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

搜索文档
如何建设西部示范知识产权强省?国家知识产权局解读陕西样本(新华网)
新华网· 2025-08-27 10:56
创新能力提升 - 陕西省发明专利有效量达12.5万件 有效商标注册量87.9万件 地理标志产品96个 [2] - 全省83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盘点存量专利近9万件 其中6.3万件进入全国可转化专利资源库 [2] - 全省地理标志深加工产品及红色文旅产业总规模达2500亿元 [3] 产业赋能与运用 - 拓展陕西省和西安市2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产业领域 增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产业核心竞争力 [2] -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专利赋权 贯通确权评估、交易对接、金融服务闭环 [2] - 聚焦34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开展专利导航 促进创新资源整合和关键技术攻关 [3] 区域协调发展 - "柞水木耳"地理标志产品带动全县木耳总产值13.3亿元 [3] - 按照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升级、陕南绿色循环的区域定位加强分类指导 [3] - 实施地理标志+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 推出延安苹果花海观光+红色研学等文旅线路 [3] 知识产权金融 - 设立"秦知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金 为3000万以内贷款额度中小微企业提供最高50%风险补偿 [4] - 全省科创板上市公司达15家 成为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试点首批企业入围的5个省份之一 [4] - 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和专利产业化提升科技金融改革成效 [4]
竞业协议限制不应滥用
经济日报· 2025-08-27 06:04
竞业限制制度核心原则 - 竞业限制制度旨在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防止不正当竞争 同时不限制人才有序流动 [1] - 司法解释明确劳动者未知悉或接触商业秘密时 竞业限制条款无效 防止该制度被滥用 [1][2] - 制度设计坚持既保护用人单位竞争优势 又畅通人才自由流动的双重理念 [3] 竞业限制适用条件与范围 - 竞业限制条款需与劳动者实际知悉的商业秘密范围相适应 超过合理比例部分无效 [2] - 法院将竞业限制义务限定在劳动者实际知悉的关联方商业秘密范围内 [3] - 用人单位需承担劳动者是否接触商业秘密的举证责任 [5] 违约责任认定标准 - 劳动者违反在职竞业限制义务需承担违约责任 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4] - 典型案例显示 法院会审查两公司是否存在实际竞争关系 并非简单依据协议条款 [3] - 违约金数额动辄达劳动者年收入数倍 甚至出现上千万元案例 [2] 司法解释实施影响 - 进一步规范企业合法用工 防止保洁 保安等非核心岗位被滥用竞业协议 [2][5] - 明确用人单位对商业秘密接触情况的举证责任 降低劳动者维权负担 [5] - 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劳资双方合理约定竞业范围 避免过度限制就业权 [3][4]
如何建设西部示范知识产权强省?国家知识产权局解读陕西样本
新华社· 2025-08-27 00:06
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 - 陕西省发明专利有效量达12.5万件 有效商标注册量87.9万件 地理标志产品96个[2] - 83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盘点存量专利近9万件 其中6.3万件进入全国可转化专利资源库[2] - 通过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专利赋权 贯通确权评估 交易对接 金融支持服务闭环[2] 产业赋能与创新驱动 - 拓展陕西省 西安市2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产业领域 增强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能源 人工智能产业核心竞争力[2] - 聚焦34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开展专利导航 促进创新资源整合与关键技术攻关[3] - 全省地理标志深加工产品及红色文旅产业总规模达2500亿元[3] 区域协调发展 - 柞水木耳地理标志产品实现总产值13.3亿元 成为乡村振兴重要引擎[3] - 按照关中协同创新 陕北转型升级 陕南绿色循环区域定位加强分类指导[3] - 实施地理标志+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 推出延安苹果花海观光+红色研学等文旅线路[3] 知识产权金融创新 - 设立秦知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金 为3000万以内贷款额度中小微企业提供最高50%风险补偿[4] - 全省科创板上市公司达15家 成为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试点首批企业入围的5个省份之一[4] - 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提升专利产业化潜能 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4]
西安:知识产权将助力“好技术”获得“好身价”、找到“好出路”
新华财经· 2025-08-26 22:59
