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耕地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农业农村部强调耕地“红线”与专项整治“回头看”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6 12:03
耕地保护政策与成效 -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将保护任务落地上图并进行严格考核问责,截至去年底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较2020年增加2800万亩 [2] - 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持“以补定占”并健全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确保达到平衡标准 [2] 高标准农田建设 -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中央财政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超7000亿元,2020年亩均投入标准提高至2000元以上 [2] - 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对已建成项目逐个排查并解决问题,同时健全工程质量全过程监管体系和长效管护机制 [3] 退化耕地治理与土壤普查 - 大力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十四五”期间累计保护黑土地超4亿亩次,治理侵蚀沟3.3万条,初步遏制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趋势 [3] - 2022年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对约110亿亩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土壤进行全面体检,目前进入调查成果形成阶段,旨在摸清耕地质量底数和优化农业生产布局 [3]
以重点提案督办示范引领 推动办理成果落地见效——省政协2025年重点提案全部办复
河南日报· 2025-09-12 07:39
省政协重点提案督办工作 - 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以来遴选确定重点提案48件 内容涵盖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助力文旅强省建设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 目前提案已全部办复 [1] - 省政协将健全党建引领的城乡治理体系 推动基层高效能治理专题研究作为一号协商议题 把督办关于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的提案作为重要着力点 省政协主要领导担任专题研究领导小组组长 12个分专题组赴上海等5个省 市 和省内13个地市开展调研 形成23篇调研报告 [1] 提案办理协商与落实成效 - 召开20余场重点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 组织50多家提案承办单位 60多名提案者及政协委员进行面对面协商座谈 运用多种形式督促提案事项落实 [2] - 通过督办关于推动民营经济稳步发展的提案 推动承办单位出台实施1+6+6+3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 在全国率先启动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工作 [2] - 通过督办关于创新种业科技做强河南农业芯片的提案等 推动承办单位联合科技 自然资源 财政等部门召开专题研讨会 加快实施中原农谷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5—2027年 [2] - 通过督办关于加快甲骨文全球数字化采集的提案等 推动承办单位实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 印发进一步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政策措施 提升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国际传播力影响力 [2] - 通过督办关于完善生育补贴制度提高生育意愿和生育率的提案等 推动承办单位系统整合资源 稳妥落实国家育儿补贴制度 指导各地做好政策衔接 [2] 下一步工作方向 - 坚持以重点提案督办示范带动 努力实现办理一件重点提案 解决一个方面问题 促进一个领域工作 [3]
我国持续开展调查监测,自然资源家底更厚——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11 15:06
耕地保护与土地资源管理 -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比2020年增加2800万亩,形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格局 [1][2] - 累计完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超1000万亩,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4] - 累计处置闲置土地面积500多万亩,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71万亩,优化城市用地结构 [6] 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 - "十四五"时期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19个大型气田,支撑石油稳产2亿吨、天然气产量超2400亿立方米 [2] - 发现长达2800公里的"亚洲锂腰带",在四川、青海、西藏、新疆找到多个大型和超大型锂矿 [3] - 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包括甘肃泾川和黑龙江嘉荫两个特大型铀矿 [1][2] 海洋经济发展 - 海洋生产总值达10.5万亿元,较2020年增加2.7万亿元 [1] - 2024年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的70%以上,海洋油气成为增储上产主力 [3] - 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保持在35%以上,海洋能、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发展良好 [3] 生态保护与修复 - 森林覆盖率提升至25.09%,森林蓄积量达209.88亿立方米,提前实现2030年气候变化目标 [1][3] - 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240多万亩,整治修复海岸线820公里,珊瑚礁生态系统优良率提升至60%以上 [4] - "三北"工程完成建设任务1.64亿亩,通过光伏+治沙等模式实现科尔沁沙地生态恢复 [4] 国家公园与生物多样性 - 首批5个国家公园整合120多个自然保护地,野生东北虎豹数量从27只、42只分别增长至70只和80只 [5] - 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和特许经营带动近5万当地居民就业,实现生态与民生双赢 [5] - 红树林面积达46.5万亩,成为全球少数红树林净增加国家之一 [4] 自然资源管理与数字化 - 完成5个国家公园和1096个重点区域确权登记,实现自然资源"户口簿"管理 [6] - 自然资源"一张图"系统压缩审查环节2/3,审批时长减少1/3 [6][7] - "天地图"日均服务调用量超10亿次,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覆盖2200多个县市 [7] 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 - "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深海一号"生产储油平台等重大装备投入使用 [3] - 推动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落户中国,牵头12项国际大科学计划 [7] - "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 [7]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
人民日报· 2025-09-11 08:39
本报北京9月10日电(记者常钦)记者9月10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十四五"以来,我国在保障资源安全、 促进绿色转型等方面迈出坚实步伐。截至去年底,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比2020年增加2800万亩, 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 截至去年底,全国林地、草地、湿地分别达42.53亿亩、39.12亿亩、8.34亿亩。全国森林覆盖率达 25.09%,比2020年提高约2个百分点,我国成为增绿最多最快的国家。(相关报道见第三版) ...
