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

搜索文档
华中师大教授罗静:推动鄂南湘北文旅融合,加快打造跨省合作样板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7 23:17
区域定位与发展规划 - 鄂南湘北区域是长江经济带产业由东向西梯次推进的重要节点,也是生态环境保护重要区域[1] - 该区域被定位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合作示范区,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生态保护修复、产业绿色转型和交通互联互通[1] - 2023年国务院批复《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构建"四核八群"城镇化开发格局,其中"八群"包括石首-监利-洪湖-华容-南县-安乡等县市[1] - 湖南南县、安乡等五县市已签署《鄂南湘北跨省协作示范区建设框架协议》,推动交通、产业一体化[1] 文旅与交通发展 - 区域将重点推动文旅融合及交通一体化发展,具备长江中游荆楚文化圈和红色旅游资源基础[2] - 当前交通网络存在短板:对外通道稀疏、省际通道等级低、仅有一条煤运铁路、内河航道等级较低、航空依赖周边机场[2] - 正在推动铁路公路水运衔接,加密区域干线路网,加强"十五五"规划对接[2] - 建议发行湖区文旅专项债券用于交通路网、智慧旅游平台建设[2] 跨省合作机制创新 - 建议设立跨省合作子基金、推行"飞地经济"模式、建立跨省税收共享机制和文旅数据共享平台[2] - 允许共建共享文旅用地指标,探索"点状供地"模式[3] - 尝试按游客消费地分配增值税,破解"行政区经济"壁垒[3] - 推动区域内景区、交通、酒店等数据互联互通,优化旅游资源空间分布[3]
北京市属公园发布“五一”假期亲子游乐攻略
北京商报· 2025-04-27 21:27
附:"五一"假期游园实用指南 北京商报讯(记者 吴其芸)4月27日,据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消息,"五一"假期临近,北京市公园管理 中心在颐和园、天坛、北海等市属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推出文旅融合的系列游园活动,整合名胜古 迹、赏景打卡、自然体验、科普研学、园艺体验、生态导览、餐饮购物等游客市民需求,构建"可逛可 赏、可玩可学、可尝可购"的游园场景,提供假日新体验。 游船摆渡、游乐场是"遛娃放电"的传统方式。北海公园"让我们荡起双桨"、紫竹院公园儿童游乐场、北 京动物园游艺广场、陶然亭公园大雪山等一直是亲子家庭释放活力、增进情感的热门场所。"五一"假 期,玉渊潭公园小樱游乐园亮相,为孩子们搭建家门口的游乐场;针对亲子游、科普游等节日游园需 求,颐和园、天坛、中山、景山、香山、国家植物园(北园)、陶然亭等多家市属公园已经备好丰富的 研学项目,包括自然生态、园林古建、红色文化、节气时令等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立夏前后正是观鸟好时节。亲子家庭、自然爱好者、摄影爱好者可以走进公园,观察夏 季鸟类活动。天坛公园科普讲师将讲解鸟类习性,帮助大家学习使用观鸟工具,记录鸟类行为,识别常 见的夏候鸟和留鸟。紫竹院公园的观鸟活动为老师 ...
广西加快开发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客源市场
广西日报· 2025-04-27 09:33
4月中旬,随着一辆从香港驶来的列车抵达南宁东站,130余名香港青年学生怀着激动心情,开启了 一段奇妙的广西之旅。 这是2025广西三月三走进港澳系列活动启动后,吸引的首个赴桂交流的香港青年学生交流团。 "以活动为纽带,不仅吸引了一批批港澳青年学生组团到广西交流,还吸引众多港澳游客来桂旅 游,这正是桂港澳文旅互动日益升温的生动写照。"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对外交流合作处处长才巍告诉 记者,随着广西三月三走进港澳活动深入开展和桂港澳交通便利性提升,已有越来越多的港澳市民选择 到广西旅游,今年以来,港澳来桂过夜游客约7.5万人次,同比增长30.06%。 今年以来,广西加速推进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旅游客源市场、产品线路、文化交流等开发,文旅企 业、景区等积极跟进,以大融合、大开发、大拓展的方式开展惠民旅游季活动,大力引客入桂,提振文 旅消费。 4月18日至19日,"2025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游学暨广西旅游年研学旅游产品推介交流活动"在广东 珠海举办,自治区文旅厅牵头整合全区各方研学旅游力量向粤港澳大湾区研学机构和群体推出特色研学 旅游路线和产品,内容涵盖自然风光探索、历史文化追寻、红色教育传承等多个主题,为粤港澳大湾区 游 ...
