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保护补偿
icon
搜索文档
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经济日报· 2025-07-04 06:07
近年来,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取得诸多成绩与亮点。生态保护补偿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森林、草原等都纳入补偿范围,生态环境要素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得以拓展,长江、黄河等30个跨省 流域(河段)的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签订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部分省内重点流域补 偿机制全覆盖。例如,甘肃省2020年在祁连山地区沿黑河、石羊河流域的3市7县(区)开展横向生态保 护补偿试点,到2024年推动8市(州)20县(区)签订生态补偿协议,补偿资金总额达到3.35亿元。又 如,重庆市提出由市级财政补位各流域首尾端,同等参与区县之间的补偿和受偿,形成闭环链条。同 时,该市与四川省、湖北省签订长江流域补偿机制协议,补偿范围进一步扩大,跨界流域治理得到系统 性提升。 未来,持续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一方面应明确权责和补偿标准,明确"谁污染谁治理,谁保护 谁受益"的原则,确保生态产品供给地与受益地之间良性互动,让保护者、贡献者得实惠。推动跨区域 合作,鼓励相关地方部门之间自主协商,建立利益平衡、发展协调、产业共谋与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共享 相结合的机制。探索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森林、草原、大气等其他生态环境要素的横向 ...
“西湖智库”生态文明实践站启动
杭州日报· 2025-06-27 10:42
6月24日,一场以"'两山'理念二十载·共富共美"为主题的活动在余杭区黄湖镇青山村举行,集中发 布系列创新生态项目与行动计划。 活动现场,"西湖智库"生态文明实践站正式启动,首个实践站在黄湖镇设立。"西湖智库"生态文明 实践站三年行动计划将从品牌、IP、机制三个方面发力,打造"媒体智库赋能+社会资源整合+实践成果 转化+乡村模式输出"的创新协作生态。 "共富共美"项目发布成为全场焦点。其中,黄湖镇全村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暨善水基金2.0版本正 式登场。2015年,黄湖镇联合各种社会力量发起全国首个水基金信托"善水基金"。新机制通过多方面升 级,实现了保护空间扩容、保护资金更多元、参与主体更多元等,致力于把黄湖镇打造成保护范围更 大、合作伙伴更多、项目类型更多样的全国首创全村域生态保护补偿片区。 此外,"共富共美"项目中的生态科技相关项目也相继发布。余杭区"天空地"一体化环境监管试点项 目描绘全域生态环境智慧化、精细化监管的愿景;黄湖镇青山村的"碳足迹测算白皮书"为乡村精准降碳 提供科学"标尺";"零碳乡村数字大脑"平台标志着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将深度融入乡村绿色转型的各个 环节。 本次活动落子黄湖镇青山村绝非偶然 ...
国家发改委:全国新型储能超80GW,电力现货市场盈利模式和空间将扩大
新能源消纳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 新能源消纳已成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1][3][12] - 统筹电力外送和就近消纳:加快建设"沙戈荒"大型新能源基地,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支持新能源直接向单一用户供电 [1][12] - 统筹电网和调节能力建设:已投运特高压输电通道43条,全国新型储能规模超8000万千瓦,充电基础设施超1400万台 [2][12] - 统筹能源需求和供给:通过虚拟电厂等方式引导需求侧资源参与调峰,深化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高效配置 [2][3][12] 电力保供与迎峰度夏准备 - 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同比增加约1亿千瓦,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好于去年 [7] - 提升发电能力:截至5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1亿千瓦,同比增长18.8% [7] - 加强输电通道建设:甘肃送山东、新疆送重庆等特高压直流通道建成投运,跨省区互济能力提升 [7] 新能源产业发展数据 - 截至5月底风电、光伏装机规模分别达5.7亿、10.8亿千瓦,合计占全部装机比重45.7%,超过火电 [12] - 新型储能规模超8000万千瓦,充电基础设施超1400万台,特高压通道43条 [2][12] 农业与粮食生产 - 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耕地灌溉面积达10.8亿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 [8] - 夏粮产量约占全年1/5,当前夏收进程总体顺利,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有保障 [8] 以工代赈与就业支持 - 2025年以工代赈中央专项投资165亿元,支持项目3900多个,预计解决38万人就业 [9] - 劳务报酬占中央资金比重由30%提至40%,新增城乡融合小型基建项目 [9] 设备更新与以旧换新政策 -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2000亿元,首批1730亿元已安排至7500个项目 [13]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3000亿元,前两批1620亿元已下达,相关商品销售额超1.4万亿 [13] 中国—中亚合作 - 2024年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额达6741.5亿元,较2013年翻倍 [18][19] - 中吉乌铁路启动,中哈第三条铁路推进,中欧班列合作倡议推动跨里海运输走廊扩容 [19]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7月下达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
智通财经网· 2025-06-26 11:51
