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Ah储能电池
搜索文档
新股前瞻|高利润海外业务快速放量,详解海辰储能抢滩港股背后的全球化进击热望
智通财经网· 2025-10-31 11:0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到69.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6% [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9.16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073.4% [1] - 2025年上半年成功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2.23亿元人民币 [1]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高达89% [10] - 毛利率从2022年的11.3%显著提升至2024年的17.9% [10] - 2024年实现历史性扭亏为盈,净利润达2.88亿元人民币 [10] - 资产总额减流动负债由2022年的7.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01亿元,资产负债表持续优化 [10] 海外业务拓展 - 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跃升至17.5%,较上年同期的3.3%实现质变 [2] - 2025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毛利率高达30.5%,显著高于中国内地业务9.5%的毛利率 [2] - 公司是美国第一家落地储能系统产能的中国公司,在得克萨斯州建设生产基地 [2] - 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历史性升至28.6% [13] - 2025年上半年在欧洲、中东、非洲、澳大利亚及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营收规模及占比均大幅提升 [13] - 全球化战略降低对单一区域市场的依赖 [13] 业务结构与市场策略 - 2025年上半年储能系统收入占总营收比重升至18.3%,较上年同期的7.9%大幅增加 [11] - 2025年上半年储能系统业务毛利率为29.7%,显著高于储能电池业务的9.7% [11] - 公司持续推动高附加值业务发展以增厚利润 [11] - 公司实现全链条全球化布局,市场策略调整是财务数据跃升的重要原因 [13] 出货量与产能 - 2022年至202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复合增速高达167% [4] - 2025年前6个月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30GWh,同比增速为252.9% [4] - 公司成功迭代四代智能工厂,单位制造费用持续下降,第五代工程预计明年投产 [9] - ∞Cell 587Ah、∞Cell 1175Ah等电芯产品及∞Power 6.25MWh储能系统将于2025年下半年实现量产,发货量将继续大幅增长 [9] 研发与产品创新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累计超15亿元人民币 [6] - 公司拥有超过1030名研发人员,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超30% [6] - 主要储能电池产品包括280Ah、314Ah,并发布了∞Cell 587Ah、∞Cell 1175Ah等创新产品 [6] - 推出循环寿命20000次的电力储能用钠离子电池 [6] - 可提供全场景储能系统,包括5MWh液冷储能系统及面向AI数据中心的∞Power 6.25MWh 8h锂电长时储能系统 [7] 行业前景与公司战略 - 全球能源转型呈不可逆之势,储能产业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尤为关键,呈现指数级增长 [1] - 公司自成立起始终聚焦储能领域,专注是核心战略之一 [4] - 依循研发创新构筑竞争壁垒的核心战略,以优质供给匹配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6] - 公司凭借成长基因和较高的增长可见度,被视为储能领域极具长期投资价值的潜力股 [14]
高利润海外业务快速放量,详解海辰储能抢滩港股背后的全球化进击热望
智通财经· 2025-10-31 11:0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营收达69.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6% [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9.16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073.4% [1] - 2024年上半年成功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2.23亿元人民币 [1]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高达89% [10] - 毛利率从2022年的11.3%显著提升至2024年的17.9% [10] - 2024年实现历史性扭亏为盈,净利润达2.88亿元人民币 [10] - 资产总额减流动负债由2022年的7.