截至去年底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
人民日报· 2025-09-11 08:33
资源安全与保护 -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 比2020年增加2800万亩 [1] - 全国林地、草地、湿地分别达42.53亿亩、39.12亿亩、8.34亿亩 [1] 绿色转型进展 - 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5.09% 比2020年提高约2个百分点 [1] - 成为全球增绿最多最快的国家 [1]
截至去年底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
人民日报· 2025-09-11 05:56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9月10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十四五"以来,我国在保障资源安全、促进绿色转型等方面迈出坚实 步伐。截至去年底,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比2020年增加2800万亩,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 截至去年底,全国林地、草地、湿地分别达42.53亿亩、39.12亿亩、8.34亿亩。全国森林覆盖率达 25.09%,比2020年提高约2个百分点,我国成为增绿最多最快的国家。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强大动力,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长江日报· 2025-09-10 14:57
经济工作部署 - 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3] - 加力扩大有效投资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3] - 大力提振消费 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3] - 推动外贸扩量提质 帮助企业稳定单拓市场 积极主动扩大进口 [3] - 持续培育壮大外贸经营主体 提升外贸国际竞争力 [3] - 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3] -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3] - 更大力度稳定就业保障民生 [3]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加快建设环大学创新发展带等平台载体 [3]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3] 城市发展与安全治理 - 扎实做好城市安全运行各项工作 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 [4] - 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4] - 加快城市老旧管线改造升级 [4] - 全面提升房屋安全保障水平 [4] - 强化城市自然灾害防治 [4] - 加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 源头化解矛盾纠纷 [4] - 强化数字赋能 提升风险识别应急处置能力 [4] 生态文明与土地管理 - 坚决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 [4] - 从严从实抓好国家自然资源例行督察和土地卫片执法反馈问题整改 [4] - 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管控要求 [4] - 系统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4] - 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4] 文化旅游建设 - 精心筹备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 [5] - 加快打造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5]
盗采盗挖砂石 堆埋矿渣垃圾(来信调查)
人民日报· 2025-09-08 06:16
河道盗采砂石活动 - 河北唐山遵化市堡子店镇北岭河河道存在盗采河砂行为 村民反映夜间盗采活动持续至2023年7月[1] - 水利部门确认全境未批准河道采砂 2024年2月发现一起盗采案件并罚款2万元[6] - 村级河长2023-2024年多次举报盗采 但执法后盗采行为仍反复出现[7] 耕地盗挖砂石问题 - 外来企业租用耕地盗采砂石 南小庄村出现深度数米的大型盗挖坑[2] - 堡子店村超半数土地存在租地采砂现象 租金达每亩每年3000元[3] - 自然资源部门确认2025年发现两起盗挖案件 其中一起罚款9600元[7] 矿渣垃圾回填污染 - 盗采坑用铁矿渣和垃圾回填 发现5处直径10米高3米的矿渣堆[5] - 河边存在4座高5米占地数亩的垃圾堆 村民担忧污染水土资源[6] - 专家指出矿渣含高浓度金属成分 违反《土壤污染防治法》禁止向农用地排放规定[11] 政府应对措施 - 已清运全部堆放垃圾和矿渣至临时安置点 公安和纪检监察介入追责[13] - 实施无人机监测和摄像头监控 新修订《矿产资源法》加大惩罚力度[12] - 开展全域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 健全"人防+物防+技防"监管机制[13]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公布 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央视网· 2025-08-31 10:02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于近日正式公布,并将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1][27] - 政策出台旨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 - 本轮国土空间规划确定全国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不低于15.46亿亩,目前各地已将保护目标全部落实到地块并上图入库 [18] - 政策核心是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优进劣出”的管理机制,在确保保护任务不突破的前提下,对布局进行正向优化,使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实至名归 [19][21] 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与管控 -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需落实到具体地块并向社会公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整、占用或改变其用途 [3] - 禁止在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调整过程中擅自调整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4] - 