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产业
搜索文档
4h储能报价0.37元/Wh!中国能建2025储能系统集采开标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6-25 11:29
中国能建2025年度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集中采购项目 项目概况 - 中国能建2025年度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集中采购项目预估总量为25GWh,分为3个标段,吸引了超70家企业参与(剔除重复企业)[1] - 标包1为1C(1小时系统),总规模3GW/3GWh,共16个有效报价,报价范围0.673-0.89元/Wh,平均报价0.786元/Wh[1][2] - 标包2为0.5C(2小时系统),总规模6GW/12GWh,共64个有效报价,报价范围0.416-0.5764元/Wh,平均报价0.465元/Wh[3][4][5][6] - 标包3为0.25C(4小时系统),总规模2.5GW/10GWh,共60个有效报价,报价范围0.37-0.495元/Wh,平均报价0.425元/Wh[7][8][9][10] 投标人要求 - 标包1要求投标人近两年1C系统单体项目容量≥10MWh的磷酸铁锂储能系统累计合同业绩≥100MWh[11] - 标包2要求投标人近两年0.5C系统单体项目容量≥50MWh的磷酸铁锂储能系统累计合同业绩≥1000MWh[11] - 标包3要求投标人近两年0.25C系统单体项目容量≥50MWh的磷酸铁锂储能系统累计合同业绩≥500MWh[11] 报价详情 标包1报价 - 最低报价0.673元/Wh(企业1),最高报价0.89元/Wh(企业16),价差达32.2%[2] - 报价中位数0.795元/Wh(企业8),75分位报价0.843元/Wh(企业12)[2] 标包2报价 - 最低报价0.416元/Wh(企业1),最高报价0.5764元/Wh(企业64),价差达38.6%[3][6] - 报价集中区间0.45-0.47元/Wh,占比达35.9%(23家/64家)[4][5] 标包3报价 - 最低报价0.37元/Wh(企业1),最高报价0.495元/Wh(企业60),价差达33.8%[7][10] - 40%报价集中在0.41-0.43元/Wh区间(24家/60家)[8][9] 行业动态 - 本次集采反映储能系统价格持续下行趋势,0.25C系统最低报价已跌破0.4元/Wh[7] - 不同放电时长系统的价差显著,1C系统均价较0.25C系统高出84.9%[1][7] - 投标企业数量显示行业竞争加剧,单个标包参与企业最高达64家[3]
每日速递 | 国轩高科20MWh储能电池系统获3GWh订单
高工锂电· 2025-06-13 19:04
会议预告 - 第十八届高工锂电产业峰会将于2025年6月25-26日在常州举行,主题为"产业链格局重整 全场景应用共振" [1]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将于2025年7月8-9日在成都举行,主题为"AI+新材料 引领能源变革" [1] 电池 - 宁德时代与中车株洲所签署2025年框架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2] - 国轩高科乾元智储20MWh储能电池系统获超3GWh意向订单 [3] - 宁德时代与贝特瑞等在大连成立时代碳谷新能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业务涵盖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 [4] - 赣锋锂业在青岛成立锂电回收公司,打造"回收-检测-梯次利用-再生利用"四位一体平台 [5] 材料 - 沣晟泰新材料年产6000吨间位芳纶项目一期投产,预计年销售额10亿元,利税3.5亿元 [6] 设备 - 冠鸿智能签约200MWh全固态电池生产线项目,推动干法电极技术产业化 [6] 海外 - Rock Tech Lithium获欧盟EIT原材料联盟80万欧元资助,用于优化锂转化工艺 [6] - Surge Battery Metals发布内华达北锂矿项目评估报告,预计总开采量2.05亿吨矿石,平均锂品位4016ppm,年均产碳酸锂当量8.63万吨,总成本约68.6亿美元 [10]
每日速递 | 国轩高科20MWh储能电池系统获3GWh订单
高工锂电· 2025-06-13 18:59
