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考志愿填报
icon
搜索文档
张雪峰又“退网复播”,他是高考路上的收费站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21 11:56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 -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价格从11999元/17999元涨价至12999元/18999元,20分钟内售罄,去年3小时收入达2亿元[3][4] - 行业市场规模过去十年增长10倍,全国现存1300多家相关企业,70%集中在河北[5][30] - 新三板公司旭德教育一对一咨询毛利率78.3%,百年育才规划咨询毛利率达89.34%[31] 政策演变与填报机制 - 填报机制从梯度志愿(志愿优先)转向平行志愿(分数优先),2008年后普及降低掉档风险[11][12] - 新高考模式下可填报志愿数量激增:辽宁可填112个专业,四川理论最多可填270个专业志愿[14][15] - 内蒙古取消实行20年的动态排名机制,2025年起全面改为平行志愿模式[8][9] 专业选择与产业关联 - 高校本科专业数量从309种增至845种,但985/211院校数量保持115所不变[16][17] - 专业选择与产业景气周期存在4年滞后性:2011年计算机被列为红牌专业,2012年土木工程受追捧,2022年新能源材料反成热门[24][25] - 行业人才定价取决于两大特征:持续盈利能力(如互联网大厂)和阶段性短缺(如2012年深度学习领域)[26] 商业模式与用户心理 - 典型服务包含基础信息扫盲和分数匹配方案,客单价近2万元但效果验证周期长达4年[32] - 填报复杂性催生信息差:新高考"专业+院校"模式取消调剂环节,"院校专业组"模式允许组内调剂[16] - 用户付费本质是消除不确定性焦虑,类似"封闭期4年的理财产品"购买行为[27][32]
上海教育电视台、上观新闻等联合推出 6月23日:“高考咨询大直播”
解放日报· 2025-06-21 11:55
高考咨询大直播 - 6月23日将举办《我们一起填志愿——2025高考咨询大直播》活动 这是该活动连续第20年服务上海考生[1] - 直播将通过上海教育电视台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长三角之声 以及多个微信视频号 上观新闻App 阿基米德长三角之声社区 长三角之声官方微博 新浪上海 新浪教育等渠道播出[1] - 直播期间考生和家长可通过上海教育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留言提问 由受邀专家及时解答[1] 直播内容安排 - 6月23日18:00-19:00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专家将解读2025年上海高招政策和志愿填报具体安排[2] - 6月23日19:35-21:00 高招咨询专家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将进行个性化志愿填报诊断[2] 云探高校活动 - 6月17日-6月20日 上海教育电视台举办了"云探上海应用型本科试点高校"系列直播 走进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上海电机学院等4所高校[1] - 感兴趣的考生和家长可通过上海教育电视台微信视频号观看直播回放[1]
AI大战张雪峰,谁是最后赢家?
36氪· 2025-06-20 21:12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现状 - 2024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达10.2亿元,预计2025年增长至10.9亿元 [5] - 张雪峰旗下"峰学未来"两款志愿填报服务(11999元、17999元)去年3小时销售额达2亿元,今年涨价1000元后20分钟内售罄 [1] - 北京海淀地区"一对一"志愿填报服务价格达25800-29800元,反映高端市场需求旺盛 [5] 科技公司AI工具布局 - 阿里(夸克)、百度、腾讯(元宝)、华为、科大讯飞等推出免费AI志愿填报工具,主打"信息平权" [3] - 夸克上线首个自研"高考志愿大模型",腾讯元宝App新增"高考志愿咨询",百度提供AI志愿助手 [3][11] - AI工具核心功能包括:位次匹配算法、"冲稳保"院校推荐(如夸克推荐1027所院校,元宝推荐12所)、MBTI性格测试 [5][6][11] AI工具技术差异与局限 - 数据精细度是关键竞争点,需覆盖缩招/扩招、产业融合等动态信息,当前各平台录取概率计算结果差异显著(如辽宁605分考生案例) [6][7] - Agent架构成为技术升级方向,夸克通过数百专家训练模型,但用户反馈建议仍较宽泛,缺乏个体差异分析 [11][12] - 实际案例显示AI存在数据滞后问题(如江苏考生因专业缩招20人未被预测导致滑档) [7][10] 传统咨询模式与AI的竞争 - 张雪峰团队通过网红效应锁定普通院校群体,但被质疑交付能力(部分顾问经验不足两年) [13] - 行业分化加速:低价志愿卡被淘汰,高端咨询师价值提升,AI难以替代职业规划等深度服务 [12][13] - AI工具缩短基础服务时间,但无法复制"暴论式"营销对家长焦虑情绪的精准把握 [13] 用户行为与市场趋势 - 新高考改革后志愿填报复杂度飙升(如四川考生最多需填270个志愿),推动专业服务需求 [5] - 用户对AI工具依赖度有限,典型用例为"半信半疑+人工复核"模式(如福建考生结合AI报告与校长建议) [8][10] - 大厂通过高频考点库、多轮对话等功能提升粘性,将高考季视为重要获客场景 [3][11]