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的永久基本农田原则上应予保留,确需调出的应确保城镇开发边界规模不扩大且总面积不减少 [5] - 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从事挖湖造景、建设绿化带、堆放固体废弃物、填埋垃圾等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为 [6]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制度 - 政策首次在部门规章层面明确建立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制度,将其作为重大建设项目占用和红线优化调整的主要补划来源 [7][21] - 六类优质耕地应优先划入储备区,包括土地综合整治新增耕地、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且质量高于地区平均水平的耕地等 [8] - 省级政府需定期评估辖区内耕地资源分布与质量状况,合理确定市、县储备区划定目标任务并进行动态调整 [9] - 储备区内耕地在被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前,不按永久基本农田管理 [10] 质量建设与监测评估 - 县级以上政府需加强在永久基本农田上建设高标准农田,逐步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 [11] - 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提升永久基本农田质量,推进有机质提升、保护性耕作、退化耕地治理等工作 [11] - 建立永久基本农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体系,省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需建立质量档案并定期发布质量信息 [11] - 永久基本农田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信息需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及全国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平台 [11] 保护红线优化调整机制 - 在坚持整体稳定、确保保护任务不突破的前提下,可按照“数量不减、质量不降、布局优化、生态改善”的原则对布局进行正向优化调整 [13][23] - 优化调整情形主要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综合整治、集体经济组织配套设施建设等有利于耕地保护和农业生产的需求 [14][15][16][23] - 调整原则上应在县域范围内统筹,个别无法落实的可按省级规定统筹,并要求储备区耕地超过保护任务1%比例时才可启动调整 [13][17][23] - 优化调整需编制调整补划方案,按规定程序报省级主管部门审核(备案)后,由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更新国家级数据库 [14][15][16][24] 特殊情形占用与纠错机制 -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支持的重大建设项目、军事国防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等确难避让红线的,需依法由国务院批准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 [20][24] - 战略性矿产及地热、矿泉水等不造成耕地损毁的非战略性矿产,允许在永久基本农田上设立矿业权,已有矿业权可办理延续变更 [22] - 因技术误差误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的地块,可由县级主管部门认定,经省级审核后报自然资源部更新数据库,涉及补划的在年度评估中统筹落实 [25] - 禁止通过擅自调整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或保护红线等方式规避农用地转用或土地征收的审批 [26]
市政府召开第161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我市社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国家自然资源例行督察和土地卫片执法反馈问题整改等工作
长江日报· 2025-08-23 11:55
民营经济支持政策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 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1] - 扎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 提高惠企政策精准性有效性 [1] - 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 规范涉企执法等专项行动 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1] - 持续营造市场化 法治化 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支持民营经济做强做优做大 [1] - 弘扬企业家精神 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创新发展 转型升级 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1] 物流体系优化 - 以深化改革为牵引 数智赋能为支撑 加快重构开放通道 重塑物流体系 [2] -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发展"铁水公空"多式联运 优化货物运输结构 [2] - 补齐大宗商品物流 冷链物流 农村物流等短板 [2] - 通过高效低成本的物流链赋能产业链 拓展供应链 提升价值链 [2] 自然资源管理 - 坚决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 从严从实抓好自然资源督察和土地卫片执法反馈问题整改 [2] - 实施清单式管理 销号制落实 主动消除存量 坚决遏制增量 [2] - 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管控要求 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2] - 建立早发现 早制止 严查处工作机制 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和严格执法 [2] 医保基金监管 - 全面加强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 推进"医保套现"和"回流药品"问题整改 [2] - 健全长效机制 强化数智赋能 推进跨部门协同监管 [2] - 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及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切实维护医保基金安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