会议预告 - 第十八届高工锂电产业峰会将于2025年6月25-26日在常州举行 主题为"产业链格局重整 全场景应用共振" [1]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将于2025年7月8-9日在成都举行 主题为"AI+新材料 引领能源变革" [1] 电池行业 - 宁德时代与中车株洲所签署2025年框架合作协议 共同推动储能产业发展 [2][3] - 国轩高科乾元智储20MWh储能电池系统获得超3GWh意向订单 [3] - 宁德时代与贝特瑞等在大连成立时代碳谷新能源公司 注册资本1000万元 业务涵盖新能源技术研发和电池销售 [4][5][6] - 赣锋锂业在青岛成立锂电回收公司 打造"回收-检测-梯次利用-再生利用"产业化平台 [7][8] 材料行业 - 沣晟泰新材料年产6000吨间位芳纶项目一期投产 预计年销售额10亿元 利税3.5亿元 二期拟投资芳纶绝缘纸及锂电池隔膜 [9][10] 设备行业 - 冠鸿智能签约200MWh全固态电池生产线项目 推动干法电极技术产业化应用 [11][12][13][14] 海外动态 - Rock Tech Lithium获得欧盟EIT原材料联盟80万欧元资助 用于优化锂转化工艺 [15][16] - Surge Battery Metals内华达北锂矿项目评估报告显示 该项目预计总开采量2.05亿吨矿石 平均锂品位4016ppm 最终年产碳酸锂当量8.63万吨 总成本约68.6亿美元 [17][18]
中车株洲所×宁德时代!又一重量级战略合作
行家说储能· 2025-06-12 17:48
合作签约事件 - 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与宁德时代签订2025年框架合作协议 合作方向包括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能源高效利用 微电网建设 智慧能源服务 [1] - 双方代表为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副总经理臧晓笛 宁德时代零碳能源事业部副总裁李越 中车株洲所党委书记唐远远 宁德时代执行总裁肖丽娜出席见证 [3] - 这是双方第二次合作 2023年11月曾签订框架协议 未来5年将在储能联合创新 行业标准 市场合作等领域深化合作 [3] 双方业务进展与技术优势 - 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成立仅一年即在储能领域快速发展 2023年超越海博思创成为国内储能系统集成商出货量榜首 [3] - 中车株洲所构建完整产业链 涵盖IGBT芯片 变流器 控制软件 实现"从器件到系统"布局 强化"源网荷储"一体化优势 [3] - 宁德时代2023年量产第二代314Ah储能电芯 应用于5MWh EnerD液冷储能系统 储能电池销量达69GWh 同比增长69倍 [3] - 宁德时代宣布587Ah第三代储能电芯量产 具备8000次循环寿命 434Wh/L能量密度 初始能量效率达96.5% 全生命周期缓衰减 [4] 合作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合作将结合宁德时代电池核心技术 中车株洲所系统集成能力与工程经验 覆盖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微电网建设 智慧能源服务 [6] - 中车株洲所表示合作将发挥科技创新 储能产品 市场拓展互补优势 构建开放生态 推动技术革新与商业模式升级 [6] - 宁德时代强调此为面向未来的战略合作 旨在树立储能行业新标杆 助力国家能源结构优化与"双碳"目标 [6] - 2025年新型储能产业进入市场化驱动阶段 双方合作或提升行业技术门槛 加剧市场竞争 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6]
500MW/2GWh!新疆立新能源2025年构网型储能系统招标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6-08 22:36
项目概况 - 新疆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第二批储能设备采购招标,总规模500MW/2000MWh,项目位于新疆和田地区[2][8][10] - 项目划分为三个标段:C项目(100MW/400MWh,和田市)、D项目(200MW/800MWh,皮山县)、E项目(200MW/800MWh,民丰县)[3][4][5][10] - 配套建设包括110kV/220kV变电站及附属设施,其中C项目新建110kV站,D项目扩建220kV间隔,E项目合资共建220kV站[10] 技术要求 - 