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Ah储能电池
搜索文档
瑞浦兰钧董事长曹辉博士将在高工锂电15周年年会做主题演讲
高工锂电· 2025-11-04 12:00
会议基本信息 - 2025(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暨十五周年庆典&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将于11月18-20日在深圳前海华侨城JW万豪酒店举行 [1][7] - 会议主办单位为高工锂电和高工产研(GGII),总冠名商为海目星激光,年会特别赞助商为大族锂电 [1][7] 瑞浦兰钧公司表现 - 瑞浦兰钧董事长曹辉博士确认出席年会并将发表主题演讲 [2] - 公司问顶电池技术已实现月出货量2GWh的突破,并在第三季度实现单季度出货23GWh [4] - 公司前三季度已累计实现电池出货58.4GWh [4] - 问顶技术应用于314Ah、392Ah、588Ah储能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和强安全性能 [4] - 公司4C超充系列已拓展至增混市场与固液混合产品 [4] 公司战略与市场布局 - 公司业务聚焦于储能、乘用车、商用车三大核心板块,并布局eVTOL、电动船舶等新兴应用领域 [5] - 公司将持续优化技术力、产品力和品牌力 [5] - 公司392Ah等产品已斩获超过20GWh订单 [6] - 公司在电动重卡电池装机量方面表现突出,上半年同比增长230%,装机排名升至第二 [6]
新股前瞻|高利润海外业务快速放量,详解海辰储能抢滩港股背后的全球化进击热望
智通财经网· 2025-10-31 11:0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到69.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6% [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9.16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073.4% [1] - 2025年上半年成功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2.23亿元人民币 [1]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高达89% [10] - 毛利率从2022年的11.3%显著提升至2024年的17.9% [10] - 2024年实现历史性扭亏为盈,净利润达2.88亿元人民币 [10] - 资产总额减流动负债由2022年的7.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01亿元,资产负债表持续优化 [10] 海外业务拓展 - 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跃升至17.5%,较上年同期的3.3%实现质变 [2] - 2025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毛利率高达30.5%,显著高于中国内地业务9.5%的毛利率 [2] - 公司是美国第一家落地储能系统产能的中国公司,在得克萨斯州建设生产基地 [2] - 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历史性升至28.6% [13] - 2025年上半年在欧洲、中东、非洲、澳大利亚及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营收规模及占比均大幅提升 [13] - 全球化战略降低对单一区域市场的依赖 [13] 业务结构与市场策略 - 2025年上半年储能系统收入占总营收比重升至18.3%,较上年同期的7.9%大幅增加 [11] - 2025年上半年储能系统业务毛利率为29.7%,显著高于储能电池业务的9.7% [11] - 公司持续推动高附加值业务发展以增厚利润 [11] - 公司实现全链条全球化布局,市场策略调整是财务数据跃升的重要原因 [13] 出货量与产能 - 2022年至202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复合增速高达167% [4] - 2025年前6个月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30GWh,同比增速为252.9% [4] - 公司成功迭代四代智能工厂,单位制造费用持续下降,第五代工程预计明年投产 [9] - ∞Cell 587Ah、∞Cell 1175Ah等电芯产品及∞Power 6.25MWh储能系统将于2025年下半年实现量产,发货量将继续大幅增长 [9] 研发与产品创新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累计超15亿元人民币 [6] - 