清原满族自治县:文旅深度融合 锻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人民网· 2025-04-27 09:18
文旅产业规划 - 清原满族自治县提前谋划2025年春夏旅游项目筹备工作 全面优化文旅产业发展机制 [2] - 重点推动文旅融合 包括红河峡谷漂流提质升级 并颁布《清原满族自治县旅游条例》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2] - 作为辽东绿色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 清原拥有丰富文化底蕴和自然资源优势 [4] 文旅融合举措 - 围绕红色研学 精品民宿 特色本地商品三大方向推动产业融合 [4] - 整合红色历史资源 开发包含抗联纪念馆等景点的研学路线 升级筐子沟红色教育基地 [4] - 提升精品民宿接待能力 强调"一宿一主题"特色 融入本地文化元素 [4] - 开发民族元素文创产品 加强"清原大米""清原鹿茸"等特色农产品宣传 [4] 景区升级计划 - 对4A级红河峡谷漂流景区全方位提质升级 该景区漂流流域全长12.8公里 [6] - 以漂流为核心 联动玉龙溪 筐子沟等景区 提供"吃住行娱购游"全链条服务 [6] - 打造夜市商圈夜间消费热点 开发"夜经济"满足多样化需求 [6] 服务保障体系 - 运用智慧旅游管理平台 开通"迎且"专线提供一站式服务 [6] - 《清原满族自治县旅游条例》将于5月实施 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6]
刀光剑影邂逅江南韵味!中国移动咪咕出品文旅微短剧《独臂刀侠》探秘湖州
环球网· 2025-04-16 16:47
文旅微短剧《独臂刀侠》开机 - 微短剧《独臂刀侠》于4月16日在湖州仁皇阁正式开机,由南太湖新区宣传中心指导,中国移动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湖州市文旅集团、浙江湖州左洲文化有限公司以及湖州传媒文化策划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 [1] 文旅融合与拍摄特色 - 该剧响应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以微短剧为载体展现湖州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 [3] - 剧组选取湖州多地标性建筑作为拍摄场景,包括仁皇阁,该建筑融合湖州历史文化和现代科技,兼具观光、休闲、文化展示功能 [3] - 剧情以武侠与爱情为主线,巧妙融入湖州地标建筑与特色文化元素,为观众提供视觉与文化双重体验 [4][5] 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 - 剧中特别融入湖笔文化,湖笔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其制作技艺于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 - 剧情通过主角教女主角练字的场景,生动展现湖笔"尖、齐、圆、健"四德特点,巧妙传承传统文化 [7] 咪咕数媒的微短剧布局 - 自2024年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启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计划以来,咪咕数媒打造的多部微短剧入选国家级、省级推荐剧目 [9] - 《我有一座百宝屋》融入湖州丝瓷笔茶文化,《我亲爱的白月光》取景宁波,结合自然风光与历史建筑 [9] - 咪咕数媒出品的《小狗来福》和联合出品的《我在巴黎当侠客》入选广电总局2024年年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 [9] 项目意义与行业影响 - 《独臂刀侠》开机标志着咪咕数媒在文旅融合领域的创新实践,通过精品微短剧为观众提供多元文化旅游体验 [12] - 该项目为湖州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12]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报· 2025-04-07 02:20
减值准备计提 - 2024年度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419.49万元,主要针对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基于在建开发产品完工成本及预期售价测算可变现净值 [1] - 信用减值准备计提金额为-1,755.63万元,对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采用单项或组合方式测试预期信用损失 [1] - 减值准备合计影响2024年度合并利润总额5,663.86万元,符合会计准则要求 [2] 文旅主业发展战略 - 聚焦文旅融合,以乌镇、古北水镇为核心,拓展城市街区改造、工业区转型等新型文旅业态 [4][5] - 推进科技赋能,通过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景区,优化数据应用降低管理成本 [5] - 推动业务板块整合,旅行社板块将加强自营产品标准化,营销板块拟引入战略投资者 [5] 股东回报规划 - 未来三年(2024-2026)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6] - 