高考过后,这个千亿级市场持续火爆
36氪· 2025-06-20 08:24
高考志愿填报行业现状 - 因新高考改革导致志愿填报规则复杂化,催生"志愿填报行业"快速发展,同时伴随"天价咨询费"、"兼职高报师"等乱象[1] - 2024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达10.2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10.9亿元[3] - 天眼查数据显示全国现有1876家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志愿填报"的企业[3] 行业服务模式 - 部分机构使用"优志愿"等软件批量生成志愿方案,单个案例处理时间仅20分钟[22] - 专业机构会建立报考查询系统,整合历年录取数据、位次信息等[35] - 部分机构采用性格测试匹配职业方向,并持续更新高校专业就业数据[36] 市场需求特点 - 家长核心诉求是消除信息差,愿意支付数千至上万元咨询费[6] - 高分段考生家庭更关注学习体验与幸福感,倾向选择轻松专业[14][15] - 中低分段家庭更务实,优先考虑就业前景与编制机会[16] - 部分家长存在专业认知误区,如混淆"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学"[38] 行业专业要求 - 高报师需掌握批次概念、划线率、等效分等复杂规则[9] - 需规避常见填报错误:不服从调剂、身体条件不符等[11] - 需关注专业组招生规则,避免被调剂至冷门专业[25] - 需了解特殊专业要求,如师范类专业对外形条件限制[27] 行业发展趋势 - 新高考"3+1+2"模式增加专业选择组合,提升报考复杂度[5] - 部分冷门专业(如地理科学、天文学)报考人数锐减,可能影响学科发展[30] - 热门专业(如电气工程)可能因报考过热导致就业竞争加剧[23]
本周精华总结:甜个志愿|AI智能,轻松搞定高考志愿
老徐抓AI趋势· 2025-06-20 00:44
产品介绍 - 公司推出"甜个志愿"小程序,可通过微信搜索体验,基于北大教育学院权威策略体系,专注高考志愿填报参考,分为"保底"、"稳健"和"冲刺"三档 [2] - 产品采用2022-2024年三年历史录取数据,待2025年最新数据发布后将支持实时精准填报 [4] - 产品定价299元,低于市场同类产品,适合个人使用或作为高考季礼物 [4] 产品功能 - 依据北大教育学院研究数据,自动筛选符合三档策略的学校专业组合,减轻手动检索负担 [4] - 集成AI咨询功能,支持自然语言提问,了解专业就业前景、毕业去向、考研留学等多维度信息 [4] - 支持根据地域、专业特色和个性化需求灵活搜索,如查询特定城市高校列表或根据自身优劣势推荐专业 [4] 分档策略 - 保底档:过去三年考生分数完全符合录取条件(100%录取概率)的学校和专业 [4] - 稳健档:过去三年中有两年录取、一年未录取(约80%录取概率)的选项 [4] - 冲刺档:过去三年只有一年录取(约30%录取概率)的学校和专业 [4] 合作推广 - 公司欢迎教育相关机构或有教育资源的个人合作推广该产品,有意者可联系助理回复关键词【合作】 [4]
青海海西州联合海亮科技举办2025届高三学子志愿填报公益讲座
中国新闻网· 2025-06-19 20:01
通逻辑:解构底层,避坑有道 中新网青海新闻6月18日电 (刘健 姜潇)为进一步助推海西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2025届高三学生 科学填报志愿,近日,由浙江省援青指挥部、海西州教育局、海亮科技集团联合组织的"浙青同心,共 赴未来"高三学生志愿填报指导公益讲座顺利举行。 此次活动通过"线上直播+在线答疑"形式,为考生及家长提供专业化的升学指导服务。 讲座特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国强担任主讲专家。他立足青 海省高考政策最新动态,围绕"青海高考政策核心变化""志愿填报底层逻辑与避坑指南""数据工具与实 操案例拆解""家庭决策:家长与考生的角色分工"四大核心主题展开深入讲解,明确家长与考生的角色 分工,为考生和家长科学填报志愿提供宝贵的智力支持和方法指导。 析政策:洞察新规,调整策略 王国强通过分析青海高考政策,对于高考志愿填报和以往的不同点作出详细讲解,他提醒考生和家长要 深入了解政策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结合考生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填报方案。只有紧跟政策步伐,才 能在志愿填报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录取成功率。 志愿填报不是考生个人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家庭共同参与的"协奏曲"。对 ...
