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传统
icon
搜索文档
A500指数ETF(159351)早盘成交额超17亿元,居同标的产品前二,机构:6月A股回归传统核心资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12:07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早盘集体上涨 沪指涨0.43% 深成指涨0.91% 创业板指1.22% 全市场半日成交额7425亿元 近4000只个股上涨 [1] - A500指数ETF(159351)午盘涨0.63% 溢折率0.01% 换手率超12% 早盘成交额超17亿元 居同标的产品前二 [1] - A500指数ETF近五个交易日累计获资金净流入2.68亿元 最新流通份额153.53亿份 规模147.14亿元 [1] 成分股表现 - A500指数ETF成分股中乐普医疗涨近18% 沪电股份 泰格医药 新易盛 中际旭创 生益科技等涨幅居前 [1] - 中证A500指数将进行第二次调仓 拟调出百利天恒 润泽科技 豪迈科技等21家 调入21家 调整6月13日生效 [2] 机构观点 - 财通证券预计市场回归传统核心资产 因景气预期修复至2-3月水平 微盘拥挤度高位 风格或切向大盘 [2] - 天风证券建议6月投资主线聚焦三个方向:科技AI+ 消费股估值修复 低估红利崛起 [2]
文化“活起来”经济“火起来” “传统节日+”让“老”传统蝶变“新”风口
央视网· 2025-06-04 11:49
支付交易数据 - 2025年端午假期银联、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140.5亿笔、金额4.8万亿元,较2024年分别增长13%、3.4% [1] - 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金额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长118.6%和58.8% [2] 国内旅游市场 - 全国国内出游1.19亿人次,同比增长5.7%,国内出游总花费427.30亿元,同比增长5.9% [3] - 北京市推出1700余场文旅活动,外国人出入境5.4万人次,同比增长34.7%,占出入境总人数30.3% [6] - 西安唐风沉浸体验吸引外国游客,端午假期查验出入境人员1.7万余人次 [6][8] 出入境及免签政策影响 - 端午假期中外人员出入境590.7万人次,日均196.9万人次,同比增长2.7% [3] - 适用免签政策入境外国人23.1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59.4% [5] - 对日韩免签政策试行半年,辽宁入境外国旅客14万余人次(日韩籍占71%),同比增长40% [12][14][16] - 山东口岸韩国籍旅客出入境1.1万人次,同比增长117.5% [17] - 厦门迎来620余名多国邮轮旅客,含美加最大旅游团组 [17] 区域文旅表现 - 湖北依托免签政策吸引外国游客通过高铁网络实现"一次入境、多地畅游" [11] - 辽宁推出邮轮及文体赛事活动,入境游订单大幅增长 [16] - 烟台接待260名首次免签入境的韩国游客 [17]
“五学并举之书法《千字文》校园计划”在香港启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6-04 11:13
冯燊均国学基金会主席鲍俊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香港 会员总会会长马逢国,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主席、香港教育大学校董会主席黄友嘉,港区全国人大代 表、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委员凌友诗,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高级课程主任李乐华,联合出版集团董事长 傅伟中,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特区立法会议员、香港工会联合会会长吴秋北,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特区 立法会议员陈曼琪等出席当日活动。 鲍俊萍在启动礼上致辞表示,书法不仅是种艺术形式,更承载着千年的文化价值与情感,展现民族智慧 与修养。希望通过本次计划,让学生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把经典义理内化于心,开展书法与经典结合的 学习之旅。 马逢国致辞表示,这次计划为同学们搭建了通往传统文化殿堂的桥梁,让大家在学习书法技艺的同时深 入了解千字文的文化精髓,更能从中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黄友嘉、凌友诗,以及联合出版集团副总裁、中华教育文化交流基金会会长赵东晓等分别在启动礼上致 辞。(完) 中新网香港6月4日电 (记者 刘大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学并举之书法《千字文》校园计划先 导学校启动礼"3日在香港饶宗颐文化馆举行。 据了 ...