公司拥有超过1030名研发人员,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超30% [6] - 主要储能电池产品包括280Ah、314Ah,并发布了∞Cell 587Ah、∞Cell 1175Ah等创新产品 [6] - 推出循环寿命20000次的电力储能用钠离子电池 [6] - 可提供全场景储能系统,包括5MWh液冷储能系统及面向AI数据中心的∞Power 6.25MWh 8h锂电长时储能系统 [7] 行业前景与公司战略 - 全球能源转型呈不可逆之势,储能产业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尤为关键,呈现指数级增长 [1] - 公司自成立起始终聚焦储能领域,专注是核心战略之一 [4] - 依循研发创新构筑竞争壁垒的核心战略,以优质供给匹配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6] - 公司凭借成长基因和较高的增长可见度,被视为储能领域极具长期投资价值的潜力股 [14]
高利润海外业务快速放量,详解海辰储能抢滩港股背后的全球化进击热望
智通财经· 2025-10-31 11:0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营收达69.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6% [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9.16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073.4% [1] - 2024年上半年成功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2.23亿元人民币 [1]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高达89% [10] - 毛利率从2022年的11.3%显著提升至2024年的17.9% [10] - 2024年实现历史性扭亏为盈,净利润达2.88亿元人民币 [10] - 资产总额减流动负债由2022年的7.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01亿元,资产负债表持续优化 [10] 业务结构与盈利能力 - 2024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跃升至17.5%,较上年同期的3.3%实现质变 [2] - 海外业务毛利率高达30.5%,显著高于中国内地业务9.5%的毛利率 [2] - 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历史性升至28.6% [13] - 2024年上半年储能系统收入占总营收比重升至18.3%,较上年同期的7.9%大幅增加 [11] - 储能系统业务毛利率为29.7%,显著高于储能电池业务的9.7% [11] 市场地位与增长动力 - 公司成立于2019年,五年多时间取得超群市场地位 [1] - 2022-202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复合增速高达167% [4] - 2024年前6个月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30GWh,同比增速为252.9% [4] - 作为第一家在美国落地储能系统产能的中国公司,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建设生产基地 [2] - 在欧洲、中东、非洲、澳大利亚及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营收规模及占比大幅提升 [13] 研发与产品创新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累计超15亿元人民币 [6] - 公司拥有超过1030名研发人员,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超30% [6] - 主要储能电池产品包括280Ah、314Ah,并发布了∞Cell 587Ah、∞Cell 1175Ah储能电池 [6] - 推出循环寿命20000次的电力储能用钠离子电池 [6] - 可提供全场景储能系统,包括5MWh液冷储能系统及面向AI数据中心的∞Power 6.25MWh 8h锂电长时储能系统 [7] 生产制造与运营效率 - 最近三年内迭代四代智能工厂,单位制造费用持续下降 [9] - 第五代工厂正在建设中,预计将于明年投产 [9] - ∞Cell 587Ah、∞Cell 1175Ah等电芯产品及∞Power 6.25MWh 2h/4h储能系统将在下半年实现量产 [9] - 下半年发货量预计将继续大幅增长 [9] 行业背景与公司战略 - 全球能源转型呈不可逆之势,储能产业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尤为关键 [1] - 公司自成立后始终聚焦储能领域,专注是核心战略之一 [4] - 公司实现全链条全球化布局,对单一区域市场的依赖显著降低 [13] - 储能赛道具有广阔前景,公司增长持续性和可见度较为出色 [14]
