,其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近6.6万亿元,近5年年均增速超16%,服务民营企业近1000万户 [1] - 建设银行召开支持新型工业化服务方案发布会,推进六大专项行动,构建六大产品体系以支持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1] 支持国家战略项目 - 建设银行围绕“两重”(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两新”政策,为重点领域企业提供涵盖信贷、债券、财务顾问等全集团业务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2] - 以华晟集团为例,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通过创新支持体系,推动企业财务管理效率提升40%,并牵头组建超24亿元银团贷款,近3年累计为其投放各项贷款超20亿元 [2] 创新服务模式 - 建设银行打造“圈链群”服务模式,聚焦科技型企业生态圈和产业链,提供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基于“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提供融资 [3] - 通过“脱核链贷”创新方案,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为上海天永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上游供应商实现近6000万元投放,供应商凭订单即可线上获得融资 [4] 科技金融与全生命周期服务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92%,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80% [5] - 建设银行构建“五维一体”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以技术生命周期和企业生命周期为主线,提供“股债贷保租”接力式综合金融服务 [5][6] - 以江苏正力新能为例,建设银行苏州分行为其新建项目独家承办20亿元基本建设贷款,建银国际在其港股IPO中担任多重角色 [6] 普惠金融实践 - 建设银行持续推进普惠金融模式创新,促进金融资源精准滴灌小微企业,其普惠金融贷款利率已连续7年下降 [7] - 通过“无还本续贷”等业务,如为泉州洋磊科技有限公司提供200万元信用贷款的“零本金续贷”,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7] 全球化金融服务 - 2012年以来,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0%以上,建设银行通过深化境内外协同经营,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 [8] - 创新“跨境快贷”系列产品,实现“秒审批、秒放款”,并连续4年举办“建行跨境撮合节”,百城万企系列活动预计触达超1万家外贸企业 [8] - 以临沂金岭布业为例,“跨境快贷”将其进出口数据转化为“信用资产”,使其年出口订单接纳能力增加近400万美元,5年累计节省融资成本约30万元 [9]
智库观察 | 深圳:民营经济与创新共振,筑就头部企业集群
搜狐财经· 2025-10-19 23:31
核心观点 - 深圳通过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驱动”模式实现从渔村到“中国工业第一城”的进阶 [1][3] - 深圳模式的核心是“民营经济+创新生态+制度保障”三位一体发展模式 [6] - 深圳经验为其他大城市提供借鉴,即着力打造“创新高地”而非“政策洼地” [6] 深圳发展模式 - 深圳实践的底层逻辑是“创新是唯一出路” [3] - 发展模式强调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的“创新驱动”与上海的“开放驱动”形成互补 [3] - 成功构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垂直创新”生态 [3] - 90%以上的研发投入来自企业,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成果出自企业 [3] 产业与企业生态 - 在制造业基础、新兴产业培育和民营经济活力等关键领域均走在全国前列 [3] - 以民营经济为核心的创新生态在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快速崛起 [3] - 培育出华为、腾讯、大疆等一批全球知名的头部企业 [3] - 产业生态具有“自我进化”能力,形成“大企领航、中小跟跑”的良性循环 [4] 城市比较与定位 - 深圳展现出更具“理工科气质”的创新活力 [3] - 上海具备成为亚太枢纽的地理优势 [3] -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未来超越美国,中国将出现自己的“纽约”和“硅谷” [3]
多领域交出“量”“质”双升亮眼成绩单 火热数据凸显中国经济蓬勃“脉动”
央视网· 2025-10-18 14:33
财政支出与固定资产投资 -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支出20.81万亿元,同比增长3.1%,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卫生健康、科学技术等6项支出增幅为近三年同期最高水平 [3] -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共支出4.21万亿元,以增强经济发展动能 [3] - 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37亿元,同比增长5.8%,前三季度投产新线968公里 [4][6] 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 - 2025年前三季度科研技术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3%,全国技术合同交易金额同比增长19.4% [9] - 科技含量较高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5% [9] - 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机器人研发等领域,民营企业数量占比均超过90% [24] 清洁能源发展 -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多年累计发电量突破4万亿千瓦时,其中2025年前三季度发电量达2351亿千瓦时 [13] - 