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01亿元,资产负债表持续优化 [10] 业务结构与盈利能力 - 2024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跃升至17.5%,较上年同期的3.3%实现质变 [2] - 海外业务毛利率高达30.5%,显著高于中国内地业务9.5%的毛利率 [2] - 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历史性升至28.6% [13] - 2024年上半年储能系统收入占总营收比重升至18.3%,较上年同期的7.9%大幅增加 [11] - 储能系统业务毛利率为29.7%,显著高于储能电池业务的9.7% [11] 市场地位与增长动力 - 公司成立于2019年,五年多时间取得超群市场地位 [1] - 2022-202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复合增速高达167% [4] - 2024年前6个月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30GWh,同比增速为252.9% [4] - 作为第一家在美国落地储能系统产能的中国公司,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建设生产基地 [2] - 在欧洲、中东、非洲、澳大利亚及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营收规模及占比大幅提升 [13] 研发与产品创新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累计超15亿元人民币 [6] - 公司拥有超过1030名研发人员,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超30% [6] - 主要储能电池产品包括280Ah、314Ah,并发布了∞Cell 587Ah、∞Cell 1175Ah储能电池 [6] - 推出循环寿命20000次的电力储能用钠离子电池 [6] - 可提供全场景储能系统,包括5MWh液冷储能系统及面向AI数据中心的∞Power 6.25MWh 8h锂电长时储能系统 [7] 生产制造与运营效率 - 最近三年内迭代四代智能工厂,单位制造费用持续下降 [9] - 第五代工厂正在建设中,预计将于明年投产 [9] - ∞Cell 587Ah、∞Cell 1175Ah等电芯产品及∞Power 6.25MWh 2h/4h储能系统将在下半年实现量产 [9] - 下半年发货量预计将继续大幅增长 [9] 行业背景与公司战略 - 全球能源转型呈不可逆之势,储能产业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尤为关键 [1] - 公司自成立后始终聚焦储能领域,专注是核心战略之一 [4] - 公司实现全链条全球化布局,对单一区域市场的依赖显著降低 [13] - 储能赛道具有广阔前景,公司增长持续性和可见度较为出色 [14]
海辰储能再次启动港股IPO
国际金融报· 2025-10-28 15:33
公司上市申请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于10月27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中信证券、农银国际、中银国际 [1] - 公司成立于2019年,专注于锂电池核心材料、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及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截至2024年,公司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三,市场份额为11%,是全球唯一专注储能领域且出货量达GWh级别的企业 [1] - 2025年上半年电力储能出货量升至全球第二,出货量达30GWh,同比增长252.9% [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5年前6个月,营业收入分别为36.15亿元、102.02亿元、129.17亿元和69.71亿元 [1] - 相应期间的净利润分别为-17.77亿元、-19.75亿元、2.88亿元和2.13亿元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59亿元,但依赖4.14亿元政府补助实现扭亏为盈,剔除后实际仍为亏损 [6] - 2022年至2024年累计净亏损达34.27亿元 [6] 融资与估值 - 成立以来获得多轮融资,累计募资80亿元,包括A轮6.83亿元、A+轮7.4亿元、B轮20.01亿元、C轮45.75亿元 [4] - 根据胡润研究院《2024全球独角兽榜》,公司估值为250亿元,排名第270位 [5] - 投资方包括盛新锂能、贝特瑞、迈为股份等上市公司,以及经纬创投、朝希资本、鼎晖百孚、深投控、日初资本等创投机构,还有农银国际、招银国际、中银投资等国有金融资本 [5] 专利诉讼与竞争态势 - 公司与宁德时代存在多项专利诉讼纠纷,主要涉及587Ah电芯技术及商业秘密侵权问题 [2] - 2025年6月,宁德时代以不正当竞争纠纷为由对公司及相关方提起诉讼,索赔1.5亿元 [3] - 2025年7月,宁德时代以“侵犯商业秘密”为由报案,导致公司前员工被采取强制措施 [3] - 公司率先发布587Ah储能电池并联合合作伙伴定义其尺寸标准,宁德时代随后也宣布量产同类产品 [2] 业务运营与市场策略 - 生产基地分布于厦门、重庆及海外,并在山东菏泽、美国得克萨斯州建设新基地,产品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为抢占市场份额曾采取激进低价策略,储能电池均价从2022年的0.8元/Wh暴跌至2024年的0.3元/Wh,降幅达62.5% [7] - 低价策略导致储能电池业务毛利率仅剩9%,远低于宁德时代的22.94%和亿纬锂能的16.19% [7] 海外市场与财务状况风险 - 海外市场成为新增长动力,2024年海外收入从1.01亿元暴增至37亿元,占营收比重近三成,海外业务毛利率高达42.3% [7] - 在美国市场面临《通胀削减法案》的关税压力,需尽快布局海外本土市场产能 [7] - 截至2024年底,公司负债率高达73%,应收款项从2.23亿元增长至80.09亿元,占营收比重由6.1%增长至64.2% [6]
IPO节奏暂缓不改高增长趋势,海辰储能如何用六年冲到全球第二?
