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技术

搜索文档
脑控无人机来了!业内人士:脑机接口技术未来可操控人形机器人
搜狐财经· 2025-08-11 19:08
脑机接口技术发展现状 - 技术通过采集大脑电信号与外部机器设备进行信息传输 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两种类型[7] - 当前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医疗和教育等领域[7] 非侵入式脑控技术实现方式 - 使用硬件采集脑电波 软件对信号进行分类 通过WiFi传输控制指令[5] - 装置贴在后脑位置 不对人体造成任何破坏[5] - 需要使用者观看屏幕或AR显示设备 采集大脑中相对稳定的视觉信号[9] 具体应用案例展示 - 脑控无人机:通过脑机接口装置控制无人机完成穿越圆环飞行比赛[3] - 脑控机器狗:脑电信号传输到电脑解码后传输指令控制机器狗动作[11] 政策支持与产业化进展 - 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7] - 实验室技术正在尝试产业化落地 今年目标是实现技术产业化[11]
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前沿技术亮相世界机器人博览会
新京报· 2025-08-09 18:05
前沿技术应用 - 脑机接口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医院和家庭场景 清华大学神经工程实验室团队开发的SSVEP脑机接口技术传输率达每分钟400字符 接近常人说话水平 [2] - 北京雅果科技研发的家用电刺激设备可通过鼻氧管检测呼吸异常 用柔性电极刺激颏舌肌打开气道 并能根据睡眠分期智能调节刺激强度 目前处于试用阶段 [2] - 北京心灵方舟科技开发的光电刺激仪可通过光/电刺激调节皮层兴奋性 未来有望应用于抑郁和运动障碍治疗 [3] 人形机器人发展 - 中科慧灵展示的CASBOT 02双足人形机器人身高1.63米 重55千克 关节扭矩提升使其运动能力增强 适用于展览讲解和科研开发 [4] - 轮式具身机器人W1高度超2米 负载5公斤 支持自主导航 可与CASBOT 02实现指令交互 体现机器协作理念 [5] - 广汽开发的GoMove载人轮足机器人可负载100公斤上下楼梯 GoMate可变轮足机器人具有38个自由度 两款可通过通讯模块在养老场景协同服务 [5] 行业趋势 - 机器人协作配合成为技术发展新趋势 多款产品展示出指令交互和功能互补特性 [1][5] - 前沿技术加速商业化落地 脑机接口产品已进入医疗和家庭试用阶段 人形机器人开始向实用化功能延伸 [2][4][5]
神宇股份: 上海市广发律师事务所关于神宇通信科技股份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补充法律意见书(一)(豁免版)
证券之星· 2025-08-09 00:11
公司业务情况 - 黄金拉丝业务主要由子公司江苏神昶开展,产品用于芯片制造蒸发工序,与同轴电缆业务无协同关系但共享金属拉伸工序经验 [3] - 黄金拉丝业务收入受原材料价格波动显著,2025年一季度因金价上涨主动收缩业务规模导致收入下滑 [5] - 塑料业务与同轴电缆生产存在协同,主要用于电缆绝缘包覆,富余产能对外销售,收入规模较小且波动合理 [5][6] - 黄金拉丝主要客户为士兰微(600460 SH),2022-2024年对其销售额分别为1,143 24万元、22,685 24万元、19,760 32万元 [7][8] - 塑料业务客户集中度高,2024年对客户1销售额达5,231 27万元,占同类收入100% [8] 财务性投资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财务性投资金额2,836 04万元(对黎元新能源投资),占归母净资产2 64% [19][20] - 交易性金融资产66 26万元为铜期货合约,属于套期保值非财务性投资 [19] - 董事会决议日前6个月无新增财务性投资,无需从募资额中扣除 [22][23] 募投项目进展 - 募投项目为"年产40万公里高速数据线"一期工程,规划产能27 25万公里智能领域数据线 [24] - 已取得项目备案(澄高行审备(2025)75号)、环评批复(澄高行审环[2025]30号)及节能审查意见 [27][28] - 持有苏(2025)江阴市不动产权第0014600号土地证,已获建设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 [28] 前次募资使用 - 前次募资35,000万元用于5G同轴电缆项目,2022年12月结项后3,004 65万元节余资金永久补流 [30][32] - 补流金额占前次募资总额8 58%,符合不超过30%的监管要求 [33][34]
