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精准医疗
icon
搜索文档
华大智造跌2.03%,成交额1.6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969.1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10:48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14日盘中股价下跌2.03%至70.88元/股,成交额1.65亿元,换手率0.56%,总市值295.2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969.11万元,特大单与大单均呈现净卖出状态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1.49%,近5个交易日上涨5.78%,近60日上涨12.96%,但近20日下跌1.16% [2] - 今年以来两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3月4日,龙虎榜净买入额为-4476.53万元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1.14亿元,同比减少7.90% [2]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为-1.04亿元,但同比增长65.2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1.50亿元 [3] - 公司专注于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主营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1.35万户,较上期增加7.64%,人均流通股为15766股,较上期减少7.09% [2]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153.23万股,较上期减少24.56万股 [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华宝中证医疗ETF、南方中证500ETF持股均有增加,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 [3] - 万家优选退出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3] 行业与板块分类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设备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基因测序、医疗器械、合成生物、中盘、精准医疗等 [2]
华大智造大涨5.34%,成交额1.1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919.7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3 10:09
华大智造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设备。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基因测序、医疗器械、 合成生物、精准医疗、中盘等。 截至6月30日,华大智造股东户数1.35万,较上期增加7.64%;人均流通股15766股,较上期减少7.09%。 2025年1月-6月,华大智造实现营业收入11.14亿元,同比减少7.90%;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 65.28%。 10月13日,华大智造盘中上涨5.34%,截至09:35,报72.59元/股,成交1.11亿元,换手率0.37%,总市值 302.35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1919.77万元,特大单买入3268.56万元,占比29.45%,卖出1226.99万 元,占比11.06%;大单买入9304.85万元,占比83.84%,卖出9426.65万元,占比84.94%。 华大智造今年以来股价涨55.14%,近5个交易日涨8.18%,近20日涨8.59%,近60日涨14.69%。 今年以来华大智造已经2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登上龙虎榜为3月4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4476.53万 元;买入总计1.21亿元 ,占总成交额比13.64%;卖出总计1.66亿 ...
华大智造跌2.01%,成交额8520.96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50.4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0 10:36
10月10日,华大智造盘中下跌2.01%,截至10:19,报69.88元/股,成交8520.96万元,换手率0.29%,总 市值291.06亿元。 截至6月30日,华大智造股东户数1.35万,较上期增加7.64%;人均流通股15766股,较上期减少7.09%。 2025年1月-6月,华大智造实现营业收入11.14亿元,同比减少7.90%;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 65.28%。 分红方面,华大智造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0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6月30日,华大智造十大流通股东中,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 (588000)位居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153.23万股,相比上期减少24.56万股。易方达上证科创板 50ETF(588080)位居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862.37万股,相比上期增加24.36万股。华宝中证医疗ETF (512170)位居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703.99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76万股。南方中证500ETF (510500)位居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314.67万股,相比上期增加45.24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 居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300.27万股,为新进股 ...
华大智造涨2.02%,成交额1.6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13.58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09 13:42
10月9日,华大智造盘中上涨2.02%,截至13:34,报70.57元/股,成交1.61亿元,换手率0.56%,总市值 293.94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213.58万元,特大单买入980.85万元,占比6.10%,卖出388.10万元,占 比2.41%;大单买入3111.68万元,占比19.36%,卖出3490.85万元,占比21.72%。 资料显示,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北山工业区综合楼及11栋2楼,成 立日期2016年4月13日,上市日期2022年9月9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专注于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以 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华大智造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设备。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基因测序、合成生物、 医疗器械、精准医疗、中盘等。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截至6月30日,华大智造股东户数1.35万,较上期增加7.64%;人均流通股15766股,较上期减少7.09%。 2025年1月-6月,华大智造实现营业收入11.14亿元,同比减少7.90%;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 65.28%。 分红方面,华大智造A股上市 ...