智通财经APP获悉,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办6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 任李超提到,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按照既定工作安排,将在7月下达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 金;同时将协调有关方面,坚持更加注重"时序性"和"均衡性"的原则,分领域制定落实到每月、每周 的"国补"资金使用计划,保障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全年有序实施。与此同时,及时跟踪评估各领域工作 进展,不断完善实施机制,更好提升"两新"政策效能。 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设备更新方面,超长期特别国债资 金支持力度为2000亿元,第1批约1730亿元资金,已按照"地方审核、国家复核"的原则,安排到16个领 域约7500个项目,第2批资金正在同步开展项目审核筛选。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 支持力度为3000亿元,前2批共1620亿元资金已按计划分别于1月、4月下达,同时还把地方资金使用情 况作为重要因素,对去年多支出的地区进行了倾斜支持。 总的看,"两新"政策持续显效,稳投资、扩消费、促转型、惠民生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凸显,家电、家 具、通讯器材等销售快速增长,今年以来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 ...
生态环境部:在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干流建立统一横向生态补偿
南方都市报· 2025-06-25 17:07
裴晓菲表示,为更好落实文件要求,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财政部等部门深入推进大江大河干流横 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推动沿江(黄)省份共筹资金、共建补偿机制。鼓励各地自主深化补偿机制建 设,拓展补偿领域、丰富补偿要素、完善补偿标准、创新补偿形式,探索各个层级生态保护补偿实践。 南都讯记者王玮发自北京6月25日,生态环境部召开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 表示,近期,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和 《关于深入推进大江大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两个文件。《意见》作为顶层设 计文件,系统部署了补偿机制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实施方案》则是落实《意见》的重 要举措,明确在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干流建立统一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同时,我们也将加大指导帮扶和技术支撑,做好补偿协议签订前的协调沟通,化解各方分歧;定期核 实和发布协议签订地区水质监测结果,为各流域补偿协议资金拨付提供重要依据。对于机制建设成效 好、补偿模式创新性强的地区将给予奖励,并对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宣传和推广,激发流域上下游协同 保护的积极性。"裴晓菲说。 ...
生态环境部:深入推进大江大河干流横向生态补偿
快讯· 2025-06-25 12:47
政策发布 - 生态环境部联合财政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和《关于深入推进大江大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两个文件 [1] - 《意见》作为顶层设计文件 系统部署了补偿机制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 [1] 文件内容 - 文件明确了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建设方向 包括大江大河干流等重点领域的实施方案 [1]
健全机制守护绿水青山
经济日报· 2025-06-23 06:04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 - 我国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从政策探索到制度定型的历史性跨越 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流域协同治理新范式 [1] - 补偿范围从单一流域水环境扩展至森林 草原 大气 湿地 荒漠 海洋 水流 耕地等生态系统 [1] - 到2035年 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将全面覆盖长江 黄河等重点流域干流及其重要支流 [2] 机制实践与战略意义 - 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是国家"江河战略"在资源配置领域的具体制度实现 体现"流域统筹 系统治理"指导思想 [2] - 机制推动流域治理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防控转变 从行政主导向多元共治转变 从零和博弈向合作共赢转变 [1] - 目标包括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 城乡人居环境改善 国家生态安全保障 [2] 现存问题与挑战 - 补偿标准科学性不足 现有补偿多基于行政协商 生态价值核算难以真实反映市场价值 [3] - 生态补偿资金使用存在重硬件建设 轻产业和民生福祉培育的错配现象 [3] - 市场化补偿机制发育不足 碳汇 水权等交易试点受限于规则不完善 市场流动性不足 [3] 机制优化路径 - 需建立科学生态价值核算体系 量化禁养 限产等损失及植树造林等贡献 [4] - 推动生态补偿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发展有机农业 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 [4] - 构建多元主体共治格局 如建立"联合河长制"实行联合监测 交叉执法 [4]
统筹施策健全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经济日报· 2025-06-18 06:23
