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

搜索文档
探寻新路径,注入新智慧! 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开幕
南方都市报· 2025-05-17 13:52
论坛概况 - 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于5月17日在深圳开幕,主题为"共享未来:构建开放包容的经济与金融体系"[1][3] - 论坛包含13场主题讨论会议和2场闭门会议,汇聚近百位中外政经领袖及专家学者[2] - 首次在深圳举办,此前已成功举办10届,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金融学术论坛之一[6] 核心议题 - 聚焦全球货币体系、国际贸易与投资、全球经济碎片化挑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热点[1][2] - 探讨以新质生产力破解增长瓶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5] - 强调构建开放包容的经济与金融体系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用[5] 中国角色与金融发展 - 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主要贡献者,正从全球治理规则追随者转向制度改革者[5]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构成金融高质量发展新驱动力[5] 国际观点 - 波兰前总理指出欧洲公司希望更多进入中国市场,并提到美国经济结构不平衡问题[5] - 诺贝尔奖得主斯宾塞认为多边体系是必然趋势,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体量占比提升推动这一进程[6]
中国财务公司协会召开第十一届会员大会第一次会议
证券日报网· 2025-05-16 21:51
会议概况 - 中国财务公司协会第十一届会员大会第一次会议于5月16日在北京召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丛林出席会议并讲话,227家财务公司代表参会 [1] - 会议审议通过第十届理事会、监事会及财务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机构:程忠任会长,张云亭任监事长,朱进元任常务副会长,并产生6名副会长、2名副监事长和25名常务理事 [1] 新一届理事会工作方向 - 程忠提出五项核心任务:坚持政治引领聚焦行业方向、服务国家战略主责主业、深化监管协同发挥参谋作用、加强自律建设优化行业生态、强化义务履行构建责任共同体 [2] - 特别强调守正创新与稳中求进的发展基调,推动行业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2] 新一届监事会工作重点 - 王爱明代表监事会提出五大举措:政治监督护航行业方向、助力治理改革凝聚合力、履行监督职责保障稳健运行、创新机制提升服务效能、提升履职能力夯实根基 [2] - 明确以会员根本利益为出发点,通过"监督促规范、规范助发展"实现目标 [2] 协会职能优化 - 朱进元提出协会需提升工作高度/深度/广度/开放度/参与度,定位为监管助手、发展推手、维权抓手和服务帮手 [2] - 具体路径包括厘清价值增强荣誉感、抓住关键开拓新局面、密切配合共创行业生态 [2]
新加坡冬海集团首季净赚4.11亿美元 三大业务盈利齐增长
新华财经· 2025-05-14 15:0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48.41亿美元,同比增长29.6% [1] - 净利润达4.11亿美元,去年同期亏损2300万美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三大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全面提升,合计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达9.47亿美元,同比翻倍 [1][3] 电商业务(虾皮Shopee) - 商品交易总额(GMV)286亿美元,同比增长21.5% [1] - 订单总量31亿单,同比增长20.5% [1] - 电商业务营收35.2亿美元,EBITDA由去年同期亏损2170万美元转为盈利2.64亿美元 [1] 数字金融业务(Monee) - 营收7.87亿美元,同比增长57.6% [1] - EBITDA同比增长62.4%至2.41亿美元 [1] - 消费与中小企业贷款余额58亿美元,不良贷款率稳定在1.1% [1] 数字娱乐业务 - 季度活跃用户6.62亿,付费用户6460万 [2] - 营收4.96亿美元,预订收入7.75亿美元 [2] - EBITDA同比增长56.8%至4.58亿美元,占预订收入的59.1% [2] 管理层观点 - 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小冬表示首季实现强劲增长,三大业务盈利能力改善 [1] - 强势开局增强公司对全年业绩目标的信心 [1]
民营银行高管更替背后:复合背景成趋势,传统银行老将+互联网新锐共塑新生态,推动战略转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2 20:49
公司管理层调整 - 新网银行原董事长王航因工作原因卸任,朱韬拟接任董事长职位,其任职资格需监管核准 [1][2] - 朱韬具有国有大行与民营银行复合背景,曾任中国银行浦东分行行长、上海华瑞银行行长等职 [2] - 董事会架构呈现年轻化、专业化趋势,副董事长兼行长江海留任,曹曾俊、林世伟拟任副董事长 [2] - 新网银行自2016年成立以来经历多次董事长变动,此次换帅标志进入新发展阶段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3.7亿元,同比增长16.08%,较2018年增长逾17倍 [3] - 2021-2024年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1.2% [3] - 2024年末总资产1036.29亿元,同比增长0.68%,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24.8亿元、592.3亿元 [3] - 2024年净利润8.11亿元,ROE为10.54%,不良贷款率1.69%,拨备覆盖率183.49% [5] 业务发展 - 2024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8.12亿元,较年初增长4.79%,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速55% [4] - 成立以来累计发放数字普惠贷款超3.6亿笔、金额超1.2万亿元,覆盖4000万客群 [8] - 资源向实体经济、消费升级、民营及中小微企业倾斜,支持普惠小微、科技创新、乡村振兴 [4] 行业高管变动 - 2024年至今10家民营银行发生董事长、行长或副行长级别高管调整 [9] - 富民银行、众邦银行、亿联银行、三湘银行等机构均出现高管更替 [9][10] - 新任高管多具有银行或互联网金融从业背景,专家认为有助于数字化转型和产业金融发展 [11][12][13] 股东结构 - 新希望集团持股30%,小米旗下四川银米科技持股29.5%,红旗连锁持股15% [8] - 主要股东还包括成都建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成都启阳远航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 [6]
