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

搜索文档
我高考估分480,AI帮选了178所高校 AI志愿填报服务战火起,夸克、商汤、百度在争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9 18:17
高考志愿AI助手行业现状 - 大模型技术已从搜索工具升级为具备理解、推理、反思能力的智能顾问,可提供"可冲击""较稳妥""可保底"三类志愿推荐[2][4] - 行业共识从信息整合走向个性化决策,百度"AI聊志愿智能体"支持自然语言交互,动态生成方案,覆盖2000多所高校[5] - 夸克发布高考专用大模型,含深度搜索、志愿报告、智能选志愿功能,生成报告需发起上万次搜索请求[6][7] - 商汤科技办公小浣熊通过任务规划功能引导需求,输出"相对最优选"并分析优缺点[7][10] 技术实现路径 - 逻辑推理成为训练重点,需教会模型不同场景下的决策逻辑,如考公、互联网行业或留学的志愿方案差异[7] - 百度AI整合信息、个性化推荐和对话式决策功能,商汤工具调用搜索模块、分数模拟器等外部工具协同工作[5][10] - 夸克采用"推理-反思-执行"技术结构,结合分数、选科、地域等要素匹配上百高校上千专业[7][11] - 商汤展示大模型调用工具能力显著跃升,包括意图理解和任务执行能力提升[10] 数据与算法基础 - 夸克整合招生院校与官方平台权威数据,建设高考知识库,认知填报逻辑形成技术壁垒[11] - 百度依赖专业权威时效性内容,底层数据需客观严谨全面,解决大模型幻觉问题[14] - 算法核心是根据相关条件寻找最优解,类似经济学模型,通过等效分位次计算实现精准匹配[7][8] - 北京案例显示系统能分析录取位次波动,划分高/中/低风险等级,标注专业录取概率[8][12] 行业战略价值 - 高考场景具备数据复杂度、决策情境性和用户深度参与特性,成为大模型落地验证标杆[15] - 百度2013年布局高考服务,推动信息平权,AI志愿报考用户次留数和对话轮次高于其他场景[15] - 虽属低频场景但被夸克视为"高价值"信息处理领域,能提升复杂数据关系处理效率[18] - 商汤将高考视为检验AI能力的"硬仗",成功应用可拓宽任务边界并建立用户信任[19] - 百度认为该服务是考生首次深度接触大模型的机会,用户需求数据可反哺模型训练[20]
张雪峰是人生路上的收费站
投资界· 2025-06-18 15:47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分析 市场概况 - 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规模在过去十年翻了十倍[3] - 张雪峰直播间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11999元/17999元两档)去年2万个名额被抢空,今年涨价1000元后20分钟内售罄[3] - 中国正常运营的高考志愿填报相关企业有1300多家,近70%来自河北[23] 商业模式 - 新三板上市公司旭德教育一对一咨询业务毛利率达78.30%,百年育才规划咨询业务毛利率达89.34%[24] - 志愿填报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报考规则/专业/院校的基础信息扫盲和根据具体分数确定填报方案[25] - 志愿填报咨询的附加值更多是对庞杂信息的筛选整理,解决信息差问题[25] 高考志愿填报机制演变 机制变化 - 高考志愿填报机制经历了从估分报志愿转向知分报志愿(1995年后),从梯度志愿转向平行志愿(2008年后)[6] - 平行志愿模式下分数最高的考生优先获得投档资格,分数越高选择余地越大[7] - 内蒙古的"动态排名、精准定位"机制在2025年起切换为平行志愿模式[6] 新高考模式 - 新高考模式下志愿填报分为"专业(类)+院校"和"院校专业组"两种模式[9] - 采用"专业(类)+院校"的辽宁本科批次可填112个专业,采用"院校专业组"的四川最多可填270个专业志愿[9] - 新高考模式下专业的权重超过学校,高校本科专业从309种增加到845种[10][11] 专业选择与行业发展 