海辰储能再次启动港股IPO
国际金融报· 2025-10-28 15:33
公司上市申请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于10月27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中信证券、农银国际、中银国际 [1] - 公司成立于2019年,专注于锂电池核心材料、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及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截至2024年,公司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三,市场份额为11%,是全球唯一专注储能领域且出货量达GWh级别的企业 [1] - 2025年上半年电力储能出货量升至全球第二,出货量达30GWh,同比增长252.9% [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5年前6个月,营业收入分别为36.15亿元、102.02亿元、129.17亿元和69.71亿元 [1] - 相应期间的净利润分别为-17.77亿元、-19.75亿元、2.88亿元和2.13亿元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59亿元,但依赖4.14亿元政府补助实现扭亏为盈,剔除后实际仍为亏损 [6] - 2022年至2024年累计净亏损达34.27亿元 [6] 融资与估值 - 成立以来获得多轮融资,累计募资80亿元,包括A轮6.83亿元、A+轮7.4亿元、B轮20.01亿元、C轮45.75亿元 [4] - 根据胡润研究院《2024全球独角兽榜》,公司估值为250亿元,排名第270位 [5] - 投资方包括盛新锂能、贝特瑞、迈为股份等上市公司,以及经纬创投、朝希资本、鼎晖百孚、深投控、日初资本等创投机构,还有农银国际、招银国际、中银投资等国有金融资本 [5] 专利诉讼与竞争态势 - 公司与宁德时代存在多项专利诉讼纠纷,主要涉及587Ah电芯技术及商业秘密侵权问题 [2] - 2025年6月,宁德时代以不正当竞争纠纷为由对公司及相关方提起诉讼,索赔1.5亿元 [3] - 2025年7月,宁德时代以“侵犯商业秘密”为由报案,导致公司前员工被采取强制措施 [3] - 公司率先发布587Ah储能电池并联合合作伙伴定义其尺寸标准,宁德时代随后也宣布量产同类产品 [2] 业务运营与市场策略 - 生产基地分布于厦门、重庆及海外,并在山东菏泽、美国得克萨斯州建设新基地,产品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为抢占市场份额曾采取激进低价策略,储能电池均价从2022年的0.8元/Wh暴跌至2024年的0.3元/Wh,降幅达62.5% [7] - 低价策略导致储能电池业务毛利率仅剩9%,远低于宁德时代的22.94%和亿纬锂能的16.19% [7] 海外市场与财务状况风险 - 海外市场成为新增长动力,2024年海外收入从1.01亿元暴增至37亿元,占营收比重近三成,海外业务毛利率高达42.3% [7] - 在美国市场面临《通胀削减法案》的关税压力,需尽快布局海外本土市场产能 [7] - 截至2024年底,公司负债率高达73%,应收款项从2.23亿元增长至80.09亿元,占营收比重由6.1%增长至64.2% [6]
IPO节奏暂缓不改高增长趋势,海辰储能如何用六年冲到全球第二?
格隆汇· 2025-10-10 12:16
近期,海辰储能招股书失效引发市场关注,但这并非资本市场罕见现象。 从港股IPO的相关规则来看,若招股书提交后六个月内未完成聆讯,便会自动失效,这一机制本身就是 为了保障信息披露的时效性与准确性,避免因市场环境或企业经营情况变化导致信息滞后。值得一提的 是,招股书失效并不等同于IPO终止——在港股市场,近半数新上市公司都曾经历过招股书"失效"的情 况,若尚未完成聆讯,企业只需在3个月内更新财务数据并重新递交申请,就能延续审核流程。 作为高速发展的储能企业,海辰储能当前经营势头良好,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 全球独角兽榜》 中,厦门共有两家企业上榜:海辰储能恰恰是其中之一。 而海辰储能凭借在储能技术研发与产品制造的积累,精准把握这一机遇,其出货量实现了从2023年全球 第五、2024年第三,到2025年上半年登顶第二的跃迁,近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67%。 与之匹配的是,海辰储能当前产线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目前,海辰储能位于厦门、重庆等地的生产基 地保持满产状态持续运行,其位于重庆铜梁的西南智能制造中心,作为重庆市首个投资超百亿的锂电电 化学储能整装项目,总投资达130亿元,规划建成56GWh新一代储能锂电池、2 ...