2023年现金分红占归母净利润31.72%,每10股派发0.85元 [6] 投资者沟通与治理 - 2024年召开3次业绩说明会,通过上证E互动平台及热线及时回应投资者关切 [7] - 修订《公司章程》等治理制度,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占多数席位 [8][9] - 2025年4月16日将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高管团队在线答疑 [30][31] 股东大会安排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定于2025年4月29日召开,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 [13][14] - 审议事项包括股东回报规划、子公司整合等,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议案5项 [15][16]
山西大同借数字文旅蹚出融合新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3-30 06:50
文旅融合创新 - 平城区通过打造"开源一号文化创意产业园"和"非遗研学基地"等项目,将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2024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1] - 推出"两小一府"特色文旅矩阵,包括小石子景区、马家小村景区和代王府,通过沉浸式演艺、非遗市集等形式实现全时段体验 [1] - 投资2600余万元对小石子景区进行数字化改造,建成智慧导览系统和VR体验中心,实现"一部手机游平城" [1] 文化IP开发 - 策划"平城故事"系列活动,开发"非遗研学""国潮光影秀"等新业态,将古城文化与非遗技艺、现代科技深度融合 [1] - 借助"长城一号"旅游公路串联乡村旅游点,打造四季全时旅游产品,实现"淡季不淡" [1] - 在代王府复原明代宫廷市集,融合非遗展演与现代商业,日均客流量突破2万人次 [2] 旅游基础设施 - 整合36所学校操场作为免费停车场,开放120家商户卫生间,缓解"停车难""如厕难"问题 [2] - 推出"价格自律+动态监测"机制,对餐饮、住宿行业实施明码标价和随机抽查,2024年旅游投诉率同比下降23% [2] - 计划投资6.8亿元推进阳和坡知青文化旅游区建设,打造综合性景区,已被确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2] 新兴消费场景 - 在方特欢乐世界推出"冰雪奇妙夜"主题活动,构建沉浸式夜游空间 [2] - 启动"博物馆之城"建设,整合30余处历史文化场馆资源,推出"平城记忆"主题线路 [2] - 开通文旅专列拓展高端客源市场,力争全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00亿元 [2]
50万人涌入,南沙这一幕刷屏!网友戏称“宇宙第一”,老外也来打卡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6 12:37
文旅经济新趋势 - 粤港澳大湾区灯会在15天内吸引超过30万名游客,带动南沙主要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营业额同比增长50%-70% [2] - 从1月22日至3月4日,粤港澳大湾区灯会累计吸引近50万游客入园,其中56%来自省外,12%为港澳游客 [2][9] - 南沙政府发放300万元灯会专属消费券,设计300元住宿餐饮消费券和"满300减150"住宿券,有效拉动当地消费 [7] 科技赋能文旅创新 - 广东全省文旅项目2024年科技投入同比增长62%,Z-BOX沉浸空间、博物馆裸眼3D成为标配 [9] - 游客可通过AR眼镜或手机APP"e游"天后宫,虚拟祈福莲花与真实灯组交相辉映 [9] - 广东凭借华为、腾讯等技术优势,开发"沉浸式元宇宙"和"全场景AI+SaaS解决方案"等智慧旅游产品 [12] 城市IP与差异化竞争 - 东莞虎门打造全球首个"机甲潮玩主题公园",复刻《流浪地球》太空电梯实景,结合AR实现数字手办交互 [13] - 成都借"哪吒IP"推动"哪吒行宫"接待游客增长近300%,发布"跟着哪吒游四川"主题线路 [17] - 哈尔滨凭"亚冬会效应"带动冰雪运动景区订单量同比增长50%,周边餐饮交通消费环比增长45% [17] 产业链整合与乘数效应 - 南沙邮轮母港与灯会联动推出"灯会门票+邮轮船票"组合产品,形成五分钟车程的消费动线 [8] - 围绕灯会主题推出6条不同主题的周边游路线,包括"海上看灯会"游船航线 [8] - 文旅与地方经济深度咬合,形成"文旅×产业"的乘数效应,助推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 [10] 文化IP商业化探索 - 英歌舞登上春晚并赴德法交流,与《王者荣耀》合作推出游戏皮肤,开发盲盒手信等周边文创产品 [14] - 国内影视衍生品收入占比不到电影市场收入的10%,哪吒IP正版周边缺货率高达67% [21] - 东莞接到哪吒周边产品生产天量订单,企业接单忙到"冒烟",显示制造业与IP结合的商业潜力 [21] 国际传播与城市品牌 - 珠海举办首届"小红书·地球村音乐派对",收获3720万直播观看量,提升城市国际显示度 [15] - 2025年春节期间跨境游订单同比增长三成,深圳、广州、珠海位列入境游热门目的地 [14] - 国外TikTok用户涌入小红书,为广东文旅提供国际传播新窗口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