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要求额定功率充放电循环次数达6000次(DOD≥90%,EOL≥80%)或8年质量保证期[6][12][14][15] - 构网型储能系统包含电池预制舱(含BMS/消防/热管理)、PCS变流升压系统、EMS能量管理系统及配套电缆等[12][14][15] - 设备需提供第三方CMA/CNAS认证的GB/T36276标准检测报告,PCS需具备高/低压穿越能力[20] 投标资格 - 投标人需具备电芯/PCS/EMS/BMS中至少一项核心部件自主研发能力,并提供第三方认证[20] - 业绩要求:近三年(2022-2025)磷酸铁锂储能系统签约业绩≥2GWh,投运业绩≥1GWh[20] - 财务需提交2022-2024年审计报告,且无失信记录或安全生产黑名单[20][21] 时间节点 - 招标文件获取时间为2025年6月7日至26日,投标截止及开标时间为6月27日10:30[25][28][29] - 供货计划:2025年9月20日前完成50%到货,10月20日前全部交付[6][16][17][18] 采购流程 - 采用资格后审方式,不接受联合体投标或代理商参与,允许兼投但禁止兼中[22][23][24] - 投标保证金20,000元,文件售价2,000元(不退),需纸质递交至乌鲁木齐指定地点[26][28] - 公告发布于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及新疆阳光采购平台[30]
直击金时科技股东大会 董事长:今年仍有压力,会持续降本增效
证券时报网· 2025-05-27 22:42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1008.39%,净利润为-439.7万元,亏损额同比大幅减少(2023年为-4457.14万元)[4] - 储能设备收入2.5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68.70%,储能安全解决方案收入1.14亿元,占比30.24%[4] - 一季度储能设备销售收入2452.14万元,毛利160.42万元,当前在手订单约3.32亿元,意向订单约3.08亿元[5] 业务转型与战略布局 - 公司从烟标业务转型至新能源领域,构建超级电容及储能板块、新材料技术研发为核心的业务布局[4] - 储能设备制造业务包括分布式液冷/风冷储能一体机、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储能安全解决方案聚焦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监测预警[4] - 超级电容器业务通过子公司金时新能开展,超级活性炭研发进入中试产线设备调试阶段,试制产品已通过第三方检测[7] 储能业务发展现状 - 储能业务进展平稳且订单签署良好,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毛利率受品牌推广、技术迭代投入影响[5] - 正探索数据中心储能领域的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系统研发,以降低能耗[5] - 超级电容器产品已在内部使用,静待市场成型[6] 资产管理与未来规划 - 湖南金时固定资产折旧是2024年亏损主因之一,计划2025年通过资产利用或处置减少业绩影响[8] - 对产业并购持开放态度但谨慎,强调业务协同性优先[8] - 2025年将强化科技创新与管理效率,应对市场变化[8]
又签612MWh订单!阳光电源再下一城
行家说储能· 2025-05-26 19:50
阳光电源储能业务进展 - 公司近期与非洲Globeleq签署153MW/612MWh的Red Sands BESS项目意向书,提供PowerTitan 2.0全液冷储能系统及15年运营保障服务,该项目为南非首个独立电池储能采购计划的一部分,计划2025年完成融资、2027年投运 [2][4] - 公司2025年已公开的海外订单包括智利1GWh(拉丁美洲最大之一)、日本500MWh、芬兰100MWh储能系统,并与沙特ALGIHAZ签署7.8GWh(全球最大)、英国Fidra Energy签署4.4GWh(欧洲最大)协议 [4][5] - 国内中标中国电建16GWh、中核汇能12GWh、华电6GWh、国电许继1GWh等框架采购,2025年累计公开订单规模超35GWh [5][7] 非洲储能市场动态 - 南非政府通过《能源行动计划》推动光伏配储,2025年计划新增10.6GW发电容量,储能为核心支撑 [8] - 南非可再生能源潜力超1000GW,光伏年日照2500小时但开发率不足3%,2025-2030年计划新增8.4GW可再生能源装机,储能配套需求预计增长300% [10] - 南非电网覆盖率低且不稳定,Red Sands BESS项目将通过Eskom Garona变电站接入电网,提供负荷转移和电网稳定服务 [4][10] 行业活动与趋势 - 行家说储能联合光亚法兰克福将于6月9日-12日举办"2025年全球用户侧储能产业价值峰会暨应用示范展" [1] - 南非储能政策红利显著,光伏配储项目在REIPPP计划下加速落地 [8][10]