3年4次被“宁王”告上法庭!海辰储能上市前还有这些关卡要闯|陆说能源
第一财经· 2025-09-27 19:34
上市进程受阻 - 海辰储能港股招股书于2025年9月25日失效 因未在6个月期限内完成上市聆讯[1] - 招股书失效属港交所正常程序 但反映公司尚未准备好或上市进程存在关卡[1] - 公司曾于2023年借壳上市失败 此次为第二次资本化尝试受阻[1] 专利诉讼纠纷 - 宁德时代于2025年6月以不正当竞争纠纷起诉海辰储能 索赔1.5亿元[2] - 诉讼焦点为587Ah电芯技术专利 双方产品存在高度重叠[2][3] - 2023年以来宁德时代四次狙击海辰储能 其中三次为直接专利诉讼[3] - 宁德时代拥有及申请专利达49347件 是海辰储能的12.65倍[3] - 海辰储能多名高管曾有宁德时代任职履历 存在技术团队重叠[3] 产品与技术竞争 - 海辰储能于2025年4月发布587Ah储能电池及系统 并联合定义尺寸标准[2] - 宁德时代于2025年6月宣布量产交付587Ah电芯 缺陷率达PPB级[3] - 587Ah大容量储能电芯被视为下一代储能电池核心规格[3] - 海辰储能为行业内首批将280Ah电池用于大型储能项目的企业[2] 产能与市场地位 - 储能电池总产能从2022年5.4GWh增至2024年49.7GWh 设计产能达62GWh[5] - 2026年总设计年产能预计超100GWh[5] - 202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35.1GWh 近三年复合增速167%[5] - 2024年全球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三 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5] - 为全球GWh级储能电池企业中唯一专注储能领域的企业[5]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36.15亿元增长至2024年129.17亿元[6] - 2022-2023年分别亏损17.76亿元和19.75亿元 2024年净利润2.88亿元[6] - 2024年扣除政府补贴4.14亿元后实际亏损约1.26亿元[6] - 应收款项从2022年2.23亿元增至2024年80.09亿元 占营收比重从6.1%升至64.2%[6]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11.8天大幅增加至2024年185.7天[6] 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9年 主要产品包括储能电池及系统[4] - 产品覆盖源网侧、数据中心、工商业及居民家庭等应用场景[4]
宁德时代起诉海辰储能不正当竞争,后者正闯关港股IPO
第一财经· 2025-07-07 20:42
宁德时代与海辰储能诉讼事件 - 宁德时代以不正当竞争纠纷为由起诉海辰储能等被告 核心争议点为海辰储能587Ah电芯与宁德时代专利产品参数高度重叠 能量密度偏差仅4 4% 远低于行业10%的技术代差红线 [1][2] - 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已于6月25日立案 案件将于8月12日开庭审理 [3] - 海辰储能创始人及多名高管有宁德时代任职履历 公司被称具有"宁德系"基因 [4] - 2023年宁德时代曾以违反竞业协议为由起诉海辰储能创始人吴祖钰 最终吴祖钰支付100万元违约金 [5] 海辰储能业务发展 - 海辰储能2024年4月发布587Ah储能电池及储能系统 并联合多家合作伙伴定义该电池尺寸标准 两个月后宁德时代宣布量产同规格587Ah电芯 [4] - 公司是行业首批将280Ah储能电池用于大型储能项目的企业 也是首批量产314Ah储能电池并应用于海外大型储能项目的企业 [6] - 五年内成为全球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前三企业 2024年底规划年产能62GWh 预计2026年总设计产能超100GWh [7] 海辰储能财务与IPO进展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6 15亿元 102 02亿元及129 17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89% [8] - 同期储能电池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67% [8] - 2024年3月25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8月12日开庭审理时间正值港股IPO聆讯阶段 诉讼结果可能影响其IPO进程 [6]
动储电池TOP企业“入局”造车!
起点锂电· 2025-06-19 18:18
活动信息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将于7月10-11日在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举办 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 [1][2] 楚能新能源业务布局 - 公司已规划进军整车制造领域 首款车型或对标问界M5增程SUV 长期规划涵盖增程和纯电车型 [2][3] - 通过大规模招聘覆盖汽车研发全链条 包括底盘、三电、智能驾驶等 显示独立推进整车项目的决心 [3] 动力电池与储能业务表现 - 动力电池领域与东风、一汽、上汽等大型车企深度合作 2025年1-5月国内装机量1.5GWh排名第14 [5] - 储能业务2024年全球出货量排名第7 2025年新增订单超40GWh 中标中国电建、中核集团等项目 并与海外企业签订2.5GWh合作 [6] - 推出全球首发472Ah大容量储能电池 能量密度195Wh/kg 循环寿命15000次 6月底量产产能超80GWh [6][7] 产能与供应链建设 - 规划总产能超350GWh 武汉、宜昌基地二期项目启动 供应链签约金额达230亿元(铜箔15万吨/150亿元、正极材料15万吨/50亿元等) [5][7][8] - 目标冲击动力电池和储能行业TOP5 [9] 造车领域优势 - 背靠恒信汽车集团(全国300余家4S店 2021年营收700亿元) 具备资金、销售渠道和电池自供三大核心优势 [11][12] - 若实现整车自主研发+电池自供+自建渠道 或成继比亚迪后第二家全产业链闭环车企 [13] 其他行业动态 - 沧州中孚新能源研发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技术 可提升电芯能量密度与热安全性能 总投资1亿元 [15][16]
万亿储能赛道爆发 技术壁垒+场景化优势如何就海辰储能护河?
