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补偿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
证监会发布· 2025-05-23 21:08
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 - 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强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 [1] - 推进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实施,积极应用先进装备和工艺,加快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 [1] - 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加大清洁能源、绿色产品推广,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1] - 加强共性技术攻关,完善重点领域标准,优化相关政策,健全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更好支持和帮助企业转型升级 [1]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建立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区域间协同发展 [2] - 推动建立覆盖更全面、权责更清晰、方式更多元、治理更高效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细化重点任务和落实举措 [2] - 深入推进大江大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稳步拓展补偿领域,探索森林、草原、大气等其他生态环境要素补偿方式 [2] - 健全奖罚分明的制度机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保护、谁受益",研究完善激励约束政策,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2] 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 - 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则完善食品安全法律规定,构建更加科学严谨的食品安全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体系 [2] - 推动食品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变,强化全链条监管,推进监管重心下沉,严格日常监督检查 [2] - 突出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治理,强化监督抽查结果处理,对发现的问题依法严惩、绝不姑息,持续完善食品安全体系 [2]
国常会最新部署!
证券时报· 2025-05-23 20:49
国常会最新部署。 绿色低碳是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去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加强政策供给,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了《加 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和工信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广应用,锻造 产业绿色竞争优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在2024年10月23日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上曾透露,下一步,将着眼健全绿色低碳发 展机制,制定出台《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聚焦钢铁、电解铝、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品, 加快研制一批碳足迹核算标准。聚焦废旧动力电池,制定出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聚焦废旧光伏组件等,提前 布局综合利用能力,为迎接退役高峰做好准备。聚焦清洁低碳氢应用的瓶颈制约,加快推动其在冶金、化工、 石化等行业规模化应用。 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5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 年)》,研究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关举措,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正草 案)》。 会议指出,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强化新型工 业化绿色底色。要推进传统产业深度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关举措
新华社· 2025-05-23 19:16
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 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强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 [1] - 推进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实施,积极应用先进装备和工艺,加快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 [1] - 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加大清洁能源、绿色产品推广,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1] - 加强共性技术攻关,完善重点领域标准,优化相关政策,健全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更好支持和帮助企业转型升级 [1]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建立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区域间协同发展 [2] - 推动建立覆盖更加全面、权责更加清晰、方式更加多元、治理更加高效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2] - 深入推进大江大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稳步拓展补偿领域,积极探索森林、草原、大气等其他生态环境要素补偿方式 [2] - 健全奖罚分明的制度机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保护、谁受益",研究完善激励约束政策,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 - 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则完善有关法律规定,构建更加科学严谨的食品安全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体系 [2] - 推动食品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变,强化全链条监管,推进监管重心下沉,严格日常监督检查 [2] - 突出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治理,强化监督抽查结果处理,对发现的问题依法严惩、绝不姑息,持续完善食品安全体系 [2]
国常会研究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关举措
快讯· 2025-05-23 19:14