传统文化“圈粉”外国友人 “手信新宠”凭借独特魅力激发入境消费活力
央视网· 2025-06-04 10:31
出入境客流数据 - 2025年端午节假期全国出入境人次达590 7万[1] - 北京口岸出入境人员量17 8万人次 同比增长14 8% 其中外国人入出境5 4万人次 同比增长34 7%[5] - 珠海边检总站验放出入境人员196 4万人次 同比增长6 7% 港珠澳大桥车流和客流分别同比增长55%和45%[18] - 陕西边检总站查验出入境人员1 7万余人次 同比增长63%[10] 免签政策实施效果 - 入境外国人中适用免签政策入境23 1万人次 较2024年同期增长59 4%[1] - 6月1日起对巴西 阿根廷 智利 秘鲁 乌拉圭5国试行单方面免签 首日有巴西和阿根廷游客免签落地杭州[2][4] - 对日韩免签试行后 山东烟台迎来260名首次免签入境的韩国游客[12] 辽宁 山东成为短途邮轮入境游热门目的地[16] 文旅活动带动效应 - 北京市文旅局推出1700余场"悠悠端午情·京彩夏日行"主题活动[7] - 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等唐风沉浸体验吸引外国游客[10] - 粤港澳大湾区举办"湾区龙舟争霸赛"等大型活动[15] "购在中国2025大湾区消费季"带动深圳多个口岸创客流新高[19]
晶采观察丨亮眼“成绩单”背后 端午文旅消费“新”潮涌动
央广网· 2025-06-04 09:49
文旅行业端午假期表现 - 端午假期文旅市场主打"新"字,民俗体验玩法多样且融入AI等科技元素,如河南漯河将60余个非遗项目搬进商超,AI数字人讲述端午故事和机器人教学包粽子等创新形式[1]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65370万人次,日均21790万人次,同比增长2.5%,出行需求旺盛[1] - 亲子旅游订单占比达35%,"传统文化+亲子互动"的复合型旅游消费成为新热点[1] 文旅消费新趋势 - 端午与"六一"双节叠加效应显著,为文旅市场注入新动力并开辟新路径[1] - 多地开启"宠客"模式,如常州对扬州游客免费开放所有A级景区,体现服务创新[2] - 传统节日与新消费场景融合展现无限可能,反映高品质文化消费需求增长和经济回升向好态势[2]
现场|在望牛墩,端午节是用来拼命的
新浪财经· 2025-06-04 08:31
龙舟赛事与文化传播 - 快手首次深度参与龙舟民俗项目,与东莞望牛墩镇政府合作直播龙舟竞渡,运用AIGC技术结合传统与现代元素 [2][10][15] - 直播吸引全国观众围观,寮厦河两岸聚集超两万人现场观看,线上直播成为无法到场观众的替代选择 [4][10][16] - 活动融合传统龙舟竞渡与现代表演,包括英歌舞、民族乐器等,短视频平台相关节目获上万点赞 [12][14] 龙舟经济效应 - 全国端午期间龙舟赛事达122场,参与人数570万,带动旅游相关搜索量显著增长:"龙舟基地"搜索量同比上涨216%,"龙舟文化园"上涨147% [14] - 佛山旅游预订订单量同比增长167%,酒店订单量增145%,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年均带动周边消费增长超15% [14] - 活动设置50多个摊位,涵盖美食、非遗文创等,结合Coser表演和巡游方阵,提升商业与文化价值 [12] 短视频平台的角色 - 快手作为记录者,联合多地龙舟赛事(如佛山叠滘、广州国际龙舟赛)提供直播及互动玩法,强调不喧宾夺主 [15][16] - 平台推动传统文化破圈,类似案例包括"村BA""村超"等,累计传播量超800亿人次,2023年"苏超"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16] - 直播技术应用(如第一视角摄像机)增强参与感,村民因直播调整行为(如家庭选择线上观看) [10][16] 文化传承与创新 - 东莞望牛墩龙舟文化可追溯至明末清初,当地保留农历五月初五竞渡传统,现存最老龙头为1945年制作 [6][12] - 活动吸引国际关注,俄罗斯游客专程体验并评价龙舟为"战斗民族"精神的体现 [7] - 年轻一代通过训练(如每日2小时)和竞赛延续传统,领桨手角色体现技术传承与团队协作 [7][10]
文脉华章丨总书记心中“最宝贵的东西”
央视网· 2025-06-04 08:25
国家版本馆建设 -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位于北京中轴线北延燕山脚下,建筑群规模恢宏[2] - 该项目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批准建设,2023年6月1日总书记考察时强调要呵护中华文明瑰宝[2] - 文华堂南广场设有1.6米边长石印章,镌刻"赓续文脉"主题[5] 传统文化保护实践 - 总书记考察足迹覆盖100多处历史文化遗迹,包括正定文物抢救、福州三坊七巷保护等[2] - 在湖北云梦县博物馆特别关注"中国最早的家书"简牍,强调其作为信史实物佐证的价值[4] - 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考察时提出要深入挖掘何尊等文物蕴含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内涵[4] 文化传承创新案例 - 博物馆出现"一票难求"现象,文创产品获得年轻群体追捧[5] - 《国家宝藏》《只此青绿》等文博主题文化产品实现破圈传播[5] - VR等数字技术赋能文旅产业,开辟文化传播新路径[5] 文化保护战略论述 - 总书记在朱熹园提出中华五千年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关联[4] - 龙门石窟考察时明确"保护-传承-传播"三位一体的文化瑰宝发展方针[8] - 强调先进文化引领、精神力量增强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性[8]
45家重点商贸企业销售额同比上涨8.5%
镇江日报· 2025-06-04 07:27