专业选择困境 - 专业的受欢迎程度滞后于产业发展,2011年计算机科学曾被列为"红牌专业",但2010年后成为高附加值产业延伸[18] - 专业选择与行业景气错配,2012年学金融四年后进银行降薪,学材料反而赶上新能源领域投资热潮[19] - 高校专业设置受产业影响,2017年电竞热度爆发后三年内60多所高校开设电竞专业,但2022年行业收入首次下滑[19][5][6] 人才定价因素 - 决定人才定价的是具体产业和公司,高薪酬岗位企业需具备长期持续盈利能力或面临阶段性人才短缺[19] - 行业上升期会创造阶段性人才紧缺,如2012年后深度学习突破导致研究者供给不足[21] - 比亚迪2022年营收4000亿、净利润同比暴涨449%后,800名清华北大毕业生应聘[20] 市场焦虑与消费心理 - 志愿填报复杂性增加导致信息差扩大,为咨询机构创造利润空间[12] - 志愿选择影响职业生涯,"把高考的每一分在未来最大化变现"成为具体目标[13] - 志愿填报咨询类似消除不确定性的安慰剂,技术门槛不高但能缓解焦虑[26][27]
AI填报志愿靠谱吗?一文教你“冷”“热”专业怎么选→
央视新闻· 2025-06-18 13:13
01 是不是正在为如何选择志愿而烦恼? 最近 距离高考出分还有一周左右的时间 各类AI辅助填报志愿工具迅速"上线" 等待出分的你 利用AI填报志愿靠谱吗? 填报志愿AI辅助工具分三类 首先先来了解AI填报志愿 目前 辅助志愿填报的AI工具分为三类 第一类 是教育部及各省份推出的官方辅助系统 第二类 是像DeepSeek、豆包等免费开放平台 第三类 是针对高考志愿推出的一些付费辅助App 专家表示 基础AI工具可以提供初步的建议和分析 帮助考生打破一些信息差 拓展收集院校 专业信息等渠道 但AI的可靠性取决于数据的 准确性、时效性和完整性 这方面官方辅助系统更具优势 另一方面 AI无法真正理解考生的个性化需求 考生选择院校、专业还需要考虑 自己的兴趣和发展规划等多重因素 "冷""热"专业 要怎么选? 在多方面了解院校、专业后 就要填报志愿了 那么 "冷""热"专业该怎么选? 如何判断是"冷专业"还是"热专业"? 所谓的"冷专业",通常是以好不好就业、对应岗位的收入高不高这些来衡量,比如此前网上传的生物、 化学、环境、材料等。但近年来,随着国家的战略布局,这几个专业都迎来了自己的发展机遇。前些年 的"冷门",今天 ...
各地各高校招生咨询会密集举办 为考生提供全方位咨询服务
央视网· 2025-06-18 11:34
高考志愿填报服务 - 各地高校密集举办招生咨询会 浙江开展2025高考志愿"云咨询周"公益活动 湖南高考志愿公益大讲堂覆盖全省14个市州 [1] - 湖南省组织20余名专家指导志愿填报 动员万余名党员干部志愿者进山村学校提供上门服务 [3] - 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启动志愿填报模拟演练 学校组织多次模拟并开设分数公布后指导讲座 [3] AI辅助填报工具应用 - AI志愿填报工具分为三类:教育部官方系统 DeepSeek等免费开放平台 商业App数十款 [4] - 专家建议优先使用官方AI系统 需多平台交叉验证数据准确性 但AI无法替代个性化需求评估 [5] - AI可打破信息差辅助收集院校专业数据 但决策需结合考生兴趣与职业规划 [5] 专业选择策略 - "冷热专业"标准随国家战略变化 如化学专业新增绿色制造等方向 需动态评估发展机遇 [9] - 选择三大原则:能力匹配避免短板 兴趣导向防止盲目追分 无明确目标可参考国家需求与院校优势专业 [9] - 教育部阳光系统提供专业倾向测评 生成个性化推荐清单 [9] 家庭决策协调机制 - 家长与考生意见冲突时 需在生存发展兴趣需求间平衡 强调学习主体是考生本人 [10] - 高校转专业政策及辅修双学位等机制 可缓解一次性选择压力 [10]
张雪峰是人生路上的收费站
