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安徽第一大民营企业,营收达到1186.97亿元,合肥比亚迪强势崛起
搜狐财经· 2025-10-20 14:45
百强榜单总体表现 - 2025年安徽省民营企业百强总收入突破1.7万亿元,同比增长2.64% [1] - 榜单入围门槛提升至61.70亿元,再创新高 [1] 头部企业排名与业绩 - 联宝科技以1186.97亿元营收连续五年蝉联榜首,成为安徽首个营收破千亿的民营企业 [3] - 合肥比亚迪以1019.36亿元营收从去年第三跃居第二,2024年生产新能源整车95万辆,约占合肥市总产量的68.9%和全省的59% [3][5] - 阳光电源以778.57亿元营收稳居第三,其资产规模以1150.74亿元位列百强企业之首 [5] - 榜单第4至10位企业依次为:蔚来控股(666.08亿元)、楚江新材(537.51亿元)、六安钢铁(407.08亿元)、天大集团(399.32亿元)、维天运通(359.90亿元)、国轩高科(353.92亿元)和宝业集团安徽公司(310.18亿元) [7] 产业结构与增长引擎 - 制造业贡献百强企业74.34%的营收,总额达12756.82亿元,“十四五”以来复合增长率达7.20% [7] - 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三大产业成为增长引擎,2024年营收分别增长26.71%、15.46%和20.86% [7] - 百强中有55家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其中24家企业战新业务营收占比超过80% [7] 研发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百强企业研发投入总额达482.87亿元,同比增长4.27%,研发强度为2.81% [9] - 拥有研发人员7.47万人,同比增长6.04%,国内有效发明专利21604件,国外专利1146件,专利产业化形成产值1716.51亿元 [9] - 75家企业已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57家企业通过数字化实现降本增效 [11] 区域分布与经济社会贡献 - 区域分布呈现“合肥引领、多点支撑”格局,合肥以38家上榜企业绝对领先,芜湖(17家)、滁州(12家)、铜陵(6家)、阜阳(5家)紧随其后 [11] - 百强企业纳税总额385.03亿元,吸纳就业67.29万人,同比增长4.57% [13] - 盈利能力方面,百强企业净利润总额375.40亿元,90家企业实现盈利 [13]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净利润213.73亿元)、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净利润59.6亿元)、化工行业(净利润31.77亿元)成为盈利前三的行业 [13]
300120,重要收购
证券时报· 2025-10-18 20:15
又一家A股公司,公布收购计划。 经纬辉开主营业务为液晶显示和触控显示模组、电磁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液晶显示 屏、液晶显示模组、电容式触摸屏、触控显示模组(全贴合产品)、保护屏盖板玻璃、换位铝导线、换 位铜导线、铜组合线等。产品主要应用于车载显示、家居电子、医疗器械、工业控制及电力等领域。 经纬辉开(300120)10月17日晚公告,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深圳银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聚力弘 创一号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聚力弘创二号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合计持有的中兴系统技术有 限公司(简称"中兴系统")100%股权,转让价格为8.5亿元。本次股权受让完成后,公司将直接持有中 兴系统100%股权,其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公告显示,中兴系统主营业务为专网通信系统、工业互联产品和企业数字化全栈技术服务,已形成"设 计-研发-交付-运维"全业务链条覆盖能力。基于云、网、端等系统矩阵和信息通信、数据处理技术,在 专网通信环境下,处理千万台级设备的复杂互联需求,提供系统性、实时性、交互性以及高可靠性的解 决方案。 中兴系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国家高 ...
从“洽谈”到“恳谈”,淮安经贸会一字之变藏深意
搜狐财经· 2025-10-17 06:51
人民网淮安10月16日电 (记者马晓波)10月16日,2025投资淮安金秋经贸恳谈会开幕,连续举办多年的淮安市金秋 经贸洽谈会此番首度更名。淮安市委书记史志军在开幕式上称,将"洽谈会"改为"恳谈会",核心在"恳"字,旨在 传递淮安"诚意满淮"的恳切之情,期待与企业家面对面共叙情谊、深化沟通,携手谋划"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 展。 据悉,本次恳谈会以"诚意满淮 共创未来"为主题,涵盖"金秋聚淮 共叙情谊""投资淮安 共赢未来""淮抱诚意 共享 机遇"三大板块,包含个性化参访、嘉宾会见、开幕式及多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专题对接活动,开幕式上已有一 批重大项目完成签约。 作为长三角北部区域地理几何中心,淮安近年发展活力持续释放:生产总值连续四年保持7.1%增长,今年上半年 增速6.8%居江苏首位;国庆中秋假期游客接待量、旅游业总收入增速均超30%;财政奖补集成服务等37项改革经 验获国家级表彰,房票安置等创新做法在全省推广。 开幕式现场。人民网记者 马晓波摄 工业强市战略下,淮安在建3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2个,首期竣工投产26个,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均达"十 三五"末的8倍以上,年内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2个产业 ...