格隆汇· 2025-10-10 12:16
近期,海辰储能招股书失效引发市场关注,但这并非资本市场罕见现象。 从港股IPO的相关规则来看,若招股书提交后六个月内未完成聆讯,便会自动失效,这一机制本身就是 为了保障信息披露的时效性与准确性,避免因市场环境或企业经营情况变化导致信息滞后。值得一提的 是,招股书失效并不等同于IPO终止——在港股市场,近半数新上市公司都曾经历过招股书"失效"的情 况,若尚未完成聆讯,企业只需在3个月内更新财务数据并重新递交申请,就能延续审核流程。 作为高速发展的储能企业,海辰储能当前经营势头良好,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 全球独角兽榜》 中,厦门共有两家企业上榜:海辰储能恰恰是其中之一。 而海辰储能凭借在储能技术研发与产品制造的积累,精准把握这一机遇,其出货量实现了从2023年全球 第五、2024年第三,到2025年上半年登顶第二的跃迁,近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67%。 与之匹配的是,海辰储能当前产线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目前,海辰储能位于厦门、重庆等地的生产基 地保持满产状态持续运行,其位于重庆铜梁的西南智能制造中心,作为重庆市首个投资超百亿的锂电电 化学储能整装项目,总投资达130亿元,规划建成56GWh新一代储能锂电池、2 ...
3年4次被“宁王”告上法庭!海辰储能上市前还有这些关卡要闯|陆说能源
第一财经· 2025-09-27 19:34
上市进程受阻 - 海辰储能港股招股书于2025年9月25日失效 因未在6个月期限内完成上市聆讯[1] - 招股书失效属港交所正常程序 但反映公司尚未准备好或上市进程存在关卡[1] - 公司曾于2023年借壳上市失败 此次为第二次资本化尝试受阻[1] 专利诉讼纠纷 - 宁德时代于2025年6月以不正当竞争纠纷起诉海辰储能 索赔1.5亿元[2] - 诉讼焦点为587Ah电芯技术专利 双方产品存在高度重叠[2][3] - 2023年以来宁德时代四次狙击海辰储能 其中三次为直接专利诉讼[3] - 宁德时代拥有及申请专利达49347件 是海辰储能的12.65倍[3] - 海辰储能多名高管曾有宁德时代任职履历 存在技术团队重叠[3] 产品与技术竞争 - 海辰储能于2025年4月发布587Ah储能电池及系统 并联合定义尺寸标准[2] - 宁德时代于2025年6月宣布量产交付587Ah电芯 缺陷率达PPB级[3] - 587Ah大容量储能电芯被视为下一代储能电池核心规格[3] - 海辰储能为行业内首批将280Ah电池用于大型储能项目的企业[2] 产能与市场地位 - 储能电池总产能从2022年5.4GWh增至2024年49.7GWh 设计产能达62GWh[5] - 2026年总设计年产能预计超100GWh[5] - 202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35.1GWh 近三年复合增速167%[5] - 2024年全球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三 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5] - 为全球GWh级储能电池企业中唯一专注储能领域的企业[5]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36.15亿元增长至2024年129.17亿元[6] - 2022-2023年分别亏损17.76亿元和19.75亿元 2024年净利润2.88亿元[6] - 2024年扣除政府补贴4.14亿元后实际亏损约1.26亿元[6] - 应收款项从2022年2.23亿元增至2024年80.09亿元 占营收比重从6.1%升至64.2%[6]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11.8天大幅增加至2024年185.7天[6] 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9年 主要产品包括储能电池及系统[4] - 产品覆盖源网侧、数据中心、工商业及居民家庭等应用场景[4]
“宁王”阻击“小宁德”,“泄密案”打破吴祖钰上市梦?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8-08 08:07