国常会研究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关举措 智通财经5月23日电,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建立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 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对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区域间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推动建立覆 盖更加全面、权责更加清晰、方式更加多元、治理更加高效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进一步细化重点 任务和落实举措,实现生态产品供给地与受益地良性互动。要深入推进大江大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 机制建设,稳步拓展补偿领域,积极探索森林、草原、大气等其他生态环境要素补偿方式。要健全奖罚 分明的制度机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保护、谁受益",研究完善激励约束政策,吸引更多社会资 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
与时代同行 九旬老人见证新疆发展变迁
中国新闻网· 2025-05-23 09:22
农牧业发展 - 上世纪60年代推行科学养殖方法,包括定时喂养、分群管理,幼畜编号登记,三年实践后成畜存活率达98%,幼畜成活率提升至96% [1] - 1977年带领牧民改良养殖条件,被评为巴里坤县模范牧工,次年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先进生产者 [2] - 1982年提出"加强牧区冬季抗灾物资储备"建议被纳入国家畜牧工作规划,解决牲畜冻死问题 [2] - 1985年率先提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构想,为后续退牧还草政策提供基础 [2] 基础设施建设 - 履职期间关注山区道路建设,发言促成县里启动首条牧区公路建设 [2] - 新疆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5] 教育与公益 - 1989年捐出1万元支持巴里坤县教育事业,后续为乡兽医站、村委会、学校等单位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 [4] - 1977年为孤儿哈德尔筹办婚礼,1992年为孤寡老人捐出自家牛羊 [4] - 孙辈中有3人考入重点大学,体现教育水平提升 [5] 政策与民生 - 1978-1988年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提交10多件议案,涵盖农牧业技术推广、山区道路建设、农牧区就医等民生议题 [2][3] - 坚持用哈萨克语向乡亲们讲解政策,被称为"草原上的政策通" [4] - 见证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共享发展成果,生活更加安定幸福 [5]
学者视点|生态综合补偿机制如何健全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3 07:42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生态综合补偿是推动生态保护与治理、协调区域之间生态经济利益、推动各方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 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推进生态综合补偿,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统筹推 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持续健全生态综合补偿机制,激发优质生态区域 特别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转换动力",推动生态补偿由原来的区域内部省份之间、省份内城市 间以及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间"碎片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向中央政府以及全流域各地方政府共同参与的 综合生态补偿转变。 让高颜值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高价值的"金山银山" 当前,亟须通过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补偿长效机制建设,让高颜值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高价值的"金山 银山"。 以市场作为生态产品与保护付出之间的桥梁,能够有效调动各方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是对政府补偿 的有效补充。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做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有效衔 接,鼓励社会力量以及地方政府按照市场规则购买生态产品和服务,通过激发保护区域的土地资源、劳 动力、资本和自然景观等要素的活力,提升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能力。另一方面,拓宽生态保护补偿资金 ...
上海新型储能新政落地:容量补偿+用地创新破解超大城市困局
鑫椤储能· 2025-05-19 08:56
| -广告 | | --- | 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设置星标 "⭐" ,关注 鑫椤储能 资讯~ 5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示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068号提案的答复。 上海目前 储能装机约30MW/70MWh 。 2025年首批独立储能项目建设计划已发布,共8个项目入 列, 规划总装机容量达 414.5MW/1478MWh 。 上海市将通过 规划引领、用地保障、市场机制建设和安全监管 等多方面措施,推动储能 加快发展。支持 利用关停退役能源设施场址以及海上风电预留用地建设独立储能电站。探 索阶段性容量补偿机制 。具体如下: 用地保障方面, 独储按照公用设施优先安排用地 。选址方面重点对关停退役能源设施场 址全面予以保留,优先布局独储,同时 鼓励利用海上风电预留用地建设独立储能电站 。 火电机组配置储能(以下简称"火储")项目和用户侧储能(以下简称"户储")项目鼓励 结 合主体项目建设,原则上不独立新征用地 。如确有用地需求且周边有供地条件,经所在区 同意,可按照原主体项目用地性质新征用地。同时支持用户在主体项目用地范围内优化布 局, 对符合入楼配置的储能项目,适当放宽主体项目 ...
生态综合补偿机制如何健全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9 05:30
杨书君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是解决跨省跨区域协商难、横向补偿推进慢的重要举措,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政策或市 场化途径,在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上下游或者左右岸的行政单元进行补偿。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异地 开发补偿模式,实行"造血式"补偿,生态保护区和受益区通过互建合作园区、对口协作、产业转移、技 术培训等多种补偿方式,加强区域间协同,健全地区间利益分配和责任共担机制,实现生态保护区和受 益区之间的合作共赢、互惠互利。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总结既有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经验,不断优 化调整补偿方式,建立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应用机制,实现资源共治共享、环境联防联治。 以市场作为生态产品与保护付出之间的桥梁,能够有效调动各方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是对政府补偿 的有效补充。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做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有效衔 接,鼓励社会力量以及地方政府按照市场规则购买生态产品和服务,通过激发保护区域的土地资源、劳 动力、资本和自然景观等要素的活力,提升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能力。另一方面,拓宽生态保护补偿资金 渠道,除了运用政府财政性资金之外,还可以通过资源环境交易、生态产业发展、筹集生态产业发展基 金等多渠道 ...