我高考估分480,AI帮选了178所高校 AI志愿填报服务战火起,夸克、商汤、百度在争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9 18:17
高考志愿AI助手行业现状 - 大模型技术已从搜索工具升级为具备理解、推理、反思能力的智能顾问,可提供"可冲击""较稳妥""可保底"三类志愿推荐[2][4] - 行业共识从信息整合走向个性化决策,百度"AI聊志愿智能体"支持自然语言交互,动态生成方案,覆盖2000多所高校[5] - 夸克发布高考专用大模型,含深度搜索、志愿报告、智能选志愿功能,生成报告需发起上万次搜索请求[6][7] - 商汤科技办公小浣熊通过任务规划功能引导需求,输出"相对最优选"并分析优缺点[7][10] 技术实现路径 - 逻辑推理成为训练重点,需教会模型不同场景下的决策逻辑,如考公、互联网行业或留学的志愿方案差异[7] - 百度AI整合信息、个性化推荐和对话式决策功能,商汤工具调用搜索模块、分数模拟器等外部工具协同工作[5][10] - 夸克采用"推理-反思-执行"技术结构,结合分数、选科、地域等要素匹配上百高校上千专业[7][11] - 商汤展示大模型调用工具能力显著跃升,包括意图理解和任务执行能力提升[10] 数据与算法基础 - 夸克整合招生院校与官方平台权威数据,建设高考知识库,认知填报逻辑形成技术壁垒[11] - 百度依赖专业权威时效性内容,底层数据需客观严谨全面,解决大模型幻觉问题[14] - 算法核心是根据相关条件寻找最优解,类似经济学模型,通过等效分位次计算实现精准匹配[7][8] - 北京案例显示系统能分析录取位次波动,划分高/中/低风险等级,标注专业录取概率[8][12] 行业战略价值 - 高考场景具备数据复杂度、决策情境性和用户深度参与特性,成为大模型落地验证标杆[15] - 百度2013年布局高考服务,推动信息平权,AI志愿报考用户次留数和对话轮次高于其他场景[15] - 虽属低频场景但被夸克视为"高价值"信息处理领域,能提升复杂数据关系处理效率[18] - 商汤将高考视为检验AI能力的"硬仗",成功应用可拓宽任务边界并建立用户信任[19] - 百度认为该服务是考生首次深度接触大模型的机会,用户需求数据可反哺模型训练[20]
张雪峰是人生路上的收费站
投资界· 2025-06-18 15:47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分析 市场概况 - 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规模在过去十年翻了十倍[3] - 张雪峰直播间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11999元/17999元两档)去年2万个名额被抢空,今年涨价1000元后20分钟内售罄[3] - 中国正常运营的高考志愿填报相关企业有1300多家,近70%来自河北[23] 商业模式 - 新三板上市公司旭德教育一对一咨询业务毛利率达78.30%,百年育才规划咨询业务毛利率达89.34%[24] - 志愿填报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报考规则/专业/院校的基础信息扫盲和根据具体分数确定填报方案[25] - 志愿填报咨询的附加值更多是对庞杂信息的筛选整理,解决信息差问题[25] 高考志愿填报机制演变 机制变化 - 高考志愿填报机制经历了从估分报志愿转向知分报志愿(1995年后),从梯度志愿转向平行志愿(2008年后)[6] - 平行志愿模式下分数最高的考生优先获得投档资格,分数越高选择余地越大[7] - 内蒙古的"动态排名、精准定位"机制在2025年起切换为平行志愿模式[6] 新高考模式 - 新高考模式下志愿填报分为"专业(类)+院校"和"院校专业组"两种模式[9] - 采用"专业(类)+院校"的辽宁本科批次可填112个专业,采用"院校专业组"的四川最多可填270个专业志愿[9] - 