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成果转化
icon
搜索文档
苏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天使基金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4-28 15:02
基金发布 - 苏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天使基金正式发布 总规模5亿元 由苏州创新投资集团与苏州吴中区联合设立 [1] - 基金聚焦高校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初一公里"难题 标志着苏州在深化产学研融合 构建创新生态体系上迈出关键一步 [1] 基金定位与投资方向 - 基金是苏创投"伙伴计划"的重要实践 重点支持苏州大学等高校的校友企业 青年教师及知名教授团队的自主研发技术转化项目 [3] - 投资领域覆盖未来网络通信 第三代半导体 前沿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 - 基金旨在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衔接堵点 加速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落地 为苏州培育更多科技型初创企业 [3] 基金集群布局 - 该5亿元天使基金是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在苏州布局的第二批专项基金之一 [3] - 连同此前落地的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等产业母基金 苏州战新基金集群总规模已超240亿元 [3] - 基金集群覆盖高端装备 生物医药 新能源等核心赛道 [3] - 苏创投集团正加速整合千亿级专项基金网络 计划设立生物医药 具身机器人等新基金 全面支撑苏州"1030"产业体系 [3] 战略意义 - 基金发布标志着政府引导基金从单一注资向"生态构建"转型 [3] - 通过资本纽带链接高校智力资源 区域产业基础及市场化运作能力 苏州正加速打造全国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3] - 随着基金运作和更多项目孵化 苏州将在新质生产力赛道上持续领跑 为长三角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3]
研判2025!中国国家大学科技园行业园区数量、孵化企业数量及重点园区情况分析:央地协同,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8 09:33
内容概况:中国国家大学科技园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覆盖全国的科技创新网络,成为连接高校与产业 的关键纽带。2023年,中国国家大学科技园园区数量为139个,场地面积达614.6万平方米,覆盖全国30 个省级行政区(除西藏外)。从区域分布来看,国家大学科技园呈现出"广泛分布,局部集聚"的态势。 东部地区数量最多,占比55%,西部地区占比19%,其余区域占比均在15%以下。其中,江苏、北京、 上海三地分别拥有20家、16家和14家,三地数量占全国总数的35.97%,形成了东部强省引领、全域协 同的布局。各地政府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政策协同深化。例如,北京、苏州等地通 过提供房租补贴、运行费用支持等,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江苏、浙江等省积极探 索"投孵联动"模式,强化金融赋能,提升对初创企业的投融资支持力度。这些政策举措不仅优化了国家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环境,也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关上市企业:四维化工(800736)、中凯光电(300631)、斯瑞股份(688102)、东软集团 (600718) 关键词: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市场规模、国家大学科技园行业 ...
AI赋能 推动有组织的成果转化
科技日报· 2025-04-28 07:39
一家企业急需生物发酵方面的技术支持,技术经理人秦海鸥为其对接了一支大学专家团队。在促成合作 的过程中,"红娘"秦海鸥敏锐地发现,一次性技术交易无法满足企业全部发展需求。在他的撮合下,专 家团队以技术作价入股的方式和企业合资成立公司。 在秦海鸥的技术经理人职业生涯中,这样的成功案例还有很多。秦海鸥还有另一重身份——大湾区科技 创新服务中心董事长。这几年,他着力通过有组织的成果转化模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 4月19日,在2025年大湾区创新生态大会上,由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组建的,全国首个以实体化、 市场化模式运作的成果转化合伙平台——湾创技术经理人事务所正式揭牌。 从"单打独斗"到"合伙制" "科技成果转化并非只是简单的产品买卖,它涉及企业的非标需求和科研人员对市场环境的洞察。"秦海 鸥表示。此时,科技成果转化的"架桥人"——技术经理人,将作为桥梁纽带,促进科技成果精准对接融 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广州构建的成果转化"1+N"政策体系,提出包 括"建设专业服务机构和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在内的一系列举措。 "要把中国技术经理人看作是中国未来科技转化市场上的血液,目前技术经 ...
“未来科技”走出实验室 第三届科交会对接金额首破千亿
上海证券报· 2025-04-28 02:57
科交会规模与成果 - 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共征集企业需求1606项、科技成果4280项,较上届增长近一倍 [1] - 初步对接成功项目400余项,对接金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 [1] - 现场展示成果2578件,其中实物展品2375件占比达92%,首发首展占比超20% [2] - 设置六大展区及线上展厅,总布展面积20000平方米,覆盖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 [2] 科技创新成果展示 - AI机器化学家平台集成40台科研机器人与智能化学工作站,科研效率较传统方法提升逾百倍 [3] - 清华大学全球首发"猛狮第三代飞行汽车",采用分布式多旋翼与阿克曼底盘耦合设计实现陆空切换功能 [3] -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具备3D高清视野、540°转腕器械及震颤过滤等功能,推动微创手术技术应用 [4] - "双招双引"展区重点展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科技型成长型项目 [4] 科技成果转化进展 -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安徽)和全国科技大市场联盟正式启动 [5] - 现场签约中国科学院十大成果转化项目及10个代表性项目,涵盖聚变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 [5] - 超导材料供需对接活动发布八项技术成果和六项需求,签约总金额超13亿元 [6] - 合成生物、大科学装置、超导材料等高端技术细分领域获得专属路演对接平台 [5][6] 区域科技创新布局 -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落户运行 [6] - 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加快推进 [6] - 已建在建预研大科学装置13个,创新平台布局水平居全国前列 [6]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十大新兴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新动能 [6]
关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工信部办了一场重要会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7 17:3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欣 常熟报道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织的关键时期,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彰显。近 日,创新成果播种行动(常熟站)在江苏省常熟市举办。作为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 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科技创新成果播种行动的首场活动,此次会议为科技成果转化为落地现实 的生产力提供了可复制的县域实践样本。 政策赋能:构建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当前,全球科技竞争与产业格局重塑加速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路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科技成果转化 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产业的关键环节,是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抓手。在此背景 下,工信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发展。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赵超凡在此次会议中强调,工信部紧抓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契机,着力提升科技成果 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助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从源头供给、转化路径、技术基础等多方面发 力。 赵超凡表示,从源头供给上,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高质量发展专项创新及 "揭榜挂帅" 等技 ...