濮耐股份(002225):系列深度报告一:耐材主业出海领先,2025年盈利预期改善
东北证券· 2025-05-09 15: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耐材主业出海出口进度领先,前瞻性布局国产替代新材料 - 湿法冶金用活性氧化镁业务,预计未来业绩有较大成长空间 [1] - 耐火材料行业近年总量承压,但全球钢铁需求未来仍有显著增幅,增量需求主要来自海外 [1] - 国内耐材业务 2025 年盈利改善预期较大,出口出海业务领先,或受益 MAGA 与乌克兰重建 [2] - 看好公司耐材主业盈利恢复,湿法冶金用活性氧化镁第二曲线持续放量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耐材主业出口出海领先,活性氧化镁前景可期 - 公司成立于 2002 年,2008 年 A 股上市,前身为 1988 年濮阳县耐火材料厂,自 2000 年开展国际业务,拥有多个知名品牌,产品多样 [15] - 2024 年海外营收 14.5 亿元占比 28%,毛利 4.2 亿元占比 42%,海外业务毛利率较国内高 13.5pct,海外布局工厂为开拓市场奠定基础 [16] - 2025 年 1 月与格林美合作,活性氧化镁用于湿法提镍有五大优势,未来发展空间大 [17] - 股权结构稳定,实控人为刘百宽家族,下设三大事业部,2024 年三大事业部分别实现营收 44.3/3.8/8.2 亿元,同比 -8%/-23%/+40% [37] - 2024 年行业盈利承压,公司净利率 2.49%,2025Q1 恢复至 4.16%,2024 年期间费用率 16.9%同比 +2.5pct,2025Q1 为 11.9% [39] - 现金流稳定,2020 - 2024 年累计净流入 8.5 亿元,2020 - 2024 年累计分红 2.9 亿元,占同期净利润 29% [40] 耐火材料行业:钢铁为主要下游,近年总量承压 - 2024 年我国耐火材料产量 2207 万吨领先全球,近年总量呈下降趋势,产量占主要国家和地区的 80%左右 [54] - 钢铁行业为耐火材料最主要下游,占比约 7 成,每生产 1t 钢铁约消耗耐火材料 10 - 15kg,我国 2024 年耐火材料下游需求结构为钢铁 69%/水泥 12%/有色 8%/玻璃 5%/其他 6% [58] - 我国钢铁行业自 2020 年总量下行,自 2021 年钢价下行,2024 年粗钢产量 10.1 亿吨同比 -1.7%,2025Q1 螺纹钢均价较 2024 年降 7%,较 2021 年降 33% [60] - 钢材出口对国内钢铁行业逆周期调节作用有限,预计 2025 年出口下降 1000 万吨,钢价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 [63] - 预计至 2050 年全球钢铁需求仍有 20%增幅,增量需求来自海外,2024 年全球粗钢产量 18.8 亿吨同比 -0.4% [65] 国内耐材业务:2024 盈利承压,2025 有明显改善预期 竞争格局:行业高度分散,市场竞争激烈 - 我国耐火材料行业高度分散,2023 年规模以上企业约 2000 家,主营业务收入 2000 亿元左右,A股 前五上市公司 2024 年营收 CR5 为 11% [72] - 2024 年 SW 耐火材料行业销售毛利率 18.0%同比 -1.7pct,销售净利率 4.2%同比 -1.2pct,盈利走低与钢铁行业景气度下行相关 [73] - 钢铁行业集中度提升和耐火材料整体承包模式使耐材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明确,2024 年公司整体承包模式收入占总营收 49% [79] - 环保标准提升或加速耐材行业落后产能退出,预计全行业设备及工程改造总投入约 16 亿元,运行费用约 7 亿元/年 [80] 原料价格:2025 年氧化铝价格回落,镁砂价格或回升 - 原材料成本约占公司营业成本 75%,2024 年直接材料成本 17.1 亿元,占比 74% [85] - 2024 年氧化铝价格持续走高,2025 年初回落,2024 年末高位达 5757 元/吨,2025 年 4 月 30 日均价约 3608 元/吨 [86] - 菱镁矿加工所得镁砂是镁质耐火材料主要原料之一,我国镁砂 2024 年产量较 2020 年高位缩减 3 成,2021 年以来菱镁矿大量出口但均价低 [90][91] - 我国镁砂价格近年走低,2024 年海城轻烧镁砂/重烧镁砂/96.8%级电熔镁砂吨均价较 