艾德生物跌2.04%,成交额5690.06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44.6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09 10:30
股价与资金流向 - 10月9日盘中股价下跌2.04%至22.53元/股,成交额5690.06万元,换手率0.64%,总市值88.21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844.62万元,其中特大单卖出108.79万元占比1.91%,大单买入867.59万元占比15.25%同时卖出1603.42万元占比28.18%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微涨0.13%,但近20个交易日下跌11.12%,近5个交易日下跌1.05%,近60个交易日上涨0.58%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检测服务,检测试剂收入占比83.43% [1]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5.79亿元,同比增长6.69%,归母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31.4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2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32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53万户,较上期增加5.41%,人均流通股15393股,较上期减少5.1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3167.06万股,较上期减少351.59万股 [3] - 华宝中证医疗ETF新进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903.66万股,而华安聚优精选混合等三只基金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行业分类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体外诊断 [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基因测序、体外诊断、精准医疗、医疗器械、小盘等 [1]
建设世界一流脐带血干细胞公共资源实体库:北京市脐带血库二十三年的光荣与梦想
搜狐网· 2025-10-09 10:22
【筚路蓝缕二十三载,今天,我国首家脐带血库——北京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迎来23岁生日。这不仅 是佳宸弘生物(北京市脐带血库运营方)的重要里程碑,更是脐带血生命科学和医疗事业发展的一个缩 影。 二十三载春秋,作为北京地区唯一具有法定开展脐带血采集、制备、检测、冻存、选择、运输和发放等 资质的国家特殊血站,北京市脐带血库坚持走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从零起步,将守护精神从 概念变为现实,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脐带血干细胞公共资源实体库,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中持续发挥 作用,向着更具使命的未来加速奔跑。】 北京一家医院的诊室里,王芳盯着眼前的确诊单,不敢相信地问医生:"大夫,嘉嘉真得了这种病?"医 生点点头,让她再次确认孩子得的就是可怕的"白血病"。王芳的眼泪夺眶而出。 当医生得知王芳的大宝欢欢的脐带血保存在北京市脐带血库后,结合孩子的病情,为他制定了用哥哥脐 带血辅助其父亲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案。哥哥这份沉睡了16年的脐带血就像一位"穿越时 空"的使者,顺利植入弟弟体内并使之恢复了正常的造血。王芳感叹:"真没想到,16年前一个并不经意 的决定,竟成为如今挽救孩子的关键!" 阿源是一个聪明活泼的男孩儿,不 ...
2025年中国临床前CRO行业进入壁垒、市场政策、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本土企业在国内市场竞争优势显著[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09 10:17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及中国临床前CRO市场在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病率上升及医药研发支出增长的驱动下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4年全球临床前CRO市场规模达274.6亿美元,占全球CRO市场的30.5% [1][9] - 临床前CRO行业具有高壁垒,主要体现在业务经验积累和专业人才要求上,领先企业通常拥有超过10年的领导经验 [5] - 中国临床前CRO行业受益于一系列鼓励新药研发、优化审批流程的政策,且国内企业凭借本地化优势和成本竞争力迅速发展 [7][11] - 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将聚焦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以提升研发效率并推动精准医疗发展 [13] 行业概述 - CRO(合同研究组织)通过为制药及生物技术公司提供外包研发服务,帮助其降低研发风险与成本、加快药物开发过程 [1] - 临床前CRO特指在药物进入人体临床试验(I期)之前提供专业化外包研究服务的第三方机构 [2] - 临床前研究需符合《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要求,并在通过GLP认证的机构开展 [3] 行业壁垒 - 药物发现阶段的化合物成药性直接影响后期开发成功率,选择经验成熟的CRO可帮助制药公司节省时间和金钱成本 [5] - 业内领先的临床前CRO公司多数拥有超过10年的领导经验,新进入者需要长时间积累业务经验 [5] - 行业对熟练、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需求很高,领先CRO具有深厚的人才积累和多样化的团队,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人才积累 [5] 市场政策 - 医药制造业是我国重点支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发布多项政策鼓励新药研发、优化审批流程,为临床前CRO行业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7] 产业链 - 行业上游主要包括实验耗材、实验动物、科学仪器及数据分析软件等供应商 [7] - 下游客户主要为制药企业、药品研发机构及科研院所,其中制药企业是临床前CRO的主要客户 [7][8] - 2024年中国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计51746.1亿元,销售收入达25298.5亿元,下游市场繁荣为临床前CRO行业带来广阔增长空间 [8] 发展现状 - 2024年全球CRO市场规模达900.3亿美元,其中临床前CRO市场规模为274.6亿美元 [9] - 2024年中国CRO市场规模达892.2亿元,同比增长5.19%,其中临床前CRO市场规模达429.1亿元,同比增长5.74%,占整体CRO市场的48.1% [9] 竞争格局 - 全球临床前CRO市场成熟,美国与西欧企业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美国拥有300多家临床前CRO公司,包括昆泰、科文斯等跨国企业 [10] - 国内企业如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等熟悉中国药品注册法规和市场需求,在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上更具优势,在国内市场具有显著竞争力 [11] - 2024年药明康德营业总收入完成392.4亿元,毛利润160.2亿元,毛利率为40.8% [12] - 2024年益诺思营业总收入达11.42亿元,其中非临床CRO业务收入10.89亿元,占总收入的95.4% [12] 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将在药物发现、毒理学评估等领域得到更广泛应用,以提高研发效率和准确性 [13] - 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将推动临床前CRO服务的技术升级 [13] - 随着精准医疗理念普及,企业将更注重提供针对特定疾病或患者群体的个性化解决方案 [13]