“科技大市场”含金量不断提升 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央视网· 2025-04-27 14:38
大会以成果展示为核心、以转化交易为落点。截至目前,初步对接成功项目400项,对接金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会期间,还将组织开 展"人工智能+"场景对接等十大专项对接活动,开展项目路演、洽谈,促进科技项目落地。 打造"科技大市场" 促进供需精准对接 本届科交会共征集技术需求1649项,涉及企业1129家。这些企业的技术需求怎么匹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年来,安徽为了推动科技成 果高效精准落地,打造了一个"科技大市场"。 央视网消息:4月26日,为期三天的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安徽合肥举办。本届科交会以"科技打头阵,创新赢未 来"为主题,聚焦成果转化交易。一大批新鲜、前沿的科技产品现场亮相。 本届科交会总布展面积2万平方米,共设置科技引领、产业创新、新技术新产品体验等6个展示对接区。大会突出高水平成果供给,目前征 集科技创新成果已达4100项,创科交会举办以来历史新高,现场展示2578件重要科创成果。在本届科交会重点高校展区,国内48所顶尖高校全 景展现了351项尖端科技成果。 记者走进安徽省"科技大市场"的一站式服务大厅,看到这里敞开式的科技成果登记、项目供需对接、成果评价、加速孵化等服务 ...
安徽倾力打造“科技大市场” 挂牌、转化科技成果超3600个
快讯· 2025-04-27 11:19
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 - 活动于4月26日在安徽合肥举办 为期三天 [1] - 共征集技术需求1649项 涉及企业1129家 [1] - 安徽打造"科技大市场"以推动科技成果高效精准落地 [1]
破解科技成果和中小企业需求信息不对称难题 工信部:将高标准建设国家统一的技术交易服务平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6 17:35
"我们希望借助科研院校的力量,提升我们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将一些先进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 生产力,但很多时候信息是不对称的。"苏州长城精工科技(002006)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经理助 理刘德利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道。 这是一家专注于轴承生产制造的专精特新企业。刘德利坦言,我们深知,仅从轴承的视角出发,公司的 发展会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我们注重多学科融合,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成果都很关注,希望能够找 到与我们融合发展的方式。 日前,由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和常熟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创新成果播种行动(以下简称"播种行 动")让像长城精工这样的中小企业备感振奋。活动期间,来自中国科学院和相关高校的20余项优质科 技成果与常熟市近2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进行路演对接,吸引数十家国内知名创投机构现场出席。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赵超凡在活动上表示,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产业的关键环 节。中小企业是技术需求的重要主体,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掌握先进 的技术。 她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实现科技供给和需求的"双向奔赴"。大 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加强 ...
黑龙江知识产权案件呈现向新产业和新技术发展趋势
中国新闻网· 2025-04-25 21:54
文章核心观点 介绍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工作进展,包括案件受理审结情况、专利拥有量增长、重点领域保护举措及新法规出台等内容 [1][3][4] 知识产权案件情况 - 2024年黑龙江省法院受理各类知识产权一审案件3665件,审结3508件,结案率95.7% [1] - 受理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向新产业、新技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等前沿领域案件数量明显增加 [1] 专利拥有量情况 - 截至2024年底,黑龙江省发明专利拥有量48707件,同比增长5.55% [3]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5.7件,同比增长11.11% [3] 重点领域保护举措 - 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加强对大庆油田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在大庆油田设巡回审判点,化解10余件专利权侵权纠纷,涉案标的额1000余万元 [3] 新法规情况 - 黑龙江省出台首部知识产权综合性地方法规《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2025年4月26日起施行 [3] - 《条例》作出龙江特色制度设计,规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知识产权工作,结合特色产业发展,助力多产业发展,打造龙江IP [3] - 《条例》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成果转化,鼓励创新转化运用模式,设专门机构,纳入专利声明制度,推动高校专利转化为生产力 [4]
玉米地里“长”出新材料,成果转化再破题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4-23 16:11
公司核心技术 - 以玉米为原材料开发生物医用新材料聚乳酸 具备可降解特性 适用于可吸收缝合线 骨钉骨板 心脏支架等终端产品 [1] - 拥有核心技术支撑产品快速上新 两年多实现核心技术接连突破 [1] - 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建立重要合作伙伴关系 科研团队在核心催化剂上持续取得突破 [1] 科技成果转化 - 政府部门利用专项债券资金提供基础设施配套 借助吉林和浙江对口合作关系拓展南方下游客户 [2] - 新材料项目从实验室工艺定型到最终量产仅用一年时间 改变过去"省内开花省外结果"和"只做头不做尾"的产业链布局模式 [2] - 采用"双向订单式揭榜挂帅"和"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等新模式加速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 [2] 人才与创新机制 - 一季度新增派416名科创专员入驻362家企业联合开展技术创新 [2] - 实施高校院所人才派驻企业担任科创专员 企业高技术人才进入高校担任产业教授的双向流动机制 [2] - 在重大科技攻关 成果转化和企业梯次培育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