加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文化支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人民网· 2025-05-06 06:11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06日 09 版) 李 扬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进程的产物,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金 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也是习近平经 济思想金融篇的重要内容,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以金融服务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在 《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这篇著作对此作出深刻阐释,并指 出"我们要坚定自信,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 坚定自信,离不开发挥文化的作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和丰厚滋养。 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要坚持诚实守信。人无信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重信守诺、诚实守 信。信用也是金融业的核心要素之一。金融业中的所有产品和活动,例如货币、债券、股票、投资、储 蓄等,都是基于信用产生和发展的。从信用的角度来看,金融就是授信人在充分信任受信人能够实现其 承诺的基础上,根据双方订立的契约向受信人放贷(实物或货币),同时保障放贷的本金能够回流并有所 增值的价值运动 ...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走得通、行得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人民网· 2025-05-06 06:11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核心观点 -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果,以"八个坚持"为基本框架,包括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风险等核心原则 [1] - 与西方金融模式存在本质区别:西方以市场为主导、为资本服务,中国以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政府与市场结合、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 [1][3] - 中国金融发展始终坚持政治性、人民性,服务于国家战略、实体经济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4] 中西方金融发展路径对比 - 西方金融发展路径:历经数百年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体系,核心逻辑是资本高效配置和风险分散,但易导致金融脱离实体经济和系统性风险 [2] - 中国金融发展路径: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现代金融体系,形成政府主导与市场化改革相结合、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3] - 西方金融自由化程度高,易导致资本与实体经济失衡;中国金融始终与实体经济紧密联系 [3] 金融发展条件和价值取向 - 西方金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以"资本逐利"为逻辑,服务于少数人,加剧贫富分化 [3] - 中国金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服务于国家战略、实体经济和人民需要 [4] - 中国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举措体现金融的人民性 [4] 政府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 西方政府仅纠正市场失灵,处置风险能力较弱 [5] - 中国政府充分发挥"两只手"作用,运用宏观审慎管理等工具防范风险 [5] - 中国金融统筹发展和安全、效率和公平、创新和稳定,保证了经济快速发展和整体稳定 [5] 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 - 科技金融: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6] - 绿色金融:促进资源向绿色低碳产业流动,激励企业转型 [6] - 普惠金融:完善多层次体系,激活县域经济,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群体 [7] - 养老金融: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满足差异化养老需求 [7] - 数字金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 [7] 金融风险防控 - 重点关注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外汇市场等风险领域 [8] - 加强全过程监管,提高风险监测和化解能力 [8] - 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稳妥化解存量风险 [8] - 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传递 [9] 金融强国建设举措 - 建设强大的中央银行,提高国际话语权,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 [10] -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增强跨境支付功能,稳慎发展离岸金融业务 [10] - 支持上海打造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深化金融开放 [11] - 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做大做强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 [11]
坚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人民网· 2025-05-06 06:11
吴卫星 赵大萍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以下 简称《文选》)中的多篇著作都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出深刻论述。比如,《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 风险》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也是 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指出:"我国金融体量和复杂程度今非昔比,风 险的系统性关联性大大增强。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好风险防控,增强金融体系韧性";等等。深入学 习《文选》,必须深刻理解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意义,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以高 水平金融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于维护经济稳定、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 事。"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稳,经济才能稳;守好金融安全防线,经济大厦才能坚如磐石。只有 做好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工作,才能为经济稳步前行提供重要支撑。 一般来看,金融风险往往以复杂多变的形态潜伏于经济活动各个环节之中。重大金融风险会严重扰乱经 济正常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