新开源涨2.10%,成交额4022.71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21.6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09 09:59
股价与资金流向 - 10月9日盘中股价上涨2.10%至18.02元/股,成交4022.71万元,换手率0.50%,总市值87.5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21.61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5.17万元,大单净买入116.44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4.77%,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4.10%,近20日下跌3.53%,近60日上涨9.80%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博爱新开源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13日,于2010年8月25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包括PVP系列产品、PVME/MA等高附加值药用辅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肿瘤早期诊断、分子诊断、基因测序等体外诊断服务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制品-其他化学制品,概念板块涉及创新药、基因测序、生物医药等 [2] 主营业务构成 - PVP其他产品是最大收入来源,占比39.57%,其次是PVPK30粉,占比28.35% [1] - 欧瑞姿系列产品收入占比14.80%,PVP-I占比6.85% [1] - 精准医疗服务、肿瘤早期诊断、基因检测技术及分子诊断服务合计占比约10.44% [1] 财务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4亿元,同比减少12.36%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为1.39亿元,同比减少34.74% [2] - 截至9月1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05万,较上期减少6.39%,人均流通股增加6.83%至21942股 [2] 分红记录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00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6.07亿元 [3]
联影医疗涨2.34%,成交额3.0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380.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09 09:5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9日盘中股价报155.25元/股,上涨2.34%,总市值达1279.51亿元 [1] - 当日成交金额为3.04亿元,换手率为0.24%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380.00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713.36万元,大单净买入666.64万元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22.90%,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5.45%、4.31%、22.51%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3月21日,于2022年8月22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提供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及医疗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销售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及放射治疗设备占比81.29%,维修收入占比13.56%,其他收入占比4.68%,软件收入占比0.47%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设备,概念板块包括精准医疗、大盘、百元股等 [2] 财务与股东数据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16亿元,同比增长12.79%;归母净利润9.98亿元,同比增长5.03%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65万户,较上期减少23.01%;人均流通股为35,953股,较上期增加29.89% [2]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发现金分红5.34亿元 [3] 机构持仓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2654.46万股,较上期增加321.69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2201.65万股,较上期增加781.97万股 [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2046.99万股,较上期增加387.76万股 [3] - 华宝中证医疗ETF(512170)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1638.99万股,较上期增加293.81万股 [3]
新成立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响应医工交叉大趋势
思宇MedTech· 2025-10-01 11:18
学院成立核心布局 -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于2025年9月29日正式揭牌成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常出任院长 [1] - 新学院通过整合校内及附属医院的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眼视光学、病理技术等专业,形成统一学术共同体 [1] - 此举是学校在“双一流”建设战略下,将临床实力与前沿技术研发深度绑定的关键举措 [1] 驱动行业发展的三大趋势 - 趋势一:医学技术角色转变,从临床诊断的“辅助”环节升级为驱动精准医疗发展的核心力量,技术突破直接带来临床诊疗能力的飞跃 [4] - 趋势二:深度“医工交叉”成为创新必由之路,实体学院平台旨在破解“医不懂工,工不懂医”的瓶颈,催生高端医疗装备、AI辅助诊断、手术机器人等领域的原创突破 [5] - 趋势三:市场急需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要求人才既精通技术原理又理解临床需求,具备创新能力,而非简单设备操作员 [6] 战略合作与人才培养 - 学院成立仪式上,首都医科大学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实践“医教研产”协同发展,共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瓶颈 [5] - 学院旨在构建系统化、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培育能驾驭并引领未来技术变革的新一代医学技术专家 [6] 学校资源与学科优势 - 学校是北京市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的重点医科院校,全日制在校生逾1.6万人,其中研究生近八千人 [10] - 学校统筹21所直属附属医院,提供超过两万张床位,为医学技术人才培养和科研转化提供巨量病例和临床场景 [10] - 附属医院形成强大优势学科集群,包括宣武医院和天坛医院的神经科学、同仁医院的眼科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安贞医院的心血管病、朝阳医院的呼吸病学、儿童医院的儿科学、口腔医院的口腔医学 [10] - 学校及附属医院系统拥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8个国家重点学科,9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三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