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移动互联网
icon
搜索文档
从虎扑到喜马拉雅,古典互联网正在消亡?
36氪· 2025-06-19 17:10
古典互联网的黄昏 - 互联网领域近期出现两起并购案:迅雷以5亿元收购虎扑,腾讯音乐以29亿美元收购喜马拉雅,两家公司均为成立超十年的垂类平台,但估值均低于巅峰时期[4] - 多家古典互联网平台如猫扑、天涯论坛、人人网等已关闭,豆瓣、虎扑等留存平台面临用户流失或转型压力[5] - 喜马拉雅2021年估值曾达50亿美元,但最终以29亿美元被腾讯收购;虎扑2019年估值77亿元,2024年仅以5亿元被迅雷收购[7][8] 平台衰落原因分析 - 移动互联网兴起改变内容传播方式,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抢占图文内容话语权,短视频进一步分散用户注意力[18] - 用户迁移导致优质创作者流失,平台内容质量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如天涯论坛曾拥有宁财神、天下霸唱等知名写手[19][20] - 商业模式单一:虎扑广告收入占比超50%,喜马拉雅依赖会员订阅及广告,收入结构抗风险能力弱[21][22] 平台转型尝试 - 虎扑2016和2019年两次IPO失败,2013-2015年净利润波动大(1518万元/750万元/3157万元),反映业绩不稳定[14] - 喜马拉雅四次IPO失败,2018-2022年累计亏损31.66亿元,2023年才扭亏,营销费用曾占收入一半[15] - 天涯论坛2023年因欠费关闭,直播筹款仅获20万元;人人网2024年停止服务[9] 垂直平台价值挖掘 - 小红书估值达1800亿元,战略从电商转向"商品种草",与淘天、京东合作实现内容跳转购物[27] - 虎扑孵化得物估值700亿元,月活近亿;B站动漫、虎扑体育、豆瓣影评等细分领域仍具用户粘性[27] - 小红书带货转化率21.4%,显著高于微博(9.1%)、抖音(8.1%)和快手(2.7%)[29] 行业变革影响 - 互联网巨头生态优势明显:字节系、微信系泛内容平台与垂直平台内容重合但流量更充沛[24] - 广告主偏好覆盖多场景的生态矩阵投放,垂直平台获客难度增加[24] -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完善声音版图,迅雷收购虎扑丰富内容生态,显示巨头战略布局逻辑[26]
49天毁掉12亿美元,前HP CTO揭秘HP当年错失移动时代的真相
36氪· 2025-06-18 15:44
收购背景与决策 - 2010年HP以12亿美元收购Palm,旨在获取其WebOS系统以抢占移动互联网先机 [1][4] - WebOS系统具备真多任务、优雅UI设计和模块化架构等优势,被评估为可能改变游戏规则的移动平台 [4][5] - 收购决策基于深入技术尽调,认为Palm代表移动计算未来而非单纯收购失败手机厂商 [2][5] 战略执行与转折 - 收购后计划整合HP全球资源与Palm技术,拓展至平板、PC和打印机产品线 [6] - 2010年8月原CEO Mark Hurd离职,继任者Leo Apotheker推行激进转型战略,计划弱化硬件业务包括WebOS设备 [7] - 2011年6月关键决策者因病缺席8周,期间TouchPad平板发布失败:定价499美元却缺乏应用生态,首批27万台仅售出2.5万台 [9][10] 项目终止与后果 - 2011年8月18日HP宣布停止所有WebOS设备开发,距TouchPad发布仅49天 [11] - 决策过程未咨询Palm团队,且未给予平台业务所需的18-24个月培育期 [11][14] - 项目终止35天后CEO Apotheker被解职,但WebOS生态已无法挽回 [22] 失败原因分析 - 领导层错配:企业软件背景CEO缺乏消费技术平台评估能力 [14] - 决策框架缺陷:用"如何转型软件公司"替代"如何建立移动竞争优势"的核心问题 [19] - 短期主义:103亿美元收购Autonomy分散注意力,WebOS评估期被压缩至不合理的49天 [20] 技术遗产与反思 - WebOS架构后来被LG用于智能电视系统并获得成功,其设计理念影响后续手机操作系统 [23] - 事件揭示创新决策需系统性框架(如DECIDE),避免认知偏差和身份驱动型判断 [18][21] - 12亿美元技术价值被毁的核心在于管理层思维模式而非技术本身缺陷 [22]
当科技秩序崛起
虎嗅· 2025-06-16 13:46
科技行业影响力变迁 - 在VivaTech展会上,英伟达CEO黄仁勋离场时引发观众集体跟随,而法国总统马克龙仍在台上,凸显科技领袖当前的社会影响力已超越传统政治人物[1] - 科技公司通过智能手机等产品彻底重构人类生活方式,移动互联网时代使人们日均超过50%时间沉浸于数字屏幕[6] - 科技从宗教政治的附庸转变为独立秩序本源,工业革命前科技服务于神庙建造,文艺复兴时期科技人才仅是贵族门客[8][9] 科技公司构建新型社会体系 - 苹果通过iPhone实现行业范式转移,乔布斯将产品升华为价值符号,MacBook成为创意阶层身份象征,iOS与Android的竞争被类比为数字时代的宗教战争[5][12][13] - Meta曾主导Libra全球数字货币计划挑战政府货币发行权,Worldcoin项目通过虹膜扫描构建数字身份体系,直接介入政府福利分配职能[16][17] - 马斯克建立"末世拯救者"叙事体系,SpaceX星际殖民、Tesla清洁能源、Neuralink脑机接口等技术组合形成完整意识形态,获得全球资源调配能力[18] 科技与政治权力融合 - 2024年美国大选出现科技政治联盟,特朗普与马斯克合作成立DOGE(政府效率部),尝试用AI技术解决政府冗员等公共议题[19][20] - 科技领袖获得准政治权力:马斯克推文影响俄乌局势、SpaceX左右NASA深空战略、直接参与联邦雇员解聘决策,权力缺乏现行政治框架制约[21] - 硅谷科技圈集体右转支持特朗普,期待通过政治合作实现技术理想,AI发展所需的能源等资源已超出企业能力范围需政府支持[20]
吴世春:市面上90%的 AI服务,都是“伪AI”
创业家· 2025-06-15 17:25
AI大模型竞争格局 - AI大模型战场已基本结束 目前第一梯队包括阿里千问3、DeepSeek、字节跳动豆包和腾讯元宝四家头部企业 [1] AI发展阶段类比 - 当前AI发展阶段相当于移动互联网的2011年 字节跳动刚成立而滴滴拼多多尚未出现的爆发前夜 [2] - 行业存在大量"伪AI"现象 真正成熟的标志是AI技术深度融入业务而不再被刻意强调 [2][3][4] AI应用核心要素 - 真正有价值的AI需要长期投入 需结合内容价值、技术趋势和用户偏好进行深度研判 [6] - 90%现有AI服务仅是原有项目添加AI后缀的伪创新 [14] AI数据价值挖掘 - AI本质是数据金矿的挖掘 核心在于垂直场景的私有数据和未被处理的"脏数据" [7][10] - 公有数据形成的金矿不具备独占性价值 私有数据训练的小模型才能创造差异化服务 [11][12][13] 投资机会判断 - 具备独特私有数据积累的公司更可能产生真正有价值的AI服务 能通过小模型改善客户体验 [13] - 算力硬件(如英伟达)仅是基础工具 真正的价值创造发生在数据应用层 [8]
WWDC上登场的新平台,能让苹果游戏业务再次腾飞吗?