该清洁能源走廊由6座大型电站构成,年均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 [13] - 长江宜昌段岸电使用量突破6000万千瓦时,替代燃油约1.2万吨,已建成179台(套)岸电设施覆盖71个码头 [16] 民营经济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实有民营经济组织1.85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76%,其中民营企业超5800万户,较“十三五”末增长超过40% [18] - 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进出口额,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和A股上市公司数量,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 [19] - 北京亦庄“火箭一条街”聚集民营空天企业超140家,2025年以来已实现火箭发射18次,搭载卫星150颗 [21]
刘世庆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第二届民营企业家日活动筹备工作
搜狐财经· 2025-10-18 10:10
会议背景与目的 - 会议于10月17日由孝义市委书记刘世庆主持,专题听取第二届民营企业家日活动筹备情况汇报并部署工作 [1] - 会议旨在优化活动方案,确保第二届民营企业家日活动取得庄重热烈的预期效果 [3] 民营企业家贡献与节日设立 - 民营企业家为孝义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3] - 孝义市以人大法定形式将每年11月1日设立为孝义市民营企业家日,以感谢民营企业卓越贡献并弘扬企业家精神 [3] 活动筹备与营商环境建设 - 相关部门需深化认识、强化协同,广泛征求意见,秉持勤俭节约、精致精细原则优化活动方案 [3] - 活动旨在营造尊崇、关爱、支持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引导各级部门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3] - 最终目标是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为孝义市奋进“双百强”目标注入澎湃动能 [3]
新疆各级工商联组织已达111个 民营经济经营主体逾263万户
中国新闻网· 2025-10-18 05:06
新疆民营经济发展规模与贡献 - 截至第三季度末,新疆民营经济经营主体数量达263.69万户,占全区经营主体数量的97% [1] - 民营经济贡献了新疆约40%的税收和近40%的地区生产总值 [1] - 民营经济贡献了70%以上的企业专利授权和80%左右的城镇劳动就业 [1] 新疆工商联组织体系发展 - 新疆各级工商联组织达111个,会员数量为60006个,所属商会组织为590个 [1]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联成立于1955年,第一家商会组织成立于1996年,总商会于2007年挂牌 [1] - 从不足千人的私人作坊发展至民营经济经营主体超260万户,呈现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态势 [2]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与乡村振兴 - 累计组织4646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3083个行政村,实施产业项目821个 [2] - 民营企业投入资金124.5亿元,吸纳就业14.03万人次 [2] - 公益捐款2.91亿元,捐物价值4.7亿元,培训乡村人才20.6万人次 [2] 工商联引导与教育工作 - 打造"新商大讲堂"工作品牌,举办学习教育、培训宣讲上万场次 [1] - 覆盖民营经济人士超过100万人次 [1] - 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增强履行社会责任的使命感 [2]
广西电网“十项举措”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10-17 16:09
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支持举措 - 实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十项举措",在能源产业价值整合、能源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精准施策,着力为民营经济主体降成本、增动能 [1] - "十项举措"包括做好用电服务、保障民营能源基础设施接入、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等十方面,将低压办电"零投资"扩大至160千瓦及以下用户 [1] - 服务超1.2万家民营企业完成接电,新增接电容量约51.8万千伏安,并通过"三零""三省"服务为民营企业减少接电成本约7600万元 [1] 对民营企业的具体成效 - 帮助广西三环企业集团优化基本电费计算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策略,降低用电成本120万元 [1] - 协助柳州国轩电池有限公司参与绿电交易,消纳绿电3522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碳排量2.01万吨 [2] - 广西三环企业集团以电作为能源的先进陶瓷产量同比提升115%,销量同比升幅70% [1] 民营企业发展与挑战 - 广西三环企业集团研发的特种陶瓷新材料产品已成功进入东南亚市场 [1] - 柳州国轩电池有限公司持续拓展海外市场,出口新能源汽车电池到印尼、越南、泰国等国家 [2] - 民营企业在扬帆出海的同时面临新挑战,绿色贸易正成为国际经贸新秩序的重要特征,碳排放及环保标准持续趋严 [2] 绿色能源服务 - 以推广绿电、绿证交易等方式,为企业提供能源消费转型、能源供给溯源等服务,帮助其产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2] - 每一度绿电都是企业产品降碳的证明,能够帮助外向型企业在全球绿色贸易中提升竞争优势 [2]
2025年中国(福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在福州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10-16 17:23