经济日报金观平:以高质量发展降低资源环境代价
经济日报· 2025-09-20 06:39
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升级,降低高 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如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 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这些产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是未来经济增长的 新引擎。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当下所需、发展所急,是未来所系、大势所趋。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 心,能够引领生产方式变革,加速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 用推动设备智能化,提升生产效率,有助于形成绿色低碳的循环经济体系。 新时代的发展实践表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完全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全过程中,我们要更好把握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以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保 护,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9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坚持 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高水平保护增强绿色发展动能,以高质量发展降低资源环境代 价。这是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最新部署, ...
深市公司上半年总营收超10万亿元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势强劲
证券时报· 2025-09-04 02:13
在盈利端,深市公司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54.56亿元,同比增长8.88%。盈利结构持 续优化,近八成公司实现盈利,超过五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更有超两成公司盈利同比增幅超50%, 企业盈利的"含金量"与"覆盖面"同步提升。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在业绩增长、研发投入、出海竞争力等方面均 交出亮眼答卷,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2025年上半年,深市842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合计营收1.49万亿元,平均每家营收17.67亿元,同比增长14.73%。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表现最 为抢眼,营收同比增长20.41%,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同样势头迅猛,净利 润同比增长34.37%,延续高增长态势。 在出海赛道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表现亮眼。上半年实现境外收入4346.56亿元,同比增长23.59%, 境外业务收入占比达29.22%,同比提升3.61个百分点,产品与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成为中国产 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 2025年上半年,与新质生产力紧密相关的电子、电力设备、计算机、通信、汽车等行业,以及关乎国计 民生的家用电器、农 ...
528家科创板公司IPO募资逾8200亿元 “长三角力量”撑起“半壁江山”
证券日报· 2025-09-01 10:33
科创板市场概况 - 截至5月末科创板上市公司达528家 累计IPO募资8223.62亿元 平均单家募资15.58亿元 [1] - 上市公司集中分布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生物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 - 科创板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 截至5月底已有51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 其中18家已实现盈利并"摘U" [4] 区域分布特征 - 长三角三省一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合计252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占比达47.73% [2] - 江苏省以102家位列全国首位 上海82家 广东81家 北京71家 浙江46家 [2] - 首批25家上市企业中12家来自长三角 占比48% 与当前区域分布比例基本一致 [2] 长三角地区优势分析 - 区域拥有众多高新技术产业园与创新创业基地 吸引大量科技型企业入驻 [3] - 高校与科研机构提供丰富人才资源 南京苏州等城市近年保持人口净流入 [2][3] - 政府大力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端装备 生物医药及新材料等产业政策 [2] - 金融资源丰富 配套大型金融机构和投资基金提供充足融资支持 [3] 第五套上市标准应用 - 51家未盈利企业中有16家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数量占比最高 [4] - 该标准不设财务指标要求 主要针对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的医药行业企业 [4][5] - 采用该标准上市企业基本均属医疗行业 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 [5] - 国家政策层面支持医疗创新企业通过该标准上市融资 [5]
7月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郑州日报· 2025-08-26 10:56
工业生产 - 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 较上月提升2.4个百分点 [1] - 制造业贡献显著 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84.4% [1] - 电力行业拉动明显 规上工业发电量增长33.3% 较上月加快40.3个百分点 [1] - 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8.9% 较上半年提升0.4个百分点 [1] 固定资产投资 - 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4% 较上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2] - 重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突出 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增长14.3% 拉动全市投资增长7.3个百分点 [2] - 工业投资延续高增长态势 同比增长34.6% 连续7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民间投资活力增强 同比增长11.7% 较上半年提升1.7个百分点 [2] 消费市场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2.3亿元 同比增长4.6% [2] - 基本生活类消费快速增长 升级类消费增速加快 住宿餐饮消费回升 [2] - 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29.7亿元 累计同比增长6.3% [2] 新兴产业与绿色转型 - 7月规上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5%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2.4% [3] - 1-7月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46.4%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投资增长67.8% 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44.1% [3] - 规上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 较上月提升0.7个百分点 [3] 物价水平 - 1-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2% [4]