西安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建设 - 计划于2024年10月正式运营 打造集专利、商标、版权、技术成果等要素于一体的交易枢纽与成果转化平台 [1] - 依托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建机制 系统整合优质资源推动技术获得合理定价和转化路径 [1] 知识产权战略布局与产业生态 - 建设30余家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 发布9个硬科技产业及19条重点产业链专利导航图谱 [2] - 布局5个IP产业示范园区 培育89家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及13个专利密集型产业 [2] - 备案专利产品达2508件 全球创新指数中西安科技集群位列全球第18位(中国第7位) [2] 创新资源集聚与服务体系建设 - 高新区聚集603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培育7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超6000家高新技术企业 [2] - 近三年知识产权高端人才数量年均增长超20% 创立全国首家技术经理人学院 [3] - 累计举办40余场品牌培训活动覆盖超千家创新主体 为1019家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3] 政策支持与机制创新 - 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专利转化运用等一揽子政策引导联合技术攻关 [2] - 将专利运营人才纳入"西安英才计划" 优化人才-专利-产业协同链条 [3] - 建立"公益特派员+技术经理人"服务模式 强化全过程服务能力 [3]
截至今年6月,西部地区有效发明专利量达到53.1万件
新京报· 2025-08-26 19:58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8月2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衡付广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 绍,近一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与西部各省区市结合区域发展定位和资源禀赋条件,"一省一策"推进知 识产权强省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截至今年6月,西部地区有效发明专利量达到53.1万件,有效注册商标量达到700.6万件,累计认定地理 标志产品978个,核准以地理标志注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2399件,数量均保持稳步增长。"这充分表明 西部地区创新能力在持续提升,成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衡付广说。 据介绍,在优化创新环境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宁夏、新疆以及广西柳州、四川绵阳等地新建4个国 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多个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一站式"服 务,护航当地企业创新发展。 同时促进转化运用,构建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西部地区2361家高成长性企业入选,占全国四分 之一;在陕西西安、内蒙古包头、新疆乌鲁木齐等地举办多场跨区域专利转化对接活动,签约金额近 2.1亿元。 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沈黎萍表示,近年来陕西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截至今年6月,全省发明专利有效 量达到12 ...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构建一套覆盖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的知识产权生态体系 深圳:创新沃土上的知识产权护航者
深圳商报· 2025-08-26 15:01
知识产权创造 - 2024年深圳市专利授权量达24.19万件 连续7年全国第一 [2] -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63万件 连续21年全国首位 [2]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10件 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9倍 [2] - 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深圳获81个奖项(占全国10.5%) 其中金奖9项(占全国22.5%) [2] - 比亚迪"集成式热管理系统"获中国专利金奖 围绕该技术布局海内外专利300余件 [1][3] - 中兴通讯"极化码"技术被5G国际标准采纳 应用扩展至物联网及卫星网络领域 [2] 知识产权运用 - 2024年专利出让2.7万次 受让2.5万次 许可近6000次 均居广东省榜首 [3] -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504.21亿元 连续5年广东第一 [4] - 知识产权证券化发行99单产品 总规模219.06亿元 规模全国领先 [4] - 金融资源重点支持"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 [4] 知识产权服务与保护 - 新开通高端装备制造及珠宝加工产业专利预审服务 覆盖273个分类小类 [1][5] - 发明专利平均授权周期压缩至3个月 海外专利授权最短周期4.3个月 [5] - "国内预审+海外同族"机制助力200余家企业完成3000余件高价值专利全球布局 [5] - 海外纠纷应对机制累计监测2292起案件 为2234家企业提供指导 [6] - 帮助企业节省诉讼费用超5800万美元 减少市场损失超22亿美元 [6] - 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连续3年全国第一 快速协同保护绩效连续4年全国第一 [7] 产业创新生态 - 构建覆盖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的全链条知识产权生态体系 [1] - 专项资金精准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 [3] - 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大疆等企业形成创新集群效应 [2][3] - 高交会、人才交流大会等平台持续吸引全球创新资源 [3]