创业邦· 2025-06-18 11:13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发展 -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规模过去十年增长十倍[4] - 张雪峰团队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定价分别为12999元/18999元 较2022年涨价1000元 20分钟内售罄[3] - 行业头部企业毛利率惊人:旭德教育一对一咨询业务毛利率78.3% 百年育才规划咨询业务毛利率达89.34%[25] 高考志愿填报机制演变 - 填报机制经历两次重大变革:1995年从估分报志愿转向知分报志愿 2008年从梯度志愿转向平行志愿[7] - 新高考模式下志愿数量激增:辽宁采用"专业+院校"模式可填112个志愿 四川"院校专业组"模式最多可填270个专业志愿[11] - 内蒙古施行近20年的动态排名机制2025年废止 改为平行志愿模式[7] 专业选择与产业周期错配 - 高校本科专业数量从309种增至845种 但专业增减调整频繁导致信息差扩大[13] - 典型案例显示专业选择滞后产业周期:2011年计算机被列为红牌专业 但2010年后成为高附加值产业核心[18][20] - 产业影响高校专业设置:2017年电竞热催生60多所高校开设相关专业 但2022年行业首次出现收入下滑[20] 行业竞争格局与商业模式 - 全国现存1300多家志愿填报企业 近70%集中在河北[24] - 典型服务模式包含基础信息扫盲和分数匹配方案 客单价最高达18999元[26] - 行业技术门槛主要体现在信息整合能力 但服务效果存在四年延迟验证的特性[26] 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 - 决定人才定价的核心要素是产业盈利能力和阶段性人才短缺 典型案例显示比亚迪2022年营收4000亿元后吸引800名清北毕业生[21] - 专业权重超过学校:过去十年大学数量增400所但985/211院校保持115所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未扩容[12] - 行业上升期创造人才紧缺窗口 如2012年后深度学习突破导致算法人才供给严重不足[21]
张雪峰是人生路上的收费站
36氪· 2025-06-17 18:08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分析 市场规模与商业机会 - 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价格显著上涨,张雪峰直播间两档服务(11999元/17999元)去年售出2万个名额,今年涨价1000元后20分钟内售罄[4] - 行业市场规模过去十年增长十倍,新三板公司旭德教育一对一咨询业务毛利率达78.3%,百年育才规划咨询业务毛利率高达89.34%[35] - 全国现存1300多家相关企业,近70%集中在河北,反映高考大省需求集中[34] 政策与机制演变 - 志愿填报机制经历两次重大变革:1995年从估分报志愿转向知分报志愿,2008年从梯度志愿转向平行志愿[10] - 新高考模式下志愿数量激增:辽宁可填112个专业志愿,四川理论最多可填270个专业志愿(45个院校组×6个专业)[14] - 内蒙古取消实行20年的动态排名机制,2025年起全面采用平行志愿模式[9] 行业供需矛盾 - 高校专业数量从309种增至845种,但985/211院校数量保持115所不变,导致专业选择权重超过学校[16] - 专业设置滞后产业需求,如2011年计算机被列为红牌专业,但随后十年成为高附加值产业核心[24] - 产业波动影响专业热度,2017年60多所高校开设电竞专业,但2022年行业首次出现收入下滑[25][26] 人才定价机制 - 高薪岗位集中于两类企业:具备持续盈利能力的互联网大厂(如比亚迪2022年营收4000亿后吸引800名清北毕业生)和新兴技术领域公司[27] - 行业上升期创造阶段性人才紧缺,如2012年后深度学习研究者供给不足推高薪资[28] - 专业选择与行业景气错配现象普遍,如2012年金融专业毕业生遭遇银行业降薪,材料专业反而受益新能源投资热潮[25] 信息不对称催生服务需求 - 新高考模式下"专业+院校"和"院校专业组"两种填报体系大幅增加复杂性,咨询机构通过信息整合创造价值[14][16] - 头部机构服务内容集中于规则解读(如18999元套餐含基础扫盲和填报方案),但效果验证周期长达四年[37] - 专业认知偏差普遍存在,如轻化工程(造纸)等名称迷惑性专业加剧信息差[17]