《环球时报》记者走进中国脑机接口实验室
环球网资讯· 2025-08-07 06:59
脑机接口技术发展现状 - 脑机接口技术通过采集大脑电信号并解码 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 主要应用于医学复健领域 如帮助瘫痪患者控制机械臂或电脑光标[3][4] - 新一代脑机接口设备采用柔性材料 无线数据传输和人工智能算法 实现对大脑皮层表面大规模电信号采集和实时快速解码[4] - 技术原理基于大脑活动产生的电信号 通过工程技术手段精准采集 低延时传输和外部计算设备解码 解读大脑信号含义[3] 临床应用案例 - Neuralink公司演示瘫痪患者通过神经信号移动光标 选择单词 浏览网页和玩电子游戏 完全无需移动四肢[4] - "北脑一号"脑机接口已植入5名患者大脑 首例高位截瘫患者术后两周完成初步脑控 驱动肌肉刺激装置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康复 上肢肌力明显提升 手部完成术前无法做到的动作[11] - 渐冻症患者通过"北脑一号"实现中文解码 准确输出近百个词语并拼出短句如"我想吃饭" 这是无线全植入脑机系统首次实现言语障碍患者中文解码[11] 技术路线分类 -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将电极贴在头皮上采集脑电波 最安全但信号精度低 适用于监测大脑健康状况[8] - 半侵入式脑机接口打开颅骨将电极贴在脑皮层或硬脑膜外 信号精度更高且手术风险较小 "北脑一号"采用128通道柔性高密度薄膜电极 通道数超越国际同类设备的64通道[8] - 侵入式脑机接口直接将电极插入脑组织 信号精准但手术风险高 Neuralink采用此路线已有9名患者完成手术 "北脑二号"侵入式脑机接口实现猴子用意念拦截运动目标[9] - 介入式技术通过血管将电极送入颅内指定位置 风险较小但受血液流动干扰且安置位置有限[9] 技术局限性 - 当前技术只能解读运动指令等简单脑部活动 对记忆 情感等复杂脑活动机制及对应脑区分布了解有限[12] - 视觉信号处理存在重大挑战 即使简化黑白画面也需要极大数据量 目前仅能实现极低像素轮廓或字母识别 距离恢复正常视觉遥远[14] - 味觉和嗅觉等感觉的脑部区域分布尚不清楚 脑机接口技术目前无法处理这些信号[12] 技术拓展应用 - 脑机接口可控制高自由度人形机器人 完成行走和拾取物品等动作 "北脑一号"已具备此能力[7] - 技术帮助失明患者重建视觉 通过电极将摄像头画面编码后刺激负责视网膜的脑区产生影像[4] - 人工耳蜗设备利用传感器感知声波并写入刺激电信号 让失聪患者恢复听力[5] - 神经调控技术监测癫痫 帕金森和抑郁症患者的脑电波活动 出现异常时释放刺激信号进行抑制和纠正[5] 研发进展与规划 -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2018年成立 牵头成立芯智达公司 根据北京市"智能脑机系统增强计划"进行布局[3] - "北脑二号"计划2026年进入临床验证 今年将完成微型无线全植入工程机开发[9] - 基因药物治疗失明项目取得进展 全盲10多年患者治疗后出现感光性改善 能识别视力表并自行行走避障[14]
强脑科技,传考虑香港或内地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8-06 12:52
公司融资动态 - 强脑科技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 估值超过13亿美元(约101 4亿港元)[1] - 公司正在洽谈约1亿美元的IPO前融资 并已开始准备上市文件[1] - 上市地点尚未确定 可能选择香港或中国内地[1] 公司背景与技术 - 公司成立于2015年 是首家入选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的中国团队[1] - 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1] - 中国首个脑机接口领域独角兽公司[1] 产品与认证 - 研发出全球首款量产脑控智能仿生手[1] - 内地唯一获得美国FDA认证的智能仿生手产品[1] 投资方信息 - 历史投资者包括翰潭投资 光大控股 德迅投资 鼎晖投资 中电华大科技等[3]
新股消息 传强脑科技准备在香港或内地上市 拟以13亿美元估值募集上市前融资
金融界· 2025-08-05 16:24
本文源自:智通财经网 据报道,马斯克旗下Neuralink的竞争对手强脑科技正洽谈以超过13亿美元估值筹集资金,准备在香港或 中国内地上市。该公司正在开发仿生肢体和人脑控制计算机的技术。 总部位于杭州的强脑科技于2015年成立,研发及应用脑机接口技术。报道引述消息指,强脑科技正在洽 谈获得约1亿美元的上市前融资,目前公司已开始准备上市文件,但尚未确定上市地点或其他细节。 ...