新高考模式下专业的权重超过学校,高校本科专业从309种增加到845种[10][11] 专业选择与行业发展 专业选择困境 - 专业的受欢迎程度滞后于产业发展,2011年计算机科学曾被列为"红牌专业",但2010年后成为高附加值产业延伸[18] - 专业选择与行业景气错配,2012年学金融四年后进银行降薪,学材料反而赶上新能源领域投资热潮[19] - 高校专业设置受产业影响,2017年电竞热度爆发后三年内60多所高校开设电竞专业,但2022年行业收入首次下滑[19][5][6] 人才定价因素 - 决定人才定价的是具体产业和公司,高薪酬岗位企业需具备长期持续盈利能力或面临阶段性人才短缺[19] - 行业上升期会创造阶段性人才紧缺,如2012年后深度学习突破导致研究者供给不足[21] - 比亚迪2022年营收4000亿、净利润同比暴涨449%后,800名清华北大毕业生应聘[20] 市场焦虑与消费心理 - 志愿填报复杂性增加导致信息差扩大,为咨询机构创造利润空间[12] - 志愿选择影响职业生涯,"把高考的每一分在未来最大化变现"成为具体目标[13] - 志愿填报咨询类似消除不确定性的安慰剂,技术门槛不高但能缓解焦虑[26][27]
AI填报志愿靠谱吗?一文教你“冷”“热”专业怎么选→
央视新闻· 2025-06-18 13:13
01 是不是正在为如何选择志愿而烦恼? 最近 距离高考出分还有一周左右的时间 各类AI辅助填报志愿工具迅速"上线" 等待出分的你 利用AI填报志愿靠谱吗? 填报志愿AI辅助工具分三类 首先先来了解AI填报志愿 目前 辅助志愿填报的AI工具分为三类 第一类 是教育部及各省份推出的官方辅助系统 第二类 是像DeepSeek、豆包等免费开放平台 第三类 是针对高考志愿推出的一些付费辅助App 专家表示 基础AI工具可以提供初步的建议和分析 帮助考生打破一些信息差 拓展收集院校 专业信息等渠道 但AI的可靠性取决于数据的 准确性、时效性和完整性 这方面官方辅助系统更具优势 另一方面 AI无法真正理解考生的个性化需求 考生选择院校、专业还需要考虑 自己的兴趣和发展规划等多重因素 "冷""热"专业 要怎么选? 在多方面了解院校、专业后 就要填报志愿了 那么 "冷""热"专业该怎么选? 如何判断是"冷专业"还是"热专业"? 所谓的"冷专业",通常是以好不好就业、对应岗位的收入高不高这些来衡量,比如此前网上传的生物、 化学、环境、材料等。但近年来,随着国家的战略布局,这几个专业都迎来了自己的发展机遇。前些年 的"冷门",今天 ...
各地各高校招生咨询会密集举办 为考生提供全方位咨询服务
央视网· 2025-06-18 11:34
高考志愿填报服务 - 各地高校密集举办招生咨询会 浙江开展2025高考志愿"云咨询周"公益活动 湖南高考志愿公益大讲堂覆盖全省14个市州 [1] - 湖南省组织20余名专家指导志愿填报 动员万余名党员干部志愿者进山村学校提供上门服务 [3] - 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启动志愿填报模拟演练 学校组织多次模拟并开设分数公布后指导讲座 [3] AI辅助填报工具应用 - AI志愿填报工具分为三类:教育部官方系统 DeepSeek等免费开放平台 商业App数十款 [4] - 专家建议优先使用官方AI系统 需多平台交叉验证数据准确性 但AI无法替代个性化需求评估 [5] - AI可打破信息差辅助收集院校专业数据 但决策需结合考生兴趣与职业规划 [5] 专业选择策略 - "冷热专业"标准随国家战略变化 如化学专业新增绿色制造等方向 需动态评估发展机遇 [9] - 选择三大原则:能力匹配避免短板 兴趣导向防止盲目追分 无明确目标可参考国家需求与院校优势专业 [9] - 教育部阳光系统提供专业倾向测评 生成个性化推荐清单 [9] 家庭决策协调机制 - 家长与考生意见冲突时 需在生存发展兴趣需求间平衡 强调学习主体是考生本人 [10] - 高校转专业政策及辅修双学位等机制 可缓解一次性选择压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