张雪峰是人生路上的收费站
虎嗅APP· 2025-06-17 08:11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分析 市场规模与商业价值 -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去年定价11999元/17999元 2万个名额售罄 3小时收入达2亿元 今年同款服务涨价1000元 上架20分钟后大部分省份售罄 [3] -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规模过去十年增长十倍 行业呈现爆发式扩张 [3] - 新三板公司旭德教育一对一咨询业务毛利率78.30% 百年育才规划咨询业务毛利率高达89.34% 显示行业盈利能力强劲 [25] 政策与机制演变 - 高考志愿填报机制经历两次重大变革:1995年从估分报志愿转向知分报志愿 2008年从梯度志愿转向平行志愿 [6] - 平行志愿模式下实行分数优先原则 高分考生即使第6志愿也优先于低分考生第1志愿 显著降低掉档风险但增加填报复杂度 [7] - 内蒙古取消实行20年的动态排名机制 2025年起全面切换平行志愿模式 消除"占座"等投机行为 [6] 新高考制度影响 填报模式变革 - 新高考形成两种主流模式:"专业(类)+院校"(辽宁可填112个专业志愿)和"院校专业组"(四川最多可填270个专业志愿) [10] - 专业权重超越学校 因985/211院校数量保持115所不变 而高校本科专业从309种增至845种 信息差持续扩大 [11][12] 行业结构性矛盾 - 专业选择与产业景气周期错配 计算机科学2011年被列为红牌专业 但2010年后催生智能手机/AI等高附加值产业 [18] - 高校专业设置滞后产业需求 如2017年60多所高校开设电竞专业 但2022年行业首次出现收入下滑 [18][6] 人才供需与产业关系 定价权转移 - 人才定价权由产业端掌握 高薪岗位集中于两类企业:持续盈利公司(如互联网大厂)和技术变革期新锐企业(如2012年后的AI领域) [20][21] - 比亚迪2022年营收4000亿元 净利润增长449%后 次年吸引800名清北毕业生 反映产业周期对人才流向的直接影响 [21] 职业路径不确定性 - 志愿选择实质是4年封闭期"投资" 2012年选择金融专业者2016年面临银行降薪 而同期材料专业受益新能源补贴爆发 [18] - 行业上升期创造阶段性人才紧缺 如深度学习研究者2012年后供不应求 但早期因不被看好导致供给不足 [21] 咨询服务行业生态 市场格局 - 全国现存1300多家高考志愿填报企业 近70%集中于河北 显示地域集中特征 [24] - 典型服务模式包含基础信息扫盲(如报考规则)和分数定制方案 客单价高达18999元但效果验证周期长达4年 [27] 需求本质 - 服务核心价值在于消除信息不对称 但咨询师专业资质存疑 部分从业者前职为保险销售 [27] - 焦虑驱动消费 志愿填报成为"改变命运的最后选择权" 催生安慰剂效应 类似烧香拜佛的心理补偿机制 [27][28]
张雪峰是人生路上的收费站
虎嗅· 2025-06-16 22:21
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 - 张雪峰直播间去年推出11999元/17999元两档高考志愿填报服务,2万个名额迅速售罄,3小时收入达2亿元[1] - 今年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000元,上架20分钟后大部分省份售罄[2] -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规模过去十年增长十倍[3] 行业商业模式与盈利 - 高考志愿填报相关企业超1300家,近70%集中在河北[39] - 旭德教育一对一咨询业务毛利率达78.30%,百年育才规划咨询业务毛利率高达89.34%[40] - 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报考规则/专业/院校信息扫盲和分数匹配方案制定,客单价高达18999元[43] 