2021 - 2022 年高位 -18%/-18%/-13% [95] - 政策积极引导行业总量控制,镁砂与菱镁矿价格或可企稳回升,辽宁省新规将 2025 年镁砂产能控制在 2500 万吨/年以下 [107] 公司优势:差异化定位高端产品,布局西藏、新疆菱镁矿 - 公司技术领先,产品以功能性、不定型中高端产品为主,2024 年功能性耐火材料毛利率 30%,不定型耐火材料毛利率 18%,两类产品合计贡献 47%营收/61%毛利 [111] - 公司控股子公司分别取得西藏卡玛多菱镁矿和新疆哈勒哈特菱镁矿采矿权证,保障原料供应 [111] 海外耐材业务:公司积极出海出口,或受益 MAGA 与乌克兰重建 对标头部:RHI/维苏威等欧美厂商布局全球,份额领先 - 全球耐材 CR3 约 31%,欧美厂商份额领先,市场规模约 200 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 1700 亿元 [116] - 奥镁集团、维苏威、摩根 2024 年分别实现营收折合人民币 262.4 亿、165.2 亿、99.9 亿元,净利润 10.7 亿、7.9 亿、4.6 亿元 [117][118] 公司优势:前瞻性布局美国与塞尔维亚产能,拓展乌克兰业务多年 - 公司海外营收/毛利占比显著领先于行业,2024 年海外营收 14.5 亿元占比 28%,毛利 4.2 亿元占比 42% [123] - 公司 2021 年开始在美国和塞尔维亚投资建厂,美国设计年产 2 万吨镁碳砖产能,2024 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72%;塞尔维亚工厂一期设计镁碳砖产能 3 万吨,不定形产品产能 1 万吨,2024 年步入正轨 [124] - 美国钢铁年产量约 8000 万吨,耐火材料年需求约 80 - 120 万吨,钢价显著高于国内,公司美国产能远期年利润贡献或达 0.5 - 1.0 亿元 [126] - 乌克兰重建或需万亿级总投资,刺激钢铁产业链需求,公司深度布局乌克兰市场,预将受益重建,推算需求约 41 - 62 万吨 [131] 投资建议 - 公司目前单吨盈利处于历史低位,2024 年测算吨净利 167 元 [135] - 看好公司耐材业务盈利恢复,湿法冶金用活性氧化镁第二曲线持续放量,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为 56/60/64 亿元,同比 +8%/7%/6%,归母净利润为 3.0/4.0/5.0 亿元,同比 +122%/33%/25% [135]
他山之石 |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净增益?对我国有哪些启示?
中国环境报· 2025-05-06 08:15
20世纪70年代,受以《寂静的春天》为代表的环境保护思潮的影响,与生物多样性抵消(Biodiversity Offset)相关的理念开始出现在美国的政策和法规中。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签署后,欧盟成员国 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注度显著提升,近20年的时间里,生物多样性抵消机制在欧盟政策框架下得到系 统化的发展。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英国等国基于自身情况开发出生物多样性抵消机 制。 生物多样性抵消是指为了缓解开发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行动。生物多样性抵消通 常被认为是减缓层级(避免、最小化、恢复、抵消)的最后一步,即在开展抵消前,开发商应确保已经 采取了避免影响、最小化影响、恢复生物多样性等三类措施。生物多样性抵消的目标一般分为生物多样 性无净损失(No Net Loss)和净增益(Net Gain)。无净损失指通过采取补偿措施,使项目造成的生物 多样性损失在量和质上得以平衡,整体不减少;而净增益则是在实现无净损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生态 系统状况,实现生物多样性的总体改善。 多数国家的生物多样性抵消计划都以无净损失为目标,而英国2021年在《环境法案》中强制要求英格兰 地区的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