36氪· 2025-06-12 08:20
苹果游戏业务发展历程 - 公司推出整合游戏业务的新平台"Apple Games",将预装在iPhone、iPad、Mac、Apple TV等设备上,实现统一游戏安装、启动、社交等功能 [1] - 游戏应用收入占App Store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二,2019财年游戏业务利润达85亿美元,超过索尼、任天堂、动视暴雪利润总和 [3] - 公司在游戏领域已有30年尝试历史,从90年代Pippin游戏主机到2019年Apple Arcade订阅服务,但多数尝试未达预期 [4] 早期游戏业务尝试 - 1996年与日本万代合作推出Pippin游戏主机,售价599美元,因性能不佳、定价高、游戏内容不足等原因销量仅4.2万台 [5][7] - 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因公司业务低谷无暇顾及游戏业务,错过Bungie和《光环》独占机会 [8] - 2007年初代iPhone上市和2008年App Store上线推动移动游戏兴起,2020财年App Store游戏消费达450亿美元 [9][10] 近期游戏服务表现 - 2010年推出Game Center社交平台,因缺乏运营资源和社交产品基因未能成功 [10] - 2019年推出Apple Arcade订阅服务,初期提供71款游戏包括15款独占,但4年后未成现象级平台 [11] - 2020年调整Apple Arcade策略,砍掉部分项目并降低开发者分成,转向休闲、热门IP改编方向 [12][15] 游戏业务发展障碍 - 公司战略层面游戏优先级不高,CEO曾表示对主机游戏业务"不感兴趣" [16] - 封闭生态体系限制游戏表现力和多样性,开发者发挥空间小 [18] - 对跨平台兼容缺乏支持,2023年才提供官方移植工具Game Porting Toolkit [19] - "苹果税"30%抽成政策引发与Epic Games等厂商的法律纠纷 [19][20] 当前业务调整方向 - 自研M系列芯片提升设备性能,统一ARM架构便于多平台游戏运行 [22] - 2023年发布Vision Pro进军VR/AR领域,积极拉拢游戏开发商 [23] - 2025年首次收购游戏工作室RAC7,加强与传统游戏大厂合作 [26][28] - 引入多款3A游戏至macOS平台,包括《赛博朋克2077》《文明7》等 [28] 未来发展趋势 - Apple Games整合平台可能成为长期运营板块,提升社交、成就、社区等功能 [31] - 跨端趋势和监管要求推动公司开放生态,需保证服务吸引力 [30] - 需解决"尊重游戏"问题,包括降低分成、听取开发者意见等 [33] - 公司拥有海量用户、一体化生态、资金和芯片研发能力等资源优势 [31]
上证移动互联网指数上涨0.53%,前十大权重包含三安光电等
金融界· 2025-06-12 00:12
上证移动互联网指数表现 - 上证移动互联网指数6月11日上涨0 53%报2255 28点成交额285 03亿元 [1] - 近一个月下跌1 08%近三个月下跌11 64%年至今上涨0 69% [2] 指数构成与权重 - 指数样本选取沪市移动终端提供商、移动互联网平台运营商、商品销售商、内容服务提供商等上市公司证券基日为2012年6月29日基点为1000点 [2]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三安光电(5 53%)、中科曙光(5 5%)、工业富联(5 45%)、兆易创新(5 05%)、韦尔股份(4 92%)、中芯国际(4 87%)、恒生电子(4 77%)、中微公司(4 63%)、生益科技(4 48%)、金山办公(4 32%) [2] 行业与市场分布 - 持仓全部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100% [3] - 行业分布为信息技术(84 67%)、通信服务(13 87%)、可选消费(1 46%) [3]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季度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3月、6月、9月、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收盘后的下一交易日 [3]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3]
36氪冯大刚:努力伴随AGI一代人共同成长|WAVES新浪潮2025
36氪· 2025-06-11 15:25
中国创投市场新纪元 - 中国创投市场处于周期筑底转折点与结构性转型深化期,政策主导、国资与资本高度集中的新生态正在形成 [1] - 36氪WAVES 2025大会聚焦AI技术革新、全球化浪潮与价值重估等前沿议题,汇聚顶级投资人、创业者及跨领域专家 [1] AI技术发展与行业动态 - AGI(通用人工智能)成为新生产力范式,Deepseek、Manus等案例标志技术加速发展 [3][4] - 2023-2024年创投行业活跃度显著提升,融资事件与产品发布频率达每周级别 [5] - 杭州余杭区(良渚)成为AI创业聚集地,涌现"杭州六小龙"等新兴团队 [5][6] 36氪WAVES大会亮点 - 大会设置投资人会场与创业者平行会场,汇集国内AI领域最具话语权的投资人与创业者 [7] - 特别环节"Let's WAVES"聚焦00后创业者,展示其对未来的独特见解 [7] - 36氪成立15周年,定位为伴随AGI时代成长的新一代创投服务平台 [8] 行业代际变迁 - 移动互联网时代成就中国商业科技最伟大公司,当前进入以AGI为核心的新周期 [3][9] - 新一代创业者展现差异化风貌,通过独立演讲形式输出对技术、产品的原创思考 [7]