高考志愿填报机制演变 - 从梯度志愿转向平行志愿(2008年后),录取逻辑从"志愿优先"变为"分数优先"[10][12] - 新高考模式下可填报志愿数量激增:辽宁可填112个专业,四川理论最多可填270个专业志愿[15] - 专业权重超过学校,高校本科专业从309种增至845种,信息差扩大[17][18] 专业选择与就业市场关系 - 专业热度滞后产业发展,2011年计算机被列为红牌专业,后随移动互联网爆发成为高薪领域[26][27] - 行业景气周期影响就业,2012年学金融者2016年遇降薪,同期材料专业毕业生赶上新能源投资热潮[28] - 产业需求驱动高校专业设置,2017-2020年60多所高校开设电竞专业,2022年行业首次下滑[29] 人才供需与行业特征 - 高薪岗位集中于两类企业:持续盈利的互联网大厂和技术变革期的新兴产业[31][32] - 比亚迪2022年营收4000亿元,净利润增长449%,次年吸引800名清华北大毕业生[33] - 深度学习领域2012年后爆发,因前期供给不足形成人才紧缺窗口期[35]
张雪峰是人生路上的收费站
远川研究所· 2025-06-16 20:29
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 -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去年定价11999元/17999元两档,2万个名额迅速售罄,3小时收入达2亿 [1] - 今年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000元,上架20分钟后大部分省份售罄 [1] - 过去十年志愿填报市场规模增长十倍 [2] - 新三板公司旭德教育一对一咨询业务毛利率达78.3%,百年育才规划咨询业务毛利率高达89.34% [41] 高考志愿填报机制演变 - 从估分报志愿转向知分报志愿(1995年后),从梯度志愿转向平行志愿(2008年后) [8] - 平行志愿模式下分数优先,高分考生即使第6志愿也优先于低分考生第1志愿 [11] - 新高考模式下可填报志愿数量大幅增加,辽宁可填112个专业,四川最多可填270个专业志愿 [14] - 专业权重超过学校,高校本科专业从309种增加到845种,信息差扩大 [16][17] 行业人才供需关系 - 专业选择与行业景气错配,2012年学金融四年后遇降薪,学材料反而赶上新能源风口 [27] - 产业影响高校专业设置,2017年电竞热导致60多所高校开设电竞专业,2022年行业首次下滑 [28] - 高薪酬企业特征:长期持续盈利能力和阶段性人才短缺,如互联网大厂和比亚迪 [30][32] - 深度学习突破导致算法、识别等领域人才供给严重不足 [34] 志愿填报服务商业模式 - 全国1300多家相关企业,70%集中在河北 [39] - 服务内容包括基础信息扫盲和具体分数填报方案,技术门槛在于信息筛选整理 [43][44] - 服务效果反馈周期长达四年,近乎一锤子买卖 [45] - 消除不确定性的需求催生大生意,类似安慰剂效应 [45]
莒南农商银行成功举办高考志愿填报公益讲座
齐鲁晚报· 2025-06-16 08:50
高考志愿填报讲座 - 北京博雅卓越教育邀请专家姚剑锋在山东莒南县举办公益讲座,主题为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1] - 讲座地点为莒南农商银行科技综合楼,吸引考生、家长及高三老师共300多人参加 [1] - 山东莒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讲座提供支持 [1] 山东省高考情况 - 2025年山东省夏季高考考生人数达69.2万人,较去年增加1.8万人 [5] - 普通类本科常规批次可填报96个志愿,采用"专业(专业类)+学校"平行志愿模式 [5] 志愿填报策略 - 专家建议从专业、学校、城市、就业、兴趣五个维度综合考量志愿选择 [5] - 可通过填报录取位次最低的专业优先进入目标院校,再通过转专业调整 [5] - 转专业政策因校而异,并非无门槛,需提前了解院校规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