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人才

搜索文档
勇毅前行·一季度经济观察丨就业数据看经济 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1 15:06
今年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随之而来的是各地对高技能人才的强劲需求。眼下正是"金三银四"招聘旺季,制造业发达的广东东莞就派出580家 企业前往浙江跨省招人,具体情况如何?来看记者的探访。 产业升级 制造业重镇组团跨省揽才 此次东莞带来的14790多个岗位,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等领域。一些招聘企业告诉记者,他们正 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期,所以把揽才目标瞄准了数字经济人才云集的浙江。 广东人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媛:非常迫切,尤其是对于一些高端人才,像算法工程师、决策感知的工程师。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光子制造团队现场负责人 尹怀东:我们需要光学、机械、电气、软件、工艺人才,甚至现在我们需要AI的人才,来组成一个"赛手",来 驾驶这一辆产业化公司的"赛车",去驰骋在钙钛矿的赛道上面。 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拓宽技能人才就业空间 今年以来,不仅是制造业发达的沿海地区加大引才力度,中西部地区和一些三、四线城市也在围绕特色产业,加快搭建高技能人才队伍。一系列扶持举措, 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 在山东威海一家生产钓具的车间,记者见到了处于试用期的潘磊。他正在各个生产 ...
就业培训设施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中国发展网· 2025-04-30 10:45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国家发展改革委起草《教育强国和就业促进(就业技能提升培训设施方向)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旨在加强就业技能培训设施建设,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能力 [1] - 政策遵循"就业优先、技能为本、产训结合、共建共享"原则,目标为培育技能人才队伍、稳定就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1] 支持方向与分类 - 专项支持方向包括公共实训基地和企业实训基地两类 [1] - 公共实训基地分为省级、市级、县级三个类别,服务对象涵盖农民、高校毕业生、企业职工、退役军人等城乡各类劳动者及企事业单位 [1] - 企业实训基地由重点行业企业主导建设,面向本企业职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职工及城乡劳动者 [2] 建设规模限制 - 每个省级行政区支持建设省级公共实训基地不超过2个,市级不超过1个,县级不超过1个 [1] 资金支持标准 公共实训基地 - 中央预算内投资比例:东部地区不超过总投资的50%,中部70%,西部和东北地区80%,西藏自治区等特殊地区可全额支持 [2] - 资金上限:省级项目1亿元,市级7000万元,县级3000万元,改扩建项目为同级别新建项目上限的50% [2] 企业实训基地 - 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不超过项目核定总投资的20%,单个项目支持资金原则上不超过1亿元 [2] 征求意见时间 - 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2025年4月28日至5月28日,公众可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提交意见 [3]
留得住用得好 拓宽技能人才就业空间
央视网· 2025-04-30 08:20
行业趋势 - 制造业发达的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及三四线城市都在加大引才力度,围绕特色产业加快搭建高技能人才队伍 [1] - 威海作为国内最大渔具生产基地之一,产业正向智能化转型,专业对口且有技术潜力的技能人才成为企业争相招揽的对象 [5] - 全国启动"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对技能人员给予针对性职业培训,畅通职业发展通道 [7] 企业举措 - 威海当地加快搭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企业培育人才提供资金和平台支持 [7] - 大连、衡水、烟台等地出台引才新举措,对符合条件的技能人才发放补贴并提供科研支持 [7] -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推行"技能+绩效"薪酬制度,为员工提供清晰的职业规划路径 [9] 人才发展 - 山东威海钓具生产企业为新员工安排轮岗培训,由老师傅带领熟悉产品生产全过程 [3] - 重庆高新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技工通过系统培训取得多种专业技能证书,收入从打零工提升至每月7000多元稳定水平 [9] - 高级技师通过"技能津贴"制度实现收入增长,职业发展路径更加明确 [9]
共建共荣结硕果 聚才育匠轻工兴
消费日报网· 2025-04-29 11:35
轻工职业技能竞赛发展成果 - 过去五年轻工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完善,共举办国家一类赛4届次21项次涉及11个行业12个工种,二类赛101届次203项次涉及21个行业61个工种,行业赛40届次77项次涉及19个行业41个工种 [2] - 竞赛培养561名全国技术能手、2282名全国轻工技术能手、39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000多名赛评结合技能证书持有者及3500多名专业裁判 [2] - 互联网营销师等新职业赛道单次报名达1.5万人,焙烤职业技能竞赛吸引德国日本马来西亚同行交流 [2] 2025年轻工大赛规划 - 将组队参加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申办全国工业设计国家一类大赛,统筹申办焙烤陶瓷等国家二类竞赛,举办化妆品调香师等行业赛 [3] - 大赛申报周期调整为4年,办赛周期2年,单个周期内一类赛工种不超过8个,二类赛不超过6个 [4] - 2024年组织针对性培训600多场,覆盖赛前预赛决赛全过程 [6] 竞赛质量提升措施 - 加强预赛管理统一技术文件与竞赛标准,严格裁判抽选与持证上岗,加强抽检巡查与现场监督 [3][4] - 评分点设置参考世赛规则,数量控制在100-200个之间,合理配备执裁力量 [4] - 推动赛训融合,将大赛标准转化为培训内容,经典案例融入教材 [6] 新兴赛道布局 - 巩固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等5项数字技能竞赛,结合《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申办新数字技能大赛 [5] - 探索适老用品设计制作等银发经济赛道,细分传统职业如白兰地品酒工业互联网安全运维等新赛项 [5] - 发挥行业协会专业院校作用选拔顶尖选手,提供世赛标准集训平台 [5] 行业合作与表彰 - 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将聚焦"八大轻工"建设,通过拓宽新赛道强化宣传加快育人才深化技强轻工品牌 [7] - 表彰2024年全国轻工技术能手、5家优秀组织单位、17家突出单位、23家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及优秀裁判员 [7] - 举办650人规模的轻工行业国家级裁判员培训班及世赛选拔赛工作会议 [8]