工信部近日印发《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 部署六方面16项重点任务
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核心内容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旨在提高公共算力资源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算力高质量发展 [1] - 计划部署六方面16项重点任务,包括构建统一算力标识、增强异构计算和弹性网络能力等 [1] - 目标到2026年建立完备的算力互联互通标准体系,建成国家、区域、行业算力互联互通平台 [1] - 目标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形成具备智能感知、实时发现、随需获取的算力互联网 [1] 算力互联互通技术架构 - 算力互联互通基于现有互联网体系架构,通过标准化互联实现数据和应用在算力间高效供需匹配、流动互通、迁移计算 [1] - 将不同主体、不同架构的公共算力资源互联,形成可查询、可对话、可调用的服务能力 [1] - 推广新型高性能传输协议,提升算力节点间网络互联互通水平 [1] - 推动算、存、网多种业务互通,实现跨主体、跨架构、跨地域算力供需调度 [1] 重点任务领域 - 六方面重点任务包括筑牢算力互联基础、优化算力设施互联、促进算力资源互用、创新算力业务互通、打造算力互联应用场景、夯实算力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 [2] - 在筑牢算力互联基础方面,部署了攻关核心技术、制定标准规范、构建互联规则等任务 [2] - 在打造算力互联应用场景方面,推动算力互联在人工智能、科学计算、智能制造、远程医疗等企业级场景应用 [2] - 推动算力互联在智能驾驶、云渲染、云电脑、云游戏等消费级场景应用 [2] 产业应用与生态建设 - 推动算力互联与能源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进行融合创新应用 [2] - 着力解决算力资源利用率不高、异地异构协同难、产业供需不匹配等问题 [2] - 支持算力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2] - 通过建设算力互联互通平台等方式,推动算力服务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合作 [2]
不断促进科技企业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
中国证券报· 2025-06-06 05:08
外汇管理政策支持科技创新 - 国家外汇局将促进科技企业跨境贸易和投资融资便利化并扩大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1] - 金融通过提供资金支持风险分担和激励机制安排支持具有未来性和不确定性特征的科技创新活动 [1] - 金融业发展将为科技创新提供广阔应用空间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智能化增强 [1] 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措施 - 国家外汇局以科创企业和中小企业为重点通过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为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提供便利 [2] - 持续扩大贸易便利化政策覆盖面让更多专精特新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并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2] - 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多地开展科汇通试点 [2] 科技赋能外汇管理实践 - 应用区块链技术搭建跨境金融服务平台 [2] - 运用数字技术优化打通外汇局与银行之间的业务流程并通过数字化手段简化办事流程 [2] - 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模型精准识别和打击外汇违法违规活动 [2]
工信部:推动算力互联赋能典型应用场景
快讯· 2025-05-30 13:54
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 核心观点 - 工信部印发《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旨在推动算力互联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和创新 [1] 算力互联应用场景 - 推动算力互联在算力资源服务、任务调度、市场交易、开源社区运营等新业态场景应用 [1] - 推动算力互联在人工智能、科学计算、智能制造、远程医疗、视联网等企业级场景应用 [1] - 推动算力互联在智能驾驶、云渲染、云电脑、云游戏等消费级场景应用 [1] 融合创新应用 - 推动算力互联与能源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融合创新应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