新股消息 | 传强脑科技准备在香港或内地上市 拟以13亿美元估值募集上市前融资
智通财经· 2025-08-05 15:52
总部位于杭州的强脑科技于2015年成立,研发及应用脑机接口技术。报道引述消息指,强脑科技正在洽 谈获得约1亿美元的上市前融资,目前公司已开始准备上市文件,但尚未确定上市地点或其他细节。 (原标题:新股消息 | 传强脑科技准备在香港或内地上市 拟以13亿美元估值募集上市前融资)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报道,马斯克旗下Neuralink的竞争对手强脑科技正洽谈以超过13亿美元估值筹集 资金,准备在香港或中国内地上市。该公司正在开发仿生肢体和人脑控制计算机的技术。 ...
中科信息20250801
2025-08-05 11:16
行业与公司概述 - 中科信息深耕烟草行业信息化近40年,服务全国13家中烟企业,2023年订单量排名第一[2][5] - 核心技术基于"张杨定理"(1996年解决几何机器证明问题),业务覆盖数字会议、石油、印钞、政府等领域[9] - 2017年上市,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9] 核心业务与技术 **烟草信息化** - 1987年启动四川资阳烟厂自动化改造,现垄断全国印钞厂及配套厂的质量检测业务[5][6] - 机器视觉技术:0.2秒内完成36小张钞票的28个防伪点检测[6] **医疗领域** - **麻醉机器人** - 合作华西医院构建近万例手术数据库,麻醉相关死亡率<1/20万[3][10] - 节约50%麻醉管理时间,通过伦理审批即将进入临床试验[3][11] - 集成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目标降低设备成本[17] - **放疗机器人** - AI优化剂量分布,将放疗周期缩短至一周内,2025年推出临床产品[4][12] - **医疗信息化** - 接入华西医院6万台物联网设备,彭州市建设县域智慧健康平台[13] **工程装载机器人** - 与蜀道集团联合研发,精度达国内先进水平,拟推广至西南地区及山东[8][25] 脑机接口技术 - 2021年启动研究,2022年获批四川省脑认知重点实验室[15] - 侵入式技术:光遗传闭环系统用于麻醉机器人,动物实验阶段[16] - 临床规划:100-150例患者双中心试验,周期1-1.5年[19][21] - 商业化预期:8-10年后爆发,国内康复应用领先但芯片技术落后海外[23][24] 财务与商业化 - 麻醉/放疗机器人采用软硬件结合模式,与硬件厂商合作非竞争[22] - 脑机接口收费参考:湖北植入费6000元,四川拟跟进医保定价[21] 风险与挑战 - 脑电信号个体差异需AI算法预处理[18] - 侵入式脑机接口审批严格,非侵入式信号精度待提升[14][16] 未来重点 - 推进麻醉机器人、放疗机器人、工程装载机器人产业化[4][25] - 医疗信息化生态构建(县域平台+物联网)[13]
人工智能将像水和电一样服务每个消费场景
消费日报网· 2025-08-05 11:08
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 - 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发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 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包含12项"AI热点技术预测备选清单" [1] - 清单涵盖13个领域专家智慧,涉及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系统、算力基础设施等方向 [1] - 技术已在消费市场得到印证,如智能音箱、自动驾驶汽车等应用场景 [1] AI技术应用场景 - AI辅助诊断系统覆盖上千种疾病,误诊率较传统方式大幅降低 [2] - AI个性化学习系统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为每个学生提供专属"数字教师" [2] - 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康复领域取得突破,如BrainCo公司研发的智能假肢帮助残障人士 [2] 消费生态变革 - 智能无人系统重构物流体系,无人机实现偏远山区"当日达" [1] - 算力基础设施突破使普通消费者可用千元机享受云端AI算力 [1] - 具身智能机器人将进入家庭,完成清洁、烹饪等家务并进行情感交互 [1] 技术发展历程 - 从2014年中国工程院启动"蓝皮书"项目研究,到2025年已有297项技术破土而出 [2] - AI技术正像水和电一样渗透到每个消费场景 [2] - 技术清单不仅是技术图谱,更揭示了消费生态的重构逻辑 [2]
美国女子瘫痪20年后植入马斯克公司脑部芯片,靠意念写下自己名字
新浪财经· 2025-08-05 02:18
脑机接口技术突破 - 美国一名瘫痪20年的女子成功植入马斯克公司的脑部芯片后,能够通过意念控制书写自己的名字 [1] - 该案例展示了脑机接口技术在帮助严重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恢复部分功能方面的潜力 [1] - 马斯克公司开发的脑部芯片实现了从大脑信号到外部设备控制的直接转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