市人社局负责人做客“民生访谈”回应关切 打造大家的“乐业之城”
解放日报· 2025-04-29 09:36
就业市场情况 - 一季度上海市城镇新增就业14 63万人 同比增加0 76万人 [2] - 上海人社部门已举办680多场招聘活动 提供就业岗位18 2万个 同比增长20% [2] - 2025年上海计划建成500个"15分钟就业服务圈"社区站点 [2] 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 - 2024年上海高校毕业生人数为24 6万人 [2] - 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1+1+3+1"服务(1次政策宣传 1次职业指导 3次岗位推荐 1次培训/见习推荐) [2] 女职工就业政策 - 上海推出女职工产假补贴政策 用人单位社保缴费可获50%补贴 持续6个月 [3] - 已有4000多人受益于"生育友好岗"试点项目 [3] - 对设立"生育友好岗"的用人单位将提供"一企一策"服务 [3] 养老金政策 - 上海将按照国家部署增加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从2024年1月起补发 [3] 高技能人才培养 - 2024年上海计划培养高技能人才5万人 一季度已完成2万人 [4] - "十四五"期间上海计划累计培养超过20万名高技能人才 [4] - 推动应用型高校课程与技能培训证书贯通 [4] 新就业形态保障 - 上海将4个行业7家头部平台企业的138万名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纳入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4] - 开通线上申请渠道实现"全程网办" 医药费报销等可线上自动流转 [5]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待遇实现免申即享 [5]
宁夏打造技能人才“蓄水池” 赋能先行区建设
中国新闻网· 2025-04-27 20:36
文章核心观点 宁夏在新能源产业技能人才培育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企业实践和省级战略构建技能人才培育新高地,为产业发展和地区建设提供人才动能 [1][2] 宁夏银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情况 - 依据2025年版《风力发电运维值班员》国家职业标准,完成风电运维值班员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21名职工获证 [1] - 依托创新平台,通过“规程轮训 + 岗位实战 + 师徒传承”培养模式,培育技能人才315人,高级工以上230人,占企业技能人才总量73%,技师及高级技师125人,占企业技能人才40% [1] - 孵化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及“自治区技术能手”各2人 [1] - 将员工技能等级与薪酬待遇挂钩,年人均津贴增资4200元,高级技师年最高津贴增资近万元,形成“以技定薪、岗技联动”激励机制 [1] - 2024年获批宁夏首家风(光)电运维值班员技能人才评价机构,填补宁夏新兴职业技能评价空白 [1] 宁夏省级战略情况 - 以“六新六特六优 + N”产业布局为蓝图,全力构建技能人才培育新高地 [2] - 针对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急需紧缺职业,人社厅推出24条硬核政策,从多环节精准发力,推动技能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深度耦合 [2] 宁夏技能人才现状及目标 - 技能人才总量达154.54万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17.05万人次,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筑牢人才根基,推动产业升级 [2] - 持续推动企业自主评价、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技能人才“蓄水池”,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人才动能 [2]
北京市举办“迎五一”首都高技能人才联谊活动
新京报· 2025-04-27 19:22
新京报讯(记者叶红梅)4月27日下午,首都高技能人才联谊活动在北京老舍茶馆举办。目前全市技能 人才总量达到35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122万人,他们活跃在生产服务和技术创新一线,是引领新经 济、培训新动能、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下一步,北京市将深化改革创新,加强服务保障,继续深入实施"技能北京"建设行动,多措并举支持技 能人才的培养和发展。通过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开展青年技能提升专项行动、打造"产教 评"技能生态链、培育首都特色技能品牌,以及实施技能人才激励保障计划等五项举措,切实提升劳动 者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引领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促进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 活动现场准备了精彩纷呈、形式多样的表演节目:既有京剧彩唱、民乐演奏、口技等传统京味节目,又 有长嘴壶茶艺、木偶戏、巧耍花坛等精湛技能展示,还有魔术表演、现场访谈等交流互动环节,让广大 技能劳动者走到台前、站上"C位",切实感受全社会对技能人才工作的关心、重视与支持。 据北京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高度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在全市启动"产教评"技能生 态链建设,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 ...