新证券法实施两周年 A股生态渐变
新华网· 2025-08-12 14:30
注册制改革进展 - 新证券法于2020年3月1日正式实施 确立全面推行注册制的基本定位 精简证券发行条件并强化信息披露要求 [2] - 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达391家 总市值超5万亿元 主要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 [3] - 科创板2021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376.68亿元 同比增长40%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达13% 居A股各板块之首 [3] - 注册制改革从科创板扩容延伸至创业板试点及北交所设立 2022年将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为主线 [2][3] 市场治理与违法成本 - 新证券法大幅提高证券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完善民事赔偿责任与投资者保护制度 [4] - 2021年7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 首次以高级别文件形式明确零容忍政策 [4] - 康美药业特别代表人诉讼案判赔24.59亿元 涉及52037名投资者 为资本市场标志性案件 [5] - 2022年1月实施《证券期货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实施办法》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审理规定 [5][6] 资本市场生态变化 - 注册制推动科技型企业加速上市 改变A股以金融、周期为主的行业结构 凸显新经济与硬科技属性 [3] - 退市新规与注册制形成优胜劣汰机制 符合条件企业坚决退市 [3] - 北交所设立进一步丰富多层次资本市场 对外开放与互联互通取得新进展 [6] - 执法体系持续完善 中国版证券代表人诉讼实施 投资者合法权益保障得到强化 [4][6]
上半年全省GDP同比增长5.7%
河南日报· 2025-07-19 07:35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全省GDP达31683 80亿元 同比增长5 7% 高于全国0 4个百分点 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1] - 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增加值2252 14亿元(同比+2 7%) 第二产业12189 39亿元(+6 0%) 第三产业17242 27亿元(+6 0%) [1] 农业生产 - 夏粮产量750 01亿斤保持稳定 中药材产量20 89万吨(+2 4%) 鲜切花1 31亿枝(+15 0%) 盆栽植物3933 18万盆(+8 5%) [1] 工业制造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4% 高于全国2 0个百分点 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 8% 贡献率达90 7% [2] - 重点产业链群工业增加值增长9 5% 汽车制造业(+24 5%) 电气机械(+21 2%) 电子信息产业(+11 1%) [2]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 9%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0 7% 新能源汽车产业(+30 5%) 新一代信息技术(+13 3%) [3] 服务业发展 -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 0% 影视节目制作企业营收增长89 0% 微短剧产业链覆盖创作至海外发行全环节 [2] 投资与消费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 1% 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9 3% 重点产业链群投资增长25 2% [3] - 民间投资增长8 3% 高于整体投资增速3 2个百分点 [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01 55亿元(+7 2%) 网上零售额2441 08亿元(+16 3%) [3] 新兴产业 - 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93 4% 服务器增长48 2% 新能源汽车增长34 9% [3]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排行榜
Wind万得· 2025-07-02 06:23
市场板块篇 - 2025年上半年科创50指数上涨1.46%,涨幅位于各板块50指数第二位,领先创业板50、深证50和上证50指数 [2] - 2025年上半年末科创板总市值为7.62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0.27万亿元,增幅3.72%,高于深证主板市值增长 [4] -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总成交额累计达12.57万亿元,单只个股平均成交额213.85亿元,低于同期沪深主板和创业板 [7][8] -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日均换手率为2.67%,较上证主板高但低于深证主板、创业板和北交所 [9] - 2025年上半年末科创板市净率为4.06倍,高于创业板和沪深主板 [12] - 2025年上半年末科创板融资余额达1571.49亿元,较年初增长118.48亿元 [14] - 2025年上半年末科创板融券余额为5.56亿元,较年初增长0.96亿元 [16] 市场个股篇 - 中芯国际市值超过4000亿元,海光信息、寒武纪-U、百济神州-U等7家公司市值突破1000亿元 [18] - 三生国健以153.60%的涨幅位居首位,益方生物-U、航天南湖、有方科技等14家涨幅超过100% [19] - 中芯国际融资余额达71.98亿元位居首位,寒武纪-U、海光信息、中微公司等16家公司融资余额超过10亿元 [22] - 中芯国际融券余额以1970.38万元居首,海光信息、寒武纪-U、芯原股份等6家融券卖出超过1000万元 [25] 发行与融资篇 -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发行的公司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4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生物产业(各1家) [29] -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发行的7家公司有6家以标准一上市(两年净利润为正且累计不低于0.5亿元或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收不低于1亿元,市值不低于10亿元) [31] -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发行的公司来自北京、江苏各2家,湖北、浙江和广东各有1家 [34] -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公司IPO合计融资79.01亿,同比增长29.33%,其中3家融资超过10亿元,3家融资在5~10亿元之间,1家融资在5亿元以内 [37] - 屹唐股份以IPO融资24.97亿元居首,影石创新、兴福电子融资均超10亿元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