核心观点 - 海辰储能在IPO关键期面临重大利空,公司总裁办主任冯登科因涉嫌侵犯商业秘密被宁德时代报案并采取强制措施 [5] - 公司与宁德时代的竞业限制纠纷持续发酵,涉及技术专利争议及不正当竞争诉讼 [9][11][12] - 公司经营业绩呈现高速增长但财务风险凸显,贸易应收款项激增且资产负债率高企 [17][19] - 海外市场成为公司重要增长点但面临美国政策变动风险,海外收入占比快速提升至28.6% [21][23][24] 公司发展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9年12月,创始人吴祖钰为宁德时代前工程师,核心团队多来自宁德时代 [11] - 2021-2024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89%,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2.88亿元 [17] - 全球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三,厦门/重庆/山东/美国德州四大基地规划总产能450GWh [14][16][18] - 累计完成4轮融资共80亿元,C轮融资达45.75亿元 [17] 技术专利纠纷 - 宁德时代指控公司587Ah电芯与其专利产品参数高度重叠,能量密度偏差仅4.4% [12] - 公司反驳称该电芯基于2023年自主研发技术,拥有完整知识产权体系 [12] - 创始人吴祖钰曾因违反竞业协议赔偿宁德时代100万元 [11] - 当前涉及宁德时代提起的不正当竞争诉讼,案件将于8月12日开庭 [11] 财务与运营风险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2.23亿元飙升至2024年83.15亿元,占营收比例达69.5% [19] - 2024年底银行借款余额99.83亿元,资产负债率73.1%,现金储备42.94亿元 [19] - 研发开支持续增加,2024年达5.3亿元 [18] 海外市场拓展 - 海外收入占比从2022年0%快速提升至2024年28.6%,主要来自美国市场 [21][22] - 美国两大客户2024年贡献近30亿元收入,海外订单毛利率达42.3% [23] - 受美国"大而美法案"影响,中国对美储能订单同比降幅超82% [24] - 公司澄清与美国客户Powin的合作未进入规模化交付阶段,无未结债权债务 [23] 行业竞争格局 - 公司被称为"小宁德时代",与宁德时代存在人才流动和技术路线竞争 [11] - 行业技术专家指出电芯性能参数差异需结合多维度评估,不能仅看能量密度 [12] - 全球储能市场面临结构性转型,政策变动加剧出海企业财务风险 [24]
高管涉嫌侵犯商业秘密被采取强制措施,海辰储能发布声明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5-08-05 11:53
公司回应与声明 - 公司回应高管冯登科涉嫌侵犯商业秘密事件,称涉案技术为公众所知悉,不构成商业秘密,且未在产品中使用该技术,相关纠纷不会对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1][3] - 公司澄清董事长配偶年龄不实信息,真实出生年份为1991年,而非网传的1964年 [3] - 公司回应美国客户Powin破产事件,称双方合作未进入规模化交付阶段,不存在未决债权债务,破产事件不会对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3] 技术纠纷与诉讼 - 公司否认587Ah电芯与同行产品技术路线高度一致的指控,称该电芯为完全自主研发 [4] - 公司针对不正当竞争诉讼表示,目前未有生效法律文书认定构成不正当竞争,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 [4] - 宁德时代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公司及多家关联方,案件将于8月12日在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 [4] 公司背景与发展 - 公司成立于2019年,专注于储能电池和系统解决方案,2024年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三 [5] - 公司2024年营收129.17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接近90%,经调整净利润3.18亿元 [5] - 公司多位高管有宁德时代工作经历,但双方关系紧张,近年来纠纷不断 [6] 高管事件 - 高管冯登科因涉嫌侵犯商业秘密被采取强制措施,案件仍在调查中,公司表示将继续提供支持 [3] - 宁德时代曾起诉厦门稀土材料所员工违反竞业限制协议,该员工与公司有合作关系 [6]
涉侵犯宁德时代商业秘密,海辰储能高管被采取强制措施
南方都市报· 2025-07-31 14:32