北京今年贯通培养计划招生1035人,将通过中考在全市招生
新京报· 2025-04-27 10:53
招生计划调整 - 2025年贯通培养项目招生计划为1035人,较2024年的1375人下降24.7%,较2023年及2022年的2810人下降63.2% [1][4] - 参与该项目的中高职院校数量从10所减少至8所,北京城市学院退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作为对接本科学校继续参与 [4] - 对接本科院校调整为6所,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退出,新增北京科技职业大学 [4] 培养模式与学制 - 贯通培养学制为7年,分为中职3年、高职2年、本科2年,前5年在职业院校学习,后2年在本科高校学习 [2] - 项目分为高本贯通和中本贯通两大类型,分别由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与本科高校联合培养 [2] - 学生可中途选择毕业退出,获得相应学段毕业证书 [3] 招生要求与录取方式 - 招生对象为符合中考升学资格的北京市正式户籍考生,通过中考在全市范围内招生 [3] - 最低报考分数线统一设置为380分,通过提前招生或统一招生方式录取 [3] 专业与院校调整 - 部分学校专业有调整,如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取消旅游管理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新增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 [5] -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的大数据技术应用专业计划招生60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计划招生30人 [6] -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的园林技术(风景园林)专业计划招生75人,动物医学(宠物医师)专业计划招生75人 [6] 人才培养机制 - 合作院校需建立联合培养机制,整合校内外资源,采取"入学即入职,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 [5] - 高职阶段强化本科高校的主体责任,学生管理、教学组织、评价考核由本科高校和中职学校协商合作开展 [2]
两部门首次联合发文!培养民政领域高技能人才
证券时报· 2025-04-14 17:16
民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意见核心观点 - 两部门首次联合出台民政高技能人才建设文件 明确2030年目标为培养体系完善、规模壮大、结构优化的技能人才队伍 支撑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1][6][7] - 重点覆盖养老护理员、孤残儿童护理员、殡仪服务员等7类传统特色职业 将其定位为民政技能人才主力军 [3] - 提出六大方向15条措施 涵盖培养体系、使用制度、评价通道、激励机制及组织保障 [4][6] 人才培养体系 - **职业教育发展**:推进养老服务、殡葬服务等民政特色专业建设 鼓励校企订单式培养 支持"学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考核 高标准建设民政职业大学 [8] - **培养模式创新**:开发精品课程与一体化教材 推动用人单位参与教学改革 共建实训基地 强化职业道德与安全规范培训 [9] - **领军与紧缺人才培养**:通过研修、境外培训提升领军人才能力 建立紧缺人才培训供需平台 动态调整职业培训补贴标准 [10] 人才使用与评价机制 - **岗位使用优化**:支持高技能人才参与技术攻关和管理决策 畅通向专业技术岗位流动渠道 探索劳务输出地区协作引才 [11] - **职业发展通道**:加快民政职业标准制修订 推动"五级工"向"八级工"制度转变 实现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职称贯通 [12] - **技能认定与竞赛**:简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备案流程 举办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 以赛促评并晋升优秀选手等级 [13][14] 激励机制与组织保障 - **待遇提升**:推行项目工资制、年薪制等分配方式 将优秀人才纳入地方高层次人才目录享受住房、教育优惠 [15] - **专项津贴落实**:保障殡葬特岗津贴、儿童福利机构特教补贴及精神卫生工作人员待遇 鼓励企业设立技能津贴 [15] - **资源保障**:统筹财政资金与彩票公益金支持人才建设 建设信息化人才库 加强典型宣传提升职业荣誉感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