论坛概况 - 论坛主题为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于10月15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 [1] - 论坛吸引全国各地的800多名企业家、专家学者参与,进行对话交流、共商合作 [1] - 论坛期间有39个重点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总金额超过440亿元 [2] 战略定位与政策支持 - 福建省被强调为民营经济成长沃土和创新创业高地,拥有深厚历史底蕴、开放区位优势、鲜明闽商精神和强劲产业根基 [1] - 福建将深入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以创新驱动增添动能,加强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健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2] - 政策方向包括以产业升级优化结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体现福建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2] 产业发展与投资领域 - 签约项目涉及智能制造、装备制造、文旅、生物医药、新能源、信息技术、金融等多个领域 [2] - 发展重点包括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动力更加强劲,以及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根基更加牢固 [2] - 论坛与会代表将分赴福州、厦门、莆田、三明、南平等地市开展商务考察和项目对接 [2]
菏泽|“鲁商回家乡” 民企发展活力强
大众日报· 2025-10-16 09:03
菏泽市营商环境与政策支持 - 当地政府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通过领导包保、企业吹哨、"三亮"行动等举措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3] - 政府为引进企业提供"全链条、零距离"服务,例如成立专项服务专班,协助解决用地审批、基础设施配套、用工缺口和用电需求等关键事项[2] - 在手续办理环节采用"一窗受理、并联审批"模式,大幅压缩流程耗时,为项目快速启动抢出宝贵时间[3] 达宁半导体公司案例 - 作为2023年重点引进的高新技术企业,从立项到投产仅用15个月[2] - 公司投入4000万元升级数字化生产线,实现生产全流程数字化[3] - 自动化设备使生产周期平均缩短2天,效率提升18%,成本降低10%[3] - 未来三年计划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每年推出三套以上有市场影响力的新产品[3] 民营经济对菏泽的贡献 - 菏泽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约60%的生产总值、70%的税收和85%的就业岗位[4] - 菏泽成功入选"中国民营经济百强城市活力榜"第47位[4] - 政策红利如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突破菏泽、鲁西崛起"等持续赋能当地发展[4] "鲁商回家乡"活动成果 - 活动成功达成18个合作意向,总金额超66.41亿元[5] - 其中菏泽籍企业家达成合作意向12个,总金额近34.35亿元[5] - 山东佳农国际贸易公司计划投资20亿元建设农业产业园,预计建成后年销售收入110亿元,利税10亿元,带动就业约5000人[4]
前三季度民企贡献超五成进出口总值,成外贸稳增长“主力军”
南方都市报· 2025-10-13 13:55
核心观点 - 前三季度民营企业以主力军、排头兵、探路者三重角色为外贸逆势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1] 总体外贸表现 - 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达19.16万亿元,同比增长7.8% [1] - 其中出口增长8.8%,进口增长5.9%,增速持续领跑各类市场主体 [1] - 民营企业进出口已连续22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1] - 前三季度直接拉动我国外贸增长4.3个百分点 [1] - 占全国外贸总值的比重攀升至57%,较去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 [1] 全球市场拓展 - 前三季度对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增速均高于整体水平 [2] - 对东盟、非洲、中亚等新兴市场分别增长14%、27.3%和11.8% [2] - 对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增速也超整体,市场多元化优势凸显 [2] - 首次对新西兰出口新鲜蜜柚,对洪都拉斯出口小笼包,不断拓展特色农产品和传统食品出口市场 [2] 出口产品结构 - 前三季度民营企业出口高技术产品增长15.3% [2] - 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我国同类商品出口总值的54.2%,提升了1.6个百分点 [2] - 接近8成的高端机床、超过7成的锂电池、接近6成的医疗器械由民营企业出口 [2] - 从超级巨轮到掌上终端,从工业设备到具身智能,民营企业均有参与 [2]
“2025江苏民营企业200强”榜单出炉
南京日报· 2025-10-13 10:44
江苏民营企业200强榜单整体表现 - 2025年榜单入围门槛提升至79.13亿元,较上年增加1.89亿元 [1] - 2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7.84万亿元,平均营业额为392.3亿元,较上年增长3.24% [1] - 千亿级企业阵营扩大至11家,500亿元以上企业29家,百亿级企业达168家 [1] - 200强企业纳税总额达1725.41亿元,其中31家企业年纳税额突破10亿元 [1] 南京市企业上榜情况 - 南京市共有20家企业登榜,较去年新增2家 [1] - 南京市上榜企业前三名为江苏满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弘阳集团有限公司、汇通达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1] - 南京上榜企业涵盖零售、科技、制造、供应链等多个行业,展现格局多元、动能强劲的发展现状 [1][2] 其他专项榜单中的南京企业 - 在“2025江苏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榜单中,南京有5家企业入选,包括红太阳集团、南京金箔控股集团等 [2] - 在“2025江苏民营企业研发投入100家”榜单中,南京有4家企业入选,包括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江苏龙蟠科技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