法律纠纷升级 - 海辰储能总裁办主任冯登科因涉嫌侵犯商业秘密被福建宁德市警方采取强制措施 案件系宁德时代主动报案并已提交完整证据 [2] - 涉嫌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发生于几年前 近期强制措施可能表明警方调查取得进展 [2] - 宁德时代于2024年7月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海辰储能及多家关联公司 案件定于8月12日在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 [4] 公司背景与人员关联 - 冯登科现任海辰储能持股90%的海辰绿能(上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且与董事长吴祖钰曾同为宁德时代员工 吴祖钰当时为冯登科上级 [2] - 海辰储能四位执行董事中 董事易梓琦和庞文杰均有宁德时代工作经历 董事长吴祖钰在创办公司前曾任宁德时代工程师 [3] - 2023年宁德时代曾起诉厦门稀土材料所员工张某违反竞业限制协议 该员工被多次拍到佩戴海辰储能工牌进出厂区 [4] 业务发展与市场地位 - 海辰储能2019年成立 专注于储能电池和系统解决方案 是全球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GWh级别以上唯一专注储能领域的企业 [2] - 公司2020年建设厦门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 2021年投产280Ah储能电池生产线 后续推出1000Ah+长时储能电池和20000次循环电力储能专用钠离子电池 [3] - 以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计算 2024年海辰储能位列全球第三大储能电池公司 2024年营收达129.17亿元 近三年复合增长率接近90% 经调整净利润3.18亿元 [3]
辞职创业后被前东家告!宁德时代起诉海辰储能 涉不正当竞争
南方都市报· 2025-07-16 21:27
诉讼事件 - 宁德时代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海辰储能及其他关联方 案件将于8月12日在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 [2] - 海辰储能创始人及多位高管有宁德时代工作背景 但双方关系紧张 2023年宁德时代曾起诉与海辰储能合作的厦门稀土材料所员工违反竞业限制 [5] 公司发展 - 海辰储能2019年成立 专注储能电池和系统解决方案 是全球唯一专注储能领域的GWh级别锂离子电池企业 [3] - 公司发展迅速 2020年建设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 2021年生产线投产 推出多款创新产品 2024年成为全球第三大储能电池公司 [3] - 2024年营收129.17亿元 近三年复合增长率接近90% 经调整净利润3.18亿元 [6] 海外业务 - 海外市场是重要利润来源 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28.6% 毛利率42.3% 显著高于国内市场的8.1% [6] - 在美国投资近2亿美元建设生产基地 计划2025年全面投产 年产能10GWh [6] - 大客户Powin近期申请破产 双方此前签订价值超20亿元的订单 [7] 上市进展 - 公司已向港交所递表 目前正补充境外上市备案材料 [3] - 诉讼事件可能影响赴港上市进程 但公司未回应相关询问 [3]
宁德时代起诉海辰储能不正当竞争,后者正闯关港股IPO
第一财经· 2025-07-07 20:42
宁德时代与海辰储能诉讼事件 - 宁德时代以不正当竞争纠纷为由起诉海辰储能等被告 核心争议点为海辰储能587Ah电芯与宁德时代专利产品参数高度重叠 能量密度偏差仅4 4% 远低于行业10%的技术代差红线 [1][2] - 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已于6月25日立案 案件将于8月12日开庭审理 [3] - 海辰储能创始人及多名高管有宁德时代任职履历 公司被称具有"宁德系"基因 [4] - 2023年宁德时代曾以违反竞业协议为由起诉海辰储能创始人吴祖钰 最终吴祖钰支付100万元违约金 [5] 海辰储能业务发展 - 海辰储能2024年4月发布587Ah储能电池及储能系统 并联合多家合作伙伴定义该电池尺寸标准 两个月后宁德时代宣布量产同规格587Ah电芯 [4] - 公司是行业首批将280Ah储能电池用于大型储能项目的企业 也是首批量产314Ah储能电池并应用于海外大型储能项目的企业 [6] - 五年内成为全球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前三企业 2024年底规划年产能62GWh 预计2026年总设计产能超100GWh [7] 海辰储能财务与IPO进展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6 15亿元 102 02亿元及129 17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89% [8] - 同期储能电池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67% [8] - 2024年3月25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8月12日开庭审理时间正值港股IPO聆讯阶段 诉讼结果可能影响其IPO进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