从无形到有力 知识产权与标准“双轮”驱动产业创新浪潮
每日商报· 2025-08-26 11:12
平台"引擎"强驱动 成果转化加速跑 创新底气更充足 翻开余杭上半年创新成绩单:新增专利授权5388件,其中发明专利2283件,平均每天近30个专利面世; 主导或参与发布国际标准5项、主导发布国家标准4项,国际标准累计总量已达33项,较行政区划调整前 实现大幅跨越。数字攀升的背后,是一条覆盖"技术创新-专利转化-标准制定-产业发展"的完整创新转化 链,而政策的精准滴灌则是这条链条高效运转的关键。在今年发布的"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68条"产业 新政中,余杭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资助,对以专利、数据知识产权、商业秘密质押获贷的企业 给予贴息,让"智力成果"变现的路径更通畅。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突破,更是让企业尝到了创新 的"甜头"。目前余杭已成功发行12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融资金额达12.29亿余元,涵盖数字经济、 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908件专利,累计为企业节省融资成本约5560万元。"以前觉得专利 是'荣誉证书',现在成了'融资通行证'!用专利换来了真金白银,省下的融资成本又能投入研发!"浙江 图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仅如此,余杭还首次将"浙江标准""浙江精品"纳入区级财政 扶持政 ...
湖南发明专利拥有量超12.8万件 高价值专利增长22.54%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6 08:53
知识产权总体数据 - 湖南省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8403件 同比增长14.14% [1] -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升至19.64件 同比增长14.65% [1] - 有效商标注册量达1289530件 同比增长8.11% [1] 国际化布局表现 - PCT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达299件 同比增长37.79% [1] - 长沙市以195件申请量占全省总量65.22% [1] - 湘潭市36件 株洲市19件 长株潭地区表现突出 [1] 高价值专利结构 - 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5.17万件 同比增长22.54%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有效量3.32万件 占高价值专利总量64.22% [2]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42.02% 其中80.37%集中在长沙 [2] 产业分布格局 -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占比14.63% 位列第二 [2] - 生物产业占比14.19% 位列第三 [2] - 大专院校和企业专利权人分别占51.03%和45.48% [2] 转化运用与服务 - 知识产权融资规模超20亿元 [2] - 长沙市两个专利转化案例入选国家级优秀案例 [2] - 益阳强化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2] 服务能力建设 - 完成首次高级知识产权师专场职称评审 [2] - 对94个重点商标实施常态化监测 [2] - 知识产权供给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核心动能 [2]
通合科技:关于公司及子公司获得发明专利证书、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及外观设计专利证书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8-25 22:06
知识产权成果 - 公司及全资子公司陕西通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近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5项发明专利证书 [2] - 同时获得6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和3项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2] - 专利涵盖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大类型 合计共14项知识产权认证 [2]
吉利在欧洲遭遇诺基亚专利诉讼 何时打破专利天花板
犀牛财经· 2025-08-25 21:14
诉讼核心内容 - 诺基亚在18个欧洲国家向吉利集团及其旗下四大品牌(极氪、领克、路特斯、smart)发起专利侵权诉讼 [1] - 涉案专利为蜂窝通信标准必要专利(SEP) 包括EP3799333(4G/5G前导序列分配)和EP4090075(5G波束切换技术)[3] - 诺基亚称已多次提出公平合理的专利许可协议但均遭拒绝 最终选择法律途径 [3] 潜在市场影响 - 若法院认定侵权 吉利相关车型将在德国法国等18个欧洲国家面临禁售 [3] - 吉利2024年出口量达41.45万辆 同比增长57% 欧洲市场贡献关键 [3] - 禁售令可能导致损失欧洲市场近20%的全球出口份额 并阻碍高端化布局 [3] 行业专利态势 - 涉案专利EP3799333曾用于起诉OPPO和vivo 导致这些厂商产品在德国禁售 [4] - 除诺基亚外 比亚迪2024年亦被Avanci专利池成员Sol IP和IP Bridge起诉 [4] - 中国品牌在欧美市场专利诉讼风险显著增加 知识产权成为全球化关键竞争因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