AI东风来了,储能产业怎么变
中国经济网· 2025-05-26 07:43
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现状 - 新型储能技术包括锂电池、钠电池、液流电池、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是推动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和能源转型的重要抓手 [2] - 2024年2小时储能系统中标全年均价为0.628元/瓦时,同比下降43%,行业面临低价竞争压力 [2] - 2024年全国平均弃风率约4.1%,弃光率约3.2%,部分地区甚至达到10% [3] - 截至2024年6月,新能源配建储能日均运行时间仅为3.74小时,年均利用率指数为31% [3] AI技术赋能储能产业 - AI技术已应用于储能产业多个环节,包括仿真设计、系统集成、生产制造、电池安全管理、项目规划等 [4] - 在仿真设计方面,AI结合流体动力学可大幅缩短储能电池热失控模拟的计算时间 [4] - 在系统设计方面,AI能动态生成电池模组最优排列方案,提高储能集装箱能量密度和空间利用率 [4] - 在项目规划方面,AI可分析海量数据,动态模拟不同场景下的储能电站效益模型,优化选址和容量配置 [4] - AI视觉检测系统能快速识别电芯微短路缺陷,显著降低每百万片电芯缺陷数 [6] - AI可动态调整充放电策略,结合多级安全响应机制降低电池热失控风险 [6] - AI基于全局峰谷优化充放电时段可提升10%收益 [6] 企业AI应用案例 - 北京海博思创发布储能电站AI运维助手"海博精灵HyperGenie",可提供精准故障定位、多场景操作指导等功能 [1] - 海博精灵HyperGenie基于国产开源通用大模型和私域知识库开发,能实时监控设备状态并提前识别故障风险 [7] - 新源智储开发的AIOPS-2000储能大集控智慧运营云平台已在42座储能电站中应用,并接入DeepSeek大模型 [7]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储能行业需从政策依赖转向市场驱动,建立统一的价值核算体系和成本传导机制 [2] - 需通过数智化手段提升储能系统集成效率,降低安全风险 [3] - 未来应重点提高数据质量与安全性,建立合作机制打通电池制造商、系统集成商等各方数据 [7]
储能产业链上市公司全景:谁在领跑?谁在崛起?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5-23 18:04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75家储能产业链上市公司总营收突破2万亿元,其中营收超千亿企业5家,超百亿企业29家 [1][3] - 细分领域占比:电池类、光伏类、电力电子类、电力装备类企业合计占比接近70% [3] - 总营收增速:44家公司实现同比正增长,19家增速超15%,31家同比下降(占比超40%) [5] - 净利润表现:20家公司净利润超10亿,其中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国中车、阳光电源四家超百亿 [7] 企业排名榜单 - **总营收前五**:比亚迪、宁德时代、中国中车、中集集团、上海电气 [2] - **总营收增速前五**:华宝新能、德业股份、中集集团、正泰电源、英维克 [2] - **储能业务营收前五**:宁德时代(573亿)、阳光电源、亿纬锂能、阿特斯、中创新航 [2][8] - **储能业务增速前五**:阿特斯(420.76%)、昱能科技(248.48%)、南网储能(197.62%)、德业股份、国安达 [2][10] - **储能毛利率前五**:华宝新能(43.31%)、首航新能(41.44%)、德业股份(41.30%)、固德威、艾罗能源 [12] 细分领域表现 储能电池类企业 - **营收前五**:宁德时代(572.9亿)、亿纬锂能、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瑞浦兰钧 [15] - **增速最快**:中创新航(72.4%)、德赛电池、亿纬锂能 [15] - **毛利率**:宁德时代26.84%最高,行业整体维持在15%左右 [18] 储能系统类企业 - **营收前五**:阳光电源(唯一超百亿)、阿特斯、海博思创、南都电源、天合光能 [19] - **增速最快**:阿特斯420.76%、南网储能、欣旺达 [20] - **毛利率**:阳光电源36.69%最高 [21] 储能逆变器类企业 - **营收前五**:德业股份、艾罗能源、上能电气、科士达、首航新能 [22] - **毛利率**:首航新能、德业股份、固德威、艾罗能源四家超40%,海外业务占比超70% [22] 重点企业动态 - **宁德时代**:储能电池系统销量93GWh(同比+34.32%),营收573亿(占比15.83%),毛利率26.84% [26] - **阳光电源**:储能系统全球发货28GWh(同比+166.7%),营收249.6亿(同比+40.2%),毛利率36.7% [27] - **亿纬锂能**:储能电池出货50.45GWh(同比+91.9%),营收190.27亿(同比+16.44%) [28] - **阿特斯**:储能业务营收97.38亿(同比+420.76%),销售6.5GWh(同比+500%),潜在订单储备79GWh [42] - **中创新航**:储能收入82亿(同比+72.4%),单月电芯出货突破5GWh [29] - **华宝新能**:便携储能营收27.87亿(同比+47.58%),毛利率43.31% [47] - **德业股份**:储能电池包收入24.51亿(同比+177.19%),储能逆变器出货54.06万台 [48] 技术及市场趋势 - **固态电池**:亿纬锂能计划2026年推出高功率全固态电池,2028年推进400Wh/Kg产品 [28] - **液冷技术**:同飞股份储能温控营收11.76亿(同比+30%),高澜股份多个大型储能液冷系统投入市场 [60][77] - **海外布局**:海博思创与Fluence等国际企业合作,阿特斯海外订单金额32亿美元 [30][42] - **虚拟电厂**:晶科科技接入容量1,150MW,聚合客户超1,200家 [79]
永泰能源:煤电储能双轮驱动,铸就能源行业新标杆
证券时报网· 2025-05-20 20:12
能源行业趋势与政策背景 - 能源安全是国家战略重点,"双碳"目标和AI技术重塑行业格局下,能源企业面临关键抉择 [2] - "十四五"期间煤炭行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供给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生产重心向中西部转移,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 [2] - 煤炭功能从单一燃料向原料与燃料并重转变,煤化工技术持续突破 [2] 永泰能源煤炭业务发展 - 公司拥有煤炭资源总量38.21亿吨(焦煤9.13亿吨,动力煤29.08亿吨),2024年原煤产量1368.01万吨(+5.46%),销量1368.31万吨(+5.31%) [3] - 重点推进海则滩煤矿项目:资源储量11.45亿吨,设计产能1000万吨/年,服务年限71.9年,煤种为6500大卡优质化工/动力煤 [3] - 项目分三期建设:2026年试产(300万吨),2027年全面投产(1000万吨) [3] - 项目优势:政策支持(国家能源战略西移)、地质条件简单(开采成本低)、紧邻浩吉铁路(运费仅260元/吨) [4][5] 煤电一体化战略 - 公司形成"以煤稳电、以电促煤"互补格局,煤矿总产能2110万吨/年(含在建),控股电力装机918万千瓦,参股400万千瓦 [6] - 2024年电力业务营收184.06亿元(+10.14%),占比64.91%,毛利率提升3.74个百分点至14.42% [7] - 旗下电厂表现突出:沙洲公司江苏燃煤发电TOP2(市场占比3.17%),隆达公司河南60万千瓦机组发电量TOP2 [8] 多元化布局与新业务拓展 - 煤下铝开发:预估铝土矿资源量1.16亿吨(可采6958万吨),预计年增营收27亿元、净利4.6亿元 [10] - 储能领域布局:拥有158.89万吨五氧化二钒资源,德泰储能攻克全钒液流电池关键技术,投运250kW/1000kWh试验项目及1.5MW/6MWh光储一体化项目 [11] 财务表现与资本运作 - 2024年总营收283.57亿元,净利润15.61亿元,经营性现金流稳健 [7] - 2025年Q1营收56.41亿元,净利润0.51亿元 [7] - 2024年启动5-10亿元股份回购计划,截至2025年4月累计回购2.83亿股(耗资3.43亿元) [12] 生产与运营优化 - 实施"减人减面减系统"降本策略,动力煤长协兑现率提升,电力采购成本下降 [9] - 2024年发电量412.6亿千瓦时(+10.47%),沙洲/隆达长协电量签订比例达87%/133.28%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