财富在线· 2025-06-11 15:47
行业竞争格局 - 储能行业正加速从同质化价格战转向价值竞争阶段,产品差异化成为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支点[1] - 海辰储能凭借持续研发创新和技术壁垒构建,在万亿储能赛道中展现出强大竞争力[1] 公司研发实力 - 公司自2019年成立以来坚持创新,布局四大研究院并组建1100人研发团队[1] - 截至2024年底全球专利申请量达3997项,覆盖电池材料、工艺、结构等领域[1] - 成功开发280Ah、314Ah、587Ah、1175Ah等多款储能专用电池及钠离子电池产品[1][2] 技术突破与行业地位 - 首批将280Ah电池用于大型储能项目,并首家实现314Ah电池海外项目应用[2] - 推出行业首款适配长时储能的1175Ah电池及6.25MWh储能系统[2] - 参与制定多项长时储能国家/行业标准,推动技术向高效经济安全方向发展[2] 制造能力建设 - 正在建设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第五代工程,预计大幅提升劳动效率和产品良率[2] - 采用先进MES和QMS系统实现生产线全面实时监控,保障产品质量[2] 市场战略布局 - 通过创新联合体整合产业链资源,提升产品综合性能[3] - 凭借全场景技术覆盖和产品优势持续巩固全球行业领先地位[3]
海辰储能递表港交所:2024营收129亿,电池收入占比61.6%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3-26 16:47
公司上市申请 -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3月25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2]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全球领先、以创新驱动的新能源科技公司,专注于提供以储能电池和系统为核心的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 [3] - 公司是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GWh级别以上中唯一专注储能领域的企业,已为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 [3] - 2024年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35.1GWh,2022-2024年的年复合增速达到167%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总营收129.17亿元,其中储能电池营收79.6亿元(占比61.6%),储能系统营收46.7亿元(占比36.2%) [4] - 中国市场收入占比71.4%,海外收入占比28.6%(主要来自美国及欧洲) [4] - 2022-2024年毛利分别为4.10亿元、12.38亿元、23.09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1.3%、12.1%、17.9% [4] - 2024年取得净利润2.8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4] 产品与技术 - 公司推出了多款储能专用电池和系统,包括280Ah、314Ah、587Ah、1175Ah等规格的储能电池,以及5MWh液冷储能系统、6.25MWh 2h/4h储能系统等 [6] - 2024年全球首发适配长时储能场景的∞Cell 1175Ah储能电池及∞Power 6.25MWh长时储能系统 [9] - 实现了全场景定制化储能解决方案覆盖 [6] 海外市场拓展 - 公司是首家在美国落地储能系统产能的中国储能企业,具备研发、产品、产能、供应链、营销、交付与运维服务等全链条本地化能力 [7] - 主导参与了美国德州多个超400MWh规模的储能项目、欧洲55MWh Razlog项目及澳大利亚Woolooga储能项目 [7] - 2022-2024年海外市场收入分别为3.3万元、1.01亿元、37.00亿元,占当年总收入比重从约等于0%提升至28.6% [7] 行业趋势 - 全球储能市场持续增长,国内储能市场仅2025年1月就完成了超百项招投标 [8] - 长时储能产品发展趋势凸显,市场对4小时及以上长时储能需求增长 [9] 未来计划 - 募得资金将主要用于提升储能电池产能、研发投入、搭建全球销售与服务网络支持海外扩张战略 [9] 行业活动 - 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5)将于2025年4月10-12日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11] - 展览面积超16万平米,预计有800+头部企业参展,500+新品发布,吸引专业观众超20万人次 [11] - 同期规划40+主题论坛,邀请400+核心政策制定者、资深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企业,100+国际合作单位参与 [11]