消费市场表现 - 端午小长假期间45家重点商贸企业销售额同比上涨8 5% [1] - 重点监测零售企业金银珠宝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1 73% [1] - 端午节当日重点商圈综合体客流量同比增长15%以上 [1] - 市商务局重点监测餐饮住宿企业营业额同比增幅达16 4% [2] - 部分镇江锅盖面店销售额比平日增长约30% 热门景点附近面店翻台率超300% [2] - 重点零售企业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8 55% 通讯器材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5 56% [3] 促销活动与商业模式 - 苏宁广场9周年庆推出"粽"享有礼等系列活动 [1] - 八佰伴开展"世间美好 接'粽'而来"活动 集聚多家首店新开并举办专场直播 [1] - 万达广场推出"与你'童'在 尽情放'粽'"活动 汇集童乐会等亲子项目 [1] - 市商务局联合20余家锅盖面店推出球迷专属"票根优惠" 凭足球联赛门票可享9折 [2] - 镇江经开区组织40余家商户启动"新人新禧 乐享经开"活动 涵盖购房购车等结婚育儿消费 [3] 行业联动效应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带动"票根经济" 联动商场老字号推出专属礼券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刺激家电通讯器材销售增长 [3] - 参与活动汽车企业端午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50%以上 [3]
前4个月广州规上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7.2%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双位数增长
广州日报· 2025-06-04 03:0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4月广州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2250.27亿元,同比增长8.8% [1] - 4月广州完成客运量2770万人次,铁路旅客运输、航空客货运输当月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0.3%、8.2% [1] - 4月广州完成货运量8025.30万吨,同比增长7.8% [1]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1~4月广州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40.3亿元 [1] - 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科技中介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2%和48.8% [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4月广州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325.82亿元,同比增长11.3% [2] - 广告业、人力资源服务业、咨询与调查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18.39亿元、409.13亿元和142.13亿元,增速21.4%、8.6%和21.4% [2] 旅游业 - 1~4月广州旅行社及相关服务实现营业收入59.11亿元,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1.2% [3] 整体服务业表现 - 1~4月广州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6707.94亿元,同比增长7.2%,比1~3月提高0.3个百分点 [1]
前4个月,广州规上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7.2%
广州日报· 2025-06-03 22:40
广州规模以上服务业1-4月表现 - 1-4月广州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6707.94亿元 同比增长7.2% 增速较1-3月提升0.3个百分点 [1] - 交通运输、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三大领域协同发力 成为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 [1] 交通运输行业表现 - 1-4月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达2250.27亿元 同比增长8.8% [2] - 清明假期叠加广交会带动客流 4月客运量约2700万人次 铁路旅客运输、航空客货运输当月营收分别增长20.3%和8.2% [2] - 新枢纽广汕高铁等开通优化网络 4月货运量8025.30万吨 同比增长7.8% 铁水联运班列等推动运输需求回升 [2] 科技服务业发展 - 1-4月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收440.3亿元 工程和技术研发试验收入增长7.2% 科技中介服务收入激增48.8% [3] - 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 推动产学研合作加速成果转化 [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 - 1-4月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收1325.82亿元 同比增长11.3% 数字技术赋能传统领域效果显著 [4][5] - 广告业营收318.39亿元(+21.4%) 人力资源服务409.13亿元(+8.6%) 咨询与调查142.13亿元(+21.4%) [5] - 文旅消费与商务活动联动 旅行社及相关服务营收59.11亿元 增速由负转正至1.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