政策文件发布 - 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和《关于深入推进大江大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1] - 文件明确了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提出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1] - 建立"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转化路径[1] 补偿机制实施情况 - 湖北省与陕西省签署汉江流域(鄂陕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以水质类别和三项特征污染物浓度改善情况为补偿指标[2] - 截至目前,24个省份建立了30个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江苏、福建、四川、云南等省份实现省内重点流域补偿机制全覆盖[2] - 2016年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快建立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流域生态补偿基准、方式、标准等重大问题[3] 政策目标 - 总体目标:推动建立覆盖更全面、权责更明晰、方式更多元、治理更高效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4] - 近期目标(2027年):长江、黄河干流统一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成,各地基本建立覆盖重点河流的跨区域补偿机制[5] - 远期目标(2035年):补偿机制全面覆盖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干流及其重要支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6] 补偿机制创新 - 中央统一建立大江大河干流补偿机制,统一核算各省份出资或受偿金额,但不改变现有责任划分[6] - 推动补偿方式从财政补偿向市场化补偿拓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利用和保护修复[7] - 加快培育碳排放权、排污权、用水权等资源要素交易市场,引导生态受益者对生态保护者进行补偿[7] 市场化多元化发展 - 鼓励地方通过联建生态产业园区、技术援助、智力支持、定向人才培养等丰富补偿方式[7] - 推动生态保护补偿从单一政府资金补偿向多种补偿方式转变,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7] -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已从单一资金补偿向生态、产业、人才等领域全方位深层次合作转变[8]
流程691公里,这里的出境水质为何优于入境?
新华社· 2025-06-12 19:04
这家有50多年历史的老化工企业,在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指出其尾矿库环境问题后,投资30多亿元采用 先进环保工艺搬迁到专业化工园区。"企业脱胎换骨,绿色环保成为核心竞争力,实现了保护和发展双 赢。"企业负责人说。 产业结构决定生态负荷。作为西部老工业基地,重庆市近年来做大做强以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 息、先进材料为主导的"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2024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超95万辆、增长90.5%,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4.6%。 有生态好"颜值",也要有产业好"价值"。在重庆东北部,有11个区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这些区县 以"生态+"的理念谋划发展,让群众吃上了"生态饭"。 河流两岸建设人工湿地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河道内布置沉水植物净化水质,亲水步道为村民提供休闲好 去处……在重庆市长寿区云集镇大同村,高洞河生态修复项目即将完工验收,水清岸绿的美景已见雏 形,水质从治理前的Ⅳ类变为现在的Ⅲ类。 63岁的村民冉龙文见证了高洞河的变化,他说:"以前河两岸杂乱,水质也不好。现在水清了,两岸像 公园,晚饭后很多村民来这里散步。" 高洞河最终流入长寿湖,这个重庆市最大的人工湖是 ...
政策高频 | 习主席同美国总统通电话(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6-12 07:41
报告正文 2.政策高频:习主席同美国总统通电话 2.1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6月5日,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韩正副主席会见美方代表团。电话中,习近平主席表 示,双方要用好已经建立的经贸磋商机制,秉持平等态度,尊重各自关切,争取双赢结果。美方应实事求是 看待取得的进展,撤销对中国实施的消极举措。特朗普总统表示,美中关系十分重要。美方乐见中国经济保 持强劲增长,美方将继续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美方欢迎中国留学生来美学习。韩正副主席会见美方代表团时 表示,希望中美高级别二轨对话能不断汇聚两国有识之士的真知灼见,增进美国各界对中国的了解和理解, 共同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2.2《政务数据共享条例》推出 6月3日,李强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政务数据共享条例》。条例旨在推进政务数据安全有序高效共享 利用,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和政务服务效能。规定政务数据实行统一目录管理,并细化数据共享使用要 求,构建一体化政务数据体系,明确各环节安全责任。政务数据的有序共享有利于打破现存的"数据孤岛"现 象,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助力经济效率发展。政务数据共享也将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将对政府的治理理念、 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