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icon
搜索文档
开源节流 鄂尔多斯地下水位连续三年上升
内蒙古日报· 2025-05-28 21:08
水资源现状与挑战 - 鄂尔多斯市人均水资源量仅1299立方米,远低于全国和全区平均水平 [1] - 年均降水量190-300毫米,年均蒸发量高达2000-3000毫米,属于资源性、工程性、结构性、指标性缺水并存地区 [1] 政策与法规支持 - 2022年11月印发《"四水四定"方案》,全面落实"四水四定"原则 [1] - 2024年1月《鄂尔多斯市水资源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为水资源规范化管理提供法律支撑 [1] - 2024年7月通过"拦沙换水"工程取得每年2800万立方米黄河取水指标 [1] - 2025年3月印发《鄂尔多斯市节水行动方案》 [1] 工业节水与循环利用 - 乌审旗中天合创化工分公司构建三级网格化节水管理体系,用水责任精准分解到车间和设备 [2] - 3000立方米/小时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完全替代黄河水,高含盐水分质制盐项目每年减少5.2万吨危废 [2] - 余热蒸汽发电项目年回收64万吨蒸汽、发电1.2亿度,形成6200万元经济效益 [2] - 2024年交易闲置黄河水指标1186.86万立方米,支持34个大型工业项目开工 [4] 农业节水与高效灌溉 - 鄂托克前旗推行水浇地置换大棚措施,每置换一栋大棚全年可节省灌溉用水1500多立方米 [6] - 全旗已置换617栋大棚,年压缩地下水开采量超过95万立方米 [6] - 小流量滴灌技术节水30%-50%,节肥30%,增产15% [9] 城市节水与中水回用 - 康巴什区城市绿化用水80%为回用中水,日均处理1.2万吨一级A类中水 [11] - 使用中水浇灌每年节约资金上千万元,相比自来水成本从9.45元/吨降至0.8元/吨 [11] - 中心城区铺设中水管网3051.4公里,园林绿化中水灌溉率达83%,年均节约常规水资源1574.5万立方米,降低浇灌成本1.3亿元 [12] 经济与资源效益 - 鄂尔多斯以全区1/20的水资源支撑了1/4的经济总量,万元GDP用水量持续下降 [4] - 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地下水水位同比上升1.84米,连续3年上升 [1]
山西印发节水激励奖励政策实施意见
中国发展网· 2025-05-20 16:55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郭建军报道 近日,省水利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 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联合印发《关于健全节约用水激励奖励政策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 见》),明确了建立健全节约用水激励奖励政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系统部署各项任务 措施,进一步建立健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制度政策。 要推动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实施政策创新、工作创新,建立健全具有本地特色的节约用水激励奖励配套 政策体系; 要围绕鼓励典型示范、保障资金投入、扩大金融支持、拓展社会融资、落实税收优惠、完善价格机制、 提倡表扬奖励等关键方面,强化政策集成、完善措施配套、推进体制创新,推动节水激励奖励各项政策 全面落实、见到实效。 要强化节水奖励监管,规范节水奖励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各项节水优惠措施落实到位; 到2027年,省、市两级形成较为健全、与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符合山西实际的节约 用水激励奖励政策体系。 要深入宣传发动,加强政策引领,拓宽公众参与途径,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节水工作的良好氛围。 《实施意见》强调—— 《实施意见》指出—— 要加强组织协调,统筹利用各行业优惠政策,明确支持节水 ...
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水网建设规划》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07 09:40
广东省水网建设规划核心内容 总体要求与目标 - 规划期为2022年至2035年,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构建集约高效、江河安澜、秀水长清、优质普惠、智慧增效的广东现代水网 [2][3] - 2035年目标:省级水网主骨架全面建成,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建成与国际一流湾区相匹配的高品质供水、高水平安全、高质量生态水网 [5] - 2050年展望:全面建成具备世界领先水平的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水网 [5] 水网总体布局 - 构建"五纵五横、百川百枢"为框架的广东水网,以东江、西江等骨干水系为"纵",以东深供水等跨区域工程为"横" [6] - 完善骨干通道节点:以3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大型灌区渠系为"目",以大中型水库为"结" [6] - 升级万里碧道为绿美碧带,融合生态、交通、文化、经济功能 [7] 水资源配置网 - 优化配置格局:采取"挖节水、调枯水、补调水"等措施,以东江、西江等为主水源,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等为干线 [8] - 推进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等重大引调水工程,新建粤东、珠中江水资源配置工程 [8] - 新建扩建龙颈、长潭等水库,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精准调配能力 [9] 防洪安全网 - 完善"堤库结合"防洪体系,新建黄茅峡水库、扩建长潭水库增强调蓄能力 [10] - 提高大湾区城市河段防洪标准,实施西江、东江等干流治理工程 [11] - 推进沿海堤防生态化建设,开展珠江口等河口控制性工程研究 [12] 绿色生态网 - 2030年建成1.6万公里碧道网络,升级绿美碧带打造幸福河湖 [14] - 加强河湖生态修复,推进岸线绿化及闸坝生态化改造 [14] - 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建立上下游协同机制 [15] 农村水利网 - 推动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16][17] - 新建雷州半岛等大中型灌区,改造高州水库灌区等现代化灌区 [17] - 开展农村水系整治,恢复河湖功能 [17] 数字孪生水网 - 构建"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网,同步建设数字孪生工程 [19] - 开发水资源调度、防洪调度等专业模型,建设水利大模型 [19] - 完善五大江河数字孪生流域,强化"四预"功能 [20] 水利改革与实施 - 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探索水利REITs试点 [22] - 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实施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 [22] -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水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新技术应用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